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乡村振兴战略探究
2023-05-30黎茵茵罗娇林媚珍李文翎
黎茵茵 罗娇 林媚珍 李文翎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发展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时代使命。乡村振兴战略在实施过程中的推动产业振兴、统筹城乡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与促进人地和谐共生等举措都与地理学科的人口与发展、资源和环境等问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主动作为,也是更新地理教学内容、创新地理教学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1],有利于增进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一、乡村振兴战略与地理教学
1.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作为具有自然、社会与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的乡村,有着促进生态文化生活发展,为城镇发展提供一定物质基础的多样功能与身份。乡村振兴是对乡村经济、文化、教育、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振兴,党的十九大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的决策部署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总要求[2],其内涵体现的是以乡村为主体区域,充分发挥城镇与工业的带动作用,合理统筹产业、人口、文化、生态、组织等要素,促进乡村地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二十字”总要求所体现的内容不仅与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人口、城镇化、工农业等内容密切相关,也与地理学科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学科特性不谋而合,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可能。
2.乡村振兴战略与高中地理教学的关系
乡村振兴战略与地理教学融合应用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过程。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为通过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3]。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学生综合各要素认识乡村地域差异与乡村发展,强化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结合乡村生态保护与乡村可持续发展正确认识人地关系,树立人地协调观;激发乡村调研意识,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增强地理实践力。
同时,地理教学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融入乡村振兴内容,人地协调观有助于学生在认识乡村振兴战略中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综合思维能指导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乡村振兴发展中的地理现象和问题;区域认知有助于学生形成对不同乡村的整体认知,从区域的角度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差异性;地理实践力有助于提升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行动意识和能力,加深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高中地理教学渗透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
1.明确嵌入要点,选取教学内容
乡村振兴战略在部署过程中常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衔接,脱贫攻坚主要是针对解决贫困地区的人地协调发展问题,乡村振兴则致力于从根本上探索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作为关注乡村发展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其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高考地理命题的热点。试题通常会选取我国典型扶贫地区的真实案例作为情境材料,内容涉及这些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资源、交通建设和工农业生产等,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点以及考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据此,本文选取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作为教学内容,以“广西桑蚕业的发展”作为嵌入点,通过探讨为何桑蚕主产区从江浙地区转移到广西?广西百色市凌云县养蚕脱贫,走好乡村振兴之路的原因,探究乡村振兴战略与地理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路径(图1),以此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養水平的提高。
2.创设教学主题,引发学生兴趣
针对教学内容选择一个切合的教学主题有助于实现课程内容情境化,课堂教学趣味化。依据“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课标要求整合相关知识,创设“养蚕兴桑,脱贫致富奔小康——齐看广西桑蚕业发展”的教学主题。通过主题引发学生兴趣,引领学生由此开始思考探究广西桑蚕业在助推脱贫致富奔小康路上扮演的角色与作用。
3.整合情境素材,铺垫学习线索
真实的情境案例不仅是渗透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载体,也是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层层递进开展深度学习的有效线索。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具体地了解广西桑蚕业是如何发展的?为什么广西能成为我国目前桑蚕产量最大的地区?桑蚕业给当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带来了怎么样的变化?依据课标要求,对教材内容和《中国国家地理》等资源进行整合,创设情境如下。
情境1:蚕是一种以桑叶为食、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其发育的最宜温度为20℃~30℃。曾为我国重要桑蚕生产中心的江浙两省,在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的推进下已经让步于广西。目前,广西是我国桑蚕产量最大的地区,依托独特的气候优势,省域内众多的石质荒山已然摇身蜕变为“桑田”,“家有三亩桑,脱贫致富奔小康”成为广西养蚕农民的真实写照。2020年全区脱贫的54个贫困县中超过3/4的贫困县都有发展桑蚕业,贫困县桑园面积约占全区的58%,河池、百色等深度贫困地区,有35万贫困人口在“十三五”期间通过种桑养蚕实现了脱贫致富。
情境2:凌云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3.32%,石漠化问题严重。近些年,该县依托生态优势,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把蚕桑产业打造成了特色农业主导产业之一,有力促进了老百姓脱贫奔康、增收致富。凌云县充分结合特色种养和乡村旅游开创了“桑叶养蚕—桑葚采摘—桑果制酒—桑枝育菌—桑蚕制丝—桑园造景”的养蚕新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桑枝腐烂污染环境的问题,更是推动产业多样化,发展可持续化,不断实现乡村经济振兴,获得“中国蚕桑之乡”称号。
通过整合素材设置情境铺垫学习线索,有利于学生从情境中提取地理信息,认知区域;有利于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法分析影响广西桑蚕业发展的因素;有利于学生充分感知广西桑蚕业的发展现状并探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形成生产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4.构建问题链条,开展教学渗透
通过阅读情境材料,学生可能会提出如:江浙地区的桑蚕业为何让步广西?桑蚕业为何能助力广西脱贫致富?凌云县实现乡村经济振兴的原因是什么?凌云县振兴发展模式是否可以在全区推广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教师应以培育地理核心素养为目标,认知乡村产业发展为脉络,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一条“在哪里?有什么?怎么了?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链[4],将现实情境问题化,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增进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增强战略认同感。
因此,基于所创设的情境并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依据“描述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说明问题产生的影响—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逻辑顺序,构建以下的问题链条:第一,相较于江浙两省,说明广西有利于桑蚕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第二,广西取代江浙两省成为我国桑蚕生产第一大省区的原因;第三,广西发展桑蚕业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影响;第四,分析广西凌云县开创养蚕新模式对当地的积极意义,其对我国其他地区实现乡村持续振兴有何启示。结合以上四大探究问题,形成以下“三步走”步骤,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内容的渗透。
5.合作解决问题,培养核心素养
(1)以解析区域产业发展培养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乡村振兴是乡村地域系统的振兴,同时也是一个区域的振兴。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是以地理视角解析区域振兴的第一步,而对区域空间位置的认识则是分析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的开始。因此,在解析区域产业发展原因时,首先,指引学生运用地图描述出广西纬度较低的地理位置特征;其次,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江浙两省与广西的区域差异得出:广西受冬季风影响更小,更为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和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地面积广大的地形条件。同时随着江浙地区乡镇企业的兴起与发展,广西桑蚕业得益于地理位置和国家政策的助力,在与新兴工业和服务业的竞争中取得了优势;加之广西自身较为悠久的桑蚕种植历史、丰富且成本低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等优势,广西取代了江浙两省一跃成为我国桑蚕生产第一大省区。
通过对逻辑思维链“在哪里?有什么?怎么了?”的层层解答,学生也就清楚了江浙地区的桑蚕业让步广西的原因,并从感受广西桑蚕业规模的庞大中理解了桑蚕业的发展为何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也为理解凌云县的桑蚕产业新模式推动乡村振兴奠定了认知基础。
(2)以解读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培养人地协调观
凌云县针对桑田脱贫路上面临的桑枝腐烂滋生害虫、污染环境问题,开创了“桑叶养蚕—桑葚采摘—桑果制酒—桑枝育菌—桑蚕制丝—桑园造景”的桑蚕发展新模式。通过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分析得知:桑叶养蚕、桑葚采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桑枝育菌可以综合利用资源,节约成本,提高收益;桑蚕制丝、桑园造景延长了产业链,增加效益和促进就业。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桑蚕的市场适应性,促进农民增收稳收,推动了广西桑蚕业长久持续发展。
利用典型的乡村振兴发展案例,通过解读养蚕发展新模式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广西桑蚕业发展中面临的“怎么了?”——因桑枝腐烂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现状;凌云“为什么?”自身能实现乡村振兴。学生也就清楚了凌云县桑蚕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实现乡村经济持续振兴的措施及其开创养蚕新模式对凌云乃至广西的积极意义。同时在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须以关注环境保护,因地制宜发展为前提的意识,落实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3)以拓展案例建言乡村振兴培养地理实践力
乡村经济的持续振兴发展应立足于本地情况,发展特色产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发展本地特色农产品。对于如何利用凌云成功经验促进其他地区乡村持续振兴的“怎么办?”问题,课后可以让学生调查家乡或具代表性地区的乡村特色农产品发展现状,收集拓展不同的案例,引导学生总结和利用凌云县的发展启示,从不同的角色和角度出发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言献策。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探究意识,促进学生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增强地理实践力,提高对国家战略方针的认识与理解。
三、结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主动对接和服务乡村振兴是地理学科应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中学地理课程理应发挥学科优势助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內容,不仅有利于丰富高中地理课程资源,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还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与社会发展接轨,增进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认识与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师在教学中要与时俱进,正确认识并解读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积极探索战略决策与教学内容的嵌入点,通过课堂创设有趣的主题,真实的情境,提供多样化的感知材料,构建思维链条等途径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厚植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 朱梦园,戴文远,邓珍梅.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2021(5):10-14.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2018-02-04)[2022-09-20].http://wwww.gov.cn/zhengce/2018-02/04/content_5263807.htm.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4] 陈庆颖,戴文远,汪涛.基于乡村振兴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研究——以“莫干山”为例[J].地理教学,2020(1):9-12.
通信作者:林媚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