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封神演义》的现实立论及传统文化审视

2023-05-30刘泽华

关键词:封神小说传统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探究其发展的规律,从我国古典名著出发就显得十分必要。《封神演义》作为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体现着十分浓郁的传统文化精神,其体现的道家思想与民间风俗直接反映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外,对其体现的学术思想与文学艺术、政治思想与道德伦理、民族品格与民族凝聚力的审视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精神 道家 审视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2.002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并且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其中,在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文化长河中,神话传说犹如一粒沧海明珠,一直被人们传颂。神话传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封神演义》(以下简称小说)作为中国古代神魔小说之一,是神话传说的重要代表,小说运用了一定的历史观念和政治观念作为重要支撑,以武王伐纣为背景,附会民间宗教和神话传说,贯穿现实情感与文化民俗,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同时也涉及很多重要的文化现象,体现了民族的意识和心理,是具有史诗性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挖掘小说中蕴含的现实立论与文化现象,为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独特视角,对我们深刻认识我国传统民俗、人本思想提供了现实依据。

一、《封神演义》的思想表现

小说是自《西游记》之后影响最大的神魔作品,其原型最早可追溯到南宋的《武王伐纣平话》,全书以武王伐纣、商周朝代更迭为框架,参考《商周演义》和《昆仑八仙东游记》,发挥大量的想象,叙写由大量神仙帮助的商周之争,其中哪吒闹海、姜太公钓鱼、姜子牙归国封神等故事一直被广为传颂,是具有鲜明特色的神话史诗。全书从纣王女娲宫进香开始,到武王封列国诸侯结束,歌颂了反抗王权、反抗封建纲常的思想。

自汉朝以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等思想,王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甚至有神化的趋势。“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是这一现象的真实表现。小说中反映了大量的进步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为了体现出武王伐纣的正义性,小说前三十四回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纣王的无道暴虐来说明纣王“君失其道”,是自绝于天下。当政者对百姓的态度是否符合天意是当政者的必备素养,因此,武王的军队就成为正义之师、代天伐纣。从这点来看,作者并未超脱封建纲常思想,超脱人民这个核心而去谈虚无缥缈的上天本身就是狭隘的,但是对于当时的社会历史,其想法又是可以理解的。

小说中体现了三组相对立的势力。第一个是商和周的对立,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小说真实反映了商周王朝更迭的历史面貌。北京大学教授邹衡曾在在陕西省岐山县发现大量的卜甲与卜骨,研究发现有“周公”字样和记载周王活动的刻辞,结合安阳殷墟的发现,商周更迭的历史就显得更加生动。第二个是阐教与截教的对立,小说里讲到众仙有杀劫临身,于是元始天尊闭宫止讲,昊天上帝命众仙称臣,双方签押封神榜,通天教主“轻信门徒,致生事端,虽是劫数难逃,终是不守清净,自背盟言,善为众仙解脱,以致屠戮”,终遭此祸。然而虽然封神一役,使截教十损其九,但是阐教之中弟子投靠西方教也有十之三四,双方皆元气大伤。第三个是人与兽禽异物的对立,小说中虽没有明言,但是截教门人弟子多为兽禽异物修炼得道而化形,“不分披毛带角之人,湿生卵化之辈,皆可同群共处”,于是阐教称截教为“左道旁门”,截教封神一战也损失惨重,被准提道人一个乾坤袋收走了三千红尘客,门内众多弟子也均封神榜上有名。截教虽在书中被称为“左道旁门”,但是却体现出众生平等的思想,也体现出古人对兽的神化以及敬畏。

二、《封神演义》的现实立论

关于《封神演义》,鲁迅先生对其评价:“实不过假商、周之争”,而袁行霈编写的《中国文学史》认为:“这是一种正义力量与非正义力量之间的斗争。”通过武王的“善”与纣王的“恶”来诠释中国传统的惩恶扬善思想,同时小说呈现了当时社会的历史,也就是作者许仲琳所在的明朝嘉靖末年。在作者所在的时代,嘉靖皇帝崇信道教,甚至因为炼丹和修道二十年不上朝,导致底层人民困苦不堪,以至于后来海瑞在《治安疏》中讲:“嘉靖嘉靖,家家皆净。”作者写道教助西周伐纣,也表现出对道教的矛盾的态度,一方面是在迎合嘉靖皇帝对于道教的尊崇,另一方面也是对嘉靖皇帝修道深恶痛绝。全书借武王伐纣来表达作者对当时朝代时局的不满以及反抗,但是作者并未打破封建思想,反而借由封神以及神仙斗法来表现朝堂斗争,其封建纲常思想根深蒂固,对于君权神授笃信不疑,不承认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把一切的不公与人民所遭的厄运全部归咎于君王一人是片面的。

1.借演义与封建思想抗衡

在把封建纲常“天理”化的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封神演义》所宣扬的思想,显然具有与封建专制主义相抗衡的叛逆意义。“三纲五常”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班固的《白虎通德论》,而后董仲舒又加以优化,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三纲五常”包括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小说中的哪吒就是反抗父为子纲的先驱,小说中生动地描写了哪吒剔骨换肉的场景,以及哪吒莲花化身的行宫被其父李靖烧毁,致使哪吒寻父报仇,这在封建时期是不可思议的乱伦;另外,殷郊殷洪被纣王迫害,要寻纣王报仇的故事也是有违“子道”的悖逆行为,作者却描写大量的篇幅表示理解和肯定。然而作者也清楚几千年的封建纲常根深蒂固、不可撼动,于是哪吒被燃灯道人授予李靖的玲珑宝塔慑服,殷郊受申公豹的蛊惑终被天犁犁首,令人喟叹。

2.借封神讽阁臣之争

我国自古以来史官文化就比较发达,而小说大部分被称为稗官野史难登大雅之堂,想要得到大众认可,就必须向史学靠近。作者立足于商周之争这个阶段性的历史过程,把历史的创造归于姜子牙封神,明显带有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嘉靖末年,明世宗除偏信道教以外,還宠信严嵩,致使严党势大,同时以裕王为首的清流党人希望革除弊制,这就是当时的阁臣之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严党与清流党就是对应的阐教与截教,严党势大,旗下门人弟子自中央而下六部占其四,但是贪污腐败严重,是故对应截教;清流党以裕王为首,有徐阶高拱张居正海瑞等,对应阐教十二金仙,而纣王的昏聩也与嘉靖帝的怠政异曲同工,作者想要通过商周时期的社会历史,结合阐教与截教的争斗表现朝堂斗争。小说中三教大会万仙阵后鸿钧道人将截教教主通天带走与1562年明世宗勒令严嵩退休也是出奇的一致,纣王摘星楼自焚前曾忏悔道:“朕悔不听群臣之言,误被谗奸所惑,今兵连祸结,莫可救解,噬脐何及。”这段也与明世宗遗诏里的忏悔一样,“本惟敬天助民是务,只缘多病,过求长生,遂致奸人乘机诳惑,祷是日举,土木岁兴,郊庙之祀不亲,明讲之仪久废,既违成宪,亦负初心”。马基雅维利曾言:“那些虽然曾经享有王国多年而后来丧失了国家的君主们,他们不应诅咒命运而应当咒骂自己愚昧无能。”由此可见,古今中外,人们的兴奋点以及对君主的态度,清晰可见,趋向相同。

三、《封神演义》的传统文化审视

自文明诞生之初,为了更好地解释自然界,便产生了神话传说。在全世界各个民族的历史中都有神话时代,我国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任何一个民族的神话传说,都是这个民族早期社会生活的折射和反映,原始先民的生活方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各方面因素,都渗透于他们的神话作品之中。”远古先民将一定的社会伦理价值寓于生动的神话传说之中,更易于人们接受,也更易于融入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封神演义》一书是表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阳春白雪,读懂其内含的文化价值在新时代的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从民间风俗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神仙思想登上历史舞台离不开民间的长生与不死的思想,我国对于生老病死尤其重视,于是从人们的内心出发,对于这种“人生大事”就需要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来平复内心的恐惧;另外关于人本身力有不逮的事情,人们也幻想自己的意志、精神、心灵等能够达到一个相对超脱的高度,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所以经年累月之后,就产生了一整套的神仙体系与成神之路。我国的神仙体系最早可以追溯到氏族图腾文化,到唐宋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宗教神学系统,直至明清,人间帝王加封神灵的现象一直在延续。《封神演义》中作者将民间传说姜子牙归国封神描写得十分详细,而且文中对封神的意义也有交代:“循资品之高下,封尔等为八部正神,分掌各司,按布周天,纠察人间善恶,检举三界功行。”这直接传达了道德对于人们的约束,是“举头三尺有神明”思想的直接表现。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天界八部正神的主要代表,雷部主要是表现农耕文明时期人们对于自然的殷切期盼以及对于“因果报应”的敬畏,小说中关于雷部的描写是“兴云布雨,万物托以生长,诛逆除奸,善恶由之祸福”;关于瘟部与痘部的描写,是因为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瘟疫与天花病毒肆虐,早在晋代时,著名药学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就就有关于天花的记载;《封神演义》中将神仙按照生前功过分别封为三百六十五位正神,是源于人民对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美好期待,渴望每天都有一位神明保佑,天官赐福,百邪不侵,而神都有善有恶,那么人本身的善恶也能够理解。清代学者王闿运称《封神演义》:“而俗间大信用之,至以改撰神号,至今言四天王、哼哈、财神、温痘,皆本之,已为市井不刊之典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封神榜中就可见一斑。

2.从哲学与文学的发展看儒释道三家融合

从学术思想与文学艺术来看,小说具有相当的价值与地位。小说中的宿命论观点以及其文学表达,对我国的哲学以及文学艺术,都有着非常深刻而突出的影响。小说将道教抬到了非常高的高度,把佛教也称为“老子化胡”而来,然而书中处处体现着在贬低佛教的基础上的儒释道三家的融合与互动,表现了我国学术思想的融合与发展。小说把道教的守静去欲的思想,与佛教的哲学与儒家的纲常名教思想融合,构成了作者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对我国的学术思想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文学领域中,小说中的谶语文化和大量出现的神魔坐骑,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长,加以命运、天意、甚至神谕性质的解读,也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与审美的价值保障。

3.从古代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看爱国情怀与仁义道德

小说中体现的政治思想与道德伦理,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小说中西伯侯姬昌给冀州侯的书信中写道“百姓无涂炭之苦,三军无杀戮之惨”表达了作者的人本思想;在伯邑考进贡赎罪中,伯邑考面对妲己的诱惑暗暗切齿:“这贱人把我当作不忠、不德、不孝、不仁、非礼、非义、不智、不良之类。想吾始祖亶父在尧为臣,官居司农之职,相传数十代,累代忠良”是作者体现的家国情怀;绝龙岭闻仲归天中闻仲死后托梦给纣王:“愿陛下勤修仁政,求贤辅国;毋肆荒淫,浊乱朝政;毋以祖宗社稷不足重,人言不足信,天命不足畏,企反前愆,庶可挽回”是作者的忠孝仁义思想。古代中国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其蕴含的政治思想与道德伦理仍然具有时代价值。

4.从道家思想看民族精神

小说中传达的重道求道思想,与我国古代唯道是求的传统相一致,历史上许多学者都受道教思想影响,为了得道求道,甘愿抛弃一切物质享受和功名利禄,安贫乐道、恬淡朴素,这种具有民族风格和宗教形式的传统,对民族品格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国自古皆以“炎黄子孙”为荣,这是源于道家思想的“黄老之学”,而儒家则以尧舜为祖,是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史记·儒林列传》中记载司马谈与儒林博士辕固生当着汉景帝的面讨论汤武是否受命的问题,然后司马谈批评道:“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儒家宣扬的尧舜之道,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较为晦涩,不像“黄老思想”一直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这种“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是我国几千年来团结一致,战胜一切苦难的思想武器。广大人民群众,在享受文化创造性成果的同时,要把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

综上所述,研究古典名著的价值,必须立足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探究其现实立论,挖掘其深层含义。《封神演义》是集合道家神仙思想、中华传统审美、道德伦理、民间风俗与志怪传说而成的经典,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得到了十分明晰的表達,为探究道家学说与传统风俗乃至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现实依据。《封神演义》所表达的以有道伐无道、重民本的思想,是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所表现的学术思想与文学艺术价值,是符合发展规律的;所表现的道德伦理与民族品格,是符合民族精神的;所表现的反礼教反纲常的思想,在新时代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2]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3] 〔明〕夏燮《明通鉴》,中华书局2013年。

[4]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

(刘泽华,1995年生,男,河南开封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1级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封神小说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封神宇宙”需要文化与心灵的支点
《封神三部曲》开始配音工作 李雪健与乌尔善现身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老传统当传承
战后好莱坞编剧作家的封神之路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乌尔善打造《封神三部曲》计划于2020年至2022年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