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绘画技能的训练策略研究
2023-05-30王桃
王桃
摘 要:绘画是初中美术课程关键的一环,在培养学生创造力、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创意实践与艺术表现力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因此初中美术课程要重视绘画教学。但就目前来看,初中美术绘画教学现状不尽如人意,学生对绘画技能的掌握稍显不足。文章立足实际,研究初中美术学生绘画技能训练策略,提出鉴赏临摹、观察绘画等方案,意在解决当前问题,提高初中生美术绘画水平。
关键词:初中美术;绘画技能;训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4-0163-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4.054
绘画是初中美术课程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点、线、面等基本构图的刻苦练习,加之颜色的点缀,绘出一幅形象灵动的图画,不仅是对学生美术素养的培育,更能使其感受到艺术魅力,在美的熏陶下涵养健康人格。但是目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绘画技能不足的问题。教师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优化初中美术绘画技能训练策略,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一、初中美术绘画技能训练意义
之所以重视初中美术绘画技能训练,是因为其在美术课程与学生终身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第一,在丰富的技能训练中,学生运用绘画材料和工具,在写实、想象等基础上创作,思考、判断和创造相继展开,可以大大提高其美术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1]。第二,绘画是一个陶冶情操的过程,科学的初中美术绘画训练,可以被学生视为一种放松和愉悦身心的活动,使其在一笔一画中抒发情感,释放部分学习压力,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第三,师生在初中美术绘画技能训练中的多维沟通和交流,能够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艺术是多元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在同一阶段,初中美术绘画训练主题大致相同,但尊重学生创意,在指导和评价学生绘画时,教师要采取个性化手段,这不再让学生在绘画中倍感压力,对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极大帮助。第四,随着绘画技能的提升,学生可以实现各方面素养的综合发展。绘画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也是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学生在绘画中探索技能,也是不断调动和融入情感,这有助于其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此后,在正确“三观”引导下,学生自然能综合发展自身素养,成为符合“五育”要求的优秀人才。
二、初中美术绘画技能训练现状
本研究立足初中美术教学绘画技能现状展开。目前,在初中美术绘画教学方面,主要存在两点问题,使技能训练达不到预期目标。其一,学生能力水平差距较大。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绘画想法和习惯,有不一样的绘画天赋和能力,使其在绘画技能训练中会表现出一定差异性。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此问题,对其“一视同仁”,造成了学生近乎“两极分化”的情况。其二,教学方法不够丰富和合理。以往,初中美术教学受重视程度并不高,这使一些教师没有深刻研究美术教学方法,导致在绘画训练中,学生只能得到单一指导,美术活动缺乏生动性。久而久之,学生对绘画乃至美术的兴趣都会受到影响,就别提发展绘画技能了。
三、初中美术绘画技能训练策略
(一)鉴赏临摹,累积经验
初中美术教学绘画训练中,临摹是至关重要的一种方法。通过临摹,学生可以自主观察、分析和总结一些绘画技巧,如怎样在画面中确定位置点,怎样确定画面整体比例等,为绘画累积一定经验。而临摹的前提,是鉴赏优质作品。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名画、范画,鼓励学生进行鉴赏和临摹。比如,从学生优秀作品、一位著名画家的作品到各家作品,由简到繁、层层递进地进行鉴赏和临摹[2]。在鉴赏中,鼓励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如作品的风格是怎样的,画家着重应用了哪些绘画技巧等,使其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绘画技巧。在临摹中,使学生准确把握“临摹”与“抄袭”的区别,清楚“临摹重点是在于模仿、吸收一些绘画技巧,而不是将临摹对象一模一样地画下来”,从而在临摹中不断融入自己的思考,加深对技巧的个性化理解和掌握,逐渐形成有个人特色的绘画风格。
(二)观察绘画,分辨技巧
现代计算机软件实现了用鼠标、数位板、数位屏、手机、平板電脑等工具进行数码绘图,为绘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也为初中美术教学绘画训练带来了一些便利。为使学生直观感知作品创作过程、分辨绘画技巧,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演示整体绘画过程。比如,创造微课绘画教学模式,在微课视频中,利用智能工具演示作品整体绘画过程,从点的选择、线条的使用到面的形成、颜色的添加,力求毫无遗漏,引导学生对微课视频展开观察。与鉴赏作品实物或图片相比,在该模式中,学生对作品的观察更加直接、具象,这使其更加迅速地分辨不同绘画技巧,也就能大大提高初中美术绘画技能训练效率。此外,微课具备灵活可控优势,当学生对某一绘画技巧提出深层观察要求时,教师可以通过控制微课视频播放情况支持其学习需要,使其重复观察某一重要过程,加强对关键技巧的掌握。
(三)调和颜色,掌握技能
应用颜色的能力,是初中美术绘画技能之一,学生只有学会调和与应用颜色,才能创造出富有美感的作品,在活用点、线、面构图技巧基础上,深度提升绘画技能。但在目前,少数学生会在为作品上色时,出现颜色调和混乱的问题。比如,有些学生为突出事物的颜色,大量使用鲜艳的色块,使画面有一定突兀之感,也有学生在作品中添加过于丰富的颜色,使其缺乏协调性,难以表现事物风格。教师必须对这些提起重视,提高训练学生绘画技能的全面性。比如,单设“颜色调和与应用”课程,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颜色,了解它们对视觉的不同冲击作用,感受不同颜色的混合呈现效果,再训练学生调和颜色的能力。对此,可以应用实物作品,也可利用Adobe Photoshop等智能修图软件。比如,通过软件出示一幅底色为白色的作品,建议学生借助软件为作品添加颜色。基于软件操作可撤回、易修改优势,学生调和颜色的灵活度与自由度更高,可以更大胆地进行尝试,从中总结更丰富的经验,深刻把握颜色调和规律,掌握根据事物特点和作品风格调和颜色的重要绘画技能。
(四)虚拟现实,支持绘画
以往初中美术教学绘画技能训练中,教师经常采取写生、写实的方式,或将学生带到自然生活中,或将待画事物搬到课堂上,让学生参照实物展开创作,这虽有一定成效,但长期如此,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所以,打破常规,创造新型绘画训练模式十分必要。教师同样可以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还原、再现生活场景,借助其虚拟性、跨时空性,满足学生在画纸上创造美术空间的需要,让学生在虚拟现实场景中调取感知生活之经验,进一步观察待描绘事物,从而在抽象联想与形象感知的结合中,增强对绘画对象的空间感悟能力,灵活应用线条和颜色,创造出优秀作品,大大锻炼并提高绘画技能[3]。
值得强调的是,这一方法,也可以用于弥补写生的不足。在受现实因素影响而无法进行户外写生时,借助虚拟现实,将户外写生场景搬到课堂,让学生足不出教室就能进行紧密联系现实的绘画训练,在画笔的每一次起落中,都融入关于生活中美术现象的真实情感,也是对初中美术绘画技能训练的有效支持,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空间场景进行绘画的基本技能。
(五)学科融合,丰富训练
初中阶段的每个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美术教学中融合其他学科,借助其他学科信息引发绘画活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绘画训练,促进其技能发展。教师要形成课程兼容、跨学科教学意识,把利用其他学科信息启迪学生绘画思考作为训练其绘画技能的思路之一。比如,在美术教学内容以风景名胜为主时,教师可融合语文学科信息进行绘画技能训练,挖掘介绍该风景名胜的语文信息,让学生一边观察、联想风景名胜,一边阅读文字、理解其美从何来,找到创造美、表现美的最佳切入点,以最恰当的方式进行绘画,锤炼绘画技能。再比如,在美术教学内容与地理存在一定关联时,教师可整合地理学科信息,以地理教材中的地理现象等信息为教学资源,使学生跨学科地思考并把握绘画对象特点,促进其独立构图与创造,支持其绘画技能的稳步提升。
(六)关注学生,因材施教
前已提及,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不同绘画能力和需求。这直接决定了因材施教在初中美术绘画技能训练中的重要性。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全面关注,将因材施教落在实处,设计学生想要的绘画技能训练活动,给予学生需要的绘画技能指导[4]。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根据能力特征调整教学重点。首先,教师应当关注学生能力特征,并根据其绘画技能水平差异,调整教学重点。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单独的绘画技能成长档案,在每次教学和实践后,及时完善档案信息,以保证对学生能力特征的准确把握。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绘画技能发展情况,以便在美术课堂上,及时、准确地调整绘画技能教学重点。比如在水彩画和水粉画教学中,在讲解干画法、湿画法基础上,提问学生水彩画与水粉画绘画注意事项,在条件允许时,使其一边回答问题、一边演示技巧。进而,根据学生表现分析其对不同绘画技巧的掌握情况,对已经内化吸收技巧的学生,鼓励其进行自主绘画,在实践中强化技能,对仍对技巧有一些错误理解的学生,进行一对一教学,根据其具体需要强化技巧讲解和示范,促进其绘画技能的个性发展。
2.根据心理特征优化支持模式。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心理特征,以优化绘画技能训练支持模式。学生美术学习与绘画心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对绘画技能的吸收和掌握,唯有使其在学习中感到自由和轻松,才能使其保持长久的热情,紧跟教师步伐进行自主训练,自觉提高美术绘画技能。教师要密切观察学生动向,分析其心理特征,进而根据其内心深处最真实的需求,将支持模式加以优化。比如,在观察到部分学生精神松懈、对绘画兴致寥寥时,根据教学主题,创编、讲解一个趣味绘画故事,用故事激活其绘画兴趣;在观察到部分学生对一些影视剧、动漫画面感兴趣时,根据其所感兴趣画面教学价值,筛选部分画面为美术教学资源,使其结合自选画面展开绘画,练习绘画技能。再比如,观察学生对某一绘画主题的自觉讨论,设计小组合作绘画技能训练支持模式,让绘画想法相同的学生自成一组,合作讨论通过何种技巧将想法表现出来,齐心协力地完成一个优质作品。在合作中,学生相互指导,同增绘画技能。
3.根据体验特征优化评价结构。最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在美术绘画技能训练中的情感体验特征,积极优化评价结构。说到底,绘画不仅是一种学习,是一种技能的培养,更是情感的一种表达,是舒缓身心、陶冶情操的活动。教师要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体验和情感,以确保其绘画实践积极性,创造持续发展其绘画技能的条件。所以教师要克服以往简单地以按照“好”或“不好”、“喜欢”或“不喜欢”评价学生作品的习惯,尊重学生,关心他们的体验,先从创意层面出发,肯定其创意实践,再从绘画技能角度展开,点评其对绘画技能的应用情况,评价其绘画表现能力,提出技能强化训练建议,鼓励其从不同角度着手,解决不同绘画技能的实际应用问题。学生先得到肯定和表扬,建立绘画技能训练信心,得到一定绘画满足感,后被指出不足,自我完善动力在无形中增强,主动在薄弱之处提高训练强度,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另外,教师还可以定期为学生举办小规模画展,将其作品面向大众进行展示,让学生收到更多正向评价和专业建议,也能促进初中美术教学绘画技能训练。
(七)作业赋能,增长技能
初中阶段,学生要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促进个人能力的综合发展,适当巩固课堂学习与实践。因此在美术绘画技能训练层面,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计长短期美术作业,引导学生将课余时间利用起来,持续练习绘画,发展绘画技能[5]。其中,短期作业可与日常教学结合,在每次课堂绘画技能训练结束后,根据教学主题,向学生提出课后绘画建议,使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绘画,练习绘画技能;长期作业可与学期活动结合,根据学科美术教学计划,设计一个“纪实画册”等长期作业,要求学生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完成,按照个人意愿进行绘画、展现绘画技能,在学期结束后上交画册,集体评选出“十佳画册”。学生在短期作业中掌握、提升技能,在长期作业中回顾绘画技能提升过程,展示长期坚持实践的绘画技能训练成果,亲眼见证自身成长,也亲手推动个人发展。
四、结语
绘画是通往艺术的必经之路,杰出的绘画技能对学生探索艺术世界大有帮助。而学生绘画技能的培养不是朝夕之功,需要师生付出相应的精力,需要长期的堅持和训练。初中美术教师要在美术教学中根据学生绘画技能实际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打造良好教学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绘画,持续获得绘画经验,在循序渐进的美术实践中提高绘画技能,并以学生绘画技能的发展为载体,提升初中美术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代芳妹.探索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绘画技能的训练方式[J].新课程,2021(39):133.
[2] 王鹏义.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绘画技能的训练方式[J].新课程,2021(21):136.
[3] 王怀熹.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绘画技能的训练方式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0):45.
[4] 路孝强.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绘画技能的训练方式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5):158.
[5] 王康康.初中美术绘画技能训练方式之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