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跨文化音乐交流中的音乐口译
2023-05-30董健宇韩海宾
董健宇 韩海宾
跨文化音乐教育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国外音乐教育的教育观念、方法及理论的译著、译文等公开发表、出版,对我国音乐教育发展起着极大的助力和推动作用。其中,音乐翻译无疑起着重要的纽带和桥梁作用,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习内容及学习效果。本文将基于笔者自身对音乐口译的理解与思考,对音乐口译的方式、内容、与音乐教育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讨论与研究。
一、音乐翻译的内容与形式
“音乐翻译”是一门涉及学术领域广泛的跨学科专业(聂韶丹,2022)。随着中外艺术交流越发频繁,对音乐翻译的需求也日益提升。从内容而言,音乐翻译的主体是音乐艺术相关领域内容。音乐翻译者运用跨文化语言翻译能力,进行文化交流、思想传播、国际合作等双向语言翻译工作。
翻译形式主要分为笔译与口译。笔译为书面翻译,根据文体内容不同,翻译方式和风格也相应变化;口译细分为交替传译、同声传译、耳语传译,主要要求翻译与原语者的即时性和同步性,即快速、精准地将原语者的内容翻译成另一种语言,使得原语中的文化在新的文化生态中也能得以传播。需要口译辅助的跨文化音乐交流主要包含大师班、讲座、国际工作坊、国际艺术节、国际比赛、演讲等多种形式。随着中西音乐交流的不断加深,艺术交流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出现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方式。但真正能胜任音乐专业口译的人才不多(翁凤翔,1999)。贺文嘉(2021)也指出我国的音乐翻译专家多为音乐专业理论与实践学者,而兼顾较高语言应用能力的音乐口译人才十分紧缺。顺应中国音乐“走出去”的时代发展,音乐口译人才需要做到“又专又通”,在音乐学与翻译学上不断深耕,从而实现中西音乐文化的有效沟通。
二、音乐口译
(一)音乐口译的关键是文化交流
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交流活动,更是不同文化、思想、精神沟通的桥梁。音乐的背后一定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承载着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历史时代的神韵。译语与文化相匹配,才能实现文化交流的作用。因此,在外译过程中,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将蕴含着深厚文化背景的音乐知识让异国文化吸收并理解。2017年4月,笔者在翻译拉脱维亚著名舞蹈编导、舞者Olga Zitluhina在天津音乐学院舞蹈系的编舞课程时,她曾将学生们带出教室,来到校图书馆的楼梯上,然后,自己首先穿着单衣一级一级地滚下楼梯,并让学生们跟随着她,依次滚下楼梯。学生们面对这一情况起初不能理解,随后老师说道:“As an artist, you cant just beaware ofwhat is beautiful. You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to discover what is happeningthrough the society, environment andyour own country. Take the spirit in your work andpassit the citizens. ”(作为艺术家,你不能仅仅喜欢“美”的事物。你有责任随时随地洞察社会、环境、国家正在发生什么改变,将精神和信念放入你的作品中,传递给观众。)听完这番话后,学生们看着身上的污渍,豁然开朗。在她的世界里,学习艺术并不只是一件光鲜亮丽的事情,学习艺术需要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青年学生思考、借鉴与学习。舞者Zitluhina 不仅有着专业技术,也有着支撑其成为著名舞者的文化底蕴。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尽量用详实的语言解释她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拉脱维亚的社会情形,启发学生思考自己作为艺术工作者应尽的社会责任。
(二)音乐口译的基础是音乐专业知识
自严复首标的译事三难:“信、达、雅”,第一步便是“信”:指意义不悖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偏离,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准确地表达原文含义是翻译的首要原则。在音乐口译中,专业内容可能包括音乐艺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多个领域知识,如想做到“信”,需要译者自身具备一定广度的专业知识。同时,因口译中与原语“同时性”的特点,还要求译者的语言能力,这也是口译的难度所在。例如,在作品讲解时,作者提到D 大调属和弦中的高音,如果译者不能及时反应出所指的是E 音,有可能使同学们非常迷茫。这就要求译者必须具备乐理知识,以此为基础才能够做到精准地翻译。
音乐专业知识还包括音乐专业词汇的积累。例如四分音符,在中文中我们常用名称仅本名一种。而英文中,有crotchet/quarter note等叫法。不同国家音乐家的习惯用语也不尽相同,在口译之前,译者可能没有大量时间和音乐家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了解。也就是说,很多情况下我们无处得知原语者的语言习惯,这就需要译者自身的功底和积累足够深厚,才能灵活应对各种不同状况。除此之外,音乐学科的特别之处在于其中包含着多种文化、多个地域的艺术形式及非通用語种的使用。例如,芭蕾中常用的法国术语如“rond de jambe”(单腿画圆圈)、“temps levé”(单脚跳)、chassé(追赶步),乐谱上的意大利术语“accelerando”(再快一些、渐快)、“crescendo”(渐强,缩写为cresc.)、“diminuendo ”(渐弱,缩写为dim.)等等,需要译者译前提前做好专业术语整理,熟记于心,才能在现场翻译中做到专业准确。再例如,在声乐歌曲中,从意大利歌剧,到苏格兰民谣,再到中国民歌,著名曲目往往不会随意增改其语言特色,会保留其最初版本的韵味和历史。对一些非英语的经典作品,口译者也应有相应的了解和认识。
(三)音乐口译的形式应“因地制宜”
口译绝不是一种统一的语言转换现象,而应该是“因地制宜”的,是由时间、地点、人物等多种因素互相结合影响而成。同一堂大师课在面对不同学生时,会碰撞出截然不同的火花;同一场讲座在不同城市巡回时,得到的反响也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因地制宜”涉及三个方面:“为谁讲”、“如何讲”、“谁在讲”。
“为谁讲”意为译者应考虑听众的平均年龄、专业水平、需求诉求,选用不同的翻译风格、措辞方式。面对幼儿的启蒙大师课与面对专业音乐学院学生,所用的语气风格迥然不同。译者不仅要译准,还承担着传播课程内容,成为内容精神重塑者的责任。译出的话,需要“动听”,不仅要让不同年龄、水平的观众都能够听懂、爱听,更要集中注意力在大师的内容上。除此之外,地域口音的差别也会造成惯用语的区别。笔者于天津口译芭蕾课程时观察到,芭蕾基本动作中的“plié”(蹲下),是法语词汇,中国学生、教师也在基本动作中直接使用法语词汇。可外籍教师口中的“plié”,学生们琢磨半天没听懂。后来笔者发现,学生常用的词汇已加入了本地方言并已本土化,语音已经发生了转变。所以即使在面对共通词汇时,也需用本土化的叫法进行二次翻译,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们听课中的舒适度和安全感,更加投入地进入课程的学习。
“如何讲”涉及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时间长度等方面,转换自己的翻译风格和叙事方式。一般情况下,讲座偏向于学术、严谨的措辞用语;而大师课更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课程内容设置也会随学生接受程度而做即时的调整;小型圆桌会议不仅需要翻译外籍嘉宾的发言,还需提炼出中方嘉宾发言的重点,即时将中方其他嘉宾发言耳语同传至外方嘉宾处;国际艺术节等大型活动翻译应端庄大气,同时起到调动全场气氛的主持作用。译者应自主判断不同场合下需采用何种翻译方式进行工作。
“谁在讲”需了解原语者的个人风格特点及专业方向。笔者认为,口译的较高层次是能够使原语者的风格同步转换,或幽默诙谐,或专业严谨,或优雅知性。作为原语内容的重塑者,最好能做到与原语者同步配合,为之助力。保持原语者个人风格的完整传递,将每位大师的个人魅力展现给听众。
综上所述,如何打破文化差异的隔阂,使聽众快速汲取作曲家、舞蹈家、钢琴家等各门类音乐大师的意中精髓,作为译者,一方面需不断全面提升自我专业素养,广泛学习音乐文化各领域知识,增强语言功底,力求翻译的高效和精准;另一方面应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尊重并了解各国文化及风俗特点,提升在口译过程中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才能尽量缩小对话双方之间的语言和文化障碍,更好地起到口译这一沟通桥梁的作用。
三、高效精准的口译传译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开放与发展的政策导向,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和外籍专家面对面地交流与学习。要想学习更加透彻、形象、直接,音乐口译传译无疑是重要工具和手段。它是音乐“教”与“学”之间无障碍沟通的保障,文化间相互学习的重要工具。现场的专业音乐口译人员的速度与精准度是保证学习效果最大化的重要前提之一,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我国各大音乐学院也在近年间成立了音乐翻译学科,但研究以文献翻译为主。相信在不远的未来,音乐口译传译也能够在中国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从而促进文化的深入交流与合作。
在双向交流中,不仅仅是对我国音乐的单纯展示,还需要尽可能打破不同语言间的障碍,使各国、各地区人民真正了解中国音乐以及中国音乐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现实存在的一个挑战是中国音乐词语绝大多数在外国音乐中并没有完全对应的(莫德昌,1987)。针对中国的音乐术语等译名不统一的问题,也需要口译者在工作中迅速思考英文中是否有对等概念,选择“音译”或“直译”方式进行翻译。希望在专家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能使中西方音乐交流从“单向输入”真正改变为“双向交流”。
通过音乐口译传译,我国音乐发展找到了一条更好地与世界音乐沟通和交流的途径。随着我国音乐翻译工作的不断发展,我们对全球音乐文化的了解也越来越深。但在翻译过程中, 翻译工作者仍需不断思考如何完善翻译方法和翻译内容。从我国语言出发,以开放、学习的态度不断进步。中国音乐翻译工作在专家、教授、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相信有朝一日,我们也会做出更多译至海外的研究成果,让世界了解中国音乐文化,搭建国际音乐教育的双向桥梁。
(责任编辑 李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