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圈层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现实困境
2023-05-30康晓萌
康晓萌
摘 要: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与网络零距离接触的“Z世代”大学生群体相运而生,并呈现出明显的圈层化特征,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话语困境、认知困境、模式困境和传播困境,如何更好地解决新的现实困境,只有深入了解“Z世代”圈层化“成圈”特征,积极探索“破圈”方法,在此基础上塑造教师意见领袖,建立学生同辈群体圈层,构建高校智慧课堂,实现网络平台双向互动,才能真正落实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Z世代;圈层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9-0034-0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重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1]。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更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发展有效作为,“Z世代”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体。只有深入研究“Z世代”大学生,方能“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
一、“Z世代”群体圈层化“成圈”特征
(一)“Z世代”思想特点和行为习惯
“Z世代”即出生在1996—2010年之间的一代人,他们伴生于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从小使用智能手机并接触网络所营造的数字化虚拟空间,依托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自身的优势,成为网络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也被称为“数字原生代”,是互联网空间的“原住民”。
现在的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们基本都是“Z世代”,他们成长在特定的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大部分群体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为主,但同时也充斥着西方的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因此,“Z世代”具有以下思想特点和行为习惯:
1. 个性张扬,缺乏认同感
“Z世代”群体受计劃生育政策的影响,基本上为独生子女一代,具有极强的自主意识,个性张扬,擅长通过网络平台积极表达自我,发表不同的观点,或者分享生活、展示才艺等。其主要目的是想要通过“转赞评”等一系列网络社交互动的行为获得更多的外界对于自身的认同感,从而提升对某一类观点的自我认同、集体认同以及价值认同。
2. 关注网络碎片化,缺乏深度思考
依赖网络,利用网络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是“Z世代”群体区别于“X世代”(1965—1980年之间出生人群)和“Y世代”(1980—1995年之间出生人群)最显著的特征。“Z世代”专注于网络虚拟空间,疯狂追求当下网络的新潮热点,其价值取向具有泛娱乐化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在大数据浪潮的冲刷之下,“Z世代”群体一味输入已经过滤处理的碎片化的外界信息,对于网络流行的热潮现象不进行辩证式和批判式的深度思考,不去探析背后所反映的价值观,易形成思维偏差和思维定式。
3. 具有爱国意识但缺乏理想信念
“Z世代”群体因长期接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流的中华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的熏陶,影响深远,在新时期成长起来的“Z世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爱国主义情怀,对国家和民族利益非常认同[3],因此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将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由于受到网络多元化和各种思想的影响,“Z世代”群体虽然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但是对于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却相对淡薄,绝大部分没有远大的抱负或者较高的理想追求,有的将成为“网红”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
(二)“Z世代”圈层化现象的“成圈”特征
“圈层化”一词最早是由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提出,应用在人文地理学科。最具代表性的是圈层结构理论,用于描述地理领域的现象,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的圈层式发展,现在此概念多用于人文社科范畴。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具有相同本质、相同属性、相同趣缘的群体自觉或不自觉地聚集在一起后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群,发展成具有建构化、层级化的耦合圈层,进而通过不断消除圈层内的隔阂,建立与圈层外的壁垒,由此产生强烈的自我认同感。
对于网络空间来说,用户一旦长时间点击和浏览某一类相似话题,大数据后台便会结合用户的喜好,持续推送相关信息,从而形成“信息茧房”,潜移默化地影响用户,用户只能关注与自身喜好和自身价值观趋同的信息来源,忽略了除此之外的多元化信息渠道,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信息茧房”使得圈层形成一个封闭的信息环境,以至于“Z世代”圈层化具有以下特征:
1. 圈层信息获取具有封闭性
圈层化的信息因获取渠道同质而变得具有封闭性。“圈层本就是一种区隔机制,内部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排他性,圈层文化特有的符号体系、价值观念和组织体系构筑了成员的圈层认同感,但这种认同感实质上是一种建立在区隔化机制上的群体内部建构。”[4]“Z世代”在网络上专注于筛选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经过大数据引流后进入该圈层。这就造成一方面强化了“Z世代”对于该圈层领域的了解,而另一方面“Z世代”对于圈层外界其他信息的获取少之又少,缺少信息获取的主动性。所以导致一种从自由筛选到自我封闭式的异化状态。
2. 圈层文化发展具有稳定性
圈层化的文化发展因主客体相对统一而具有稳定性。“圈层文化有着自身特有的价值体系、理念体系、审美体系与符号体系,具有自成一体、重心向内的特点。一般来说,通常圈层内部具有很强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忠诚度”[5]如“汉服”“JK”“洛丽塔”等青年亚文化圈层,其受众具有很强的粘合性,价值认同、兴趣偏好、思想情感趋同,一旦圈层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圈层成员之间具有很强的信任度和共同话题,以此能够维持圈层内文化稳固发展。
3. 圈层话语建构具有自主性
圈层化的话语体系因私密化而具有自主性。特定圈层都有着自己默认的一套独特的话语体系,一般是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秩序与文本规则而建立,“这种网络社区群体不存在某种组织形式上的标准,而是建立在符号互动建构的共享的趣致和情感认知上”[6]。比如“饭圈”常用“YYDS”(“永远的神”拼音首字母缩写)赞扬某人或某事。诸如此类的话语秩序使得圈层内成员的认可度和活跃度变高,因为有着独特的符号语言,使得圈层内意识形态塑造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很容易被反复使用从而被放大扭曲,而圈外群体则无法理解特定的话语指向,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脱离圈层中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追求。
二、“Z世代”圈层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互联网的兴起,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更紧密的逻辑连接和更先进的技术手段。互联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之一,促进并活跃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互动程度,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手段。但是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互联网时代的圈层文化的形成和常态化传播,于无形之中淡化和割裂了教育者、受教育者、高校以及网络平台多方之间的价值体系及价值传播的有效性和关联性,在一定程度上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无可避免的现实困境。
(一)话语困境:教育者话语主体性失调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领导者、决策者、组织者、发动者和实施者,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7]而网络空间的自由性、开放性、时效性等特点,使得“Z世代”在构建圈层时去中心化,成员可以自由选择加入圈层的类型和参与程度。这样一来,圈层缺失主流文化的价值引领,肆意发展,首先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者话语权威性,使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客体之间产生难以跨越的话语鸿沟,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功能逐渐被边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性地位旁落。其次,教师在圈外无法和圈内学生产生有效互动和话语共鸣,很难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感诉求,对于引导受教育者会产生一定的滞后性,造成思想政治教育难以精准定位和靶向聚焦,不能引导学生建立正確的价值观。
(二)认知困境:受教育者认知格局失序
青年在进入圈层后,过度自由的话语表达和开放式的价值观灌输,容易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将网络赛博空间与现实空间混淆,造成了如下负面影响。其一,由于盲目追求圈层内的意见领袖(KOL),产生了认知格局差异——通过贴上“铁粉”与“路人粉”的标签,异化地展现对于该圈层的粘合度和信任度。在“粉丝向”与“大众向”之间进退两难,甚至陷入两头不讨好的境地,从而迷失了在网络空间进行互动时的自我定位;其二,在圈层内,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所接受的信息大部分脱离主流文化,是经过网络多次筛选后大量集中推送的带有泛娱乐化的内容,因此对于主流意识形态带有排斥倾向,有意识地不断稀释思想政治教育主流文化的存在感,在主流文化传播中易产生被主流文化视为低俗的圈内用语。综上情况,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认知格局产生偏差。
(三)模式困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模式失效
高校对于“知识”的定义不仅仅是教科书中的各种概念和定义,更多是针对学生的认知、技能、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上的有效提升。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学方式传统、教材知识更新慢,教师与学生没有高效的交流与互动,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进而排斥吸收,教师也无法捕捉学生的想法。其次,“Z世代”的知识体系内部衍生出贴合自身的思维逻辑和兴趣取向,将感兴趣的圈层作为自己的“乌托邦”,而传统课堂上“广场喇叭式”的灌输方式,并没有在主流文化中“大海捞针式”地剖析小众文化,没有过滤性地对圈层信息进行研判,也没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合和深耕,容易造成学生价值荒芜和思想紊乱。
(四)传播困境:网络平台传播矩阵失衡
高校利用网络进行教育宣传,如建立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账号等形式,但因其难以和学生群体“同频共振”,导致思政政治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一方面,“Z世代”所需要的不仅仅是高校思想政治信息的获取和搬运,而是寻求一个高效互动、渴望认同的过程,比如通过大量转发、点赞、评论呈现真实的自己,而高校利用网络平台虽然拓宽了主流声音传播的渠道,但是与一些第三方商业化平台相比较,更难以捕捉到舆论背后的各种观点,造成舆情监控的盲区。
三、“Z世代”圈层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
基于以上的现实困境,“Z世代”圈层化正在不断解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此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入的思考:“Z世代”圈层化现象已经形成,针对这一现象如何积极“破圈”?如何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和应对之策,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的教育功能?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塑造教师意见领袖,推动话语感召力
由于“Z世代”倾向于相信所在圈层内口碑好、形象佳、有话语权的KOL的意见和其传播的信息,这为思想政治教育“隔圈如隔山”话语困境提供了新思路。网络红人兼刑法老师罗翔在互联网意外走红,利用其幽默生动的语言,在传播法律知识的同时在各大社交圈掀起了KOL式涟漪。因此,教师应通过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拓宽自己的知识范围,培养对于媒介信息的敏感度,能够及时捕捉和研判网络信息与所在知识领域内信息的重合,掌握社会痛点、事件难点、情绪热点并加以利用,引发集体共情和心理共鸣。首先,教师应找到与“Z世代”圈层的共同语言,打通话语渠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对于圈层内受众群体的价值观进行有效引领;其次,从“Z世代”的圈层文化特性分析来看,他们对新媒体具备极强的观察力、适应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新媒体领域,例如快手、抖音、微博等自媒体平台,针对不同平台和用户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塑造专业化和个性化于一身的意见领袖形象,有针对性地输出并传递主流价值观,推动话语感召力,实现平台的内容生产与思政文化推广“双赢”。
(二)建立学生同辈群体圈层,引领舆论风向标
同辈群体产生的独特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会对其成员产生不可取代的影响,有些不便于在正式群体里讨论的问题,在同辈群体中可以自由讨论,畅所欲言不受限制。因此,要发挥同辈群体的作用,利用同辈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建立“Z世代”同辈群体圈层。首先,可以培养同辈群体中的榜样,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圈内人”形象,并引导成员积极向上,打破同龄人之间的信任壁垒,达到与圈内成员的同频共振。其次,实现不同的同辈群体之间的双向互动,借助强有力的共同话语,比如将政治话语与文化、经济等问题联动,将“中国梦”“脱贫攻坚”“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融入圈层讨论的话题,以此引领舆论风向标。
(三)构建高校智慧课堂,让理论具像化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教育永远没有终点。高校课堂一定要立足于时代发展,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和思想状况,不断更新教育方式。随着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发展,传统课堂模式日渐失去吸引力,逐步转向以互联网技术、平台为依托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图像化作为个体认知世界的方式进入思想政治教育视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从文本语言叙事转向图本叙事,并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生成图像的特殊性。”[8]教育进入了读图时代,学生更关注于图像表达而并非文字叙事,但思想政治传统的理论知识很难用图像化方式表达出来,因此需要借助网络创设智慧教学环境,构建智慧课堂,利用元宇宙、AI、VR等虚拟现实技术,促进虚实相生,增强教学相长,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协作、以便于更好地传递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而使得扁平化单一化的理论知识变得立体化、具像化。
(四)实现网络平台双向互动,增强教育亲和力
互联网已经成为“Z世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效利用网络空间,发挥网络教育的价值,守住互联网教育的主阵地是当务之急。高校网络平台首先在传播内容上要尽量避免强制性和命令式的话语表达,努力塑造一个尊重与理解学生的网络平台,不与学生刻意划分界限,通过网络平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觀。其次,创作“Z世代”喜闻乐见的思政文化产品,将传统教育与网络媒介联合起来,吸引大学生入驻平台,让大学生在网络平台留下属于自己足迹,建立属于学生自己的圈层,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形成“Z世代”所接受的带有思政味道的圈层。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教育途径,而伴生于互联网时代的“Z世代”群体充分利用互联网展示自我,塑造自我,以网络媒介为载体进行圈层化社交,面对仍处于“拔节孕穗期”的“Z世代”群体来说,用思政化方式积极“破圈”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最应该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3.
[2]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01).
[3] 王庆男. 新时期“Z世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探析[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01):174-175.
[4] 陈帅. 论当代青年的圈层认同感的话语建构[J]. 中国青年研究.2020(11):80-86
[5] 刘战伟,李嫒嫒,刘蒙之. 圈层破壁、知识流动与破圈风险——以截屏与录屏为例[J]. 青年记者,2020(18):18-20.
[6] 陈帅. 论当代青年的圈层认同感的话语建构[J]. 中国青年研究,2020(11):80-86.
[7] 陈万柏,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8] 周琪. 思想政治教育的图像化转向[J]. 思想理论教育,2017(01):53-56.
(荐稿人:梁凯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莫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