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的构建实践研究

2023-05-30梁淼淼

山西教育·教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户外运动幼儿教师幼儿园

梁淼淼

在区域活动理念下构建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能够从多个角度完善户外运动活动课程的实践模式,使幼儿得以在良好的区域环境中真正建立起高效的运动体验,以此最大化地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使幼儿在运动中获得身体健康成长所必需的养分,真正以区域建设为渠道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构建户外运动区域,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实际运动特征以及户外运动教育目标制定具体的构建策略,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师的区域建设工作,为幼儿健康成长塑造良好的区域环境基础。

区域活动是当前幼儿园的主要教育方式,通过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构建教育區域环境的方式,能够真正以客观环境机制的辅助作用促使幼儿在区域中开展主题化实践,以此最大化地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在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以将户外运动活动课程与区域活动教育概念进行融合,切实构建幼儿活动区域以为幼儿的运动参与提供更好的客观环境,以此极大地优化幼儿的运动体验,使幼儿在运动中得到个人综合运动能力的提高以及个人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幼儿教师应切实结合户外运动的实际目标以及幼儿的运动特征做好户外活动区域的构建工作,为幼儿未来运动素养的不断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一、区域中的硬件投放

1.注重区域的安全排查

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身体正处于成长时期,这一阶段中幼儿的身体素质相对较弱,在户外运动实践中容易出现事故,并且户外环境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特定的安全隐患,不作规划与预防将会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在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中构建户外运动环境,则是为幼儿固定运动实践区域,使幼儿在相对熟悉的运动区域中减少因好奇心理而产生的意外事件,并真正在区域中做好固定化的安全排查工作,使区域环境这一基础硬件以较强的安全性成为幼儿户外运动实践的主要阵地,在保障幼儿安全性的同时,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的构建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先对区域位置这一硬性条件的选择进行安全性的排查。这要求教师意识到运动是开放性较强的实践活动,幼儿在实际的运动环节中往往缺乏自我规划,会出现散漫的运动现象,需要幼儿教师加以管理与引导。因此,在区域的建设过程中,幼儿教师应选择开阔的区域环境,一方面保障幼儿运动的灵活性,使幼儿在自由运动过程中不被环境因素阻碍发生磕碰等现象,另一方面则是优化幼儿教师的监督便利性,使幼儿能够始终在幼儿教师的视线范围之内,真正在区域中开展合乎规范的运动实践,以此最大化地提升个人的运动素养,保障幼儿的运动安全。

2.注重器材的多元准备

除了在区域位置这一硬件做好选择性处理之外,幼儿教师还应从器材这一应用性硬件方面做好准备工作,为幼儿在区域中运动活动的灵活开展提供重要的辅助支点,以此促进幼儿运动体验的切实优化。为此,教师应该以多元化作为器材这一硬件资源的投放方针,真正做好多种运动道具的准备,将它们放置在运动区域之中以供幼儿自主选择。这将真正能够使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器材开展户外运动实践,为他们积极参与运动区域实践活动打下重要基础。

例如,在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的构建过程中,幼儿教师除了为幼儿提供跳绳与毽子等运动工具外,还应结合幼儿的兴趣需求,将纸质足球、幼儿羽毛球等符合幼儿当前运动能力的运动道具放置在户外运动区域之中,极大地丰富幼儿园区域中的运动硬件资源。有了这些运动道具有助于幼儿在运动环境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材料,从而以积极的情绪参与到自主选择的运动活动中去。这样的方式可以极大地优化幼儿的运动情感,通过器材硬件的多元投放,真正为幼儿未来的运动习惯养成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区域中的软件设计

1.巧妙融合游戏形式

除了做好硬件资源的投放工作外,教师还应做好区域中活动形式这一软件的设计研究工作,使幼儿在区域中能够以配套的软件运作机制,良好地感受运动过程,实现运动体验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先坚持现阶段幼儿教育游戏化的课程改革方向,在区域软件设计的过程中推动游戏活动与游戏形式的巧妙融合。这种方式可以通过游戏的趣味性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使幼儿建立具有趣味性的运动体验,最终在区域中真正实现运动兴趣的养成,为幼儿未来的运动参与打下重要基础。

例如,在跳跃运动的户外运动活动组织时,幼儿教师可以将跳跃运动与竞赛游戏机制相结合,通过引导幼儿开展趣味竞赛游戏的方式,幼儿能积极地参与到跳跃运动游戏中去。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两人为一小组,要求幼儿在小组中以三轮跳跃比拼的方式,选出一次跳跃最远的幼儿晋级到下一轮竞赛环节。竞赛游戏机制能够有效地激发出幼儿的良性竞争心理,并在游戏互动机制下真实地感受到游戏的趣味性,使幼儿真正在游戏化的区域活动形式下建立趣味运动体验,为幼儿后续运动习惯的养成打下重要基础。

2.突出基础运动项目

在幼儿园户外运动活动区域的软件设计过程中,幼儿教师应以幼儿实际的运动能力为核心,在实际运动形式设计过程中始终以幼儿当前可以实际参与其中的基础运动项目为基本点,而后做好创新设计工作。只有明确运动项目的核心,在软件设计中突出基础运动项目,才能保障幼儿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运动区域的活动环节之中,并使幼儿切实完成运动目标,最终保障幼儿的良好运动体验,使幼儿的运动素养真正得到提升。

例如,在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的活动形式设计环节中,幼儿教师应始终围绕跑、走、跳等基础性较强的运动设计相关的主题游戏活动。这使幼儿能够始终围绕游戏主体参与到实际的运动过程中,切实完成运动实践。这种保障不仅为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合理提升提供了重要机制,而且从心理层面使幼儿能够在运动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心理体验,以此为幼儿未来的运动参与打下重要基础,以软件机制的设计切实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

三、区域中的要件支持

除了硬件与软件这两项客观条件的设置外,在户外运动活动区域的构建过程中,教师还应明确幼儿在运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幼儿心理这一要件条件的建设工作,为区域的有效构建与区域中活动的良好开展提供重要的主观支持。为此,幼儿教师应切实做好幼儿心理兴趣机制的分析工作,找准幼儿的兴趣需求,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使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运动区域活动环节中,真正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健康发展。

基于此,幼儿教师应该更多地将鼓励教育融入幼儿园户外运动活动课程中,通过教师温和的引导与情感上的支持,使幼儿可以始终积极地参与到实际的运动环节中,使幼儿对运动过程建立直接的体验,感受区域中所建设的硬件与软件形式,最终形成良好的运动兴趣,使幼儿始终以积极的情绪参与到运动活动中。此外,做好要件支持工作,还有利于幼儿形成终身运动意识,使幼儿不仅仅能参与到运动区域之中,还能够在未来的生活实践中主动开展运动活动,为其身体素质的可持续发展打下重要的运动基础。

在幼儿园构建户外运动区域,能够真正从客观环境建设方面为幼儿的运动实践提供更多元的实践支点,以此优化幼儿个人的运动体验,使幼儿实现个人运动素养的最大化提升,助力幼儿的健康成长,为幼儿未来的运动实践参与以及身体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打下重要基础。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三晋幼儿园)

(责任编辑岳舒)

猜你喜欢

户外运动幼儿教师幼儿园
冬季户外运动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爱“上”幼儿园
新西兰皇后镇的户外运动
数说户外运动行业前景
户外运动:做一个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