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与作为

2023-05-30王存义

参花(上) 2023年5期
关键词:文化馆服务体系群众

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高群众文化艺术修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传承历史文脉,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和责任。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强调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各级文化馆应该以建设现代文化馆为目标,深入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明确自身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积极作为,为群众提供丰富而优质的文化服务,推动文化事业不断持续、高效发展。

一、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

文化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先行者和示范者

文化馆肩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艰巨任务,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处于先行者和示范者的地位。当前,文化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坚持打造多元化的文化服务形式,营造“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发展环境;坚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人才资源,推动文化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带领新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的发展与推广,为新时代文化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探索示范公共文化发展路径,打造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示范引领群众参与文化创造,推动文化事业走向繁荣。

(二)高质量公共文化发展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文化馆具备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推动公共文化体系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推动者和实践者的地位。当前,各级文化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基于群众的多元化需求以及自身的实际条件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不同群体提供免费开放服务,创新推进全民艺术普及,组织开展多元化的群众文化活动,让流动文化服务和文化志愿服务深入基层。同时,加强数字化服务,打破公共文化服务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界限,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为群众提供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文化服务,让群众在获得文化服务的过程中提升了幸福感。

(三)群众文化服务的主导者和引领者

进入新时代以来,群众的文化生活出现了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人们希望自己的精神世界更丰富、更美好。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机构,要对群众的需求作出回应,并扮演好群众文化服务主导者和引领者的角色。当前,文化馆积极整合自身优质文化资源,主导文艺创作,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推出优质文艺活动,以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文化馆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引领群众参与文艺创作,共同推出更多优秀的群众文艺作品,以丰富群众的精神世界、增强群众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基于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其在实践层面对文化发展主要起到了如下作用。

(一)有利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

文化馆通过采取相关措施能够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例如某区文化馆积极构建总、分馆制服务体系,以街(镇)文化站为分馆,社区、村(屯)为支馆的总分馆制现代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区域内三级公共文化设施成为上下联通、资源共享、服務优质、有效覆盖的整体。这些措施能够健全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分版块完善文化阵地的构建;同时也协调了不同主体的责任,促进文化惠民工作开展,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升了文化软实力和区域影响力。

(二)有利于提升文化供给水平

文化供给是满足群众新期待的需要,也是文化馆工作的重要内容。文化馆通过采取措施能够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文化供给。例如某区文化馆以文化惠民、文化普及、文化引领、文化交流、文化创新为目标,积极履行各项职责使命,组织开展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其中包括新秧歌大赛、新春惠民直通车、农民文化艺术节、百姓大舞台系列展演、非遗传承保护项目作品巡展、公益电影展映、全民健身暨百姓健康舞活动等文化惠民活动,这些活动在项目化的运行中逐渐形成品牌,形成了规范化、优质化的文化供给,提升了当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质量。

(三)有利于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是广大群众,而文化馆创新文化内容、打造多元化的服务形式,能够充分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例如某区文化馆通过组织区域内百姓艺术团队开展流动舞台进村(屯)、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重点项目工地活动,“送欢乐、下基层”等系列群众文艺演出活动,并通过线上线下等渠道吸引群众参与其中。这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了群众对业余文化生活多元化、个性化的精神需求,全面提升了群众的文化素养。

三、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愈发强烈,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呈现特色化、高质量的趋势。而文化馆基于自身的地位和作用,应积极作为,以饱满的激情来提供更加均等、更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在更大范围内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1]从实践来看,文化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作为。

(一)发掘、发挥、整合资源优势,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化发展

文化馆自身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其涵盖文化艺术类型的多样性和内容的包容性,可以说动静皆宜,其延展性、融合性强,社会覆盖面广,对不同的人群可以提供相对精准高效的文化服务。基于此,文化馆应积极整合优势资源,顺应文旅融合的趋势,为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化发展。

例如,某市文化馆是当地公共文化服务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担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文化馆致力于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以“非遗+旅游”为代表的一系列实践模式深度融合,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实践过程中,文化馆深入挖掘本土非遗文化脉络,按照“挖掘一批、发展一批、推广一批”的流程扶持、引导非遗进景区,在旅游发展中保护、传承非遗文化;扶持非遗文创产品、衍生产品的发展,在旅游环境下发展、壮大非遗品牌;以文化和旅游活动为载体,打造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以传统优秀文化、地域特色文化、城市记忆文化为主要内容,创新小剧场演出、实景演出的模式,让观众身临其境,通过互动式、沉浸式的表达方式,推出更适应时代的文旅融合服务和产品,增加观众的参与感、体验感。

(二)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提升群众文化发展质量

公共文化空间和设施的转型升级是要满足人们对文化空间的价值诉求,也是公共文化服务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考量。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馆正在从一个“文化”场所转变为生产文化、创造文化、传播文化的场所,这样高品质文化空间也逐渐成为人与人新型社交空间。因此,在群众文化服务中,文化馆应注重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吸引更多的人能走进来,融进来,为不同群体创造体验文化的良好环境。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与抓手,要从优化设施布局,激活存量资源,提升服务品质等方面着力,创新建设模式,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空间环境,激发群众走进文化馆的意愿。当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不仅能够吸引群众走进来,更能够为群众提供“触手可及”的文化服务。例如,某市文化馆依托自身的傳统文化资源对空间美学进行设计,增加服务内容上的吸引力。在这里,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触摸到、不同领域的文化碰撞可以触摸到、新兴文化业态可以触摸到,演出、培训、展览、市集、交流、探讨……诸如此类,种种传统活动载体在内容创新、方式创新上紧跟时代步伐,紧跟群众审美发展,紧跟群众文化需求发展,从而真正为群众提供了一个畅享文化的平台。

(三)推动数字化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全面发展

现代文化馆的工作模式是馆内馆外联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是公共文化“沉浸式”“互动式”体验服务的新模式。[2]在现代技术手段的支持下,文化馆依托优质数字资源的建设、网络云平台的运营、大数据矩阵的分析画像等为群众提供了更为精准有效的文化供给;依托网络社群互动、线上渠道反馈、新媒体有效补给等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侧的个性化诉求。例如某区文化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积极推动数字化建设,并全新上线“虚拟智慧空间”,真实还原文化馆真实场景,让群众不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制约,通过智能手机就可随时随地进入线上虚拟空间参观,获取不同类型的文化供给,沉浸体验优质文化服务。此外,该文化馆还打造公益课堂金字塔型的艺术培训,实现从艺术普及到文艺鉴赏提升再到文艺社团蜕变的递进,同时采用直播、录播,线下课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增加服务覆盖面和提供针对性服务,通过社群搭建和运营来提升平台黏合度,让公共文化服务能“活”起来,“合”起来。这样的发展措施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从内容到形式的提升,满足了从群体到个体的差异化服务,进而实现了公共文化供需的高度匹配,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全面发展。

(四)依托社会力量支撑,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发展

解决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与广大群众文化需求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需要现代文化馆有开放、包容、创新的意识,高效、务实、迅捷的行动力。在实践发展中,文化馆应以发展的眼光审视自身的职能定位,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特别是在作品创作、活动策划、融媒体建设、品牌IP建设上,借助资金撬动社会力量,借助事业平台助推市场发展,发挥好平台优势,吸引优质的社会机构、社会资金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上形成发展合力,实现多元化的文化供给。例如,为了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某市文化馆在2022年以“向美而行”为主题,依托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向基层开展文化产品配送,联动全市11个区文化馆、176个文化站及社会分馆共同打造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系。市民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收获良多,社会反响热烈。为了持续建设公共文化优质产品库,该文化馆启动了“全民艺术普及公开课”项目,着力引入社会力量,坚持开放合作和共建共享,秉承公益、公开、高品质要求,长期面向社会各界征集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依托新馆进行展示宣传,丰富公共文化优质产品库,同时扶持培育一批有特色,有活力,有责任感的社会组织和特色团队,从而更好地满足群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新需求,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发展。

(五)加强人才培养,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

文化馆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繁荣群众文化生活、推动文化事业持续、高质发展,归根到底要靠队伍、靠人才。因此,文化馆应提高对文化服务人才的重视,加强人才吸收和培训,促进专业化队伍建设。

结合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文化馆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应重视以下几点:第一,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基层,提升其责任感和使命感。文化馆应定期组织文化骨干下基层,时常倾听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对文艺的喜好和需求,指导工作者敢于动笔、勤于动笔、善于动笔,创作出受群众欢迎、喜爱的好作品以及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的文艺作品。第二,加强理论指导,提升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文化馆应利用线上线下渠道,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训模式,并管好阵地、网站、微信平台,邀请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展开培训班,为文化服务人员提供指导,并通过专业交流不断创作、完善文艺作品。第三,积极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在实践中推动精品创作、促进人才发展。文化馆应定期组织开展征文、征稿和群众文艺创作活动,为群众提供优质文化产品的同时,也让文化服务人员获得锻炼的机会,密切与群众的联系,提高文化服务能力。

四、结语

总之,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肩负着新时代公共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和使命。基于此,文化馆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文化惠民的覆盖面和时代性,打造特色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服务,以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更高要求。当然,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文化馆还应该进一步巩固自身地位、履行自身职能,顺势应势,主动作为,创新文化产品、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益年.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数字文化馆建设的思考[J].艺术家,2022(11):125-127.

[2]谢岩珂.论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与作为[J].学术评论,2012(Z1):65-67.

(作者简介:王存义,男,肥城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文化馆服务体系群众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多让群众咧嘴笑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