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维体系设计

2023-05-30王华殷旭辉

关键词:两个结合时代新人思想政治教育

王华 殷旭辉

摘要: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于提升整体实效性。文章通过系统设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维体系,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目标价值体系,以“两个结合”为指引的理论体系,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的内容体系,以“三全育人”为要求的组织体系,以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建设提出思考。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四维体系;两个结合;时代新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4-0063-0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教育是一项事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1]。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面对西方思想及价值观念向我国不断推进和渗透的新形势,高校应未雨绸缪,重视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坚持把加强思政教育放在政治的高度,集中精力提升思政教育的整体实效性,从目标价值体系、理论体系、内容体系、组织体系等四个维度进行整体设计和全面建设。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思政教育的目标价值体系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总体要求和指导思想,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意见》表达了新时代国家、社会对于受教育者的素质要求和殷切期望,也规定了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在这套科学、完整的目标体系中,“德”是人才培养的精神底色和支柱,那么,关于“立什么样的德”的回答正是思政教育应坚守的本质和初心。根据《意见》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教育观,思政教育的目标价值体系包括政治方向、成长路径和历史责任三个方面。

(一)政治方向:秉持社会主义方向

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目的是解决育人方向问题。《意见》提出要牢牢掌握党对高校的领导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政治属性,也决定了高校办学道路和办学模式。思政教育是党的领导在高校的具体体现,是高校实现党建目标的重要抓手。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人才培养的目标始终围绕党和国家发展、社会需要;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領导这一政治原则不动摇,才能促进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长成才。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巩固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更好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二)成长路径:遵循三大基本规律

思政教育的出发点在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要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理想、政治价值、政治思想逐步转化成为学生个体思想及行动。这不是单凭外力灌输就可以实现的,思政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思政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任何教育工作离不开特定的时空和对象,教育规律要求在特定的时空中开展适合的教育行动,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将对学生的普遍要求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将教育内容的严谨性与教学形式的灵活性、亲和性相结合。遵循思政工作规律就是要注重学生学习体验感和收获感,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激发学生的能动作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要根据大学生不同阶段的思想特点、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给予分阶段、针对性的教育。只有尊重和践行思政教育的三大规律,才能提升思政教育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从而实现学生政治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历史责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顺应历史是教育的基本遵循,而“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也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传统社会强调德性的修养与塑造,因此“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德育摆在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毛泽东指出,德育、智育、体育都要发展,教育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邓小平提出要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立德树人”进行了新的系统阐发,将“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确立为思政教育的目标。从“劳动者”到“时代新人”德育目标的变迁,动态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对教育的基本要求[3],同时,也诠释了新时代高校的教育责任。

二、以“两个结合”为指引,夯实思政教育的理论体系

思政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如何讲好马克思主义是“行”的,关键在于讲好、讲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两大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一个结合反映的是理论应用层面的结合,第二个结合反映的是思想文化层面的结合。“两个结合”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国家建设和改革发展中指导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也是新时代开展思政教育的行动指南、基本遵循和理论基础。

(一)理论应用层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指引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一“结合”在实践应用层面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思政教育重要的思想基础。

1938年,毛泽东首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他提出要讲“中国话”,主张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来聚焦与解决中国问题[4]。从对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的分析,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路线的确立,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产生了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中国国情出发,不断深化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命题的科学认识,特别是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结合,形成了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对新问题和新情况科学把握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重要的科学论断,进一步筑牢了全党全社会共同的思想基础,构筑了带领中国人民“强起来”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检验。通过正确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科学理解马克思主義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矛盾论”“实践论”“群众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加强‘四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立德树人”等一系列思想。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验证和发展真理。中国实践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认识升华的结果。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历史实践中成长的内在规律,全面展示中国道路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这是高校思政教育要紧密围绕的课题。

(二)思想文化层面

思政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大众化和普及化,而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当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走入他域文化的时候,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转化过程,这是理论体系自身的建构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是在精神、价值、理念即思想文化层面上的结合,这一中国的“民族形式”是思政教育的文化根脉[5]。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经历时间考验,它的理论体系本身是一套自洽的科学系统。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且不断发展壮大,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携带着文化交融借鉴的珍贵基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毛泽东早在1938年就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6],这一“民族形式”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的文化样式。江泽民在200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我们党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7]。习近平在2014年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的讲话中进一步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8]。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背景下,思政教育更加需要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良方。要构建和完善中国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框架,用群众理解的文字和语言去阐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表达上要中国化,比如从中国哲学史、文化史中找到诸如“相反相成”“有的放矢”“格物致知”“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等能够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释义;而且要深挖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为思政教育提供更为贴切的理解和认同基础。如“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六合同风”的统一观念,“天下为公”的正义追求,“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谦和好礼”“诚信知报”“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精忠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等,这些为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客观存在的历史进程的理解,形成民族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奠定了文化基础。

三、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构筑思政教育的内容体系

高校思政教育内容是思政教育目标价值的具体化,在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导向下,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法制及道德规范教育以及全面素质发展教育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理想信念教育

中国梦要靠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广大青年来实现。在全球化背景下,部分青年学生出现了目标选择和价值取向上的迷茫。高校加强思政教育就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社会主义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属性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理想信念教育,一是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政治理想。让学生能够站在世界的高度、国家的高度认识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自觉抵制错误思潮和不良言论,成为有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检验思政教育成败的试金石。高校通过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为国奉献的信念,以及付诸实际的爱国行为。首先,是培养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通过指导学生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热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进一步发展到热爱经过无数革命先烈奋斗、流血牺牲而创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次,是要增强学生为国奋斗、为国奉献的信念。要牢记自己是中国人,牢固树立起为祖国和人民奋斗的爱国情怀。最后,是为实现“中国梦”而付诸爱国行动。爱国主义教育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个体成长与祖国、人民的责任关系,立志通过努力学习献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服务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实际行动中实现人生价值。

(三)社会主义法治及道德规范教育

新时代法制和道德规范教育是培养学生核心素质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它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包括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教育内容。一是通过丰富和扩展学生的法制知识储备,完善法治知识结构,使学生明确“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坚持维护人民权益”等核心法治理念,实现法治知识与科学文化知识有机融合,以适应未来法治社会建设需要。二是通过引导大学生明礼诚信、敬业奉献、关爱社会,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规范深入到学习、生活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

(四)全面素质发展教育

我国自古就有素质教育的传统,素质教育内涵丰富,包括德育、智育、美育、劳育、体育等内容。在大学生中开展全面素质教育,应着眼于培养时代新人的新要求,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强化大学生的开放合作意识、诚信意识、团队协作意识以及开拓进取意识,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健康素质、审美艺术素质以及劳动技能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适应当代社会竞争性、信息化、创新性的社会环境,实现 “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以“三全育人”为要求,打造思政教育的组织体系

(一)建立上下协同的责任体系

思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某一部门或者某个群体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高校应建立由黨委统一领导的、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责任体系,这是思政教育的组织管理保障。通过总体规划与设计,成立高校思政教育专门组织机构,建立由教务处、教学发展中心、宣传部、人事处、教师工作部、团委、学工部、研工部等各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共同参与的组织联动体系。教务处主要负责学科建设和课程开发,教学发展中心负责教工培训与师资交流,宣传部负责校园思想政治宣传与网络建设,人事处负责教工选聘、考核与职称评聘,各单位协同建设,确保思政教育队伍建设、经费支持、管理服务、技术支持落到实处。

(二)建设基于“大思政”的师资队伍

高校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整合和培育现有教师资源。在“大思政”格局下,高校通过对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以及教学管理人员开展系统培育,建立运行有序、合作高效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共同体”。首先,加强思政教育“共同体”的党性教育。高校应开展理想信念再教育,增强教师的“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心怀“国之大者”,锤炼意志品质,形成高尚人格。其次,促进队伍融通和协作,解决各部门各管一摊、协同不足的问题。高校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学院选派业务骨干到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宣传部等部门挂职,选拔思政工作优秀骨干承担专题性教学任务,拓宽各部门工作视野,加强各队伍之间的交流互鉴。再次,成立思政教育研究中心,作为思政教学与研究的孵化平台,促进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学工教师的研究与合作。最后,由教学发展中心或思政教育研究中心搭台,定期组织教师外出交流及校内研讨活动。总之,汇聚各方力量,打造立体化、全方位的师资培育模式,实现教师成长,队伍协同,团队成熟的目标。

(三)构筑全方位课程育人体系

课程育人体系建设主要包括思政课、形势政策与国情教育以及课程思政三部分内容。首先,要夯实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以四门思政必修课为抓手,注重教学内容再设计,深入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讲好理论深度、实践力度及情感温度,使思政课基本原理转变为生动的道理。其次,要拓展思政教育的两翼。对于形势政策和国情教育,参照国家规定的教学要点,注重比较研究,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再次,要筑牢思政教育的支撑体。作为思政教育课程面最广、更贴近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专业课教学应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任务,把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渗透在专业知识教学中,突出中国制度优势,实现专业课程德育的政治提升。最后,从总体上处理好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在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基础上,由教务处牵头,各教学院系协同,统筹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建立跨学科的思政教学交流平台,基于项目式、问题式、研讨式教学开展研究,推进各学科教师之间以及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对话,实现各门类课程与思政课的协同联动。

(四)强化实践育人体系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用好实践育人这一重要手段。如何以实践为面向,融合熔铸融通到学生生活中,是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亲和力、生命力和战斗力的重要突破口。首先,要汇聚思政实践教学资源。包括整理校史、校志、爱国校友等本校资源,结合农村、社区、部队等本地区优势资源,以及建设本校3D博物馆场景实验室等。其次,健全依托社区的思政教育实践基地。在高校与社区之间搭建联系,聘请校外指导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社区体验国情社情,在服务社会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发展依托历史文化遗产、红色教育资源的研学旅行项目。带领学生“走出去”,到博物馆、红色革命圣地、纪念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提升爱国情、报国志。总之,以实践第二课堂强化思政教育,使抽象的理论向具体性、操作性转化,把静态、固化的知识转变成能动的知识体系。

(五)构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协同系统

当前,网络技术带来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触发了高校教育生态的变化。高校思想文化阵地管理不仅包括传统的校园教学环境、制度环境、管理文化环境,还包括网络宣传环境、学生自媒体环境等文化建设内容。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要适应并能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开展学生思政教育、行为指导及管理服务工作,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应对消极因素的抵制能力。因此,高校党委应统筹设计,联系学校宣传部门、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辅导员队伍、团委、学生处等共同搭建校园文化阵地的协同系统。该系统将结合党的路线、方针教育,国内外政治形势宣传,以及学风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等思想工作,关照到学生的政治价值立场、精神世界以及大学生健康心灵培育等方面,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全面提升思政教育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六)完善思政教育的评价体系

高校思政教育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绩效考核及评价机制。传统上唯分数、唯专业论的评价方式难以反映学生的思想状况,成为制约思政教育成效提升的瓶颈。因此,完善思政教育成效考核势在必行。首先,建立思政育人成效考评机制。一是改革学生学业评价制度。比如增加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思政育人效果评价,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平台加强对学生思政学习效果的检测等。二是改革部门及思政队伍的评价制度。思政教育成效分析应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各部门,以及思政课、专业课教师的考评制度,不能简单看学生合格率、升学率、各项考评成绩分值,重点看培养的学生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思想认识、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其次,创新思政教育成果转化制度。重视学生思政教育成果,如果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能够给国家、社会作出积极贡献,高校应给予学生及其指导教师相应的奖励。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肯定了教师思政教育的成效。因此,把思政教育成果与学生评奖评优挂钩,与教师奖励及职称晋升挂钩,通过创新思政教育成果转化制度,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

[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人民出版社,1999:226.

[3]冯刚.立德树人与时代新人培育的内在逻辑[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11.

[5]张允熠,张弛.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叙事[J].思想理论教育,2021(9).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十五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51.

[7]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0.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2.

猜你喜欢

两个结合时代新人思想政治教育
时代新人的成长环境
高等教育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如何让十九大精神浸润学子心平
新时期重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结合”
基于“两个结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立德树人与初中地理课堂的亲密接触
关于做好两个结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