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武乡石仁底石窟调查简报

2023-05-30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山西大学云冈学研究院武乡县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中心

敦煌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武乡

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山西大学云冈学研究院 武乡县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中心

内容摘要:石仁底石窟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西石仁底村东部的麓台山半山腰上,只有一窟,坐北朝南。窟内三壁开龛,龛下方有低坛基。正壁雕凿二佛并坐,两侧开龛雕凿胁侍菩萨,壁面上方雕刻飞天。西壁雕凿一佛二菩萨,壁面上方雕刻文殊菩萨说法。东壁雕凿结跏趺坐佛,北侧雕刻菩萨,菩萨上方雕刻维摩诘。窟外西侧壁面刻有题记,风化剥落严重,仅存下部文字。从洞窟形制、造像题材、布局与风格来看,石仁底石窟开凿于北魏晚期至东魏时期。这一发现完善了当地石窟寺演变的年代序列,为研究北朝民间石窟寺的开凿情况以及佛教造像的传播提供了重要资料。

关键词:武乡;石仁底石窟;释迦多宝;北朝

中图分类号:K879.29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23)02-0034-07

An Investigative Report on the Shirendi Grottoes in

Wuxiang County,Sh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Archaeology and Museology in Shanxi University1 Academy of Yungangology in Shanxi University1 Wuxiang Center for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and Development of Tourism2

(1. Taiyuan 030006, Shanxi; 2. Wuxiang 046300, Shanxi)

Abstract:The Shirendi Grottoes are located on the slopes of Lutai Mountain to the east of Shirendi Village in Wuxiang County, Changzhi City, Shanxi Province. There is just one cave that has survived intact to the present day, which faces south. Niches and carvings are dug out of the north, east and west walls of the cave with a low altar under each niche. In the center of the north wall are statues of Sakyamuni and Prabhutaratna sitting side by side, the statues are flanked on either side by niches housing an attendant bodhisattva and on the upper of the wall are apasaras. On the west wall there is a niche housing a group of statues that include a Buddha and two attendant Bodhisattvas, with a scene of Manjushri preaching above them. Inside the niche in the east wall is a Buddha seated in the lotus position. On the north side, a bodhisattva is depicted with an image of Vimalakirti above it. The inscription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cave has experienced severe weathering and only the words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text have survived. Judging from the form, image themes, layout and style of the cave,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the grottoes were built in the period between the late Northern Wei and the Eastern Wei dynasties(500—550 CE). This new discovery not only supplements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local cave temples in the region, but also provides important material for studying cave construction initiated by folk society as well as the dissemination of Buddhist statuary during the Northern Dynasties.

Keywords:Wuxiang; Shirendi Grottoes; Sakyamuni and Prabhutaratna; Northern Dynasties

2020年11月,在山西省文物局的组织下,山西大学考古系、武乡县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中心对武乡县石窟寺保存现状进行了专项调查。2021年9月补录数据时发现了石仁底石窟,该石窟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均未登记,现将调查情况简报如下。

一 概 况

石仁底石窟位于武乡县西部石仁底村东部的麓台山半山腰阳面,地理坐标为北纬36°58′27.28″,东经112°42′6.49″,海拔1024.19m。石窟开凿在一处长932、高275cm的崖壁上,只有一窟,坐北朝南,所在岩体为浅黄色砂岩,质地松软,易风化剥落。这一地区北朝石窟寺分布密集,自北向南有石窑会石窟、良侯店石窟、磨里石窟(图1)。李零先生对涅河两岸的佛教遗存进行研究时曾讲到“石仁底”村名可能原作“石人底”,可能与“北良石佛”有关,因为北良在西北,石仁底在东南,从地势看,正好在“北良石佛”底下[1]。

二 洞窟内容

石窟坐北朝南,窟门方向为180°。窟门上方已崩落,现宽160、高173、厚23cm。窟内宽190、进深171、高212cm。三壁开龛,平顶略向上弧,窟内雕凿低坛基,宽17—22、高15—18cm(图2-1)。

1. 北(正)壁 壁面距坛基45cm处开尖楣圆拱形大龛,龛楣宽124、高12—24cm,龛梁两端向外卷起,上刻莲花纹,现已风化不清。龛宽101、高88、深11cm。龛内雕释迦多宝二佛并坐,二佛头部已被凿毁,根据轮廓测量佛像高约63cm。东侧为多宝佛,左手下垂置于腿上,右手伸出,邀请释迦说法,佛像内着僧祇支,上阴刻斜线衣纹,胸前与腰部各系带,外披覆肩袒右式袈裟,右肩处的袈裟飘于肘部外侧,悬裳垂于龛外,长约24cm,衣纹规整。西侧为释迦佛,内着僧祇支,其上阴刻斜线纹,胸前系带,外披覆肩袒右式袈裟,袈裟末端搭于左手处,悬裳垂于龛外,长约24cm,衣纹规整,双手施禅定印。二佛均结跏趺坐于龛底,右足跣露(图2-2、图3)。

主龛两侧各开长方形帐形龛,内雕胁侍菩萨。西侧龛在距离坛基37cm处开龛。龛楣帷帐宽31、高16cm,上方间刻三角纹与圆珠纹,下方为垂鳞纹与三角垂帐纹。龛宽30、高69、深7cm,龛内菩萨高61cm,跣足立于龛底。菩萨束发,宝冠已风化,两侧宝缯阴刻于龛壁上,先上翘再打折下垂,面部风化,五官不清,颈部戴桃形项圈。双肩刻圆牌形饰物,上系短飘带搭于肩前,外侧敷搭宽披巾,沿身体垂于膝前、呈U字型重叠后搭于两侧手臂后下垂;内着僧祇支,下着长裙,其上均阴刻斜线纹,腰间系带,裙摆末端略呈八字形展开。菩萨右手上举于胸前,左手下垂持桃形物。

东侧龛在距离坛基36cm处开龛。帐形龛楣宽30、高20cm,与西侧龛楣纹样相同。龛宽31、高68、深6cm,龛内菩萨高60cm,跣足立于龛底。菩萨面部已风化,整体造型与西侧菩萨大致相同。不同之处为菩萨发辫下披肩部,并向两侧上卷。菩萨右手似上举于胸前,左手下垂于身侧,似持宝瓶。

两侧胁侍菩萨龛下为浅浮雕双狮,相背而立,回首相望,各举一爪。西侧狮子高28、宽33cm。东侧狮子高27、宽32cm。

主龛上部两侧浅浮雕飞天、莲花纹。飞天头束单髻,头后有双环形飘带,颈戴桃形项圈,身披宽博披巾,下身着裙。一腿曲伸向前,一腿曲伸向后,露出一足。左侧飞天宽40、高42cm,右侧飞天宽39、高38cm。飞天前各雕一朵莲花,左侧莲花纹宽40、高25cm,右侧莲花宽40、高24cm。

壁面西上方及主龛内各有一条裂隙,交汇于龛楣中部。主龛及东侧龛下有一条软弱岩层,一直延伸至东侧壁主龛下方(图3)。

2. 西(右)壁 壁面在距离坛基46cm处开尖楣圆拱大龛,龛楣宽130、高11—22cm,龛梁末端向外卷起。龛宽67、高73、深10cm。龛内雕凿一身结跏趺坐佛,高64cm,磨光高肉髻,面部方圆,五官已风化,双肩下削,内披僧祇支,胸前系带,搭于袈裟外,外披上衣搭肘式袈裟,悬裳垂于龛外,长约30cm,右足跣露。佛像坐于龛底,右手上举施无畏印,左手下垂施与愿印(图2-1,图4)。

主龛两侧各开一长方形小龛。北侧龛为帐形龛,与正壁两侧小龛造型相同,龛楣宽33、高27cm,龛宽33、高63、深5.5cm。龛内雕一身胁侍菩萨,高59cm,龛下方阴刻莲花纹,菩萨跣足立于莲花座上,与正壁菩萨造型相同。头后阴刻桃尖形头光,高34cm。南侧龛风化崩毁严重,仅能从残迹判断龛内菩萨高55cm。

西壁北侧上方刻文殊菩萨说法的场景(图4)。文殊菩萨坐于四面帷帐内,帐高37、宽33cm,帷帐顶部刻有三角纹与圆珠纹,下刻垂鳞纹和三角垂帐纹,方形龛柱,帷帐两侧各雕刻一串流苏。文殊菩萨头戴三叶宝冠,面相长圆清秀,双肩敷搭宽博披巾,于腹前交叉穿环,再上绕双臂,右手向前伸出龛外,正在说法,左手下垂。帐外南侧有八身闻法弟子,弟子均侧面跪坐,其中第一位弟子最高,约21cm,其余弟子高约10—14cm。

3. 东(左)壁 壁面在靠近窟门的南侧,距离坛基40cm处开尖楣圆拱大龛,龛楣宽95、高12—22cm,龛梁末端向外卷起。龛宽78、高80、深14cm。龛内雕刻一身结跏趺坐佛,像高70cm,磨光高肉髻,面部风化严重。佛衣已漫漶不清,从颈部圆领与右肩的U型衣纹来看,应披通肩袈裟,隐约可见悬裳痕迹,高约29cm。佛像双手施禅定印坐于龛底(图2-3、图5)。

佛龛南侧即为窟门,无空间开凿胁侍菩萨像。佛像北側浅浮雕一身胁侍菩萨,高74、宽47cm。菩萨头戴宝冠,颈部饰桃形项圈。内着僧祇支,下着长裙,腰间系带,裙摆边缘呈八字形散开。外披宽披巾,自双肩搭下后,在腿前呈U形重叠后反搭于另一侧胳膊,披巾飘向一侧,动感较强。左手上举似持莲蕾,右手下垂持宝瓶。菩萨头像北侧刻一朵莲花纹,纹样整体高28、宽21cm。

菩萨上方为浅浮雕的维摩诘辩论场景,与西壁文殊菩萨共同组成维摩诘经变。维摩诘坐于方亭内,方亭高37、宽26cm,屋顶刻三角纹与圆珠纹,屋顶下装饰帷帐。维摩诘高发髻,三角胡须,身披褒衣博带式大衣,坐于矮榻上,右手扶凭几,左手持麈尾,右腿盘起向内弯曲,左腿抬膝。榻下阴刻双鞋,前方阴刻长颈瓶与耳杯。方亭顶部两侧各雕刻莲蕾纹,高约11、宽约15—17cm。方亭外侧各刻一身弟子,均高15cm。北侧弟子下刻两身世俗供养人,上方供养人高18cm,下方供养人高16cm。

壁面中部有三条横向裂缝,壁面下方是与正壁相连的软弱岩层(图5)。工匠可能为避开这些裂缝,而将主龛开凿于南侧,同时为防止壁面坍塌而采用浅浮雕的方式雕刻胁侍菩萨。

南壁窟门两侧未见雕刻图像。窟顶较平,无雕刻。

4. 外立面题记 窟门外壁西侧96cm处刻有题记。题记上方已经崩落,仅残留下方一些内容。题记区域残高34、宽232cm(图6)。内容为供养人名字,从右至左录文如下(○表示此处空一字,未刻铭文):

……和○息子达/……/……息长嵩/……兴景阿 桿 李中义/……李昙妻胡/……兴郭洛仁○母陈/……  仁母梁李清母段/……息摩奴陈敬显母李/……妻东陈虎陈洪□妻/……□□洪贵息阿贵阿 卧 /……□息天进息天生息天保/……○息迴祑(祚)陈佰和息阿乹/……息贵○李景 ? 妻陈息白虎/……□□妻陈目世和□ 之 和/……□□□景息马○女金奴/……/……好/……/……/□陈洪远/……仪遵/……○息子嵩/……○息 (昫火)  达息伯达/……○息遵达/……妃女男妃/……□女善容息乾晕/……近息子相女孃子/……女 ? □女长胜/……尚息永尚息子钦/……息女?妃息阿钦/……僧海邑子元奴/……路息 女 女赐女如来/……妻元/……妻李/……姿女先姿/……息嵩业女孃仁/……小康弟洪达息迁贵/……子洛女孃子/…… 外 生永邑子张宜洛/……敬息阿显妻全 美 /……□洛邑子孙兴贵妻白/……息叔子息贵和女阿贵女月光/……兴德息定洛息敬贵妻王/……息洪仁息洪显息洪珍息洪洛/…… 静 和息略息元略息洪繤女静妃/……□凤息洪琳女阿登□母女/……仁妻马/……长休/……女 王 胜兄女世王/……○世贵/……□弟兴息康仁息康德/…… 女 胡息女闰息洪○昌/……□□业妻景息强 范 /……□兴敬弟买奴女 硕 丑/……□女清 裕 女阿松/……贵息相贵息兴贵/……李/……妻 斛 斯/……息孙大宁孙松宁/……郭女郭姿/…… ? /……妻段/。

三 石窟年代与相关问题

石仁底石窟有题记,但未发现纪年,只能通过洞窟形制,造像题材、布局与风格同周边年代明确的石窟、摩崖造像以及造像碑进行对比判断。

1. 窟龛形制 石仁底石窟平面形状为方形,三壁开龛,平顶,这是北魏晚期常见的洞窟形制,在云冈石窟第三期洞窟中出现,后广泛流行于晋东南地区[2][3][4]。

石窟各壁面主龛内不雕凿胁侍菩萨,而在龛外单独开小龛,与云冈三期洞窟的表现方式相同[5],而与河洛地区胁侍多雕于主尊龛内的不同。晋东南地区相同表现方式的石窟还有北魏晚期的长治县王庆石窟第1窟[6]、北魏晚期至东魏的左权县石佛寺石窟[4]58-70。

石仁底石窟胁侍龛龛楣均使用垂鳞纹与三角垂帐纹,这也是北魏晚期云冈第三期窟龛的主流装饰纹样,在第22-1、25、30、32、33-1、33-3、35、37、39、41窟中大量出现[7]。龙门北魏洞窟[8]、巩县石窟[9]窟顶也有表现,但通常与其他装饰纹样组合出现,且更为华丽。

2. 造像题材与布局 石仁底石窟正壁主尊雕刻释迦多宝二佛并坐。这一题材在云冈石窟中十分流行,早在昙曜五窟中已经出现,但作为壁面主尊造像则广泛流行于云冈第三期洞窟{1}。晋东南地区所见最早的二佛并坐为北魏太和早期的武乡良侯店第1窟[10]、羊头山F区第3龛[11]。沁县南涅水石刻北魏晚期至东魏的四面造像石中也较为流行{1}。

石窟左壁披通肩袈裟施禅定印的趺坐佛像,还见于晋城高平羊头山北魏晚期第5窟左壁佛像、第1、8、9窟右侧壁佛像[12],长治长子县北魏晚期崔庄石窟右壁[6]372,373,高平北魏晚期石堂会第1窟左壁[13]。从这一题材稳定的佛衣、手印与相对固定的雕刻位置来看,可能是表现特定尊格的佛像。

维摩诘经变,自云冈二期第7、8窟中出现以来,在中晚期洞窟中有多種表现方式[14],但石仁底石窟维摩诘经变的布局、表现形式均与其不同,而与龙门北魏窟龛中的较为相似。龙门北魏窟龛中的维摩诘经变大都刻在小龛内主像背光的两侧和龛外上方龛楣的左右侧角{2}。晋东南地区石窟中雕刻维摩诘经变的还有北魏末至东魏时期的左权石佛寺正壁主龛上方两侧、东魏高平高庙山石窟的两侧壁。石仁底石窟与左权石佛寺石窟的维摩诘经变场景更为接近,表现场景较后者更丰富。

3. 造像风格 石仁底石窟正壁佛像胸前系双带,僧祇支衣纹阴线刻的表现方式与沁县南涅水北魏正光二年(521)造像碑QN四四八佛像造型较为相似[15],且两处石刻佛像下方雕刻的双狮造型也高度相似。石仁底石窟佛像所披褒衣博带袈裟的悬裳边缘处于八字形外撇向水平过渡的阶段,与高平北魏晚期石堂会第1窟[13]67-85、北魏晚期至东魏的长治交顶山石窟[16]中佛像悬裳较为相似。石仁底石窟的菩萨披巾从双肩垂下后呈U字形重叠,再上搭另一手臂,这种样式在山西北魏晚期至东魏石窟中则比较常见,如榆社圆子山石窟[17]、榆社庙岭山响堂寺石窟[4]58-70、天龙山第2、3窟[18]的菩萨。

石仁底石窟正壁所刻飞天,头束单髻,身披宽博披巾,下着裙,小腿后曲,披巾在头后作双尖环状,这也是云冈三期和龙门北魏洞窟的流行样式[4]58-70。晋东南地区的榆社圆子山、左权石佛寺石窟的飞天也为这一样式[17]68-79[4]58-70,较为特殊的是石仁底石窟飞天露一足。石仁底石窟正壁与东侧壁的莲蕾纹与北魏晚期洛阳龙门慈香洞窟顶[19]、六狮洞[19]119正壁左上部的莲花纹较为相似。

综上,从洞窟形制与造像题材、布局、风格来看,石仁底石窟大致开凿于北魏晚期至东魏。洞窟形制、造像题材与布局主要受到云冈第三期洞窟的影响,维摩诘经变的图像表现样式则受到龙门北魏洞窟的影响。

石仁底石窟洞窟开凿规整,窟门方向为正南北,这在晋东南地区的小型石窟中实属少见{3},造像粉本与雕凿技术均属于较高的水平。同时石窟外立面西侧壁面下方的残余题记范围较宽,其上原应有大幅题记或礼佛图,因此功德主可能不只有普通民众。从残留题记来看,出资开窟造像的主要有李、郭、陈、孙等家族成员,其字体与高平石堂会石窟题记较为相似[13]67-85。石窟所处的涅河流域,北朝时期佛教文化兴盛,附近有北魏时期的佛教遗存武乡良侯店石窟[10]28-31、沁县南泉摩崖造像[20]、南涅水石刻窖藏[21]、武乡金铜造像窖藏[22]等。石仁底石窟开凿年代晚于良侯店石窟,而早于北朝晚期的磨里石窟、石窑会石窟[23],这一发现丰富了涅河流域石窟寺及摩崖造像的年代序列。

调查人员:武夏、杜煜、籍建国、李辉、景晓敏

拓片:景晓敏    绘图:徐晴、马楠

摄影:武夏    执笔:武夏、杜煜、赵杰、李辉

附记:石仁底石窟的调查工作,先后得到了云冈研究院杭侃院长,山西省文物局文物资源处王振华处长、王晓芬副处长的帮助,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李零. 梁侯寺考——兼说涅河两岸的石窟和寺庙[J]. 中国历史文物,2010(3):54-67.

[2]宿白. 云冈石窟分期试论[J]. 考古学报,1978(01):29-38.

[3]宿白. 平城实力的聚集和“云冈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石窟·云冈石窟(一)[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176-197.

[4]李裕群. 山西左权石佛寺石窟与“高欢云洞”石窟[J]. 文物,1995(9):58-70.

[5]张焯. 云冈石窟全集:第18卷[M]. 青岛:青岛出版社,2019:第21-3,3-45窟.

[6]国家文物局. 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M].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372,373.

[7]张焯. 云冈石窟全集:第18卷[M]. 青島:青岛出版社,2019:9-10.

[8]八木春生,丁淑君. 龙门石窟北魏后期洞窟小考——以520—530年期间开凿的石窟为中心[J]. 敦煌研究, 2007(02):14-26.

[9]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巩县石窟寺[M]. 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

[10]李裕群. 北朝时期小型石窟的考察与研究[C]//巫鸿. 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 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0:28-31.

[11]李裕群,张庆捷. 山西高平高庙山石窟的调查与研究[J]. 考古,1999(1):60-73、103、104.

[12]张庆捷,李裕群. 山西高平羊头山石窟调查报告[J]. 考古学报,2000:(1):63-88.

[13]李裕群,衣丽都. 山西高平石堂会石窟[J]. 文物,2009(05):67-85.

[14]赵昆雨. 云冈石窟维摩诘图像研究[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1(07):39-53.

[15]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沁县文物馆.南涅水石刻(下)[M]. 北京:文物出版社,2022:538.

[16]张喜斌. 长治县交顶山石窟[J]. 文物世界,2008(02):24-27.

[17]李裕群. 山西榆社石窟寺调查[J]. 文物,1997(02):68-79.

[18]李裕群. 天龙山石窟分期研究[J]. 考古学报,1992(1):35-62.

[19]龙门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学考古系. 中国石窟·龙门石窟(一)[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44.

[20]李裕群. 山西沁县南泉北魏佛教摩崖石刻考[J]. 文物,2014(01):61-68.

[21]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沁县文物馆. 南涅水石刻[M]. 北京:文物出版社,2022.

[22]李勇,刘军. 山西省武乡县党城村出土七件北朝铜造像[J]. 文物,1984(5):57-59.

[23]山西省文物局. 山西文物地图集:山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总汇(光盘版)[M/CD].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武乡
舌尖上的武乡 记忆中的美味
甜软香糯的传统中式糕点
武乡红色文化传承及其转型发展
去“武”与复“武”:武乡县得名寻源
情系太行革命老区 武乡砖壁红色之旅
武乡『开花调』的音乐学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武乡顶灯舞的发展途径*
武乡鼓书名称考证
让小米“邂逅”电商
依托红色文化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困境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