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舞蹈创作中的创新思维

2023-05-30薛依沙

参花(上) 2023年5期
关键词:舞蹈创作思维

舞蹈以人的肢体动作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尤其是在传递情感方面,舞蹈的表达形式更加明显。舞蹈艺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规律,不同的舞蹈表演者对同一种舞蹈的表达方式也各不相同。在舞蹈创作中,无论是对舞蹈进行创新还是对已有的舞蹈作品进行再创作,都需要舞蹈编创者将创新思维融入舞蹈动作本身。

一、舞蹈创作现状

(一)舞蹈创作选材单调乏味

一些舞蹈编创者在舞蹈选材的过程中没有探索新的题材,过于单调的题材往往使观众提不起兴趣。舞蹈选材是舞蹈编创的首要步骤,但是不难发现,很多选材由于在精神层面的呈现不够全面,所以不足以体现该舞蹈的价值意义。在舞蹈的发展中也经常出现舞蹈题目与内容不一致等现象。这样的舞蹈作品因为体现不出品质,导致只是在历史长河中一闪而过,很容易被人们遗忘。针对那些题材有底蕴、有根源的舞蹈作品则从众多舞蹈中脱颖而出并被人们一直传唱,例如,《七盘舞》《长袖舞》《惊鸿舞》《霓裳羽衣舞》《胡旋舞》《狮子舞》等。作为新时期的舞蹈编创者,在创作舞蹈的时候更需要赋予舞蹈“真实性”,这样才能让这些舞蹈更加富有真实性和感染力,才能一直被延续和传承。

一些舞蹈作品空洞乏味的原因是部分舞蹈编创者过于急功近利,他们针对各个舞蹈大赛最终的评判标准,往往以作品更加容易获奖为目的,所以这就导致舞蹈作品千篇一律、枯燥乏味,造成观众审美疲劳。

(二)舞蹈创作主体立意模糊

在舞蹈艺术中立意也是极为重要的内容,舞蹈创作的立意不是简单的文字摆设,而是需要编创者对作品立意深入挖掘和执着追求。如果在创作舞蹈的时候没有重视立意的重要性,那么创作出来的舞蹈也是无根之木。舞蹈艺术创作是编创者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通过舞蹈作品将自身的认知与感受同观众交流,这时舞蹈作品的立意就不能只是编创者自身的立场,还需要具有一定社会意义才能给予观众新的启示。在当前阶段,有一些作品使观众在观赏完之后完全不知所云,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编创者没有将这些舞蹈作品的立意表达出来。

编创者在切实体验生活感受百态人生时,会出现激发他们灵感的事物,对这些要素进行提炼、升华,最后在舞蹈中艺术化地展现出来,就形成了舞蹈作品。在立意的过程中也是对舞蹈选材的再认知,应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创作,体现新颖的立意。立意受到题材运用方式以及认知题材角度等方面的影响很大,而且编创者的个人追求往往又会对题材以及角度的选用产生影响。因此,编创者要不断尝试从新的角度去发现,在此基础上还要将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创造社会价值更高的作品。一部作品想要走进观众心里,不能仅仅从表象来思考问题,更要抓住中心和热点,从深刻的立意方面提出实际的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三)舞蹈创作表现华而不实

与其他一些艺术表现形式相比,舞蹈的表现形式具有相对比较独立的审美价值,同时具备丰富的感染力。新时期背景下一些舞蹈编创者盲目迎合时下热点,创作的舞蹈作品都在刻意地追求“新”和“奇”来吸引更多的观众,但是却没有重视对舞蹈创作技巧科学合理地运用。这就导致部分舞蹈编创者在经过长期的创作之后,舞蹈动作技巧和舞台表现上都有着明显的进步,但是忽视创作重点,追求技巧的懒人创作模式,用技巧及技法去拼凑作品,造成“玩不转人物”去“玩动作”“戏不够,技巧凑”的现象。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往往失去舞蹈本身的特质,致使舞蹈创作偏离正轨。

如果一部舞蹈作品只是盲目炫技,則舞蹈主体人物、内容便都成了装饰部分。一些舞蹈编创者只是侧重“从动作出发”的技术手法,而忽视了舞蹈作品应该拥有内容情节与结构。作为舞蹈编创者在创作舞蹈的时候不能只是将技巧与技法编凑一起,要认识到技法手段与艺术内涵的不同,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来不断创作符合新时代观众审美观念的舞蹈作品。

(四)舞蹈创作脱离实际

在当前时代,一些原创舞蹈作品的数量越来越多,相当多的创作者都注重创新思维,打破传统格局的限制,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但是在实际创作中,部分创作者会将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主观意识灌注于作品之中,这样的作品往往会脱离实际,也造成了舞蹈作品的无厘头、不贴近生活、不反映人性的现象。

舞蹈作品的创作不能脱离社会本质、生活本真及人物本质,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体现真实的生活情感。生活是创作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在作品当中能够引起观众产生共鸣的重要因素。例如作品《中国妈妈》中那抄手的动作形象,就是创作者通过对东北妇女的日常生活进行观察,然后将其中的一些人物形象提炼出来。由此可见,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如果创作者脱离实际,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是没有艺术生命力、没有情感的。只有贴近社会生活创作出的作品才能更具感染力,才能被观众所喜爱。

二、舞蹈创作中的创新思维原则

(一)创作与实际生活相互结合

不管是舞蹈艺术形式还是其他的艺术形式,往往都是源于生活,最终又要高于生活的。针对舞蹈作品来说,生活就是创作最为重要的来源,同时也是作品当中最能够吸引人的元素。在舞蹈创新的过程中,要将创作者所见所闻通过创新的方式来展现这些独特的舞蹈形式。实际上,舞蹈的创新过程也就是对实际生活进行再塑造和再展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事物美感的形式往往就是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出来的,这也是人们喜欢舞蹈的原因。日常生活中的每一种事物都能作为舞蹈创新的素材,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融入生活当中的一些美好事物元素,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舞蹈的动态艺术美展现出来,进而促使舞蹈的创作内容更加丰富。当观众在观看这样的舞蹈作品时才能引发情感共鸣,最终不断提升自身鉴赏水平。

(二)创作中融入情感

对于舞蹈的创作者来说,从生活中选好题材后,要对自己选择的题材仔细观察和思索,然后为作品赋予一定的情感,使其艺术性得到增强。尽管舞蹈的来源是生活当中的各种事物,但是大部分事物都是静态的,这就需要创作者具备超群的创作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将静态事物转化为具有动态效果的舞蹈形式。舞蹈编创者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艺术眼光以及艺术表现能力,如此才能发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来激发创作灵感,才能将生活细节融入舞蹈创作中。

(三)创作时彰显独特风格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原有的舞蹈风格已经很难能够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舞蹈的创作者就要不断进行创新。舞蹈的创新并非是否定传统舞蹈风格,而是在传统舞蹈风格上进行再认识、再创作,同时要在舞蹈作品中最大限度地彰显自身的独特风格。上文已经提及舞蹈源于生活,所以在创作的时候只有将事物形象的特征最大化地保留在创作中,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符合大众审美情趣的舞蹈作品。我国各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具有非常强的民族特色,就蒙古族的舞蹈而言,其实际上就是运用了一些规范化的舞蹈词汇,创造性地打造了不同时期的蒙古族舞蹈,创作出了很多流传至今的绝世佳作。像藏族的锅庄舞轻盈洒脱,苗族的芦笙舞娴雅、端庄,彝族的阿细跳月节奏奇特、热情奔放,维吾尔族的赛乃姆灵巧热情,壮族的扁担舞节奏强烈、清脆高亢,傣族的孔雀舞快速轻巧、动作细腻等。这些舞蹈的民族风格鲜明,人们在观赏之后往往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四)创作时进行选材创新

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舞蹈创作素材的选取要源于生活,但是并非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可以用于舞蹈的创作。在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引起人们共鸣的事物,但是作为舞蹈编创者不应仅仅选择小众内容,而应多关注生活中那些可以与大多数人产生共鸣、最打动人心的情节。这就意味着创作者要把生活中较常见的现象以不常见的组合方式为观众呈现出来,还要借助图像转化的方式对舞蹈的情感进行表达。在舞蹈选材时不仅要确保选材多样化,更要确保所选择的题材能够反映现实的生活,还要选用一些积极向上的舞蹈素材。在舞蹈创作选材时要综合考虑题材的动态性和抒情性,这样才能更好地通过舞蹈来展示创作者的内心世界。

三、创新思维方式在舞蹈创作中的应用

(一)顺向思维的应用

对于舞蹈编创者来说,他们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顺向思维的方式来进行创作。顺向思维,简单来说就是舞蹈编创者要对不同舞蹈素材的特点进行观察,然后在实际创作的过程中运用好这些素材的特点。此外,在利用顺向思维进行创作时,编创者还要将自身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都发挥出来,与实际生活相互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创作出来的舞蹈作品不仅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起观众的共鸣。

(二)逆向思维的应用

从另一方面来说,舞蹈的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逆向思维来进行创作。逆向思维,简单来说就是舞蹈编创者在创作的过程中要将各种舞蹈动作的创作及所表达思想与观众所想有一些区别,进而打破观众对舞蹈的认知,这也就加强了观众对舞蹈的关注。在利用逆向思维创作舞蹈作品时要大胆创新,将自己的想法与实践经验相结合进行创作,只有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创作才会更加具有意义,进而使得创作出来的舞蹈具有更高的知名度以及更高的水平。

(三)发挥舞蹈演员的个性

舞蹈编创者探究舞蹈创作中的创新思维时要脱离旧的思维模式。可以将研究的重心放在体现个性化特征方面,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融入个性化思维。舞蹈是一种以人的肢体动作为表现形式的艺术,所以舞蹈表演者一定要具备非常扎实的舞蹈技能。在这样的情况下,舞蹈表演者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开展专业训练,确保表演的过程中各种动作都能够做到位。与此同时,由于传统舞蹈训练模式对训练的影响很大,所以很多舞蹈表演者所具备的动作技巧和基本功差距不会太大,例如古典舞蹈、芭蕾舞这种规范训练模式。

新时期对现代舞蹈的基本功训练和动作训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舞蹈编创者在创作舞蹈时要对舞蹈表演者的个性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将相应的个性融入作品中。舞蹈表演者在动作与情绪的转换之间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展示出来,这样极具舞蹈表演者個性的舞蹈更容易被观众接受。

(四)彰显独立风格

舞蹈编创者在创作舞蹈时主要基于自身舞蹈编创经验进行创作,既要保障舞蹈的创作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也要彰显自身独特的创作风格。例如,《云南映像》是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通过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在此基础上实现舞蹈创作与民族文化的相互结合,最终促使所创作出来的作品风格更加独特。

一般来说,如果想让舞蹈的风格更加独特,编创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就要运用创新思维对舞蹈动作进行运用,这样的舞蹈不仅极具独特的风格,还可以为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具备这种能力的舞蹈编创者才是新时期舞蹈事业最需要的人才,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不断促进舞蹈事业的发展。

(五)运用构图思维

舞蹈编创者在创作舞蹈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构图思维,也就是创作过程中要对舞蹈的整体形象进行考虑,不仅要对舞蹈内容进行编排,更要考虑到道具、舞台以及音乐等要素对舞蹈表演所产生的影响,只有将这些要素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才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表演。在舞蹈创作中一种构图方式可能不足以保障舞蹈的完美呈现,这时候就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构图。

四、结语

新时期背景下舞蹈编创者要结合时代的发展来创作舞蹈,充分利用创新思维进行舞蹈创作,才能保障创作出来的舞蹈会被观众所喜爱。本文对舞蹈创作中选材空洞乏味、主体立意模糊、表现华而不实、脱离实际等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舞蹈创作中创新思维方式的运用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的借鉴,使编创者舞蹈创作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更好地促进舞蹈创作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婧.舞蹈创作中的创新思维运用研究[J].丝路视野,2018(31):295.

[2]莫龙.探究舞蹈创作中的创新思维[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9(9):83.

[3]潘力维.中国民间舞创作的图式解构与思维创新[J].民族艺术研究,2019,32(4):60-66.

[4]郭涛.中国民间舞创作的图式解构与思维创新思考分析[J].人文之友,2020(16):177.

[5]王淳.文化交融形势下群众舞蹈创作编排的思维创新探究[J].大众文艺,2022(9):4-6.

[6]胡新林.基于文化交融下群众舞蹈创作编排的思维创新[J].长江丛刊,2022(22):43-45.

[7]由迪.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在舞蹈编导创作思维中的体现[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1(47):82-84.

[8]熊小慧.基于文化交融下群众舞蹈创作编排的思维创新[J].参花,2021(23):125-126.

(作者简介:薛依沙,女,本科,北海职业学院,助理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学、教育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舞蹈创作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冰上舞蹈搭档
《一墙之隔》创作谈
我和舞蹈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