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乡红色文化传承及其转型发展

2020-10-26段蓉蓉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20期
关键词:武乡转型发展红色文化

段蓉蓉

[提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素有“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搖篮”之美誉的武乡,在大力传承红色革命文化,为其注入新的血液、赋予新诠释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转型发展道路,以期更好地绽放武乡老区的光辉。本文通过对武乡红色文化的形成、新诠释,武乡红色文化转型现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其在转型中的对策。

关键词:武乡;红色文化;传承;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7月8日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血脉和灵魂。其中,革命文化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纯慤底色,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形象。2009年,习近平在武乡调研时提到,大力弘扬革命文化,要做到“四个始终保持”。为武乡人民弘扬革命文化,传承革命精神指明了方向。

一、武乡红色文化发展概况

武乡红色文化是开始于抗日战争时期并在这期间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精神文化,它不仅对当时抗战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深深地影响着生活在这一片土地上的人们。现在,我们与当时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红色文化所呈现出来的内容和形式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有着新的诠释。

(一)武乡红色文化的形成。武乡县位于太行、太岳两山之间,是与井冈山、延安、西柏坡齐名的革命圣地,因其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抗战时期,由于此地战略地位重要且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早在1937年就被开辟为太行中心抗日根据地,成为华北抗日游击战争和政治斗争的中心。1938年4月,八路军总部首次进驻武乡。武乡成为八路军东渡黄河后第一个长期驻扎的地方,也是八路军华北抗战的指挥中枢和首脑机关驻扎时间最长的地方。1944年,随着局部反攻的开始,各地在组织起来、开展大生产前提下,继续深入进行减租减息,开展拥军优属和大练兵运动。于1945年8月26日一举攻克段村大据点,武乡全境获得解放。武乡县革命文化形成于这些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战役中,形成于每一次不顾一切的拼搏奋斗中。

习近平强调:“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革命文化是我们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武乡县有着丰富的革命文化,这些文化支撑着我们老区人们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武乡县革命文化主要包括:在抗战时期以太行山为界,中国老一辈革命家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此形成的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太行精神”和以八路军在武乡期间所造就的不可磨灭的“八路军文化”为主。

(二)武乡红色文化的新诠释。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对一个地方所传承下来的文化或根植于其内心的信仰又会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新的认知和感悟。同样,我们的红色革命文化也一样,在新的时代下它也在做着新的诠释。2009年5月25日,习近平亲临武乡调研指出:“要始终保持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始终保持知难而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同时,习近平多次提出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优势,以创新性实践方式赋予革命文化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将红色基因一代一代传下去。武乡县人民在传承革命文化的基础上,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努力将武乡打造为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基地、全国最大的八路军文化基地、全国知名的红色文化产业基地。

二、武乡红色文化转型现状分析

武乡红色文化转型的现状分析主要包括当前武乡红色文化转型中的特色分析和转型中存在的问题这两个方面。

(一)武乡红色文化转型特色分析

1、红色革命文化资源丰富。武乡是与井冈山、延安、西柏坡齐名的革命圣地。自抗战以来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当时全县近2/3的人都积极加入了不同组织抗战的大军中。在这里随处可见当时留下来的红色遗址:有当时战士们居住过的房子、有朱德总司令在王家裕亲手种下的白杨树,后因树枝的每个横断面都有鲜红的五角星,被称为“红星杨”、有当时著名的长乐之战、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以及在山上挖掘的防空洞和地道战、地雷战等。在这里你会身临其境的感受当时的一幕幕,感同身受的理解当时的处境和感悟当时抗战儿女的坚韧和无私。这里也被称为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

2、红色旅游产业不断建设。十九大召开后习近平就带领新一届领导班子去一大遗址,瞻仰历史,不忘初心。同时,山西长治市委也提出了“弘扬太行精神,让红色文化基因在上党大地代代相传”的号召。在各级党领导的带领和支持下,武乡县人民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方向。在原有的红色文化基础上作出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为了让来观看的人们有更直观的视觉感受,八路军纪念馆里设有3D视影画面,并在中国著名导演李前宽的指导下排练了革命历史型题材的大型真人实景剧“太行山”。八路军文化园里保存着许多当时珍贵的革命文物和大量的仿制生活用品、娱乐设施等,是利用体验式的高科技手段再现八路军抗战史实的大型主题公园,让游客感受八路军的作战和生活的氛围。在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和百团大战总指挥部砖壁旧址等地也结合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借此,“当一天八路军、打一场游击战”的冲锋号正式吹响,“红色武乡·激情两园一剧”的惊喜之门由此打开。

3、各种配套产业相继推出。武乡县人民不仅对红色旅游的扩展作出了积极的响应,并开始努力学习和发展其他各种技能和产业来配合和完善武乡整体发展。其中“地雷大王”王来法的家乡李裕村的魔术就是其中极其耀眼的一个,全村按照“红色+魔术+田园”的发展模式,男女老少参与发展,学习魔术,得到广大人民的高度喜欢和认可。大河西利用河流的优势开展漂流活动,石壁的滑冰场等都吸引了一大批人民的光顾。4A级景区太行龙洞和坂山等自然风景区同样得到不同程度的成就。以前山西属于煤炭大省,同时武乡的一些地方也以煤炭作为首要发展资源。但随着习近平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的以及关于国家产能转型的一系列战略调整提出后,武乡县紧跟国家政策,减少控制煤炭产业的无效供给和发展,积极从其他领域发展经济。近年来,武乡的小米和花生都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并远销各地。“小米县长”张志鹏为武乡小米的销售和发展做出很大贡献,形成“好大米在武昌,好小米在武乡”的口号。

(二)武乡红色文化转型存在的问题

1、宣传手段相对滞后。武乡县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其他各项产业也得到稳步发展,但整体经济效益却不高,知名度不够。主要由于其缺乏有效的宣传方式和手段。现有的主要宣传方式都比较传统,依靠一些简单的网络视频、文字、报纸等,虽也进行了一些积极的转变,排演了一些大型演出、在山西台插入广告等。但整体宣传方式仍然滞后、宣传面不足、力度不强,不能全面地展现出武乡的红色文化和魅力,也未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

2、人们思想水平相对保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都得到极大改善。现在我们越来越重视人的发展、舒适度。武乡县人们大都长期生活在本地,从小就接触着红色革命文化,这些文化已经逐渐融入到他們的身体血液中。但也由于常见而觉得习以为常,从而缺乏了对它足够的重视。人们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和抗战时期的情况很不同,也使人们不能真实地感受到当时的精神,缺少了当时抗战时期武乡县人们身上浓厚的同仇敌忾的集体和拼搏意识。同时,人们的整体思想水平也相对比较保守,对国家的最新政策和外界的新鲜事物缺乏精确的把握和认识。

3、缺乏专业型人才和文化品牌力量。武乡县各项产业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现有工作人员的各项技能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和规章制度都还不够完善,不能有效地解决工作需求。相关性专业人才不足,新型先进技术缺乏,使整体发展不快、效益不高,未能形成品牌力量。当今时代,品牌越来越成为一个企业、地区的形象标志。我国也开始从“做产品”到“做品牌”、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改变,由“制造大国”向“品牌大国”迈进。同时,我们也要积极顺应发展大势,加快武乡县革命文化品牌的形成,为武乡的发展树立一面标杆性的旗帜。

三、武乡红色文化转型对策研究

针对武乡红色文化转型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三个发展对策:

(一)增强革命文化的宣传力度。革命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加大宣传力度,既可以增强人们的革命文化教育,也可以推广当地、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手段、音像视频等来对武乡县的革命文化进行宣传,开辟专属革命文化的专栏、专题、网页等,搭建成一种立体式的宣传平台。游戏开放商也可以把武乡县的革命资源设计成一种参观体验式的游戏,让青少年们在娱乐中、不断的升级中,了解武乡、宣传武乡。同时,也可以和各地的旅游企业进行合作,形成不同的旅游路线。把企业的资源和老区的资源结合起来,并结合当地特色和情况,制作不同的宣传方案。

(二)提高当地人的自主意识。在各项活动、措施都相继开展实施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当地人们的自主意识,对先进的政策和事物的接受和学习能力。相对于来参观和旅游的人来说,我们个人的言行和举止将不再仅仅代表我们个人,而是代表整个地区。当地人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当作标签贴在客人们的心里,也将会成为他们和自己亲朋好友谈论时的一种态度。我们要不断增强自己的各项素质、集体荣誉感,把最好的自己展现出来,为家乡的发展、家乡的宣传、家乡的品牌化进程助力。在抗战时期,我们武乡儿女同仇敌忾可以为国家、为家人奋不顾身;在今天,我们同样可以为家乡的发展尽心尽力。

(三)推出相关政策,吸引人才流入。武乡县政府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出相关吸引、留住人才政策,特别是专业性人才的流入。我们既可以利用当地浓厚的乡贤文化氛围,实行外才返乡政策,积极鼓励在外面上学的大学生,知识分子、有能力的人返乡为家乡的发展献力。同时,也可以运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来的专业性人才。同时,对引进的人才根据其不同的岗位、职能的需求进行不同的培训和培养,使吸引进来的人们都能尽快的了解和适应当地,从而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形成强大的“软实力”。

一直以来,武乡红色革命文化都是武乡老区人民的宝贵财富。作为革命文化资源承载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研究和宣传上得到了各界的关注。但是,在探索其传承和转型发展路径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做好武乡革命文化的时代化研究与宣传,应努力拓宽宣传渠道、加大武乡革命文化宣传力度,提高当地人的自主意识,利用当地优势吸引人才。在政府的支持下,武乡人民一定能用智慧和劳动将其传承并不断实践创新发扬光大,走出一条新时代的红色革命文化道路,让武乡绽放出彩色光辉!

主要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16.10.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16.10.

猜你喜欢

武乡转型发展红色文化
舌尖上的武乡 记忆中的美味
情系太行革命老区 武乡砖壁红色之旅
新媒体背景下武乡顶灯舞的发展途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