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活动化教学 构建魅力英语课堂

2023-05-30范本嫘

山西教育·教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课本英语课堂情境

范本嫘

小学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阶段,为了提高英语课堂质量,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利用活動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用英语思考、表达和书写的习惯。此外,依托活动化教学,教师与学生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开展良性互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打造富有魅力的小学英语课堂。本文从实际教学场景出发,通过多个教学案例,进一步探讨活动化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一、从实践中学习,激发学生积极性

活动化教学旨在通过游戏、活动、交际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提出“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育模式。在杜威看来,实践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依托于实践活动,学生先利用自己的资源接触社会。其次,通过与外界的联系,学生逐渐归纳出相应的规律,这也是知识的雏形。最后,根据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解,学生会产生知识的逻辑架构,并再次将对知识的理解投入实践。在此过程中,教师采用活动化教学替代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仅翻转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以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7 Chinese festivals”的教学为例。在课程开始前,教师要求学生针对The Spring Festival、The Dragon Boat Festival、The Mid-Autumn Festival以及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的习俗进行了解,通过询问长辈、查阅资料以及搜索网上视频,了解上述节日的活动、饮食种类。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分享上述节日的习俗以及习俗的变迁。在学生的分享中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不再拘泥于课本中的生词以及表述,而是依托自己所查阅的资料展开知识拓展。最后,教师将学生的表达进行纠正与总结。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积累不再单纯地依靠教师讲解,而是凭借自身的调查与实践自主学习。这不仅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方式,而且促进了学生理性思考与创新思维的养成。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是实现学校与生活相连接的重要手段。依托多种类型的实践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此外,凭借多种渠道促进学生学习原动力,也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谋而合。由此可见,教师利用实践活动,开展活动化教学是构建魅力课堂的重要环节。

二、从生活中学习,促进学生理解知识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使用。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搭建生活化的场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生活情境的形式上来看,情境的形式最好具有一定的英语文化特色,进而促进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思考。从生活情境的内容上来看,生活情境的搭建旨在真实与有意义,其中真实性主要指教师在营造生活氛围时要贴合实际,不能过分扩大生活现象,有意义主要指教师所营造的生活情境要从课本内容出发,并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以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Project2 A travel book”的教学为例。在该部分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天气、城市景物的描述以及“Its usually...”“Youll see...”“Youll eat...”等句型。为了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要求学生使用上述句型进行“春游景点推荐策划书”的写作。在策划书中,每名学生将推荐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春游景点并列明原因。通过网上资料查询以及实地考察,学生相继推荐了本地的不同景点,部分学生为了提高策划书的权威性,对班级内的春游意向作了简单的调研并放入策划书中。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写作与表达能力。

案例中,教师将知识点与生活相连接,构建生活化的情境,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更好地提高教学成效。

三、从演绎中学习,提高课堂趣味性

活动化教学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演绎的方式,鼓励学生亲自扮演书中角色,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书中内容。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重,教师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他们在扮演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共情能力以及逻辑思维。此外,依托角色扮演,学生在课堂中保持比较放松的状态,教师可以将教学隐藏于游戏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完成知识的积累。

以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1 The kings new clothes”的教学为例。Story time版块是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衣》的改编,从课本内容的布置上,本单元长句较多,不利于学生理解。但由于学生对该童话比较熟悉,所以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可鼓励学生依托课本以及自己的理解,将The Kings new clothes编成英语小短剧,通过学生的内部选举,划定一部分学生完成剧本的编写,一部分学生完成剧本的演绎。在短剧的演绎中,学生不仅完成了课本内容的学习,而且学会了根据课前作业进行单词和句式的扩展。

案例中,教师转变教学思路,构建了轻松的授课情境,通过课本内容的角色演绎实现知识的深度理解与吸收,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四、从交流中学习,提高学生表达欲

在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受制于应试教育的要求,英语课堂以教师为核心,进行单方面的知识灌输,致使学生的课堂参与主动性不强。此外,有的教师过于重视课堂目标的完成,往往忽略了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能力,阻碍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语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交际,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在课堂中搭建生活情境,促进学生理解,还需要搭建语言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让学生在交流中了解英语的语言规则及使用习惯,从而提高其口语能力和英语素养。

以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2 A new student”的教学为例。Story time版块主要讲述了老生Yang Ling向新生Nancy介绍校园的故事。为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教师鼓励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角色扮演,一人扮演老生Yang Ling,一人扮演新生Nancy,在介绍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用到课本中art room、classroom、computer room、library、music room以及playground的表述,还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介绍。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还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要锻炼学生的语言技能,进而发展其交际能力。为此,教师需要提供大量机会,提高学生的表达欲,让学生逐渐从“勤表达”到“会表达”。

总之,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最终目的是沟通与交流。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采用活动化教学法,从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弱化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展开学习。同时,教师应充分意识到,活动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需要从教学理念进行革新,潜心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活动化教学运用于课堂导入、新知识教授、课后复习等多个环节,让英语课堂更具魅力、更加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万安小学)

(责任编辑岳舒)

猜你喜欢

课本英语课堂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护患情境会话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