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党报如何提升财经报道影响力

2023-05-30马春阳

新闻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党报融媒体

【内容提要】发挥好党报自身优势,顺应融媒体发展态势,已成为党报深化财经报道、提高自身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必经之路。本文就党报财经报道如何利用好自身优势,从内容优化、新媒体产品打造、政媒合作等方面入手,提出具体的创新发展建议,让党报财经报道在融媒体环境下找到自身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党报  财经报道  融媒体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传统媒体(包括党报)的发展和影响力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很多纸媒的发行和经营收入有下滑趋势。而作为党报报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财经报道受限于纸媒相对较低的实效性、呈现形式的单一性,其传播力也受到了影响,甚至还有人对党报财经报道的“含金量”、存在价值提出了质疑。但不管媒体发展的大环境如何变化,党报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地位是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其权威性和公信力也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在当前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背景下,党报有必要进一步强化财经报道影响力,发挥好舆论“压舱石”作用,在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平稳运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贡献更多力量。

一、坚持内容为王,提高财经报道的可读性

(一)强化统筹策划,发挥深度报道优势

实效性强是财经新闻的显著特点,而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党报的财经报道在传播效率和影响范围上并不占优势,用户往往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渠道就可以实时获取最新财经资讯。相比之下,党报做财经报道的根本优势还在于内容,其自身所拥有的优质内容仍是大多数市场化媒体无法比拟的。

进一步提升党报财经报道影响力,要在内容策划、深度报道上下功夫。一方面,党报要发挥出“风向标”作用,财经新闻不仅仅是对财经信息的传播,更应该是对财经信息的深入分析、解读和预测。对于重大财经新闻的报道不要浮于表面,要把受众希望了解和看到的,通过扎实的采访、调研吃透、挖透,让真正有深度、有价值的内容吸引到更多读者的关注。另一方面,要提升策划统筹能力,打出报道组合拳。从宏观到微观,财经新闻事件的连锁反应链条相对较长、范围较广,一篇报道往往难以真正揭示出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深层意义,而党报可以通过策划系列报道,從更广阔的视角解释财经现象,反映经济问题,揭示事物本质,从而为受众提供更为全面的分析和可靠的判断,让党报的内容优势得以更充分发挥。

(二)提升专业水平,让财经报道更具可读性

相比于其他新闻类型,财经新闻报道具有专业性较强的特点,报道中常常会有很多专业术语,读起来较为生硬。倘若采编人员的专业知识积累不足,还容易让报道中出现错误“硬伤”,最终让报道陷入“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的尴尬局面,从而对党报财经报道权威性、专业性带来负面影响。目前来看,党报的采编人员多数还是以新闻、传播学专业出身为主,对经济金融专业知识的积累会有一定的欠缺,而对于财经报道而言,一套了解经济大势、知晓金融市场基本运行规律的采编队伍是做好报道的基础。近年来,经济、金融领域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党报采编人员更需要加强对经济学知识的学习,时刻保持对经济大势的敏感性,让财经报道的人才“基本盘”更为牢固。

此外,财经新闻的“专业”属性也给采编人员在提高报道可读性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报应结合自身的受众群体,以多样的形式、通俗的解读来报道财经新闻。比如,利用故事化的写作方式就是增强可读性的一种方式,多去挖掘财经事件背后的人和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多一些情节和细节描写,一是可以更容易吸引到读者的关注,二是也可以让“刻板”“艰涩”的财经内容读起来更有温度,从而进一步提升报道的感染力。

二、利用渠道优势,强化财经报道的公信力

(一)加强沟通合作,打造“政媒合作”新模式

在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党报的财经报道也要发挥渠道优势。相比于市场化媒体,党报与政府部门的沟通都更为紧密,在新闻采访报道上能得到更多的便利和支持,这就意味着党报比一般的媒体更能接近信息源,使得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更有保障,而通过政府机关的“背书”,党报财经报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也能进一步彰显。作为财经新闻的常见内容,政策解读往往会有很高的社会关注度,一个新政策的出台,读者往往希望看到更准确、更权威的解读,而党报可以搭起政策制定部门与读者的“桥梁”,及时向公众面答疑解惑,阐述好相关政策的真正意图和作用,传递最官方、最准确的信息。要保证财经报道的影响力,党报务必要加强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部门的交流,积极参与相关部门的吹风会等活动,争取成为百姓大众了解财经政策的一扇“窗口”。

此外,除了常规报道方面的交流,党报也应进一步深化与政府部门合作,拓展合作形式,努力打造“政媒合作”新模式。比如,党媒可以和政府部门共同主办主题论坛、可以参与政府部门的基层调研……参与双方通过在新闻产品制作传播、人才交流、技术应用、党建和舆论阵地建设等方面分享彼此的优势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工作合力,一同为营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良好的舆论氛围贡献力量。

(二)做深评论报道,坚守正确舆论引导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互联网时代,网上的各类信息、声音糟杂喧嚣,一些自媒体为了自身流量,盲目地追热点,迎合大众,对一些财经热点新闻的解读、言论明显脱离了本质,甚至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造成了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党报财经新闻评论有能力,也有责任发挥出“一锤定音”的舆论引导作用。

一是党报做财经评论,具备思辨上的优势。党报评论,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党报的采编人员经过长期淬炼和沉淀,通常具备良好政治素质和政治大局观、组织观念和组织纪律性,以及理论素养等,无论是何种形式评论的发布,都是作者深思熟虑的结果,再经过了层层的把关与审核,通常具备较强的思辨性,从而让评论站得住脚、导向正确。在财经评论撰写中,除了要强化对新闻事件本身的理解外,还要加以从宏观视角对事件予以分析,时刻具有大局意识,坚持用正确的立场去引导社会舆论。二是党报做财经评论,还要强化时效性。尽管纸媒在时效性方面存在天然劣势,但在确保导向性、真实性的前提下,依然要追求提高评论的时效性,做到先声夺人。对于重大财经现象、政策的解读,第一时间发声定调,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比如,《经济日报》在一版长期开设“经济论坛”固定专栏,以“金观平”署名就重大经济政策、重要经济话题及时表态发声。2020年11月,金融监管部门两次约谈蚂蚁集团,《经济日报》连发三篇评论及时澄清外界的误解、误读,凸显了党媒正本清源、以正视听的“压舱石”作用。

三、强化内容转化,构建立体化传播格局

(一)创新融媒体产品,形成品牌影响力

新媒体技术的更迭发展,对于党报财经报道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相比于报纸版面上较为单调的文、图表现形式,新媒体产品较为丰富、直观的内容展现形式可以弥补党报在内容呈现形式多样化上面的缺失,通过对版面内容的二次加工,可以更好满足新媒体时代受众对于报道的多方面需求。不论是宏观经济数据解读,还是资本市场运行情况……财经报道离不开数据,也可以说数据是财经新闻的基础,而通过图解、视频、H5等呈现形式的运用,可以让数据更加直观易懂,让财经新闻更加可知可感。近年来,不少党报在财经新闻的编辑上、新媒体产品制作上持续深耕,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让相对枯燥的财经新闻更为生动,可读性也有所提高。

以2022年11月10日《经济日报》微信公众号短视频产品《十画十说》为例,该作品通过数据动画展示了我国近十年来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其底层内容来自于《经济日报》数据版,经过新媒体技术加工转化,把版面内容成功转化为短视频产品,让报道更加夺人眼球。值得一提的是,此类数据可视化产品在最近几年的《经济日报》上已较为常见,如2019年发布数据可视化系列短视频《数说70年》,通过数据和图像的緊密结合,直观地让大众从数据的变化中感受到新中国70年发展的伟大成绩,是重大主题宣传中一次很有价值的探索和创新,并且获得了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融合创新一等奖。

可以预见的是,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变革。党报工作者要深刻认识推进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主动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建立适应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升财经报道融合生产和传播能力。同时,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步伐,利用好自身内容优势,通过新媒体产品创新,努力让党报在与新媒体融合中形成比较强的平台效应和品牌效应。

(二)拓宽传播渠道,提高二次传播效果

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渠道已无法适应当下受众需求。作为典型传统媒体的党报,面对这一新形势,不日新者必日退。各级党报应加快推进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以报纸为主体,各类新媒体平台为侧翼的立体传播矩阵。对于社会关注度较高的财经报道,通过不同渠道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推广传播,必然会对其影响力和传播力产生积极影响。

在如今“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党报品牌影响力的塑造离不开立体的传播矩阵。近年来,多数党报持续拓宽传播渠道,包括新闻App、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在内的新媒体传播渠道已逐渐成为各家标配。但有渠道不代表就有了传播量,党报采编人员应针对不同平台特点和不同受众需求,创新话语体系,提高信息的针对性,力争将优质内容高效、及时、精准地呈现在受众面前。比如对于财经快讯类、评论类的报道,完全可以发挥新媒体平台“短平快”的特点,第一时间发出声音,第一时间抢占舆论高地。比如《经济日报》在今日头条平台推出的“热评”栏目,主要针对当日的财经热点新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表态发声,已多次登上今日平台热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此外,党报还应发挥与政府机关联系的便利,提高报道的二次传播率,以覆盖更多受众。政府机关通常已具备自身的信息发布渠道,具有较大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合适的选题以及双方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可选择一些报道在政府部门的自有渠道进行转载,提升内容传播的精准度、到达率,让报道的影响力在二次传播中持续扩大。以《经济日报》的财经报道情况来看,一些被政府机关、金融监管部门官网、官方微信转载的报道,通常会形成更好的传播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官方的转载提高了其平台内容的丰富性,也从侧面提升了党媒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作者简介:马春阳,经济日报社财金新闻部记者

编辑:白 洁

猜你喜欢

党报融媒体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试论全媒体时代儿童灾难新闻的审美
议提升地市党报竞争能力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