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县域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探究
2023-05-30韦明邓秋红
韦明 邓秋红
[摘 要]文章以工业机器人专业为例,论述了基于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县域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途径,针对目前县域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缺乏责任担当和创新意识等现状,提出构建“2+2+3+2”的培养模式,通过加强考核和校企共育,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岗课赛证”;县域中职学生;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06-0093-03
当前,部分县域中职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学习接受能力较差,学习主动性也不高。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缺乏家长的关心和陪伴,他们在学习上、纪律上比较懒散,很少能够主动去学习。有些中职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怕苦怕累,专业动手能力差。在职业教育大发展及“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时代背景下,应培养中职学生核心素养,为他们能够尽快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做好铺垫。全国职教大会提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后,全国各地的职业院校纷纷就此展开探讨和研究。
当前,“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在工业机器人专业中的融合主要体现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开发上,在学生核心素养养成方面还缺乏深入研究。同时,很多县域中职学校对学生核心素养养成不够重视,学生的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为了贯彻落实全国职教大会精神,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玉林市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积极探索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技能过硬、综合素质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下培养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社会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这为职业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了纲领性依据。职业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基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培养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对社会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县域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途径探索
(一)提高学生对核心素养的认识,明确专业学习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而中职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就业的现实:知识技能是否胜任岗位工作、工作态度和责任意识是否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为了解决中职毕业生面临的难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其中,加强校企合作,进行产教融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为中职毕业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做好铺垫。中职学生今后的发展离不开核心素养的支撑,因此,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职业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工业机器人专业涵盖机械、电气、传感、通讯等方面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职业素养。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工作能力等方面,这些将影响他们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工业机器人技术是目前先进制造技术的代表,代表着智能制造的先进水平。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过硬的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担当意识,这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第二,系统思维能力。工业机器人专业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各学科知识都有所交叉,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同时,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实训设备涉及机器人本体、传感器、PLC、触摸屏等,学生在学习时需要有系统化的思维,这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第三,仿真建模能力。工业机器人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还受工作环境和特定岗位的影响,要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就要先进行仿真建模。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建模,可以不受实训设备数量、实训地点等因素的制约。学生通过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进行仿真建模的反复练习,能提高虚拟仿真建模能力,同时可以进行线上多人协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这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第四,创新实践能力。工业机器人技术作为现代制造技术的先进代表,逐渐取代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模式,而且越来越智能化。作为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学生要学会创新学习方法,不断提升创新实践能力,这是让学生持续成长的核心素养之一。
(二) 构建“2+2+3+2”培养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養的养成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为学生踏入社会、适应工作岗位做好准备,我校在教育教学中,通过课程设置和组织学生参加企业顶岗实习、技能大赛、职业技能考证等形式,在社会真实环境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2”—— 双导师制
我校工业机器人专业与广东卓瑞科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自2018年开始校企合作办学以来,已先后5次组织安排学生到企业实训和顶岗实习,实践的岗位主要有工业机器人搬运、码垛、装配、焊接等。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实行双导师制,即由学校带队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对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等进行培训,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学生通过到企业岗位实践,不仅能了解企业文化及岗位需求,而且能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去企业实习返校的学生,在学习上更加积极主动,言行举止更加文明、规范,职业素养得到大幅度提高。这是通过“岗”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2.“2”—— 两课程,即通识课和专业课
中职学校的通识课程主要有历史、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等,其中思政课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战场。在教育教学中,学校将教学内容与职业要求相结合,把现实职业要求纳入教学中,通过列举技工院校优秀毕业生的成功案例,特别是我校优秀毕业生的成功案例,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前进的方向,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教师在授课时,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职业体验等形式,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让学生对劳动有敬畏的态度,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我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电工电子基础、电气控制与PLC、单片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与维护保养、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等。这些专业课程在内容上都有一定的联系,彼此之间形成一个系统。通过开设这些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和学习能力,这是通过“课”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3.“3”——三级技能竞赛,即校级、市级、区级学生技能竞赛
学会学习是学生核心素养之一。学生要想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除了认真贯彻执行指导教师的训练方案,还要学会自主学习。县域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参加的技能大赛主要有广西区、玉林市、容县这三个级别,主要参加的项目有“机器人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安装与调试”“青少年电脑机器人比赛”等。我校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相应的比赛项目,不管是“机器人技术应用”项目还是“机电一体化安装与调试”项目,都是团体赛,也都用到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建模。通过参加技能竞赛来提高学生的仿真建模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以 “赛”促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是通过“赛”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4. “2”—— “1+X”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可参加 “X”证书考试的有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工业机器人装调等,可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试书考证有电工、钳工、焊工等。不管是考取“1+X”证书还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都需要进行理论和实操考试。从考试的内容来看,无论是理论还是实操都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因此,学生想要顺利通过考试,就必须总结原有的学习经验,创新学习方法,不断提升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同时要注重掌握相关的职业标准。在平时的训练中,不能重实操而轻理论,而是要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这样才能顺利通过理论和实操考试,考取相应的证书。这是通过“证”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三)产业学院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随着“广西沙田柚产业学院”挂牌成立,我校开启了政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模式。作为“中国沙田柚之乡”的容县,沙田柚闻名全国,同时沙田柚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依托产业学院,我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得到很好的发展,利用工业机器人技术为沙田柚的种植、采摘、包装、销售等各方面提供更多自动化方面的服务。同时,广西沙田柚产业学院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四)加强考核,校企共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我校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以人为本,立德树人,通过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考核,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第一,加强考核,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让学生明白每一种职业都要遵守相应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形象,教育学生自己的仪容仪表要符合学生的身份;加强“四率”(回校率、出操率、上课率、夜寝率)考核,每周日或者节假日收假当晚,对学生回校情况进行考勤,对没有按时回校的学生进行跟踪,并做好家校联系;每天早操、上课、晚休都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专门考勤,以培养学生守时的习惯,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在什么时间该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加强“两室一区”(教室、寝室、清洁区)的考核,引导学生做好相应的清洁卫生和内务整理工作,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加强“四表一章一牌”(时间表、座位表、床位表、课程表、校章、班牌)的考核,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第二,推进三本读书笔记本工作,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做好校园文化传承。每个学生在开学时都要准备好三本笔记本,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的图书馆和阅覽室借阅相关书籍进行阅读。这三本笔记本分别用来记录专业、管理、文学三方面的读书内容。对专业书籍的阅读、所做的笔记能够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自主学习专业技术;对管理类书籍的阅读、所做的笔记能够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让学生更好地处理各种关系:对文学类书籍的阅读、所做的笔记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灵。除了学校的图书馆和阅览室能够为学生提供读书、笔记的优雅环境,每个专业都根据专业特色分别建设自己的阅览室,为学生畅游书海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每个月组织一次全校性的优秀读书笔记展出活动,对优秀的读书笔记予以表彰。我校通过推进三本读书笔记工作,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态度更加端正、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逐渐养成了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的好习惯,整个校园的学习氛围变得非常浓厚。第三,加强校企协同育人。工业机器人专业的新生入学后都要参加由广东卓瑞科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的为期5天的素质拓展活动。同时,企业的领导在一个学期里不少于两次到学校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驻校的企业工程师通过开展相应的技能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校通过强化考核、规范行为、校企共育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结语
培养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学校、企业等多方参与配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让他们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勇于担当责任和实践创新,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9):17-23,63.
[2] 李茂英,曾庆军.课证岗赛融合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5(11):16-19.
[3] 张志军,郭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4):52-56,65.
(责任编辑 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