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传统文化,让小学数学教学更精彩

2023-05-30耿秀平

关键词:传统数学文化

耿秀平

摘 要:中华文化历经千年的积累,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新时期,我国社会文化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特点,各种文化在我国社会中流行,中华文化也明显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给青少年的个人成长带来极大的影响。加之近几年来,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发展较快,各种信息技术逐步融入于我国的社会生产之中,更进一步加快了文化内容的传播力度和传播范围。对此,我国相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工作,力图通过教育改革来完善和优化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应积极在小学数学中开展文化渗透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传统文化 渗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2.022

一、利用课堂导入,实现传统文化教育渗透

数学是一门极具抽象性的课程,其不同于文学类、语言类课程内容,无法以传统的渗透模式开展文化教学。对此,数学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策略,要充分利用数学课程的导入环节,通过导入环节将文化因素渗透到教学工作之中,以此达到文化教学的目的和效果。通过开展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到数学课程的学习状态中,还能够拓宽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活跃教学气氛,让导入环节更具趣味性、丰富性,减少学生的枯燥感。教师在导入过程中,可以将文化内容作为主要叙述背景,以文化内容来引出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在进行《负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将我国古代先贤对负数的看法以及负数这一概念的由来进行叙述,随后再引出所要学习的数学概念,以此达到导入的效果。在进行文化背景叙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借助古代的数学文章进行辅助讲解。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古代数学家对市场交易的支出和盈余的数学观点,让学生明白早在古代,我国就对负数、正数、收入、支出、盈余、亏损等概念有所认识,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也能够加深学生对负数概念的理解。最后,教师再对数学课本引用的《九章算术》文化知识内容进行简单总结,让学生意识到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负数这一概念的国家和民族,进而实现文化自信的渗透教学,达到预期的文化教学目标。

二、联系生活教学,感受传统文化教育意义

虽然当前我国各大教学单位高度重视文化的渗透教学工作,但是在实际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够将文化教学作为教学的主体,应该将其作为一种辅助、补充的知识内容,以此来提高文化教学的渗透性、自然性。我国的传统文化本身涉及面较广,可以延伸、联系的范围、事物较多,如果将其作为正课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负担较大,教师也面临着较大的教学压力。另一方面,还有部分教师在进行文化渗透教学过程中,没有将文化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无法做到生活化,使得文化教学过于死板、僵硬,给学生一种距离较远、难以掌握的感受,不利于文化教学效率的提高。小学生当前正处于兴趣发展的关键阶段,一旦某个知识、概念同实际生活关系不大,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文化渗透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主动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文化渗透教学。其次,教师在开展文化渗透教学工作时,要尽可能将文化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拉近学生与文化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避免加大学生的理解负担和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中秋节快到的时候开展《百分比》教学,让学生运用百分比的数学知识去购买中秋节的月饼。这一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百分数、折扣的概念,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中秋团圆的文化意义,丰富学生的认知。

三、通过创新教学,强化传统文化教育效果

随着我国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大部分教学单位都能够意识到文化渗透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开展文化教学工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依然以落后的思维看待传统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同不实用、太深奥、过于晦涩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导致无法用当前的教学手段将文化内容落实到教学工作之中。这样的腐朽观念严重束缚了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文化渗透工作,使得文化渗透教学流于表面,无法真正作用于实际教学工作之中,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知识对于我国当前社会的指导作用,积极将文化知识融入于实际教学工作之中,并从实际教学中得到反馈,进一步优化文化渗透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其次,教师还应该加强对文化渗透教学的备课工作,通过备课环节来了解教学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漏洞和问题。最后,教师要积极通过网络途径、日常交流来获取更为新奇、有效的文化渗透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例如,教师在开展《三角形面积》的教学时,可以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文言表达来阐述相关数学知识,这既能够丰富数学课堂的内容,还能够活跃教学气氛,让学生更能感受到古代先贤大家的智慧,提高文化渗透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实际教学得到的反馈,也能够以此作为优化下一次教學的依据,有利于教师文化渗透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丰富教学形式,提高传统文化教育效果

数学教学本身就是一项抽象性极强的教学工作,而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若缺乏对教学形式的重视,很难达到预期的文化渗透教学效果,甚至还会产生反作用。例如,当前大部分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文化渗透教学过程中,多是通过教师语言进行简单涉及,既没有丰富文化教学的魅力,也没有加深学生的印象,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文化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应该丰富教学形式,积极运用当前的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利用多媒体的技术优势来提高文化渗透教学的表现力,加深学生对文化知识的认识和了解,以此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标准。例如,在进行《圆的周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用语言来阐释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的概念表达和主张,也就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先贤的智慧。这时,教师就可以积极通过多媒体设备,并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性,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将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经历全面表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数学家在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情况下还能够保持对知识的专注力,大大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此外,教师在进行“七巧板”的教学时,也可以积极利用希沃白板等现代设备进行教学互动,让学生感受到古代“七巧板”的魅力和其背后的文化巧思,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钦佩之情。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也不意味着教师的语言表达就没有价值,教师依然可以利用语言表达进行辅助教学,加深学生对文化知识的了解。

五、充分挖掘教材,寻找传统文化教学素材

我国教材设计人员也意识到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在很多小学数学教材中加入了“你知道吗”这一补充环节,该环节用文字、图画的形式展现了一些和数学学科有关的文化历史内容,教师也可以利用该内容开展文化渗透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但在利用此方法开展文化教学时,应该保证学生已经完成了有关理论数学知识的学习,确保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正确理解数学的相关知识和定理概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文化渗透教学,能够让学生有一种“追本溯源”的感觉。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文化探索的好奇心,还能够让学生知道数学演变的过程,进一步了解数学对我国文化发展、民族前进的重要性,从而实现文化教学和数学教学相辅相成的效果。其次,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补充一些风趣的文化知识内容,丰富课程教学,让学生的大脑和心理得到放松,避免学生长期沉浸于高强度的数学理论知识体系当中,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例如,在进行《圆的周长》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按照预期设想完成专业教学内容,随后再利用“你知道吗?”这一环节进行文化知识渗透教学。从而,不仅让学生理解圆周率的基本意义,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数学大家对数学学科的发展贡献,以及我国古代先贤求知若渴的良好品质。从而,让学生真正对我国古代的数学家产生敬佩之情,使得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层面都能够向古代大家学习,进一步提高文化渗透教学的成功性和深刻性。

六、通过科学考核,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开展

当前,我国大部分教学单位仍在利用应试教育的手段进行教学考核,过分夸大了卷面成绩对学生未来的影响,让学生在学习心态上过于紧张,在学习自主性上大大降低,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对此,要想充分实现文化渗透教学,有关教学单位就应该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将新时代考核工作模式落实到教学考核之中,不仅要对专业知识进行基础考核,还要适当体现文化内容的考核工作,从而丰富考核内容,降低学生的专业学习负担和压力,迫使学生主动去了解数学文化内涵。对此,教师应该主动调整和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努力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的优化、创新,尽量避免畏难的心理表现,积极将文化知识内容融入数学考核体系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其次,教学单位不光要把文化知识落实到学生考核上,还应该落实到教师的评优评价体系之中,让“原地踏步”的教师主动走出舒适区,让文化知识在教师层面得到重视和关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文化素养水平。最后,教师自身还应该积极构建多元化的数学评价体系,可以在数学活动中开展一些文化考核活动。

例如,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围绕某一数学现象、人物进行演讲,并让学生代表和教师进行评分,这些分数将会进入到平时的成绩考核分数系统之中,以此来督促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并将演讲评分纳入学生的总体考核数据之中,引导学生全方面发展。同时,教师在设计考试试卷的过程中,也应该将一些文化背景知识融入其中。例如,可以将“鸡兔同笼”的古代数学问题转移到试卷考核当中,让学生利用当前所学的数学知识解答古代的数学问题,从而既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解答能力,又能够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

七、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自信

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教学时,为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教学氛围,可以穿插、渗透一些文化知识内容,以此来构建新课教学体系。根据实际教学的反馈,最容易穿插文化知识内容的数学教学就是几何运算和图形表达,最被广大学生所熟知的有关数学知识就是课本上的“七巧板”。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的教学活动时,可以将七巧板引入新课教学中,不仅能够活跃教学气氛,还能够加深学生对图形变化的了解,实现文化渗透教学。例如,教师在进行平移、旋转、对称等数学概念的教学时,可以先拿出七巧板,让学生对七巧板中的各种图形进行分辨。随后,再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七巧板中各种图形的特征,实现图形回忆教学的效果。最后,教师再在这个阶段进行文化渗透式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先贤对世界数学发展的推动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此外,教师在课程结束后,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有关文化知识的搜寻和查找,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好奇心和兴趣。

八、通过练习环节,提高传统文化教育效果

练习环节是数学教学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也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思维成长有着关键意义。而教师在开展练习工作时,也应该将文化知识渗透于练习环节之中,既能够减少学生的练习活动压力,能够让学生在做练习题的时候更加具有耐心,认识到数学题的文化内容,使数学题不再那么枯燥乏味。又能够让学生在了解练习题、思考练习题的过程中吸收文化因素、了解文化知识。其次,教师还可以专门布置一些文化知识作业练习,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文化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應该布置一些长篇大论的文化作业内容,应该积极与学生所学知识联系在一起,注重学生的思考活动,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

例如,在进行《圆锥的认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常规教学辅助开展圆锥概念和形状的教学,随后再将课本上“天坛、蒙古包”的形象渗透于课程教学之中,使得传统文化知识和数学概念紧密结合在一起。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中国特色传统建筑的资料收集,并表达出这些建筑的基本图形结构。如果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出现偏误,教师可以适当进行点拨,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并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随着我国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进一步重视,我国当前也在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工作,力图将文化内容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文化教学效果和质量。而数学学科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一样可以渗透文化内容,一样能够发挥传承文化的效果。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学科一定要展现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同传统语文学科、英语学科相比,在文化渗透方式上需要进一步创新,真正接纳传统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许志权《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究》,《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9期。

[2] 盛世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学周刊》2022年第2期。

猜你喜欢

传统数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