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浅析

2023-05-30郝雁玲

绿色财会 2023年1期
关键词:财务核算固定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郝雁玲

摘要:固定资产管理对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与保障单位履职和事业发展及节约办公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林草系统为例,在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职责不清晰、预算刚性约束不足、信息登记不规范、产权关系较混乱、核算管理不精准、信息化程度较低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林草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特点和现状,从实物管理和财务核算的角度提出应对策略,并对未来行政事業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出建议。旨在为提高林草系统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管理 财务核算

中图分类号:F275

行政事业单位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对于提升资产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与保障单位履职和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行政事业单位有效盘活并高效使用固定资产,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过紧日子”的要求[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监管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林草系统各单位也不断细化、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制度和要求,但是由于职能转变、体制改革和历史原因,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仍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从实物管理和财务核算的角度,结合林草系统固定资产的特点和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面临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职责不清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已经不符合现有的管理要求,比如没有明确归口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实务管理部门、价值管理部门的职责划分不清晰,仍有些单位存在财务部门既管理实物又管理价值;还有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流程不具体,未建立部门固定资产台账,账外资产、闲置资产和待报废资产混存混放、无清单无管控。

2.固定资产预算刚性约束不足。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实际存量掌握不准确,各部门采购无计划或者计划不准确,固定资产无预算购买、超预算购买的情况时有发生,预算管理不到位。

3.固定资产信息登记不规范。固定资产未建立实物明细账,固定资产现存数量及使用情况模糊、家底不清。新增固定资产相关信息收集填写不完整,造成固定资产卡片信息缺失,影响后期固定资产盘点以及资产处置,给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不便。

4.固定资产产权关系较混乱。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与地方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所属企业之间房产、汽车等固定资产相互借用、调用或无偿占用,且因资产交接手续不完善、办理人员更换、产权证书办理不及时等原因,导致资产产权不清,历史遗留问题较多。

5.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不精准。2019年初,行政事业单位正式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基本准则》和《政府会计准则第 3 号—固定资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由原来的收付实现制转变成权责发生制,相应的会计分录、账务处理等方面工作内容也发生变化。部分单位财务人员对新制度学习不够、认知不到位,存在核算不规范的问题,如固定资产支出资本化与费用化区分不严、基建项目转固资产清单列示不准确不完整、接受捐赠和赠送的资产入账不及时、固定资产处置价值确认差错等。

6.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手段支撑力度不足,没有完善的数据共享机制。我国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共享程度较低,要实现集中资产监控、集中资源配置、资产信息共享,需要不断推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完善程度。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应对策略

本文结合实践工作中摸索的方法和经验,结合财政部《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通知》(财资〔2020〕97号)(以下简称97号文)的要求,提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应对策略。

1.厘清管控范围。财政部97号文件中给出了明确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定义,“行政事业单位为满足自身开展业务活动或其他活动需要而控制的,使用年限和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等”。会计准则明确提出固定资产是政府会计主体为满足自身开展业务活动或其他活动需求而控制的资产。旧会计准则中对固定资产的定义为“事业单位持有的”,新会计准确提出了“控制”一词,明确了固定资产被控制的原因。同时,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即政府会计主体只有实现了控制权,并且能够带来利益流入的情况下,才具备确认固定资产的条件。

2.梳理管控流程。组织各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进行测试和梳理,识别缺陷和问题,针对具体内容完善内控制度和流程,做到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到人,每一项内部控制制度都应经过党组会议讨论并通过。在开展过程中,将各项控制措施、工作任务尽可能细化到每一个岗位,并做到管理留痕,任何控制可追溯可查询,即保存好审核审批痕迹、会议记录纪要、实物明细账、固定资产卡片等电子档案或纸质档案。同时,通过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资产清查、内部检查、审计监督确保固定资产“记得准、数得清、用得好”。

3.划分管理职责。固定资产管理需明确归口管理部门,明确各使用部门的管理职责,资产管理中的不相容岗位主要反映在采购、验收、调出、出租、修理、报废等环节中,负责采购、调出修理、报废等业务的执行人员应与负责审批、 保管、收付款、记账人员相分离,实物管理职责与价值管理职责相分离,盘点过程中也应区分参与盘点的各岗位责任。

4.完善资产登记。做好固定资产财务明细账、实物明细账、固定资产卡片等固定资产信息登记,做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固定资产的信息登记,应包括资产编码、资产名称、供应商、品牌、型号、设备序列号、使用状态、资产使用部门、资产责任人、放置位置、资产来源、购入时间、领用日期、购置合同编号、验收单编号、领用单编号、调拨单编号、维修单编号等,这些信息能够更好的反映资产使用过程。

5.提高专业素质。财务人员需要进一步开展预算会计核算和财务会计核算的培训和学习,除了定期组织培训、专题讲座、线上课程等,还需要通过实践积累经验,灵活运用主动应对,全面提高林业系统基层财务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和实操能力。

6.加强信息化建设。林业系统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但是资产软件和财务软件的衔接还存在差距。实现互联互通、细化功能模块是对固定资产管理提出的新需求,确保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降低出错率、降低劳动时间和人工成本。

未来,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为提供合理保障,二是为决策提供支持。固定资产是单位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固定资产的规模与发展速度需要与单位的发展规划相匹配,固定资产的管理为单位的决策服务,服务单位的发展大局。管理好固定资产,需要做好分析与研究,需要细化基础工作,才能为实现“从严配置、规范使用、调剂共享、规范处置”的要求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琳.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3(2):11-13.

[2]刘煜.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会计,2021(9):79-81.

责任编辑:田国双

猜你喜欢

财务核算固定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关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
关于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浅析“营改增”政策对电力企业财务工作的影响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论煤电企业财务核算的常见问题及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