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资助协同育人体系构建
2023-05-30梁健晟
摘 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部分高校学生在面临经济困难的同时,在心理建设、学业成长、就业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高校应明确现阶段学生资助工作的基本内涵和意义,明确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现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分析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资助育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积极探索建设资助协同育人体系的路径,在全面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能肩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疫情防控常态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协同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3-0012-03
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资助育人应成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抓手,要充分挖掘资助育人元素,完善资助育人机制,不断提高资助育人质量。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实现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的有机融合。2019年末,新冠疫情暴发。2020年2月,教育部财务司、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联合印发
《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教财司函〔2020〕30号)等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党中央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的资助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积极探索“资助+”协同育人发展模式,持续做好学生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工作,为困难学生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生资助工作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一)做好资助育人工作是党对高校的政治要求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的历史时刻,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做好教育的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最直接体现[1]。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学生资助工作是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一环,也是助力脱贫攻坚、体现党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举措。高校应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和发展性的资助,特别是通过疫情防控这一思政大课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资助育人工作是体现高校科学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2]资助管理工作包括资助政策、资助对象、资助规范化、资助系统化、资助育人等一系列内容。在传统的资助工作中,主要由人工操作完成,难免存在工作效率低、时间成本
高、准确率低等问题。基于此,高校应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完善资助信息系统功能、困难情况动态化管理、资助工作绩效评价,打破数据信息平台闭塞的堡垒,形成规范化的育人制度,提升高等教育资助管理科学化水平。
(三)资助育人工作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
资助工作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一环,从基本的生活资助到对困难学生的信心构建、能力提升、思想引领,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困、资助、育人工作同泽同袍,高校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管理理念,将物质资助落到实处,将精准资助与树人育才有效结合,在扶贫、扶志、扶智的循序渐进过程中构建有温度、有力度、有情怀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
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现状
(一)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现状与心态特征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拥有正常的学习生活,不仅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內容,也体现了党中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共同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做到精准帮扶的同时,高校应重点关注脱贫不稳定家庭、突发困难家庭、特困供养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患重大疾病学生的状况,及时给予他们必要的经济资助,确保困难学生不因疫情致贫、不因疫情返贫,顺利完成学业。与此同时,高校应关注困难学生普遍存在的敏感自卑、焦虑自闭、偏执失控等负面心理,及时因势利导,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工作队伍的作用,帮助困难学生消除心理疾困[3]。
(二)聚焦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重点关注群体和现象
新冠疫情持续期间,从“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线上学习,到返校后的集中学习,“非必要不外出”的要求,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家庭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来自偏远地区从事种植业的学生家庭收入锐减;疫情反复导致各地区不同程度的停产停工,也给以外来务工为主的家庭带来经济损失;高校也因疫情防控要求执行“非必要不出校”管理措施,导致部分勤工俭学的学生失去校外兼职的收入。基于此,高校应重点关注此类学生的心理情况,在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纾解心理压力的同时,培养受助学生反哺社会的意识,实现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效应。
(三)关注交换生群体,彰显高校人文关怀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也有一部分在境外留学的交换生需要进行教育管理,这部分学生虽身在境外,但学籍在国内高校,身心压力不比国内学生小,这给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增加了难度。一是境外交换生受疫情影响导致生活困难,二是境外疫情严峻导致学生归国难,心理压力大。针对这些情况,部分高校建立了境外交换生自我管理委员会,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为宗旨开展日常工作[4]。自我管理委员会成员经常深入交换生宿舍,了解交换生的所思所想所需,及时反馈生活实际问题,及时帮助解决或向教师反映并寻求解决方法。同时,班主任、辅导员积极通过微信、易班等网络平台推进交换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交换生身在海外,但心系祖国,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现实困境
(一)形势变化复杂,学生困难程度加重
疫情时期形势复杂,学生资助工作难度加大。一是疫情时期,除了春节留校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只能在家中上网课,班主任、辅导员只能通过微信、QQ等形式了解学生情况,缺少面对面的交流,减少了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线下互动。如果有学生出于自尊心等原因不上报困难情况,有可能导致部分隐性困难学生失去被资助的机会。二是学生困难程度将更加严重。由于疫情波动,学校内部的食堂、图书馆、助理类的勤工助学岗位减少,使得学生接受校内勤工助学的机会大大减少。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部分高校实行“非必要不出校”管理,学生无法到校外进行兼职,经济困难学生因此失去诸多勤工助学的机会。三是疫情防控时期,学生长期居家造成的家庭关系紧张,与同学关系疏离,对部分学生身心发展造成影响;返校后受到封闭管理,不能随意出入学校,引发了部分学生的不满情绪,加大了校园安全管理的难度。
(二)重保障学业帮扶,轻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作为高校的中心工作,承担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使命。在资助育人方面,部分高校将经济资助的重点立足于维持困难学生的日常学业和生活,未能全面考虑通过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经济困难学生自尊心比较强,往往希望通过个人努力改变家庭和自身命运,而当遇到挫折时,会比同龄人的压力更大;同时,面对不同的生活环境,面对优秀的同学,难免会产生自卑羞愧的心理,认为受到资助会遭受其他同学异样眼光,甚至抵触经济资助。根据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4.6%的青少年存在抑郁相关症状,其中重度抑郁比例为7.4%,基于此,高校应更加重视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重资助手续办理,轻励志感恩回馈
国家开展资助工作以来,资助力度不断加大,资助过程不断规范化、透明化,但同时也呈现出育人功能的重视力度不足等问题。主要体现为:一是部分受助学生认为受到国家、社会的资助是理所当然,将心思放在如何申请更多资助上,一旦资助手续烦琐或者没有得到预期资助,则怨天尤人、抱怨不公;二是部分受助学生信用意识较差,抱有侥幸心理延期或者拖欠国家助学贷款,使其个人征信受到影响;三是部分受助学生认为只有学习好才能获得奖助学金,平时埋头学习,忽略了社交活动,导致难以融入集体,在日后工作中也难以融入团队。基于此,高校应多措并举,帮助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资助育人的“心”发展[5]。
四、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资助+”协同育人发展模式的实践向度
(一)“资助+解困”:严谨规范,以规范化科学管理为学生纾难解困
一是精准识别,动态帮扶,准确掌握困难学生情况。高校应建立困难学生资料库,通过每学年或者每学期的经济困难认定,了解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经济情况,并且通过困难认定的不同等级给予其不同程度的资助。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可以通过困难认定系统筛选出原建档立卡户、特困供养人员、患重大疾病的学生信息,反馈至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进行动态追踪和应急帮扶。当遇到地区突发困难情况,也可通过困难认定系统筛选出地区家庭困难学生进行精准帮扶。二是科学管理,规范制度,为困难学生纾难解困。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型期,由于高校学生数量逐年递增,困难学生也随之增多,所以,高校应把资助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做好建章立制的制度建设,保证困难学生得到相应的帮助。一方面,建立完善的资助认定系统。在经济困难认定中,应从制度规范、认定程序、公示反馈等方面做好认定工作,切实做到认定对象公开透明、认定材料真实有效、认定结果公平合理,使国家的资助经费落到实处。另一方面,积极推进资助工作考核評价。评价机构应以第三方考评的形式,从制度建设、经费投入、政策落实、工作成效等方面对资助工作进行评价,在“客观公正、导向明确”原则的基础上推进资助工作有序开展。
(二)“资助+关怀”:人文关怀,以学业心理辅导提升“育人”实效
受新冠疫情影响,部分学生面对居家隔离、学习生活受限的情况,可能出现人际交往、学业、就业等困难,如未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有可能给学生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高校应注重对学生的隐性教育,切实做好学业心理辅导,舒缓学生压力。首先,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线上线下教学工作。针对部分教师无法返校进行线下授课的情况,高校应加强线上教学工作力度,保障线上线下课程稳定有序开展。其次,做好学生心理教育的正面引导,重点关注特定人群。针对学业心理困难、就业压力过大、情绪管理有障碍的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应及时进行正面引导,做好心理“防疫”,彰显人文关怀。针对有既往病史、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高校应给予重点关注。如学生有病情复发倾向,应及时带其到专门的精神专科医院就诊,并做好心理疏导和帮扶。最后,做好价值引领,加强家校联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高校应通过线上交流、线下家访等方式,与家长交流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三)“资助+赋能”:授之以渔,以价值引领助推学生成长成才
一是授之以渔,以模范引领激励助推成才平台。资助工作要以物质资助为基础,以发展性资助为重要手段,实现资助育人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华南农业大学每年举办本科生“模范引领”评选,设立“华农之星”“自强之星”等项目评选,开展“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资助育人活动,为困难学生树立标杆榜样,营造比学赶超、创优争先的良好氛围。二是返哺之恩,以价值引领助推感恩回馈长效机制。高校应重视学生的助后教育,积极探索助后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实践,构成资助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交桥”。一方面,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知恩感恩教育,以疫情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事迹培养困难学生的奋斗精神和感恩意识,积极反哺回报社会;另一方面,可以推动助学贷款放款银行进行资助政策、金融知识宣传,使学生远离诈骗、诚信贷款,将诚信品质内化于心。
高校应把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资助育人当中,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疫情防控这一生动的思政课为契机,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展现学生的“战疫”新风采。
参考文献:
[1] 光明日报评论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二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DB/OL].(2017-10-27)[2022-05-23].http://cpc.people.com.cn/19th/n1/2017/1029/c414531-29614606.html.
[2] 习近平扶贫新论断: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和精准扶贫[DB/OL].(2016-01-03)[2022-05-23].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103/c1001-28006150.html.
[3] 财政部机关党委.财政部科教文司:立足本职做贡献[J].中国财政,2020(8):35-36.
[4] 江瑞芳.谈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3-74.
[5] 2020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EB/OL].(2021-09-18)[2022-05-2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1008834571040459&wfr=spider&for=pc.
编辑∕李梦迪
收稿日期:2022-04-25 修回日期:2022-05-24
作者简介:梁健晟(1990—),男,广西梧州人,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学生管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2021年度广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基于易班平台推进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探索”(GDWL21YB63);2020年广东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会党建研究课题“基于组织力提升的高校研究生党建‘双创工作模式研究”(2020BK104);2021年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工作课题“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多維路径研究”(2021Y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