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业财融合构建企业经营型财务体系的实践研究

2023-05-30周莹

时代商家 2023年20期
关键词:业财融合企业

摘要:传统财务体系架构中,财务管理通常只负责核算及监督工作,因此在控制重点上集中于管理过程及经营结果两个层面,对业绩驱动因素及企业经营发展趋势的预测均存在一定不足。这种情况使得传统财务体系缺乏经营性的特征,也造成财务管理工作难以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创造出相应的价值。在业财融合的概念出现之后,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得到高度强调,对企业构建经营型财务体系的研究实践也表现出独特的价值。因此,本文将以业财融合为出发点,对企业构建经营型财务体系的实践研究加以探讨。

关键词:业财融合;企业;经营型财务体系

前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全新的阶段,各类企业从最初的爆发式增长逐渐转入低速、高质量且稳健的发展渠道,因而在经营模式上发生了明显转变。“业财融合”这一概念的出现更是为企业财务体系的优化更新指出了明确方向.在深度业财融合、管理会计工具的广泛应用、理论指导与业务实践相互作用的情况下,传统的财务体系已无法满足企业自身经营发展的具体需求,因而各企业开始着手探索经营型财务体系的构建,以其财务体系能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一、业财融合对企业经营型财务体系的影响

业财融合是指促进企业业务与财务的深度融合,使之表现出良好的配合效率,在消耗同等资源的情况下实现更加优质且高效的协同发展。业财融合能作用于企业经营型财务体系工作理念的更新,刺激财务管理工作者手开展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工作。从企业发展的根本需求上来看,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活动,始终是向最大化获取企业经营活动价值靠拢的,而业财融合则能够通过促进两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帮助企业明确优势业务、主要业务及一般业务,进而针对不同业务的价值、重要性等因素综合考量,为各类业务配置与之对等的资源[1]。业财融合还作用于经营型财务体系的发展规划,使其规划工作更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业财融合实际上契合了企业完善自身管理机制的需求,进而能够明确财务体系中不同岗位职工的职能与责任,以此为基础确定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及方向,并使这些工作形成闭环,进而构成经营型财务体系的整体性,并使体系能够提前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实现风险的有效规避与管控。

二、企业经营型财务体系的作用及差异

在依然沿用传统财务管理体系的情况下,企业对财务管理成果的应用通常只有财务分析一条途径,由于彼时并未出现业财融合这种理念,因此企业的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存在明显的独立性,财务部门对业务的具体进行情况及流程缺乏认知,业务部门也不熟悉财务部门的运行模式。考虑到这种部门相互独立的状况,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具有明显局限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需要以业财融合为基本理念,尝试构建新的经营型财务体系。

(一)企业经营型财务体系的作用

企业经营型财务体系的作用主要从财务分析与经营分析两个层面体现出来,其中财务分析能够以量化的形式直观呈现企业经营活动的效果,经营分析则主要针对经营活动从目标对象选定到完成的全过程加以分析,用以完善经营的策略并调整经营方向。在建立了经营型财务管理体系之后,负责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在工作内容上的价值就能够被充分肯定,从原本的提供财务数据转向深挖经营过程及经营活动价值[2]。而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也能够实现从财务数据管理、交易处理向价值管理提供决策支持的转变,并将后者作为之后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二)企业经营型财务体系的差异

企业经营型财务体系中存在的差异同样存在于财务分析与经营分析之间,其中财务分析具有总结的性质,是整合企业会计数据分析、总结、反思企业过去一段时间的发展情况;而经营分析则具有预测性这一特征,虽然依然会用到企业会计数据,但实际工作内容是结合会计数据中的经营状况及业绩,以合理的方法预测未来的经营业绩,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两者之间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3]。经营分析的有效性与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直接相关,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人员是否掌握丰富的实务工作经验,以及能否科学运用管理工具,在具备这些能力的基础上,管理人员通常会结合财务工作的规范、规律及理念构建预测模型,该模型虽然具有一定的主观意识,但同时更侧重逻辑规律的还原,且需要在满足业务部门数据基础及阶段性运营两方面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被应用在经营分析工作中;与之相比,财务分析则需要明确对标企业,而后将企业过往一段时间内经营业绩的峰值拿来与其进行对比,通过这种方法获取两者在经营指标上存在的差异,进一步明确企业自身与对标企业相比存在的不足与劣势,并通过相应的排查分析工作,对这些不足及劣势的成因加以分析,并以合理且科学的角度制定补足的策略与措施,重新调整、优化现有的经营策略,来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增长。

三、业财融合下企业经营型财务体系的构建路径

业财融合是推动企业业务与财务共同发展的关键策略,而在此理念下诞生的经营型财务体系,则能够充分挖掘企业财务人员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通过使财务人员参与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方式来解析企业的价值要素,发挥财务人员设计经营战略的作用,借助科学的管理工具及合理的数据模拟,以量化的方式帮助企业抉择经营方向,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强化深度融合,保障管理会计应用

为使深度融合得到充分落实,需要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高度重视业财融合的推进,通过采取兼具科学性、有效性的策略,推动企业内部业务与财务的有效融合,并使之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考虑到过往财务管理工作受重视程度存在一定不足,因此需要提升财务管理工作在战略方向上的优先级,对于以往财务管理工作中数据管理、收益核算及结果输出的工作内容进行转化,使之额外拥有业务过程参与、价值管理等多重效能,并以此为基础完善财务管理模式,增加财务管理工作在其他各项业务活动中的参与度。此外还需保障管理会计应用的有效性,增加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将管理会计融合到各类实际经营活动中,借助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明确过程指标与结果指标之间的關联。在此过程中应充分强调精细化管理,同时应重视管理会计工具功能的发挥,并针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在科学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二)量化产出投入,优化财务管理体系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自发追求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且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分别为两项目标予以不同的优先级,如整体经济环境理想时更注重增值,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则力求保值,由此可见企业良性发展的原则之一是坚守成本底线。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强化投入与产出的量化工作,进而对两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层次的衡量与分析,以坚守成本底线的意识衡量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性价比,并结合分析结果优化成本底线的设置,使之具备应有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开展的经营型财务管理工作,则需要强调对企业价值评估现金流折现模式的应用,并以项目终身价值为出发点,深入辨析投入与产出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及相互影响,进而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现金流的合理折现控制,全方位解析項目的发展潜力及投资价值,为企业投资活动的合理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对财务管理体系的优化则需要事先确定科学且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理念,由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无法避免遭遇一些具有高风险的项目(可能是非营利性,或者存在资金无法有效回收的风险),因此在初期对项目进行考察时,就需要重视对项目经营风险的量化分析工作。针对这些项目应当秉持“事先算赢”的理念,并在项目投资的全过程中以这种理念为原则,对于众多项目中那些具有明显发展潜力,能做用于企业持续性发展及经济效益提升的,难度相对较低的项目,则需要尽可能予以资源倾斜,优先完成这些风险低、价值客观的项目;而针对那些风险高、回报率低或发展潜力不明确的项目,则坚决不予立项,此外存在大量垫资可能或明显具有高额亏损的项目也不应予以立项,来降低企业投资项目时可能面临的风险。与此同时还要重视业务部门投入产出意识的强化,确保部门成员拥有基础性的成本效益意识及判断能力,来使业务部门的运营及决策获得科学性、合理性及可靠性的保障。

(三)提升成本意识,建立精益成本管控

作为当代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内容,各企业普遍对成本的管理控制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通过持续优化这方面工作内容来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在业财融合得到充分肯定之后,基于此理念建立的经营型财务管理体系更需要强调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通过强化各部门所有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使不同岗位上的员工均能够积极参与到成本管理工作中,进而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成本管理力度强化。对于企业中已经出现或持续存在的成本浪费问题,则需要应用科学的方式排查分析其问题成因,追溯造成问题的根本要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在此基础上应着手推动精益化成本管控的实现,这需要企业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及拥有的资源数量与类型,以及企业内部已经成型的企业文化,建立精益化成本管理控制策略及标准。该标准的建立需充分考虑操作难度、反馈有效性及量化程度等内容,不一定要实现非常高的水准,但必须在基础层面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于成本控制总目标则需要进行深层次的细化与分解,帮助各个岗位人员意识到需要承担的成本管控任务内容,并将内容细节落实到所有的环节,进而全方位增强精益化成本管控的有效性。

(四)加强预算管理,提升预算执行力度

预算管理工作同样是完善经营型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确保管理体系功能齐全的关键,企业在构建经营型财务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为之配备系统化、科学化的成本管理体系,同时对预算执行的力度予以高水准的强化。从原则上来说,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出现的所有成本支出都是可以控制的,区别仅仅在于控制程度的多少,因此预算管理工作中应重视成本结构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对成本管理工作予以全方位的量化,并借助成本控制及其他相关理念在行业内广泛尝试对标,以使企业明确自身在实现预算管理时需要把握的关键位置。另一方面,企业应当尝试建立成本改善分享机制,建立该机制的目的是引导所有成员共同投入到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中,并作用于预算执行力度的全面提升。在企业面临数额庞大、种类繁杂的采购活动及成本支出时,尤其要重视预算执行力度的强化,借助刚性约束来增加预算的可控性与规范性,并严格按照相应标准审批预算费用。

(五)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业财资源共享

在企业构建经营型财务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信息资源的整合工作,通过促进业务与财务两个部门资源共享的方式,充分落实业财融合。首先对于业财融合后工作策略的制定及规范,应着重考量数据源处理部分的工作内容,并在管理工作中对这方面内容予以高度关注。在具体处理过程中应强化信息数据处理技术及数据源处理技术的应用,来提升数据源处理的效率,为业财资源共享及信息资源整合创造技术条件。其次则需要深入研究业财融合工作在数据层面的复杂问题,如关键业务及财务数据处理的优先级、业财数据的产生情况及流转情况等等,这关系到业财融合后两部门工作流程的调整,因而对企业经营的效率有着根本性的影响。最后则是做好数据潜在价值的挖掘工作,尤其对于不同类型项目及活动的实施,更要慎重选择数据处理方式,来使业财资源的共享表现出应有的合理性,能够有效作用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总结:结合上述内容来看,业财融合是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而经营型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则更能作用于财务及业务部门工作积极性的强化。因此在以业财融合理念为指引构建经营型财务管理体系时,应当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制定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财务部门走到业务开展前沿,充分发挥财务管理活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希娟.基于业财融合构建企业经营型财务体系的实践研究[J].知识经济.2022(10):36-38.

[2]沈会义、徐峥.基于业财融合构建企业经营型财务管理体系实践探索[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0(13):117-119.

[3]杨天财.基于业财融合构建企业经营型财务管理体系实践探索[J].科技经济导刊.2020(17):191-193.

作者简介:周莹,1983年7月生,女,汉族,浙江杭州人,大学本科,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业财融合。

猜你喜欢

业财融合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大数据对财务分析工作的影响和对策
通信运营企业基于客户效益的业财融合研究及应用
业财融合助力企业发展探究
工业4.0下的业务与财务融合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