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3-05-30吴健宁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学习空间网络资源创新能力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网络资源使用不当的问题,提出利用网络资源导入新课、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创新能力、促进阅读积累等教学建议。

【关键词】学习空间 趣味情景 创新能力 网络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01-0099-03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教学平台被运用到教学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要把握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趋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变革中的价值和功能。但在现实教学中,滥用网络教学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从表面看课堂热热闹闹,实则学生的阅读与思考受到了严重的挤压。要想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有效,教师就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具有生命力的小学语文课堂。

一、利用网络资源导入新课

古语云:“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教学的艺术在于唤醒和激励。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教师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和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实际,设计集声音、视频、动画于一体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运用AR人机交互技术模拟真实的场景,让学生通过虚拟现实系统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从而突破空间、时间的限制,更好地进行体验式学习。

以统编教材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为例。因为年代久远,学生对开国大典的盛况,以及当时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自豪、激动的心情无法产生共鸣。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教师除了在课前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还可以在導入新课环节一边播放视频或图片,一边解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迅速侵占中国东北,随后中日战争爆发,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日本侵略战争让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有了这样的情感基调做铺垫,学生从情感上一下子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这时教师再讲述“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压迫的耻辱历史,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很容易理解开国大典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随后,教师还可通过AR技术,让学生置身于“开国大典”宏大壮观的场面,切身体会当时全国人民激动、兴奋的心情,进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识字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识字与写字教学应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逐步发展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实际教学中,小学生对枯燥机械的识字教学很难集中注意力,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就容易打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了突破识字教学难点,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利用数字教材的交互动画资源设计丰富的识字游戏,让学生在连一连、找一找、拼一拼、比一比等活动中识字;利用数字资源的字理识字、看图识字、聚光灯等功能引导学生抢读生字,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数字资源平台中的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抽象的起笔、收笔等过程直观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易于理解笔画、结构的特点。

以统编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古对今》第一课时的生字教学为例。笔者通过多媒体导入古代和现代建筑图片,先让学生猜“古”“今”二字并认识这两个字的字形,再指导学生书写。在学生认识课题后,让学生跟着朗读音频初读课文,读准字音。鉴于“暑”“晨”“朝”“寒”四个字对一年级学生而言过于复杂,容易写错,学习难度大,运用常规教学的效果不佳,笔者决定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的数字资源引导学生集中识记这些生字。一是利用字理识字、看图识字等数字资源引导学生识字。如教师出示的图片,告诉学生“暑”字的音、形、义:太阳高高地照在头顶,像在烈日底下煮东西一样,让人感到非常热,所以夏天非常热的日子叫“酷暑”,到酷暑的时候,我们就会放“暑假”。这样用一幅图就能巧妙地将抽象的音、形、义呈现在学生面前。再如,识记“晨”和“朝”字,教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结合生活场景想象:在满天星辰的夜空,夜色褪去,太阳慢慢地升起来了,渐渐地,天空染上红晕,羞红了脸,这就是“早晨”。早晨也称“朝”(出示的图片),“朝”就如图中太阳从草丛中升起,月亮还没有消失,这时天边的红晕就叫“朝霞”。教师接着播放早晨美景的视频,让学生找出相对的美景:朝霞对夕阳。识记“寒”字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学法迁移,即运用上面的方法学习,通过看图理解音形义:“寒”如一间破旧的房子,一个人光着脚站在冰上,感觉非常冷,如果感觉特别冷那就是“严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刚才的知识,让学生思考与严寒天气相反的词语,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数字资源理解“严寒对酷暑”,掌握“严寒”和“酷暑”两个词语。在学生识记生字后,教师还可在网络学习平台上设计梯度性的识字游戏,如:给生字换部首的“变字小魔术”,给生字和熟字“找朋友”(组词);齐编新对子歌“风对(  ),雾对(  ),花红对(  ),长短对(  )。”教师只有善于运用丰富的数字资源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游戏活动,才能更好地降低学生学习生字的难度,深化学生的识字记忆,发展学生的思维,让识字教学妙趣横生。

三、利用网络资源构建问题支架

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的一项重要能力。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使生活与课堂无痕衔接,让抽象事物变成具体形象的可感内容,可以更大程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触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主动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借助八桂教学通平台的数字资源筛选关键问题,搭建梯度性问题支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以统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大自然的秘密”,语文要素是“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编排了《古诗二首》《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路》《太空生活趣事多》四篇课文。在进行单元整合备课时,教师应抓住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构建问题支架:(1)你知道哪些大自然的奥秘?(通过课前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查找互联网资料及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深入学习课文作铺垫。)(2)你从课文中提取了哪些信息,了解大自然的哪些奥秘?(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雷雨有关的视频,让学生借助以往生活经验提取信息,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路》一课时可借助数字教材中简单的图示或者利用数字资源模拟真实情境,学会辨别方向;教学《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课时可通过太空宇航员生活视频,收集信息,了解更多的奥秘。)(3)你还从哪些文章中提取了信息,了解更多大自然的奥秘?(这一问题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在电子图书中广泛阅读查找相关书籍、资料,为大单元教学扫清障碍。)

四、利用网络资源促进阅读积累

新课程标准倡导大语文学习观,学习任务群、大单元学习等新理念深刻地影响着当今的课堂教学。要想更好地贯彻这些教学理念,促进学生扩大阅读量,教师可尝试利用网络资源实现教科书有声化、情景化。网络资源往往汇聚了大量的经典素材,有助于学生实现综合性学习,扩大知识面。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针对某个主题、作者等搜集更多的阅读资料,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并进行积累。如教师可在班级QQ群中发送链接网站,供学生学习和参考。学生只需打开链接,就可以接收相关的阅读信息,更好地促进阅读积累。

以统编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的教学为例。文言文是小学生的学习难点,学生不易理解,普遍不喜欢学习。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数字教学资源,让学生看图猜寓言故事,打开学生记忆的大门;通过网络游戏,引导学生梳理三至五年级学习过的寓言小故事,从而使学生明白寓言故事“小故事大道理”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数字教材关联语文园地六的“词句段运用”,加强教材的横向与纵向联系,使学习古文的方法、语文园地的知识点与本课新授内容建立联系。

此外,语文统编教材中有一些特殊单元,如阅读策略单元和习作单元。这些特殊单元和其他单元相比,既具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向和学习要求,又非常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笔者认为,要想突破特殊单元的教学重难点,可把网络学习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例如,五年级上册的写作单元,教学重难点为“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教学《太阳》时,可以用生动的视频资源解说宇宙的奥秘、太阳的特点,体会这篇说明文平实的语言风格;教学《松鼠》时,可以利用教学平台的数字资源让松鼠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受到松鼠的活泼可爱;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把丰富的数字资源引进课堂,刺激学生的视觉,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五、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创新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少注重引导学生深度思考。特别是口语交际和写作教学,更加不注重引导学生打开学习思维。网络资源具备易获取性、交互性、情境性、永久性等特点,很好地弥补了傳统教学的缺陷,使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超时空的学习。如学生可通过在线论坛、E-mail等途径进行交互式交流学习,拓展学习资源、学习时间和空间。学生交流、沟通、互动的过程,就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语文统编教材强调学习策略的指导,如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想象画面,这既是教学这首古诗需要落实的语文要素,又是培养学生学习思维的良好素材。如果教师按照传统的古诗教学手段去解诗题、明诗意,可能无法很好地落实语文要素,也就谈不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而利用网络资源,则可以很好地解决如上问题。教师可先播放声色并茂的视频,出示有关荷花、荷叶的视频,让学生看图吟诗,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很快,学生的脑海中就浮现了描写荷花的诗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迅速进入富有诗情画意的学习情境中。然后,教师借助数字资源中的示范朗读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节奏,让学生诵读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接天、无穷碧、映日、别样红”展开想象:碧是一种怎样的颜色?怎样的景象才是“无穷碧”?朝阳映照下的荷花是一种怎样的红?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并总结想象策略(抓关键词、联系生活、看图想象)。最后,借助数字资源中的图片、视频、音频创设优美的语言情境(让学生整体想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观场面,指导学生有条理地练习说话),激活学生思维。学生在声色并茂的学习情境中品味古诗的韵律美、画面美,体验诗人借景抒发自己对友人林子方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感受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树立了文化自信。

又如,统编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的半命题作文:_______即景,让学生把某一景物或场景短时间内发生的变化写下来。如果学生不留心观察生活或者观察不仔细,就会苦于“不知从何下笔”。对此,教师可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播放风、雨、雾、日出、晚霞、山水、田园等景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体验景物变化的动态美和静态美,激活学习思维,激发创作灵感。

网络学习空间打破了现有学习空间的限制,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为教师传播与共享教学资源、分享交流学习成果提供了便利,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让网络资源在语文学科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恺.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研究与实践[J].浙江教育技术,2020(3).

[2]祝广文.威海市智慧教育云平台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1):68-71+77.

[3]肖凯.玩转微课[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5.

[4]温儒敏.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吴健宁(1977— ),广西北流人,本科,高级教师,广西特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学习空间网络资源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拓展延伸:给学生更广的学习空间
谈网络资源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网络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
对等网络资源搜索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