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享受教育的“幸福三感”

2023-05-30士心

中小学德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学校老师学生

士心

2020年12月,禹飚接任南海外国语学校校长。当时学校经过七年的快速发展,师生人数增至六千余人,校园面积扩展数倍,办学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获得众多荣誉,赢得良好办学口碑,成为广佛地区优质的九年一贯制名校。与此同时,家长和社会也给予了学校更高期待。“走好上坡路,很难也很燃。”禹飚校长认识到,如何实现“高速”发展后的“高质量”跃升,是时代给予南外师生们的新考验,也是新机会。

基于办学的现状,禹飚校长带领教师们坚持“让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构建“幸福教育体系”。学校通过“积极德育”“六个一课程”“学思行课堂”“导师制”等致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生活愉悦感和发展使命感,培养有理想的生活者、有本领的学习者、有担当的发展者,让学生享受当下成长的幸福和未来成才的幸福。

培养愉悦感,做有理想的生活者

说起学校生活的感受,南海外国语学校的孩子普遍的感觉就是“开心”。“所谓开心,从人性上讲,首先是吃好,睡好,玩好,然后再追求学习好。”禹飚校长说,依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要的基础上,才能去追求更高层级的情感和价值实现需求。

脑科学理论认为,人类的“愉悦之神”是多巴胺,它可以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奖励”而产生愉悦感。为了解学生愉悦感的由来,禹飚校长刚到南海外国语学校便设置了“校长信箱”,第一周收到学生来信20封,其中12封与“吃”有关,学校因此特别重视学生就餐问题。目前,学校就餐实行一天七餐制,除了正常的一日三餐,还有上午课间餐、下午课间餐、牛奶餐和宵夜。为了丰富菜式,学校食堂吸纳不同菜系的专业大厨,做到每周都有新菜样,每周都有新口味;并且聘请中山大学营养学教授和南海区教育发展中心营养学专家担任学校膳食营养顾问,保障学生营养健康。

学校每月为学生安排一次自助餐。自助餐当天,校园飘荡各种美食的香气,炸鸡块、猪脚姜、炒粉、各式水果等摆满餐厅,师生们围桌而坐,热闹又开心。为了科学管理学生用餐,学校设立了“学生膳食委员会”和“家长膳食委员会”,为食堂提供菜品建议和卫生监督等。第九届家委会主任张翠女士赞叹说:“我们看到食堂全面的安全措施,听到学生对饭餐的赞赏,我们相信最安全的饭菜一定是学校的饭堂,最好吃的饭菜也一定在校园。”

南海外国语学校学生比别的学校推迟半小时起床,以保证学生得到充分休息,心情愉快。为保证学生睡眠质量,学校成立了宿管委,并安排纪律委员协助生活老师进行管理。干净整洁的住宿环境,执行有序的宿舍纪律,为南海外国语学校学子提供了良好睡眠环境。

“玩得好”首先是运动好。学校以“一项健体专长”为抓手,形成了“一级(年级)一品”的健体样态。对于日常体育课,学校严格落实一周3节,每节时间不少于40分钟,且每天都有体育课间操、晚练活动,每天至少一小时文体活动。除此之外,学校还创新体育课程实施,每周安排一节体育综合课,一月一赛事,一学期一体测,一学年一节日活动。丰富多样的运动形式,充分释放了学生“爱玩”的天性。

为了让学生“玩好”,学校大力搭建“玩”的平台。“校园六节”系列活动趣味盎然,仁孝节,人人都有一颗“仁孝之心”;体育节,人人都有一项“健体专长”;艺术节,人人都有一门“艺术特长”;外语节,人人都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书文节,人人都能写一手好字好文章;科技节,人人都能参与一项科技创新。学校还围绕劳动教育,开展了“百花节”“南瓜节”“插花节”“义卖节”“中草药节”等特色节日活动,并与国家法定节日相呼应,让学生们在节日活动中汲取文化的涵养。

“玩得好”还推动学校减负增效,把课堂延伸到“六个一课程”及社团活动之中。学校“六个一课程”达33节;社团更多达58个,分文学院、社会科学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自然科学学院等六大院分别建设和开展活动。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深受学生欢迎。七年级朱文瑞同学庆幸地说,为了抢到数独社的课,他一大早就起来打开抢课系统,等待过程中忐忑不安,生怕抢课失败,最终他不负所愿,成功进入了数独社。

“抢进数独社”是南外学子成长的剪影。可以看到,吃得好睡得好让他们身心愉悦,而玩得好和学得好又让他们满足了情感互动。之后,他们的需求层次再次跃升,开始追求心中理想,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作为学校,学生情绪往往以教师情绪为参照,教师情绪是学生幸福感的晴雨表。出于这种思考,南海外国语学校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学校行政领导的第一个任务是要“哄老师开心”。“老师开心了,他就会把这种情感和‘招数迁移到学生身上,让学生也感到开心,从而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禹飚校长说。

为了让老师们“开心”,学校建立了一个瑜伽室、两个健身房、两个乒乓球室和一个桌球室,充足的运动场所、丰富的契合年轻人特点的运动形式,让教师们在工作之外有了放松身心的去处。在教学区,学校还专门建有一个幸福驿站,里面有奶茶、咖啡等饮料,教学之余,老师们可以来这里休闲小憩,看书品茗,愉悦心灵。学校工会組建的各类俱乐部,也大大丰富了教师休闲娱乐、沟通交流的平台。

激发成就感,做有本领的学习者

禹飚校长经常和老师们谈起一个现象:老师在批改作业时习惯拿一支红笔打叉或画圈。这会让学生在收到作业反馈时非常紧张,因为哪怕写对了99个字,但老师盯上的可能就是那一个错别字。鲜红的圈叉代表否定,这会让学生感到沮丧,没有成就感。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进步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结果期待,二是自我效能感。据此禹飚校长认识到,某种意义上,教育就是在世界的不确定性中,去帮助学生发现并实现未来的可能性,因此学生需要各种各样的鼓励。在鼓励中,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成就感,并进而越来越有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有学习的动力和方法,同时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一个有本领的学习者。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成就感,学校推行“学思行”课堂,将“博学,审问”作为学习的过程,把“慎思,明辨”作为思考的过程,把“笃行,评价”作为行动的过程。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教学的闭环。

学思行课堂激发了学生无限潜力,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因此不断涌现,其中优秀毕业生苏畅同学通过信息学竞赛入读清华大学;杨宇辰同学初中阶段即获得第38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总决赛金牌,进入国家集训队,获得清华大学的保送资格。张倬维同学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电竞职业选手。

在南海外国语学校,信息学是“王牌学科”,这让学校有着学习信息学“天然的沃土”。七年级的“信息学大神”林子琅来到南海外国语学校后,对信息学竞赛达到了痴迷的地步。在进入信息学班的第一天介绍自己时他就说:“我喜欢信息学,我要上清华。”在学校浓厚的信息学学习氛围中,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一起,让枯燥的学习变得有趣,再难的知识也没有阻止他们坚持的动力。最终,他们历经波折参加了2022年全国信息学CSP比赛,共67位同学获奖。

高质量的作业设计让学习“事半功倍”。九年级张嘉欣同学说,南海外国语学校老师们布置的作业非常典型,往往讲一道题可以衍生好几道同类型题目,老师们仿佛个个“题库”加身。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些“高质量”作业都老师们在吸收海量信息后加工而成,这为我们节省了更多的时间去冲刺薄弱科目。

跨学科的教学设计让学习“趣味盎然”。学校设有劳动基地行知农场,是实现“跨学科融合”的重要平台之一。生物科组张青老师说:“种植园为生物课提供了绝佳的实践基地,学生们从选苗、种植、培土、浇水全过程参与,实践和理论结合,实现了深度学习。这是教学的沃土,也是求知的乐土。”

八年级冯琪珺同学说:“我们班种的是胡萝卜,班主任经常带我们到菜地浇水施肥,语文老师还给我们讲田园诗,还说鲁迅小时候也有一片百草园,数学老师让我们丈量间距算浇水的最短路径,生物老师让我们观察生物的生长特点,物理老师亲自上阵说铁锹是费力杠杆,地理老师说种植要依据物候学,要看二十四节气。总之,太有意思了!”

课堂内外,学生们成就感满满,老师们也不例外。在和谐共进的科研氛围中,老师们不仅在专业成长中获得浓浓成就感,在学校文化设计中,他们也充分发挥校园主人翁精神,体验了深深的参与感。走在南海外国语学校校园中,经常会看到一些新奇有趣而又透着浓浓文化味儿的校园设施,这些园林雕塑都是老师们参与设计的。如正面看是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先生的头像,侧面看是一把小提琴的银色雕塑,就来自音乐老师的灵感;错落有致的“印刷活字”,就是语文老师通过大数据统计在诗词中挑选出来的高频字;空地上的一架铜色编钟,其“宫商角徵羽”五音节的设计就听取了历史老师的专业意见;其他如DNA分子式、多巴胺雕塑、莫比乌斯环、八大行星、丝绸之路、星辰图、四圣人像等等,也都是各科老师智慧的结晶。

为了提升教师学习成就感,每学期的教师大会,禹飚校长都会精心挑选书籍送给老师们,诸如《积极心理学》《心流》《终身学习》《任正非传》等,给老师们的心灵成长补充养料。学校每学期初还举办“闪电PKN演讲”,让每一位老师内心更加丰盈,让每一位老师都被“看见”。

为激发教师成长内驱力,学校建立了“校内名师评聘机制”,评选“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骨干班主任”“高级班主任”等;同时积极发挥各级工作室的引领辐射作用,帮助老师们迅速成长。目前,学校正积极利用已有的省级“李西鹏名师工作室”“张玉石名班主任工作室”,南海区“卢静仪名师工作室”等,以学校“青蓝工程”为连接点,实现名师的对标发展和师徒的共同进步,一批批青年教师因此得以成长。

2019年,刚毕业两年的李纯燕老师参加学校班主任能力大赛获特等奖,之后又以桂城街道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南海区赛。备战过程中,学校组织了优秀的智囊团和李老师一起进行班级管理艺术的探索。在那段日子里,她除了完成学校工作,晚上还要加班加点完成自我提升的任务。在付出了如人生的第二次高考一般的全力拼搏,加上学校、年级组和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鼎力支持,李纯燕老师继续高歌猛进,拿下当年佛山市班主任能力大赛特等奖。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之后,南海外国语学校的青年教师们奋勇争先,在佛山市和南海区教学能力和教学能手大赛中纷纷折桂,斩获数十项一等奖或特等奖。数学科黄瀛莹老师入职第二年就被评为佛山市教学能手,这既是她个人努力的结果,也得益于学校卓越的备课和科研氛围。在学校青蓝工程中,“师傅”庞小访老师带着她“推门听课”,博采众长,向众多前辈学习课堂教学的精华。“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和一批优秀的同行者一起做扎实的教研,共享优秀教学案例,我的小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的。”黄老师说。

为提升教师成长质量,学校联合华南师范大学开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以“微任务,微团队”的模式,由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担任理论导师,广东省名师担任实践导师,打造高质量的“学思行”课堂,培养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及扎实专业能力的教学能手。

创新的培训模式给师生们带来新的成长动力。语文科吴玥老师是广东省名师丁之境的“铁杆粉丝”。她说:“得知偶像成为自己面对面的导师,并且自己的课能够得到丁老师的点评,我瞬间对教学充满了激情。”在得知华南师范大学周小蓬教授将到校听课指导后,学生们很惊讶:“大學教授来听我们班的课啦!”听完课后,一位女同学激动地说:“周教授,您在华师等我!等我考上华师,我要做你的学生……”

教授与名师的指导,让老师们获益良多,也为学生们打开了一片新的世界。

赋予使命感,做有担当的发展者

南海外国语学校创办之初,黄新古校长曾和时任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禹飚有过深入探讨。当时黄新古校长本着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期待,定下了校训前半句“敏行日新”,后半句则未确定。禹飚主任从人的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角度,建议后半句为“修己安人”,语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化用,蕴含着一种博大的使命感。黄新古校长非常赞同,南外校训即由此而来。

使命感是一种崇高的责任感。学校育人目标定位高远,着力培养学识、眼界、心灵卓越者。卓越首先意味着有博大的胸襟,有强烈的使命情怀。

在禹飚校长的家乡,人们特别注重编修族谱,这让他从小就感觉到,人不能光为自己或家庭而生,人还从属于家族、家乡乃至国家。因为是湖南人,别人眼中毛主席的老乡,他常常感觉到被激励,生出一种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他常在教师大会上鼓励老师们自渡渡人、修己安人,以不断精进之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成长进步,做学生的摆渡人,也做“成己”的“修行”者。

由此,南海外国语学校特别注重“生涯教育”,借助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进行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抉择,树立生涯发展的使命感,成为有担当的发展者。

为此,学校大力开展节庆纪念日活动,举办入学礼、成长礼、青春礼、毕业礼等,让学生获得成长体验和思考;举办“家庭职业树”活动,让每一位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了解父辈的职业属性、工作内容和能力需求,通过聆听父辈的故事,激发对个人成长与家族发展责任的思考。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职业,激发学习内驱力,学校还邀请航空航天专家申行运,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教授,季华实验室微纳光学专家郑梦洁博士等科学家来校讲座,唤起学生的科学梦想。邀请作家盛慧先生来校讲座,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写作的热情;邀请《最强大脑》导师、心理学教授攸佳宁老师来到校园,指导学生高效学习;邀请斯坦福教授陈晟博士,讲述求学路上的宝贵经历,为学生树立生涯梦想;邀请传统手艺人饶宝莲女士来校分享剪纸的魅力,拓宽学生对职业的认知。

这些活动,让学生对生涯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七年级的张涵茉同学说:“传闻中的大咖和电视里的传奇人物和我们面对面交流,让我重新燃起奋斗的力量。我的梦想不再局限于考试分数,而是更广阔的未来,我要为我的梦想而更加努力。”

为了让梦想“落地”,学校积极举办“模拟招聘会”,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特长和性格特点,应聘“校长助理”“季华实验室人力资源部主任助理”“移动公司研发部主任助理”等“职位”。学校还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的专业招聘人员,进行模拟“压力提问”,帮助学生了解职场需求及应对不同职业情境和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不仅素养得到提升,对职场也有了更深刻的感知。成功应聘校长助理的陶昊轩同学更是在重要的校级交流和区域交流中,自信地担任了学校的讲解员和形象大使。

聚焦学生成长,让他们从“小我”到“大我”,成为有使命担当的未来建设者。学校通过研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海天酱油厂”“季华实验室”等本地知名企业,了解相关行业知识,参与产品研发制作,实现了从课内到课外、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通过“徒步三龙湾”“登顶魁星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湾区经济发展的魅力,激发投身家乡建设的热情。在研学基础上,学校开设以“地方美景”“文物鉴赏”“传统技艺”“前沿科技”“红色基因”等为主题的“大巴课程”,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未来科技的兴趣,为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驱力。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也得以同步发展。为更好推进学校生涯教育的开展,教师们不断学习,精研业务,目前已有42位老师获得NCDA认证生涯导师资格证。此前,学校已有32位老师获得广东省家庭教育讲师的资格证书。师生的共同成长、发展,为学校全员导师制的推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长小组”活动,是导师制活动的缩影。活动中,各小组以导师为核心建立成长小组微信群,通过这一交流平台,提供学法指导和心灵咨询等。各成长小组在导师指导下,共同开展假期小组主题活动,比如共读一本书、围炉夜话谈寒假趣事、一起跳“布洛芬”操、多人配音作品、网络辩论赛等,真正做到了“讓每一个老师都有可牵挂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可倾诉的老师”。

导师制也是生涯教育中教师个性化指导的平台。马德志老师利用暑假时间,组织成长小组的同学开展跑步活动,通过运动平台设置总目标,并号召家长、学生、老师齐齐参与,广受欢迎。对此,马老师说:“良好的体魄可以让学生精力更充沛,学习动力更强大,同时运动能驱散负面情绪,让人积极拥抱生活。我们相信,只有拥有正能量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担当、能担当的时代新人。”

禹飚校长对“幸福教育”理念的坚持,让南海外国语学校建立起一支特别有爱心、特别有智慧、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教育团队。在这种“四特”精神的感召下,他们正书写着幸福教育的新答卷。我们相信,享受教育的“幸福三感”,会成为南外师生成长的动力之源,让南外教育教学质量再上台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品牌学校,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学校老师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学校推介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聪明的学生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