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职业班组长的能力要求

2023-05-30宋秋红

时代商家 2023年20期
关键词:班组长职业化

摘要:班组是企业生产工作的基本组织,是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在形容班组与企业关系时有一句话叫做“企业千条线,班组一根针”。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客户服务、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都是通过班组来实现的。所以班组的管理能力与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管理水平与运营结果。班组长是班组的核心,是企业最基层的管理者。提高职业班组长的能力要求的目的在于为企业培养出具有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班组长队伍,以适应企业发展对职业化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职业化;班组长;职业班组长;能力要求

职业化是指顺利完成某项工作所具备的理念、行为、技能的稳定状态。职业化员工是以稳定的秩序与状态完成工作并具备相应职业道德和素质的人,或者说具备执行工作所需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地点用合适的方式做事情的人。

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企业的基层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工作方式都在发生变化。企业的基层管理者作为企业的执行层,直接影响到企业战略的实施,尤其是许多企业在组织结构扁平化的过程中,将权利下放给企业基层管理者,所以提高企业基层管理者的素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基层管理者的素质能力也与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

班组是企业的最小组织单元,但却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企业的各项任务最终都需要班组来完成。班组长是班组的核心,是企业最基层的管理者,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管理、质量与成本、生产设备与环境的保护、产品营销与售后服务等各项工作都系于企业的基本细胞——班组。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企业的基层管理与班组长的作用,企业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基层职业管理者,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同时也需要大量的基层管理者——职业班组长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以适应这种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企业中,一直称呼班组长为“兵头将尾”,其含义就是班组长即是生产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又是产品生产的组织管理者,与此同时还肩负班组管理、班组建设等诸多职责。实际工作中,上级的决策制定的再好,如果没有得到班组长的配合和支持,也很难落实。因此,现代企业对班组长的能力要求非常高。职业班组长的能力大致可分为三项,即意识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

一、意识能力

“意识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意识就有什么样的行为,班组长职业化行为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具有职业化的意识。职业化意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职业化意识和角色认知意识。

(一)职业化意识

职业化是职业群体逐渐符合职业标准,成为专业性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动态过程。目前,由于企业还没有形成规范班组长职业化的标准,笔者提出几个方面的建议仅供参考。

1.使命感

使命感是一个人清晰地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和这样做的理由。这是职业班组长最为重要的一种意识。班组长作为企业的基层管理者,必须深刻理解并认可自己的工作目标,将企业的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并愿意为之努力。一个具有使命感的人才能真正做到主动克服困难,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才能真正享受目标达成的满足感。

2.大局意识

班组长如果仅将目光集中在本班组,势必造成各个班组各自为政的局面。企业是一个整体,班组之间、车间之间、部门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职业班组长至少要将工作着眼点放在车间层面,以车间的目标为核心,关注上下游班组,建立大局意识。

3.责任意识

责任就是你认为哪些工作是你份内的工作,对自己份内的工作必须要做好的一种意识。通常理解的责任意识就是按照岗位职责完成好自己的工作,但是这只是对责任的一个低层次的理解。对职业班组长来讲,责任意识就是要围绕工作目标多想办法,主动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二)角色认知意识

现代企业对班组长的定位是基层管理者,对于管理者而言,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了解自己的角色,每个人在社会当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要想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就应该了解自己在不同的背景下的角色并按照角色的要求履行义务和实施相应的行为。

班组长在企业当中要面对的是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上级,第二个层面是下属,第三个层面是有工作联系的其他的部门、班组及相关人员(工艺部门、技术部门、质量部门上下道工序等)。对待这三个层面的人员,班组长应该扮演不同的角色。

1.对待上级,班组长是被领导者。班组长要清楚自己的职务是企业任命的,是企業委托你对班组进行管理,你的言行是一种职务行为,所以班组长在进行班组管理的过程中要表达的是企业的意图。对于班组长权限范围内的工作,企业必须全力支持,不管他带来的是正面还是负面的效应,企业要为他的行为结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2.对待下属,班组长是领导者。班组长的首要任务是完成班组目标。孔子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班组的目标清晰后,班组长要根据班组的实际情况选择达成目标的方法,这也是班组长存在的价值。

班组长和下属是一个绩效共同体,相互依赖,双方要通过共同的努力实现班组的目标。既然是绩效伙伴,双方的地位就是平等的。因此,当下属出现问题时,班组长应该与下属平等对话,共同找出问题并改进。另外,班组长应站在下属的角度考虑其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帮助下属制定绩效改进计划,提升能力。

3.对待有工作联系的其他的部门、班组及相关人员,班组长与其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因此,班组长要扮演好一种角色,即树立内部用户的理念。内部用户是在本企业内部并与你的班组最终的工作成果相关联的部门或个人。按照这种理念,班组长就能够找出班组的内部用户并按照内部用户的要求开展工作。

二、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从事班组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能力及专业管理能力。职业班组长在日常工作中大量应用的是专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是职业班组长在工作过程中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生产工艺、技术、操作等问题的能力。由于企业生产领域、行业的不同,专业技术能力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专业管理能力是职业班组长在工作过程中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从事班组管理以实现安全、优质、高效工作,保持生产秩序的能力。

(一)专业技术能力

企业的班组可以分为两类:生产班组和辅助班组。生产班组是和产品成长关联度较大、直接承担生产任务的工作和生产小组的统称。拥有相应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承担一定的生产任务,通常是按生产工艺专业化和产品专业化分别建立的。

以汽车制造为例,汽车制造四大工艺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在生产线上直接参与生产制造过程的班组就是生产班组,例如:汽车内饰装配班组、汽车底盘装配班组等。不直接参与生产制造,但是对于直接生产制造起到必要支持作用的班组就是辅助班组,例如:物流班组、质检班组等。由于班组的目标、性质和特点各不相同,所需要的专业技术能力各不相同。

职业班组长要具备解决班组内所有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生产班组要求班组长必须是全线通。全线通能力主要指大批量生产、流水作业的生产线、装配线或生产工艺相对比较固定的操作流程所需要的生产作业能力。即掌握本班组全部工序和设备操作的技能。具备全线通的能力,就能够有效地对班组各个岗位进行指导、检查和解决问题。专业技术能力除了与班组岗位直接相关的技能外,还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新媒体的应用能力。

(二)专业管理能力

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组织的各项资源,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职业班组长在实施管理过程中,要具备两个方面的管理能力,一是现场管理的能力,另一个是通用的管理能力。现场管理是指用科学的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机、料、法、环、测等进行组织和控制,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的生产目的。具体来说,就是要达成安全、质量、生产、成本和人事的管理目标。通用管理能力是所有管理者必备的一种能力,对职业班组长来说是为了达成现场管理的目标所需的辅助能力,包括团队合作能力、组织沟通能力、现场改善能力、人员激励能力、人才育成能力等。

1.现场管理能力

(1)安全管理[1]

班组安全管理的目标是“零违章、零故障、零伤害”。为了达成这个目标,班组长首先要具备安全点检的能力,包括作业前点检和定期点检;其次,要具备安全作业观察的能力,就是班组长在每日班前、班中和班后都要按照安全确认观察的内容和标准,通过巡视发现员工及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整改;再次,要具备安全改善的能力,就是针对班组的特点和生产过程,以危险因素为对象,以团队的形式针对安全隐患进行的预防训练。

(2)质量管理

“质量是制造出来的”,班组作为质量管理的前沿阵地,建立这种质量意识非常重要。班组长质量管理的能力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坚持“三不原则”,即不接受不合格品、不制造不合格品、不流出不合格品。这就要求班组长首先,要在班组中开展质量意识的教育活动;其次,要能够对班组的质量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问题;再次,就是能够对质量管理的异常进行处理。

(3)生产管理[2]

班组生产管理要围绕公司的生产计划进行作业组织和过程异常控制,保证将必要的数量的必要产品,在规定时间交付给内部和外部客户。这就要求班组长要具备生产计划分解的能力、人员调配能力、指导并监督员工进行标准作业的能力、交接班的能力,作业进度管理能力、召开班会的能力以及生产异常对应的能力。

(4)成本管理

班组成本管理就是班组在承接公司成本指标的基础上对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到各个岗位,并对指标进行控制的过程。这就要求班组长必须具备班组成本信息的统计分析能力。成本管理不是单纯地记录,是对变化要素的监视、跟踪、改善的实践活动,把成本控制在适当的水平最为重要。

(5)人事管理

人是管理活动中最重要、最积极的要素,也是现场管理中最重要的要素。班组长在人事管理方面的能力包括考勤管理的能力、人员异常对应的能力、员工技能培训的能力等。

2.通用管理能力

(1)团队合作能力

班组是由班组长和班组成员共同组成的团队。团队合作就是要实现班组绩效“1+1≥2”的效果。其中的“1”指的是班组成员的个人能力,“+”指的是合作能力,只有充分合作,才能发挥出班组成员的潜能,也才能实现班组绩效最大化的目标。团队合作能力的发挥首先要求班组长必须以身作则,发挥出榜样标杆的引领作用;其次,要充分考虑班组成员的个人目标,使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再次,要做好班组“小家”建设。

(2)组织沟通能力

班组是企业的基层组织,班组的工作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组织支持、技术支持和信息支持等。班组长就像一个枢纽,为了确保班组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具备向上、向下沟通能力以及平行沟通能力。在大部分企业中,班组长必须按照企业已明确了的报告、联络、商谈等制度和流程,进行必要的组织沟通。

(3)现场改善能力

班组管理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维持,一个是改善。所谓维持就是将以前的成果固化好并流传下去,维持好当前的局面。改善就是对现有状况重新审视,对不符合现定要求的事务进行合理的改进或提升标准,以达成新的成效。在改善的过程中,要按照科学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其中,一个最基本的理念是“PDCA”,即计划、执行、检查与实施,一个最基本的方法就“丰田问题解决法”。

(4)人员激励能力[3]

班组的活力来源于班组成员积极性的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就是通过激励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由于人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多层次性,动机具有繁复性,职业班组长在激励班组成员时对其自身能力要求就非常高。激励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二者缺一不可。物质激励是基础,如果没有物质激励,单纯地谈精神激励,精神激励就是空中楼阁,这一点非常重要。

(5)人才育成能力

班组长掌握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如设备、工具、材料、钱、时间等,只有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培养班组成员,让他们发挥出能力关系到组织发展的成就。因此班组长不仅自己要有成果,还要让班组成员有成果。这就要教育、培养他们,让他们尽快成长。

三、社会能力

社会是每个人不可避免要接触的场合,社会能力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进行交往和协调的能力,调整、控制和改变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能力,以及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能力的总和。社会能力是社会成员生存发展所必需的能力,对于促进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和信息沟通有重要的作用。社会能力非常繁杂,对于职业班组长来讲,社会能力主要包括政治素养、职业道德、职业形象、情商和情绪管理、良好的表达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总之,班组长职业化是社会分工的的要求,是企业管理的必然需要,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路徑。职业化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提升标准,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班组长职业化能力的形成要从意识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着手,只有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战略要求和班组长个人成长的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才能真正建立起适合本企业的职业班组长标准,并按照标准进行职业化培养,从而打造一支优秀的职业班组长队伍,进一步夯实企业的管理基础。

参考文献

[1]梁艳.生产现场管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11

[2]陈婷,毕方英.汽车生产现场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06

[3]滕宝红.班组长素质提升训练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2.05

作者简介:宋秋红,女,1969年11月生,汉族,吉林长春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班组管理。

猜你喜欢

班组长职业化
化工企业班组长的安全素养及作用
怎样当好班组长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班组长的日常管理要点
职工自选班组长值得提倡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
加速职业化
厂长“问计”班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