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县域高中学生地理选科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2023-05-30杨冰冰廖善刚刘若凝徐吴暇
杨冰冰 廖善刚 刘若凝 徐吴暇
2022年是山东省实施新高考“3+3”模式的第五年,选考模式相对成熟,影响选考的因素也相对稳定。通过对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一所普通高中学校进行调查,分析该校学生选科地理原因,说明山东省普通县域高中生选科地理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学生地理选科服务。
一、调查说明
学校生源主要为本区及周围农村地区,少数学生来自其他区县。调查对象为高中一年级选择地理的学生,该校已在高一下学期开学初完成选科分班,问卷发放297份,回收290份,剔除未作答问卷12份,最终有效问卷278份,有效率93.6%。调查时间为2022年4月25日。
二、结果与讨论
结合现实与其他研究,列出9项高一学生选择地理时的参考因素,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回答,并根据重要程度标注序号1~9。重要程度第1位赋值9分,重要程度第2位赋值8分,依次类推,得出9项因素重要程度比重(图1)。
1.初中地理成绩对选科地理影响大
地理成绩是学生是否选科地理最重要的因素,这一结论与诸多研究吻合[1-3]。本次调查把地理成绩分为高一上学期地理成绩与初中地理成绩,两者对成绩的贡献率分别为63.95%与36.05%。地理具有“低开高走”的學习特点,初中知识简单浅显,呈现出“高趣味性、低难度”特点,学生得分普遍较高。高中知识专业性、逻辑性强,难度增加。因此许多学生面临初中地理成绩优异、高中地理学习较为困难的局面,初中地理成绩影响过高不利于地理选科。基于此,高中教师可提高试题质量确保能反映学生真实水平,并及时反馈学生测试结果,同时学校尽量不过早分科,从而提升高中地理成绩对学生选科地理的影响。
2.对地理的兴趣多来源于学科本身
在兴趣对地理选科影响力大的认知基础上,进一步调查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源于学科本身还是基于成绩。数据表明,虽然有72%地理选考生存在听得懂,考试考不好的困扰,但依旧有74.18%的学生表示,无论成绩好坏,都对地理感兴趣(图2)。这说明新高考模式给学生更多机会基于自身兴趣选择科目。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从兴趣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充分利用兴趣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3.地理相对容易的认知影响选科地理
地理相对容易的影响占比为14.12%,可从两方面看出其影响力。一方面反映学生对学好地理的信心较高;另一方面学生认为高中阶段地理难度低于某些学科。这两方面的认知具有一定片面性。地理“低开高走”的特点和地理学习内容,更多是课外内容的扩展,使高中地理难度体现在学习难度的增加和内容的广泛性、无明显边界性。学生选科时,应尽量认识到地理学科的鲜明特点,判断地理特点与自身认知、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匹配度,从而更科学、更理性地做出决策。
4.能力提升体现学生对地理育人价值的期待
通过学习地理提升自身能力是学生选择地理的重要原因,这说明学生对地理育人价值的认可以及想要提高自身能力的诉求,这也是新时代学生对自我能力更为看重的具体表现。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在地理知识基础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学生提升诉求。
5.学生选科地理时对就业前景思考不足
就业前景占4.99%说明选考学生对地理未来发展方向、地理相关专业信息非常缺乏,一方面学生对地理学科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了解不足,另一方面学生缺少自身职业规划意识。针对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渗透学科未来发展相关信息, 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学校可增设学生职业生涯课程,培养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利于学生从长远角度进行科目选择。
6.家长、同学、教师等建议对选科地理影响小
家长、同学对学生选科地理影响小,主要原因为该校生源多为农村学生,父母与同学对学科认识不多,不能为其提供有效的选科建议。
教师教学会影响学生选科,但具体选科建议占所有选科因素比重最小,这说明教师对学生选科指导性不强。可能是学生众多,且选科分班较快,教师对学生了解不足,无法轻易指导学生。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可针对教师开展选科培训,让教师了解不同学科特点,同时清楚选科原则,助力学生选科。地理是一门文理兼容的课程,从业地理教师中有部分高中时选择理科,所以地理教师可利用自身优势,在学生选科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结语
通过对影响选科地理的因素比重进行调查分析,试图说明影响县域高中生选科地理的因素与其他科目类似,但也有其独特的科目特征和群体特点。针对地理科目和县域高中生特点以及学生选科地理所面临的问题,学校与教师可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助力选科,从而使学生选科更科学、更严谨,最终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宝剑.关于高中生选择高考科目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研究,2015(10):142-148.
[2] 杜芳芳,金哲.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科目选择意向现状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8):15-18.
[3] 张雨强,顾慧,张中宁.普通高中生高考选考科目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学报,2018,14(4):29-38.
通信作者:廖善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