APP下载

基于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设计策略初探

2023-06-04倪妍

中学历史教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史料思维能力历史

倪妍

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在中学阶段应该建立起来的必备能力。因此,新课程、新高考都强调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教育部考试院专家刘芃先生指出:“考查学生历史思维的水平,是教学目的和考试目的的一致点。”[1]历史课标研制专家徐蓝教授则提出:“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就是要求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历史知识的前提下,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得到全面提升,最终形成历史思维能力。”[2]这也就是说,历史思维能力与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高度契合、融合共生的,所以我们可以将现阶段历史思维能力概括为对唯物史观的理解能力、对时空的判断能力、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的能力、对历史的解释能力。因为家国情怀是历史教学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最终的落脚点,而唯物史观包含了研究历史的思想方法,涵盖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故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设计问题时,着力突出学生时序思维能力、实证思维能力、历史解释能力三个方面的培育。

一、依托时空脚手架,培育历史时序思维能力

时序思维能力强调学生学会运用时间概念去思考历史事物,在具备一定常识的基础上,纵向上把握历史的延续变迁,横向上理解同一时期不同的历史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史事等同于时间、地点、人物活动,仅仅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个结果。只有将其置于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能产生准确的理解。现行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的编排已然体现了时序性的原则,但史事庞杂、表述又高度概括,教师如果不进行加工,学生的思维往往只会停留于表面,所以设计问题时就要有意识地将隐藏在时序框架下的逻辑揭示出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历史。问题角度可大可小,我们可以依据学情,从微观、宏观两个维度设计。

1.微观深入,落脚于学生认知盲区,以建构完整的历史过程促理解。譬如,在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和推恩令时,学生就很困惑:刘邦不知道分封制的弊端吗?武帝颁布推恩令,大家不知道这实际上是在削藩吗?为何不反呢?对此,教师补充相关材料(略),利用时间軸构建如下图示,提出问题:

钱穆认为:“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即根据其实际利弊而判定。而所谓利弊,则指其在当时所发生的实际影响而觉出。”[3]请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钱穆认识的理解。

这样就将郡国并行制置于长时段的时间序列中思考:楚汉相争的历史遗留和汉初的困境,逼迫刘邦实行分封制,这一制度既稳定了汉初的政治局面,又促进了各地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随着诸侯国势力的膨胀,危及到中央集权,景帝时削藩,消灭叛乱七国,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权威。在此基础上,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将分裂的侯国纳入郡县的统治范围内,诸侯王彻底失去了与中央抗衡的实力,汉武帝也就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汉初郡国并行体制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在不同时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我们应予以历史地评价。基于时序框架下知识体系构建的设问,既照顾了教材主线,又没有割裂郡国并行制和推恩令的联系,还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满足了学生思维合理的、逻辑的和理解的需要。

2.宏观把握,依托时代特征,以小切口视角推动整体性历史认识的形成。譬如,元朝和明朝同为中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但元朝更多体现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明朝则更多体现出社会转型时期沉暮与开新的品格。如何整合教材,加深学生对这两个朝代特征的认知呢?笔者结合材料和课本元明两朝的形势图,提出问题:

1.有学者认为元朝对于中华文化圈的深层次融合有着重要的贡献,它推动了华夏“小天下”迈向多族群“大天下”。你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2.朝贡体制自古有之,鼎盛时期却是在明朝,试对此进行合理解释。

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从元朝辽阔疆域的治理,如行省制、行汉法、尊儒学、宗教信仰自由等角度分析,这些措施巩固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促进了民族交融,从而使学生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作用”有更深刻的体会。第二个问题,则突出明初朱元璋贫苦农民出身而当上皇帝、成祖夺侄帝位的个人原因,北虏南倭的严峻形势,“海禁”政策严格,强大的国家权力以及经济实力能够支撑“厚往薄来”的贸易原则等,这些原因共同推动朝贡体制走向鼎盛。多维视角下局部的理解会提升对整体的认知,学生能够感受到大明王朝在“八方来贡,万国来朝”威风之下隐含的危机。所以,具体时空条件下凸显时序思维的设问,更易建构起学生对历史史事的理性认知,从而推动学生时序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依托专项训练,培育历史实证思维能力

实证思维“要以史料为证据支撑观点,论证历史问题,透过材料审视历史,并据此形成一定的认识”[4]。但很多老师却将史料教学和实证素养划了等号,围绕既定结论去拼凑史料或材料,结果从结论走向结论,忽略了学生对史料的辨别、解释、论证等缜密的逻辑思维过程。为此,笔者刻意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三个人物:岳飞、朱元璋、雍正帝,循序渐进,设计了三个问题,进行实证思维品质的专项训练。

第一个问题:岳飞到底是创造了抗金的神话,还是被神化了的英雄?笔者以《宋史》和《金史》对岳飞战绩的不同记载设疑,引导学生比较各种史料,正面证实和反面证伪,多重证据链合理推演,从而得出了岳飞确实堪称“战神”的结论。这一练习,重点是使学生认识各种史料的价值,了解“孤证不立”的原则。

第二个问题:再探明太祖真容,俊脸还是丑脸?利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朱元璋造型所引发的争议,推送其形象变化历程的史料,让学生考证太祖真容到底是“俊”还是“丑”?这其中有什么秘密?一番讨论之后,学生明白了历史画作中朱元璋的相貌之变,发轫者是官方,但如何继续演变,却成了民间的自由创作,出于不同的政治考量,他们共同塑造了一个神秘的朱元璋。

第三个问题:雍正皇帝是矫诏非法夺位,还是继诏合法上位?笔者提供给学生康熙遗诏、官修史书、雍正自述、外国文献等六则史料,既有当事人的回忆,又有旁观者的描述,角度不同,立场不同,结论也就不同。

当然,在时间和资源都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并不能真正做到“像史学家那样思考”。这些练习,就是要让学生在对史料的辨析、解释中,体会“主体化历史与客体历史之间,实际上是‘加工的产物和‘被加工的原形这样一种关系,既互相吻合又互相背离,在任何情况下都难以完全相同”[5]的道理,历史考证就是尽可能地去挖掘、还原历史的真相。经过三次系统训练,学生基本上都学会了如何去思考问题,“言必有证,尊疑重据”实证思维能力亦会获得较大提升。

三、依托核心概念引领,培育历史解释能力

历史解释能力是在一定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将众多凌乱的史料进行编排梳理,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历史认识实际上具有这样三个层次:一是有关一件件的史料和单项史实的认识;二是以一系列有关史料、史实为依据而形成的对某个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的认识;三是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演变过程的总体性的历史认识。”[6]我们日常的课时教学很容易陷入碎片化境地,而读懂教科书文本,找准章节单元的逻辑,围绕核心概念设计问题,更易推动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譬如,在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时,笔者便以“战争与世界秩序”为主题设计如下问题链:

1.有学者认为,第一世界大战是战前失衡、战中失控、战后失和。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2.一战结束30年时间内,人类再次陷入战争深渊。二战缘何没能避免?

3.迄今为止,预言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并未发生。为什么二战后能够维持一个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国际局面?

历史作为人类自身活动的矛盾复合体,无序中孕育有序,偶然中包含着必然,它蕴含着某种结构和层次。上述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厘清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体会现代大工业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必然要求建立公正、有序、开放的国际秩序,而帝国主义的争夺瓜分却导致国际无序状态之间的矛盾,对比“一战”和“二战”后国际新旧力量变化以及国际秩序构建原则的差异,从而对二战后的和平做出理性的解释。

在讲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时,笔者就苏轼“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的观点设计了如下问题:

1.古代官制“三代出于学”指的是何种制度?“汉以后出于郡县吏”怎样理解?

2.有学者认为正是凭借科举制度,古代中国政治真正完成了向皇权专制和中央集权的转化,有无道理?

3.判断一個政权是开放式政权还是封闭式政权,其重要标志是看政府职位是否为某一阶层所垄断,底层社会人士是否拥有向上流动的机会。试结合古代选官制度加以说明。

教材知识内容本身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将其内化为学生心智能力的过程才是重点。历史事实中蕴含大量可供比较、鉴别的资源,我们可以观流变、寻规律。从“选官制度的延续与变迁”这一核心概念出发,通过有梯度的设问,有助于引导学生思考不同选官制度尤其是科举制的特点、影响,从而建构起对古代选官制度整体的认知。

思维始于问题。指向素养的历史思维能力,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陌生问题的能力品质。教师只有突破教材,深化教材,“举一反三地让受教育者养成用核心素养的方法理解历史现象、阐释历史问题的思维习惯”[7]才能推动学生思维方式的变革。当然,核心素养是五位一体、彼此交织的关系,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割裂其内在的联系,一个问题的设计有主旨考查能力和辅助考查能力之分,并非绝对孤立的。这一点,当是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

【注释】

[1][7]刘芃:《卷里卷外:刘芃论考试》,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28—29页。

[2]徐蓝:《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师指导·历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76页。

[3]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第4页。

[4]陈志刚、张春桐:《证据意识和论证能力的培养》,《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0年第5期,第14页。

[5]庞卓恒等:《史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42页。

[6]杜经国等:《历史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92—93页。

猜你喜欢

史料思维能力历史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