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竞赛驱动跨境电商双创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3-05-30黄远香张真

经济师 2023年3期
关键词:学科竞赛培养路径

黄远香 张真

摘 要:学科竞赛是高校培养双创人才的重要渠道。文章以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为载体,针对130余所高校的参赛学生展开调研,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学科竞赛推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路径展开研究,发现学科竞赛主要是通过个体创造力特质、学生的专业素质、参赛团队情况、竞赛组织宣传四个渠道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绩效产生影响。为有效推动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高校应加大竞赛组织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竞赛氛围。

关键词:学科竞赛 双创人才 培养路径 创新创业绩效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3-162-04

一、引言

2014年,李克强总理打响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役的第一枪,“双创人才”的概念由此深入人心。其中跨境电商成为了创新创业的重点领域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我国跨境电商企业面临的将是来自全球各地、具有不同背景、思维各异的跨境电商运营者,跨境电商平台及运营形式趋于多样化发展,创新创业能力及开创性思维成为了跨境电商人才的核心竞争力[1]。良好的政策扶持、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令双创型人才成为各行业企业的重点招聘对象,更是各大高校人才培育的核心目标[2]。为缓解人才需求压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培育出更符合社会用人标准的人才,各高校有必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观念,将教学重点聚焦于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

面对跨境电商企业对双创型人才的大量需求,高校在教学中应侧重于培育学生的国际贸易专业素质、网络营销和平台运营能力、创新创业能力[3]。而学科竞赛基于国际贸易与跨境电商的相关课程知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课堂之外的教学实践和创新创业的新阵地,高度支持院校跨境电商高素质双创人才的培养计划,成为高校培养双创人才的重要工具[4]。众多学者对此展开研究,提倡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有效推进高校人才培育机制改革,形成“以赛促建、赛教联动、以赛促学”的良性闭环[5]。贾花萍[6]鼓励学科竞赛“双创化”,认为课程设置、竞赛类型、参赛时机等因素对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王海燕[7]指出学科竞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现有文献多采取定性分析的方式,依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学科竞赛的影响因素及现存问题,并对培养机制提出相应建议,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充实的理论依据。但实证分析较少,未能为其结论提供充實有力的论据,并且针对学科竞赛如何推动跨境电商人才培育的运作机制的相关研究鲜少。为丰富研究成果,为高校改善人才培育机制提供依据,本文以现有文献为基础,以OCALE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为例,探究学科竞赛驱动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作用路径。

二、研究假设

1.学生的创新创业绩效。将学生的创新创业绩效作为双创人才的培育指标,以王海燕[7]的研究成果为依据,从创业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四个维度出发,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绩效进行衡量。该变量下设13个题项,包括学生对于创业的兴趣、对于市场的了解及敏锐度,学生能否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是否善于观察,学生能否独立思考、勇于提出想法,以及学生的专业水平及实践能力等。

2.影响因素指标。为有效探究学科竞赛驱动高校跨境电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路径,其首要问题是识别关键参与主体,即哪些因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过程中,应加深研究宽度和广度,不仅要考虑学生自身的因素,其外部因素也应纳入考量[8]。

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学科竞赛主要是通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四个维度驱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自身的求新求异意识、求变意识、能动性、变通性、独立精神等特质将影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表现[7]。陈素月等[9]通过DEMATEL法构建了学科竞赛影响评价模型,提出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得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个人特质以及激励因素,包括社会环境激励和功利激励。

除去上述内部因素,学生所在团队、院校的支持及氛围、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外部因素也对学生的培育效果存在着极大的影响。

优质的教师是良好教育的基础。想要顺利指导学生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对教师自身素质有极高的要求。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参赛经验、对比赛的了解程度、指导方式的合理性都将影响学生在竞赛中的知识汲取和对于创新型训练的吸收程度,最终影响创新型教学效果。刘秋菊等[10]提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院校及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可通过大力宣传、开展讲座、研讨会等方式形成具有院校特色的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11],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良好的培养环境。但部分地方院校在组织实践性比赛时,存在信息发布不及时、宣传力度不足、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导致学生错失良机或竞赛体验不佳,影响最终表现[12]。

在以团队形式参赛的过程中,一个团结友爱、分工合理、沟通顺畅的参赛团队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郑文礼等[13]认为学科竞赛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发挥作用。

刘秋菊等[10]则更注重教学的系统性,提倡将学科竞赛融入实践教学体系[14],使得创新训练贯穿始终。合理的课程设置将实践训练、创新意识作为培养核心,有助于训练学生实践创新、信息分析、独立决策的能力,让课堂更具现实意义。

综合以上相关文献研究结果,文章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设为以下因素:参赛动机、指导教师素质、学校的创新氛围、学生创造力特质、学生的专业素质、参赛团队、竞赛组织宣传、课程设置、学生的创新创业绩效,并预测以上因素将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三、数据获取及分析

1.数据获取及研究样本。OCALE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是一个全国性的学科竞赛,参赛选手来自浙江、北京、广东、上海、重庆、江西、安徽等全国各地,截至2021年6月已经举办了七届。文章通过问卷星平台针对大赛的第六届及第七届的参赛选手展开线上问卷调研收集数据,共计回收问卷231份,有效问卷231份。其中男生人数51,女生人数180,分别占比22.06%和77.92%,女性参赛居多。学生多来自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三类专业,具备一定的跨境电商专业知识背景。从年级分布来看,参赛主体是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占比约77%。

问卷采用的测算方法是李克特5级量表。问卷的量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用于衡量学生参赛的创新创业绩效,设立了13个问题。另一部分量表则是影响因素量表,包括参赛动机、指导教师素质、学校的创新氛围、学生创造力特质、学生的专业素质、参赛团队、竞赛组织宣传、课程设置8个影响因素,下设37个题项。

2.数据分析。将各题项所得分数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所得KMO为0.953,Bartlett球形检验的Sig.值显著为0,说明问卷设计的自变量之间具有较强联系,问卷观测变量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只含自变量时Cronbach's Alpha系数系数值为0.968,同时包含自变量和因变量时系数为0.979,说明问卷信度很好,所有问卷题目均保留。从各个构面来看,Alpha值均介于0.701到0.960之间,说明研究创建的影响因素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问卷9个构面,共计45个题项均保留下来。

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除去参赛动机中个人兴趣、简历两个题项的载荷较低,其他7个维度的题项均高于0.6,对影响因素解释力较强。因此,本文将低于0.6的两个题项删除,保留剩余35个题项。学生的创新创业绩效共计13个题项,各题项的载荷均高于0.8,对因变量的解释力较强,所有问题均保留。

四、回归结果分析

本研究利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用学生的创新创业绩效作为因变量,自变量为参赛动机、指导教师素质、学校的创新氛围、学生创造力特质、学生的专业素质、参赛团队、竞赛组织宣传、课程设置。

从整体回归结果来看,DW检验结果为2.095,居于(1.5~2.5)之间,可得样本数据独立,排除自相关的可能性。调整后的R2为0.724,拟合优度较高,证明模型设置合理。VIF值均小于5,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问题。

将所有影响因素放入模型的回归结果如表3模型1所示,发现参赛动机、指导教师素质、学校的创新氛围和课程设置与学生的创新创业绩效关联不大,仅有学生创造力特质、学生的专业素质、参赛团队、竞赛组织宣传四个变量的Sig.值小于0.05,与因变量显著相关,并且相关系数均为正值,与假设一致。为进一步检验,本研究将不显著的四個因素删除后再次进行回归,所得结果如表3模型2所示。发现剩余四个变量依然显著,系数相差不大,模型稳健可信。

根据回归结果,得出学生的创新创业绩效标准化方程:学生的创新创业绩效=0.43*学生创造力特质+0.19*学生的专业素质+0.13*参赛团队+0.21*竞赛组织宣传

由上述内容可得,学科竞赛主要是通过培育学生的创造力、专业素质、打造专业的参赛团队及积极的竞赛组织宣传四个渠道驱动高校跨境电商双创型人才的培育。其中学生创造力特质的影响系数达到0.431,意味着学生自身的创新特质对其创新创业绩效影响较大。竞赛组织宣传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绩效的影响次之。

五、结语

文章以OCALE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为载体,对学科竞赛驱动高校跨境电商双创型人才培育路径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参与学科竞赛,学生的创造力特质、专业素质、优质的参赛团队以及院校或赛方的积极组织宣传所得影响系数均为正值,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产生积极影响,但在把握学生的参赛动机、指导教师素质、学校的创新氛围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仍需加强。

其一,学科竞赛通过模拟真实的竞争市场,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院校在培育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竞赛资源,注重观察学生探索新鲜事物的兴趣及能力,根据学生自身特质有针对性地对其加以引导,扬长避短。其二,竞赛组织宣传对学生创新绩效的影响系数稍低,仅次于学生创造力特质。竞赛组织宣传力度越大,学生创新创业绩效越高。通过对在竞赛中屡屡拔得头筹的院校学生了解得知,该校大力支持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竞赛,常常收集发布与专业相关的竞赛信息,赛前在全校展开竞赛选拔活动,及时组织指导教师团队,赛后开展经验分享会。其三,学生的专业素质每提升1%,其双创素质将提高0.19%。学生个体素质的差异性将极大影响其双创能力培养的结果。样本中参赛学生的年级分布集中于大二和大三,这是因为通过一定的积累,高年级的学生往往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能够加以灵活运用。院校理应在入学前期帮助学生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打好专业基础,在中后期鼓励学生参加竞赛,将理论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素质。其四,参赛团队越优质,学生的创新创业绩效越高。参赛团队的分工、协作、沟通、专业配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团队在竞赛中的表现。一个好的团队将有效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恰当的专业配比有利于学生实现相互学习、知识互补。竞赛举办方应减少对参赛人员的专业限制,深化教育部“以能力和职业发展为导向”的新兴人才培养要求,助力院校实现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组队,引导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最后,参赛动机、指导教师素质、学校的创新氛围、课程设置四个因素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均大于0.05,未通过假设,与因变量关联较弱。就参赛动机来看,排除载荷较低的题项后,导师要求、受他人影响、激励加分政策等题项得分较低,表明这些因素并非学生参赛的主要原因,从而对学生创新创业绩效未见显著影响。院校应把握学生的参赛动机,构建更为合理的激励方案,引导学生积极参赛。其次,指导老师的专业素质、竞赛指导经验、指导风格等对学生的影响极大。研究未见显著影响的原因可能是本文涉及的赛事中,指导老师主要扮演的是团队组织者和建议者的角色,竞赛参与度相对较低,导致影响力较弱。最后,学校创新氛围和课程设置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学生对相应题项的评分也相对较低,意味着参赛院校未能提供专门的实验场地、举办的创新创业讲座较少,在课程建设上过分注重理论教学,未将理论与实际结合,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教师理应通过竞赛指导经验,通过系统性分析,取用对学生有利的因素,根据竞赛内容对课程内容做出适当调整,让课堂更具现实意义,为学生未来从事相关行业提供更加切实的帮助。

[广州华商学院2020年重点学科项目校级重点学科——国际贸易学(2020HSXK06)]

参考文献:

[1] 杨洁,逯义军.高职院校基于双创的跨境電商人才培养模式路径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9(15):40-41.

[2] 杨楚欣.高职学院跨境电商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01):155-156.

[3] 刘锦峰.产教融合与高职跨境电商“双创”人才培养[J].文教资料,2018(32):126-127.

[4] 李智炜,宋兵,王玺.基于竞赛项目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46):202-204.

[5] 魏相飞,张刚,何锐,刘向远,白珑.以学科竞赛为抓手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4):295-296.

[6] 贾花萍.“学科竞赛+双创”模式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J].微型电脑应用,2020,36(09):12-14.

[7] 王海燕.创新型广告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与应用研究——以学科竞赛为驱力[J].福建商学院学报,2020(04):88-95.

[8] 郑谦.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参与主体及其影响力评价体系构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4):27-32.

[9] 陈素月,陈梦.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影响因素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07):141-143.

[10] 刘秋菊,罗清海,邹祝英,张红艳.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促进作用分析[J].高教学刊,2020(19):34-37.

[11] 赵璐,谢红强,李渭新,曹以,卓莉.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高校创新创业激励机制评价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20,18(04):98-103.

[12] 梁娟,伍贤进,黄荟,姚元枝.基于“学科竞赛+科研项目”驱动的地方院校生物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J].怀化学院学报,2020,39(05):136-139.

[13] 郑文礼,张凤翼,孙艳秀,韩伟,王慧.地方高校物理学专业学科竞赛的成效分析及对学生综合竞争力的影响[J].科技风,2020(34):169-171.

[14] 王良,曾斌,车晓毅.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探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20(10):192-195.

(作者单位:广州华商学院 广东广州 511300)

[作者简介:黄远香,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跨境电商教学研究。]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学科竞赛培养路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创业课程群组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浅析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幼儿教学趣味的培养初探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