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教圣贤观刍议

2023-05-30霍进凤

秦智 2023年3期
关键词:圣贤佛教儒家

[摘要]圣贤也是佛教的最高理想人格。佛教圣贤人格具有很多独特性。从慈悲、智慧、志愿和修证四大角度来看:佛教圣贤的慈悲,重在与乐拔苦;佛教圣贤的智慧,重在了悟真谛;佛教圣贤的志愿,强调普度众生;佛教圣贤的修证,需要修行乃达。佛教圣贤人格和儒家圣贤人格比较,也是有同有异。佛教圣贤观的研究有着理论价值,也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佛教;圣贤;人格;儒家

[中图分类号]B948 B222

在传统文化里,圣贤多为诸子百家的最高理想人格,佛教也不例外。但关于佛教圣贤人格的研究却较为鲜有。基于佛教的独特理论,佛教圣贤人格也具有很多独特性,如其慈悲、智慧、志愿和修证等各大方面。佛教圣贤人格和儒家圣贤人格比较,在内容和邏辑两个方面也有所同异。佛教圣贤观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佛教圣贤的慈悲

佛教圣贤最首要的人格品质莫过于“慈悲”。慈悲是佛教圣贤人格独有的品质,尤其在大乘佛教中体现明显且极受强调和重视。

佛教的“慈悲心”乃是慈心与悲心的合称。与乐曰“慈”,拔苦曰“悲”。也即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为“慈”;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为“悲”。二者同属于“四无量心”。四无量心曰“慈悲喜舍”。慈无量心,能与乐之心也。悲无量心,能拔苦之心。喜无量心,见人离苦得乐生庆悦之心。四舍无量心,如上三心舍之而心不存著。其中,慈悲心居首位。《大智度论》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1]佛教认为,世间众生因不知诸法实相,造作善恶业而随业力流转轮回于三界六道,是苦多乐少。佛教圣贤痛感众生之苦,故而慈悲心起。但具体而言,佛教圣贤的慈悲又分为三重境界: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心无缘慈悲。众生缘慈悲,指对众生的慈悲,以一慈悲心视十方六道众生,如父母、如兄弟姐妹,缘之而常思与乐拔苦心,故名众生缘慈悲心。此为小悲,多为凡夫的慈悲。法缘慈悲心,是觉悟到诸法无我之理所起的慈悲,即已断烦恼之三乘圣人达于法空、破吾我之相,但怜众生不知是法空,一心欲拔苦得乐,随其意而拔苦与乐,故名法缘慈悲心。此为中悲,乃声闻、缘觉及初地以上菩萨的慈悲。无缘慈悲,指诸佛之心,离一切差别,知诸缘不实,心无所缘,但佛以众生不知诸法实相而心著诸法、取舍分别、往来六道,故心无众生缘,使一切众生自然获拔苦与乐之益,名无缘慈悲心。此为大慈悲,惟在诸佛。以上三种慈悲虽然境界不同,但本质一致,都是与乐拔苦之心。佛教圣贤的慈悲对象在于三界六道,故而不仅仅局限于所谓人道以及畜生道。诸佛圣贤因其慈悲而为众生拔苦得乐的事业上求下化,不辞劳苦。如《妙法莲华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就重点宣说了观世音菩萨的普门示现,体现了其无量的智慧神通以及以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

二、佛教圣贤的智慧

佛教圣贤的智慧,重在了悟真谛。佛教圣凡之别首先体现在智慧层面。在佛教独特的理论基础上,其“智”更加强调的乃是出世间法,也即“真谛”(与世间法的“俗谛”相对)。

佛教认为世有六道轮回,其苦不断,当求出离,而出离绝对离不开智慧法船。佛教将智慧统分为三类:一为“世间智”,即凡夫外道之智,其于一切法分别种种,执著有无,不能出离世间。二为“出世间智”,如四谛十二因缘等,能出离世间。三是“出世间上上智”,其观一切法寂静,不生不灭,得察一切诸法之实相,能得妙觉,是最上智慧。而圣贤智慧即是指后两种智慧,也即“出世间智”和“出世间上上智”,此两种出世间智慧,方是真谛实相,证悟真谛才能离苦得乐。圣凡别在迷悟,迷则凡夫,悟则圣贤。圣贤之悟,悟在智慧。圣贤果位有多种称法,如七贤七圣、二贤八圣、十八贤圣、四十二贤圣等,主要依据其智慧之参差不同而划分。如佛教所常言之“四圣”,其智慧差异即在于破惑见理的程度不同。“四圣”是出世间的四种圣者,包括声闻、缘觉、菩萨、佛。声闻意为听闻佛陀言教而开悟,主要修行四谛(谓苦集灭道四谛)。缘觉乘自悟得道,也达断惑证理之境。菩萨,是指修持六度、自觉觉他、能于未来成就佛果的众生,但尚未觉行圆满。佛即佛陀,其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是所有无明断尽、如实知见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觉的大圣,是最高果位。若将圣凡与上述三智相对应,则又有一说为:凡夫、外道之智乃是“世间智”,声闻、缘觉之智乃是“出世间智”,而诸佛菩萨则为“出世间上上智”。总之,佛教圣贤虽都悟有真谛智慧,但在圆满程度上还是有所差异。此外,佛教“三智”又有一说: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对应四圣言之,声闻、缘觉之智为“一切智”,即了知一切诸法总相之智;菩萨之智为“道种智”,即了知一切诸法别相之智;佛智即为“一切种智”,即通达总相与别相之智。其他说法不再赘举。

三、佛教圣贤的志愿

佛教圣贤的志愿,在于普度众生。尤其大乘佛教,不仅强调世人要自度成圣,亦极力主张悲智双运。在入圣的基础上秉承大悲普度众生使其同趋觉路,这是佛教圣贤对人间社会的普遍关怀。

基于佛教理论,众生因未觉而沉没生死苦海,故而需要先觉(也即圣贤)觉后觉,化度尚未觉悟的众生与其共圆佛道。“化度”也即教化济度,使其听闻佛法进而自觉起修。如前所述“四圣”之声闻与缘觉二乘往往又被称为“小乘”,因为二者但求独善其身做“自了汉”而无利他之心,皆灰身灭智归于空寂涅槃。为此佛陀常斥责其为“焦芽败种”,不能生发无上道心而成长为参天大树来荫庇未觉的苦难众生。而菩萨则有大慈悲心,自动教化众生,是不请之友,是“觉有情”(既是已经觉悟的众生,又是以觉悟他人为己任的有情),是“开士”(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大乘佛教提倡行者当发大菩提心,摒弃二乘之狭隘,回小向大,和光同尘,周旋六趣,运无缘慈,宏济万类。何为发菩提心?《观无量寿佛经疏》卷四释曰:“唯发一念厌苦,乐生诸佛境界,速满菩萨大悲愿行,还入生死普度众生,故名发菩提心也。”[2]《大毘卢遮那成佛经疏》卷三言:“应发菩提心者,谓生决定誓愿,一向志求一切智智,必当普度法界众生。”[3]可见,此上求佛智、下化群生、自度度众之心,即为菩提心。佛教圣贤皆当培养菩提心,生发大悲心,自觉觉他。“四弘誓愿”为一切菩萨初发心时所必发愿,第一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八万四千诸法门,诸佛以此度众生,彼亦如其差别法,随世所宜而化度。”[4]秉承菩提心,求得无上智,八万四千法,是以度群生。《法华经》中指出:“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5],就是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使“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6]。可见,大转法轮以度众生乃是诸佛本怀。故言“以智慧故不住生死,以慈悲故不住涅槃。历微尘刹示生唱灭说法度生,众生无尽行愿身土亦无有尽。”[5]因大智慧了脱生死,因大慈悲不住涅槃,遍入尘劳摄化众生行愿无尽。佛门中常言“荷担如来家业”,亦谓“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可见弘道和修证同等重要。唯有自度才能最终超凡入圣,唯有入圣才能更好地实现度众本怀。

四、佛教圣贤的修证

佛教圣贤的修证,需要修行乃达。佛教认为,若要证得圣贤之果,离不开精进的修行。

佛教修行法门众多,但就修持基础而言,“三学六度”是要通学的内容。其中“三学”是佛教的修学纲要,简称戒、定、慧。一、戒学。戒者禁戒,简指戒律,是止恶修善的各种规范,能防止人们造作恶业,不断维护端正而长净身心,逐渐显露出真如佛性。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故是三学之首。小乘有最基本的五戒,大乘还要受持菩萨戒。二、定学,定者禅定。修持者以此静虑澄心,克服散乱昏沉。大致有小乘禅和大乘禅两类,合计四禅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有数百种。三、慧学。慧者智慧,能显发本性,断除烦恼妄惑愚痴,观达真理而见诸法实相。它与世俗所谓的聪明智慧绝然不同,是佛门特殊的智慧,是可以使众生解脱生死且成圣作佛的大智慧。以上“三学”相资相成: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得解脱。“一切众生,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无慧眼故,不能得见。而诸众生为欲见故,修戒、定、慧,以修行故,见道、菩提及以涅槃。”[7]其次,“六度”。又称“六波罗蜜多”,意指六种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到涅槃安乐彼岸的修行方法,是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德目,“一切常行菩萨道,勤修六度到彼岸”[8]。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一、布施。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众生恐怖而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指持守戒律,并常自省,涵盖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一切戒行。能对治恶业,令身心清净。三、忍辱。指能忍耐迫害,内心能安忍外所辱境。能对治瞋恚,使心安住。四、精进。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为精励身心进修前后之五波罗蜜。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通过思惟真理,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般若。译曰智慧,通达诸法实相,断惑证理,开真实智。能对治愚痴,了知真谛。“修六度无极而得至道”[9]。六度与三学可相对应,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四为戒学,禅定为定学,般若为慧学。若六度与福行智行对应,则前五为福行,后一为智行。以福行为基助成智行,依智行更好地指导成就福行,是福慧双修,终得福慧圆满而入圣贤流。

五、儒佛圣贤人格的比较

儒家的最高理想人格也是圣贤。儒佛圣贤人格两相比较,具有着怎样的同异呢?从内容和逻辑两个方面探讨观之,前一方面可谓有同有异,而后一方面则相似更多。

(一)就内容上看,儒佛圣贤人格相比,在范式上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处在于:其德具高、智俱圆、愿俱大、成俱难。不同处则在于:其德有别、智有异、愿有分野、成有殊途。首先,在德性方面,儒佛圣贤其德具高:儒家圣贤强调伦理道德的高尚,如仁义等;而佛教圣贤则体现为慈悲特质等。其次,在智慧方面,儒佛圣贤其智俱圆:儒家圣贤侧重在入世智慧和世智通达,其智慧涉及天文地理、人事政治等诸多方面;而佛教圣贤更重出世间智慧与了悟真谛,其智慧通彻出世间智和出世间上上智。再次,在志愿方面,儒佛圣贤其愿俱大,不仅关注自身,更关切天下。对世间的责任担当和对世人的广博关切是儒佛圣贤的共具宇量。儒家圣贤追求入世为平治天下,佛教圣贤倡导入世为普度众生,区别只在于所肩负的具体责任和使命有所不同,这是由双方的理论基础差异所致。最后,在修证方面,儒佛圣贤其成俱难:佛教圣贤需凡夫修行乃达,儒家圣贤也要大众修身方致,总之都离不开发挥个人自觉能动性。只是二者在修持进阶的路径上殊途而归,也即佛教有其独特修行法门,而儒家更重世间修身学问。

(二)从逻辑上看,儒佛圣贤人格也有着内在的相似性。首先,要想成就圣贤人格,达到圣贤的智慧,并非易事。因此,无论儒家还是佛教都需重在一个“修”字,或修身或修行。修证(自我修养)是超越凡夫以及成就圣贤的基础和前提。其次,智慧的达成往往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在于儒佛圣贤的根本志愿,故从这一角度而言,智慧又往往是志愿的基础和前提。否则,没有智慧,空有志愿,无论是平治天下还是普度众生则都会沦为不切实际的空想,或者退一步而言,实现程度也是非常微小和具有无力感的。所以,在儒佛圣贤人格的智慧、志愿、修证三个方面,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逻辑,也即:修证——智慧——志愿。以修证努力地获得智慧,以智慧更好地实现志愿。三个环节独立而并非孤立割裂,而是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的。而德性方面的仁义或慈悲也好,则是始终贯穿始终的。

六、佛教圣贤观的研究意义

佛教圣贤观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意义。

首先,佛教圣贤观具有理论价值。第一,佛教圣贤观是中国传统圣贤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佛教与儒道同为三大流派,因此,要研究中国传统圣贤文化,佛教圣贤观自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否则,中国传统圣贤文化就是片面的和有所遗漏的,就会丧失其全面性和完整性。佛教圣贤观的研究可以极大丰富我国的传统圣贤文化。第二,佛教圣贤观的研究还有助于世人对佛教圣贤人格形成一个相对客观而系统、基本且正确的理论认知。普通大众对佛教圣贤的认知更多停留于一个相对肤浅表面和零散碎片式的认知,或来自寺庵建筑雕像的直观感受,或来自民间文化的口口相传,或来自艺术作品的演绎等等,这些都局限了人们的认知度。同时,也因这些局限导致了一定的认知错误或偏差。如从佛教理论看,佛教圣贤之佛、菩萨、罗汉等皆由凡夫修证而来,只是修证程度和觉悟水平不同而已。所以,佛教圣贤并非是完全神话的存在,就其修证和层次而言是很现实的,是可以达到的境界。当然,过度迷信佛教圣贤人格境界而将其看成为无所不能的绝对超越性存在也是完全不可取的。

其次,佛教圣贤观还具有现实意义。第一,佛教圣贤人格可以给人们以心灵的寄托和慰藉。佛教圣贤是悲智愿三全的,这样的人格往往可以给人安全感和温暖感。儒家圣贤的入世精神固然可以激励人们拼搏奋进,但人生总难免会遇到挫折坎坷、失意伤痛,在无奈无力之时,慈悲智慧而具有广大志愿的佛菩萨等,就以其无限度的广阔包容性将苦难众生无条件的含摄进来给人以心灵的安慰,并以其真谛智慧给人以黑暗旅途中一盏光明的路灯。第二,佛教圣贤人格还可以给人们以人格示范的导引,成为大众的借鉴。佛教圣贤基于其柔软的慈悲和出世间智慧,宠辱不惊,淡泊名利,顺逆一如。这样的心怀境界可以让世人能更加平和接受与看淡人世间的一切荣辱悲欢,以此导引和激励人们淡化执着和开阔胸怀,将自己从苦难中解脱出来,达成精神境界的升华。第三,佛教圣贤人格的修证也为人们在自我完善方面提供了启发。超凡入圣向来是需要大力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和坚持不懈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克服自我与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因此,一个人要想不断完善自我,自觉自主的勤学苦练就成了一门必修功夫,想一蹴而就、不劳而获就能成就圆满人格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七、结语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圣贤人格往往都是相对圆满的,具有真善美的特性,是人们历来不断追求的理想人格。中国佛教圣贤人格也因其人格的圆满性而被推崇。当然,佛教圣贤人格也是具体而丰满的、是立体而具有多面性的。以上仅从佛教圣贤的慈悲、智慧、志愿和修证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主要且基本的分析,在其他方面以后还可以作进一步的学习和探讨。

参考文献:

[1]龙树菩萨造.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二十七)[M]//电子大正藏:第25册:1509.

[2]善导.观无量寿佛经疏(卷四)[M]//电子大正藏:第37册:1753.

[3]一行.大毘卢遮那成佛经疏(卷三)[M]//电子大正藏:第39册:1796.

[4]实叉难陀.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四)[M]//电子大正藏:第10册:0279.

[5]王彬.法华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3:71-170.

[6]元照.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卷一)[M]//电子大正藏:第37册:1754.

[7]昙无谶.大般涅槃经[M](卷十七)//電子大正藏:第12册:0374.

[8]义净.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二)[M]//电子大正藏:第16册:0665.

[9]竺法护.阿差末菩萨经(卷六)[M]//电子大正藏:第13册:0403.

作者简介:霍进凤(1981.3-),女,河北秦皇岛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猜你喜欢

圣贤佛教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汉字故事之圣贤的寂寞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境随心转是圣贤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修身
喝茶聊天聊“圣贤”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