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年人的三大价值内涵

2023-05-30程帅

东方娱乐周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传统文化

程帅

[ 关键词] 传统文化;天下情怀;人文关怀;协调精神;价值内涵

“文化”这一概念,從广义上来说,是在社会实践中人们所能获得的物质和精神的生产力与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则专指精神生产力和精神产品。笔者将本文研讨的重点放在后一层面,专注对精神层面四大价值内涵的论述分析。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景象,是社会历史的沉淀。它着重体现在生活方式、风土人情、行为规范、传统习俗、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地理是文化的基石,历史则是文化的展开。中华传统文化发源于大河流域,肥沃的土地与丰富的水资源决定了古华夏文明一开始便以典型的农耕文明的形态出现,而漫长的历史又孕育和延续了中国人独特的大一统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经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初步杂糅为统一文化。后世唐宋元明清虽然朝代不断更迭,文化内核也各有侧重,但有三种特质跨越三千年的更迭,始终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这三种特质分别是:强烈的集体观念和家国情怀,对人及其价值的尊重的仁爱观念,兼具现实主义又带有浪漫色彩的不断发展演变的协调精神。在当代,强烈的集体观念在经历近代悲壮的救亡图存史演变为如今的“天下情怀”;孟子口中“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1] 的仁爱观念实质上彰显了中国式的人文关怀;带着中国智慧、兼具理性与浪漫的折中主义实质上是中华文化独有的协调精神。

一、天下情怀

天下情怀是以和为贵的文化践行。天下情怀是贯穿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的一大文化脉络,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亮点。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家、国和天下三位一体,君子对内修身治家,对外定国安天下。“天下情怀”是中国人朴素的爱国主义、道德修养和公共责任感的结合,体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对实现个人、家、国、天下一脉相连的最高理想。“和文化”则是天下情怀的一大核心,老子在道德经讲过:“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古代中国人相信天下万事万物分阴阳,阳即是有实体的东西,阴即是无实体的东西。有形体但是没有意识的是为无生命之物(如金属,土、石头等物),有神气但是缺乏实体的是为无生命的可运动之物(如空气、磁场等),而阴阳共济就是静止之物与可运动之物的结合,有了实质的形体和运动的神气,即生命的诞生。用现代理念来理解,“和”是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有机统一,“和”既不意味着不发展、不运动,死气沉沉;又不意味着无休止的动荡不安,混乱无序。相反,“和”是精神与肉体、理想与现实,认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人身心修养的和合,到“家和万事兴”的观念,再到和衷共济的家国情怀,最后发展为“天下大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和”是中华文明 “修齐治平”四大境界的核心理念,是天下情怀的生动诠释。从个人方面来讲天下情怀的一大前提是修身。与西方文化不同,中华传统文化将伦理摆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末,面对“礼崩乐坏,杀人盈野”的乱象,孔子首先从个人的角度去反思时代的变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 孔子的后继者曾参也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由此可见,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将个人的德性修养作为后面三个目标的前提,只有兼具德行与才能的君子才可以管理好家族、治理好国家,最终使得天下太平、人民安乐。实际上,天下情怀的第一层目标也就是“修自身,明己志”,中国人讲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照顾好自己是治理天下大事的前提,而在修养个人心性后,则是要处理好家族内部的事务。“家和万事兴”是“天下情怀”的第二层含义,一个人仅仅处理好自己的事务,只培养自己的德行是远远不够的,“君子”要用自身的行为引导家庭成员,将美好的品质推广到家庭的每一个成员身上,使家庭和睦,家庭成员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父母要做到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子女要尽到赡养孝敬父母的义务,家人要和邻里之间友善和睦相处,全家人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地做一切工作,才能兴旺发达。如果说“修身齐家”是“小和”,那么“治国平天下”则是“大和”,“和文化”发展到国家的层面升华为一种和衷共济、风雨与共的家国情怀。 三国名士曹植有诗道:“名在壮士藉,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4] 中华文化从秦汉定型之初就具有浓厚的家国一体的观念,从漫长的历史来看,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与个人和家庭的命运息息相关、荣辱与共。爱国主义在中国根植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长城正是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衷共济、众志成城的保家爱国情怀。“和”在爱国中是风雨与共,无论男女老幼、天南海北的国人都有着朴素的爱国主义,他们的命运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和衷共济、风雨同舟”是中国文化赋予现代爱国主义的价值内涵,是凝聚中国人的最大动力。如果说由家到国的“和”是由小到大,那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则是将“和”这一文化理念真正扩至世界的范围。全世界人类同呼吸、共命运、荣辱与共、休戚相关,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是中国“和文化”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有机结合,是应对人类发展难题给出的中国解答。

天下情怀以“以和为贵”的文化理念从个人、家庭、国家和世界四重维度出发,解决了当代中国青年人关于如何培育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核心问题,确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最高理想,以爱国主义为基本原则的价值理念,以及“修己身,和家庭”的生活观念。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天下情怀”对指引青年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意义非凡。

二、人文关怀

对比西方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关怀的价值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乐天知命和重义轻利这三个方面。西方传统文化,在文艺复兴之前一直沉浸在柏拉图的“唯灵主义”中;到了近代转为商品交换和资本增值服务,如同马克思所说的“以物的价值来代替人的价值”。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发展到今天,人本主义始终是其一大核心要义,对人及其生命和劳动成果的尊重是发源自农耕文明的中华文化始终如一的宝贵品质。而乐天知命的乐观主义和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从侧面表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人的价值引导与价值制约。

人文关怀一词由来已久,其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认为人是一种物质生命的和精神文化的双重存在。因此,关心人的多元化需要,不仅要注重人物质上的需要,更关心人精神文化上的需要。人在物质生活中是主导,也是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主导,即认识自己是自己生命的主导者。其次,承认人的价值是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是作为手段和目的的统一。最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协调、积极、主动和自由的发展。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的盛世,唐人吴兢对贞观之治的理解是“治天下者以民为本”[5],孟子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中华传统文化中认为人民不仅在物质生活中是主体,在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也是主体,肯定了人存在物质与精神双重性。乐天知命的意思是天地大道是不断变化的,不会永远停留在某一阶段,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只是暂时出现的局面而已,当事物发展到另一个阶段的时候,它又会变成另一个样子。既然事物非变不可,那么不妨以智慧洞察变换之道,让自己做到从容处之,不执着于任何一个局面,随遇而安,调整自己顺应时代发展,以达到人生更好的生存境界。乐天知命是中国文化体现人文关怀的独特表现,人能够通过“知命”而达到“乐天”,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调整自己的精神和实践,平衡人在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中的取舍,体现了人在目的与过程之间的和谐主导地位。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6]通常被我们理解为义利的二律背反性,即我们通常关注点在“二者不可兼得”上,但孟子又说过:“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乃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7] 从上可知,孟子并不反对正当地、不违背原则地追求财富,孟子并不认为“义”与“利”是绝对对立的,只有极个别时刻人们才会面对“二者不可得兼”的难题。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尊重人的正当利益,同时在面对不能兼顾的选择时提倡舍生取义,捍卫人的尊严和自由。

中国式的人文关怀不是空洞的宣扬人的“自由”和“权利”,一方面彰显了尊重人的生命、尊严及其劳动价值(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8])的人本主义价值观;另一方面体现了乐天知命,主导人生的人生哲学,又有平衡“义”与“利”的取舍观。这种人文关怀在培养广大青年行为认知中异常重要,为青年人树立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觉提供了理论蓝本。

三、协调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给予当代青年人的第三个价值内涵是协调精神。所谓“协”就是协同、和谐,是将原本有矛盾和冲突的几样事物糅合起来,使其能够成为一个较为和谐的整体。“调”则有调节、改善和优化的意思。我们熟知事物的发展会不断有矛盾产生,也不断有矛盾被解决。整个协调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和而不同的君子视角,开放的动态发展观,以及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孔子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9],君子是儒家对有德行、有才华且志向高洁的人的称呼,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认为“和”是君子处理人际关系乃至治理国家的一大法宝,但“和”并不意味着与他人完全一致,甚至无底线附和他人。“和”是有差异的“和”、有区别的“和”,用一句话概括,即求同存异。求的是相符合一致的部分,对于双方有争议的部分持尊重、包容和理解的态度,这种具有辩证思维的君子视角让中國文化极具包容性。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 与人相处是君子之道,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交流亦是如此,我们求同存异,运用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得中华文明得以不断发展、不断前进,中国文化保住长青不衰的秘密就在于此。“气化流行,生生不息”[11],天地有大美,万物居其间,中国古人深刻洞察到万事万物不断发展变化,认识到事物发展的绝对性以及规律性,秉持开放的观点接纳和顺应事物变化。中华民族是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矛盾的民族,如大禹治水时吸取其父鲧的失败经验改“堵”为“疏”,成功治理黄河水患;亡羊补牢的故事;汉承秦制,又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协调诸多不同文化的根据在于开放的动态发展观,不断从历史和其他文明吸收借鉴经验,以开放的态度协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自强不息是中国文化的巨大优势,从女娲补天的神话时代开始,中国文化就强调一种自信自强的奋斗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12]。不甘于命运,向困难和灾难发出挑战,筚路蓝缕、风雨兼程,战胜一个个困难、跨越一道道险阻。近代的救亡图存史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

梁启超说过:“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实现中华优秀文化重新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在当代中国青年。当代青年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从梳理和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价值内涵入手,以天下情怀的“修齐治平”的“和文化”开阔格局和胸怀,朝着“天下大同”的目标努力;用以人为本、乐天知命和重义轻利的人文关怀抵制西方不良文化入侵,为文化多元化时代注入中国元素;还要发挥中华文明协调浪漫主义理想和现实客观规律的能力,不断开放发展,把自强不息写入新时代的青年奋斗史中。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传统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及强化对策研究
浅析突发事件网络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构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