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公益性慈善捐赠税收制度对企业的影响

2023-05-30郑艾晨吴继忠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税收优惠完善建议税收政策

郑艾晨 吴继忠

摘   要:近年来,我国频发地震、洪涝、疫情等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这对企业积极地承担起社会责任提出了要求。为了鼓励企业更多地参与社会慈善捐赠,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我国制定了一些对于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税收激励优惠政策,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的税收压力。在梳理我国现行针对企业慈善捐赠的税收激励政策的基础上,分析激励企业进行慈善捐赠行为的因素,以及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慈善捐赠的激励作用,并提出完善我国慈善的税收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慈善捐赠;税收政策;税收优惠;完善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01-0042-03

引言

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提出了要加强对第三次分配影响的重视,大力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第三次分配是在社会公众自愿的前提下,通过公开募集、无偿捐赠等方式对社会资源和收入财富进行重新分配。慈善捐赠是第三次分配的重要组成手段,已经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但目前我国的慈善事业还不够成熟,与世界上一些慈善事业发达的国家不同,我国对慈善事业的税收激励仍然不足。因此,研究并优化如何利用税收激励政策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各界进行慈善捐赠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尽快完善与之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完整地适用中国慈善事业主体的税收激励政策体系,最大化利用税收對慈善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使慈善事业能够对社会和谐稳定起到更好的调节作用。

一、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慈善捐赠与税收优惠政策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开始较早,Schwartz(1968)将慈善捐赠视为一种具有普通商品属性的特殊商品,其价格会受到各种政策的影响,证实了税收政策对于促进慈善捐赠具有一定激励作用。Sugin(2016)通过对政府和慈善组织的职责范围和发挥作用进行研究,认为慈善事业是对政府利用税收进行再分配方式的一种补充。政府在国家治理中担当重要角色,其有责任和义务为全体公民营造一个更加公正和自由的社会环境及氛围,因此政府应当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更好地促进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

近些年,国外学者也一直在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慈善事业税收激励政策,吸引更多人投身慈善事业。Charles(2012)通过研究一些慈善事业较为发达国家的税收政策规定发现,这些国家的税收政策对慈善事业参与者给予了更大的优惠,包括给予捐赠者自主选择适合的慈善组织进行捐赠的参与权等,这对促进慈善事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还发现国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也与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有关,这会进一步影响慈善捐赠数量。

国内的相关研究开展较晚,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提出的“第三次分配理论”,奠定了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理论。朱迎春、靳东升(2016)梳理了我国关于企业慈善捐赠的现有税收政策,并建议增加我国享受税收优惠资格的公益性慈善组织的数量。曲顺兰、王从、崔红霞(2016)对比了不同国家的企业所得税中对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建议我国应对慈善组织和企业加强税收优惠力度方面的调整。

二、我国企业进行慈善捐赠的动机分析

(一)声誉与绩效

利益相关者会根据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对企业作出评价,长期的正面评价会为该公司创造良好的声誉,对企业的经营绩效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吴良海、刘琼霞、胡芳芳(2022)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慈善捐赠行为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表明,慈善捐赠对企业绩效有积极正向影响,而且随着2008年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重新修订,参与慈善捐赠的企业的绩效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者会对有良好声誉的企业存有更高的期望与期待,如更优质的产品质量与服务,这会增加消费者对其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意愿,进而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与布局(Carol,2000)。

(二)变相营销

2021年,鸿星尔克这个国产品牌一夜之间因向河南特大暴雨灾区捐款事件迅速走红,成功出圈。因其在自身亏损的情况下还捐赠了价值5 000万元的物资用于紧急救援,更被网友们戏称为“破产式捐款”。无数消费者进入鸿星尔克的直播间抢购,引得直播间的主播们都大呼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鸿星尔克的工厂产能都无法匹配消费者们的消费热情,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鸿星尔克的捐款之举达到了变相营销的效果,比传统广告的营销效果更显著。在其登顶微博热搜榜后,又相继席卷了B站、抖音、知乎及百度等各大媒体平台,各种花式词条层出不穷,后又将流量引入其直播、网店、线下店等成功变现,形成了一套漂亮的营销组合拳。

(三)社会责任

慈善捐赠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方式,近几年暴雨、暴雪、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企业需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投资者开始关注企业每年披露的年度社会责任报告,许多衡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指标、概念也受到了各行业的认可。

三、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

(一)我国针对企业慈善捐赠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与慈善捐赠相关的专门的税收法律制度,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都分布在各税种里。现仅从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政策中分析与慈善捐赠相关的税收政策。

我国关于企业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先后经历了两次重大变革。在2008年之前,我国企业的捐赠税收扣除限额为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3%。2008年改革后,企业公益性捐赠的抵税基数由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为利润总额,税前扣除比例提高至12%。2017年我国再次加大了企业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力度,允许当年公益性捐赠总额超过扣除限额的部分向后结转三年,也就是允许超限额捐赠结转到以后三年进行税前抵扣。

除了限额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外,企业还有可以在税前据实列支扣除的特别部分,如企业的捐赠对象是目标脱贫地区,其扶贫捐赠支出可以据实扣除。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又新增加了两项企业有关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相关捐赠可以在税前据实扣除。

(二)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慈善捐赠的激励作用

企业通过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减少企业税赋,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所以税收优惠是激发企业捐赠活力的重要手段。捐赠税收优惠政策作为一种政府调节手段,其对企业慈善捐赠的激励效应已经被国内外诸多学者研究证实。

朱金凤、黄丹丹、张坦(2020)通过研究我国2017年新增加的可以延长三年结转期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证实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了企业的捐赠行为,提高了企业的捐赠数额。

李卫华(2021)通过分析国家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新出台的有关企业捐赠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捐赠行为的影响,得出结论,即税收优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抗击疫情进行捐赠的参与度。这也说明在应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时,税收优惠可以通过激励企业捐赠,来缓解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可以针对重大突发事件单独制定统一的捐赠扣除制度,针对不同级别的重大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有效激励企业快速组织慈善捐赠活动用于紧急救援。

四、我国企业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不足

我国虽然在不断调整税收优惠政策,激发企业大额捐赠的慈善热情。但与国际上一些慈善事业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税法针对企业捐赠行为的激励效果仍然不足。如英国的公益性捐赠可以全额在税前扣除,新加坡的扣除金额高达250%。而且,我国企业所得税中慈善捐赠的税前扣除基准是企业的年度利润总额,该基准本身就已经是在减去当年实际发生的慈善捐赠数额后的金额,并且计算得出年度利润总额这一指标的时间晚于企业实际捐赠的发生时间,企业难以根据利润总额对捐赠金额进行筹划。

(二)享受免税资格的慈善组织数量过少

我国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资格申请的审批比较严格,对捐赠收入和慈善费用支出比例和管理费用支出比例都有严格要求,符合税前扣除资质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数量过少,制约了税收优惠政策发挥作用。而且,相对于我国采取事前监管而言,国际上的做法正相反,对受赠人申请免税资格的认定较为宽松,而对慈善组织的后续监督管理较为严格。

(三)非货币资产慈善捐赠的认定不够明确

企业除了现金捐赠,捐赠自产的非货币资产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这可以当作是一种变相的营销宣传途径,而且捐赠自有产品也是一种更加便利的捐赠形式。但我国目前并未对非货币性捐赠的慈善捐赠方式作出明确规定,非货币资产捐赠价值应按何种方式予以确认也没有很明确的规定。

(四)慈善捐赠的治理监管环境有待完善

当前我国慈善捐赠的治理监管环境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我国公益慈善捐赠事业的发展。比如公益性组织申请税收优惠资格的手续较为复杂,目前由不同的部门来负责审核我国公益性组织免税资格的申请和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申请,这就导致出现申请程序多、提交材料杂的问题,无形中增加了公益性组织的成本。此外,我国对慈善组织的监督管理不够透明化,缺少披露相关信息的途径,规定的年度报告内容也缺乏细致的内容规定。

五、企业慈善捐赠税收政策完善建议

(一)加大相关所得税政策激励力度

美国的税法条款为了鼓励企业捐赠,慈善捐赠金额按照10%的限额在税前扣除,超过扣除限额的部分向后结转五年,对慈善捐赠形成了有效激励,德国则将结转期限延长至七年。我国也可以参考借鉴,适当延长结转年数,鼓励企业捐赠的积极性,或是采取差异化的税前扣除比例方式,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进行区分,采用不同的税前扣除比例。

(二)增加享受税前扣除优惠的公益性慈善组织数量

我国可以适当放宽公益性社会团体的准入条件,相关部门联合审批,形成高效配合,及时公布符合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名单。同时,降低公益性慈善组织的免税资格的准入门槛,这也有利于提升慈善行业的市场竞争,形成一种无形的监督,并且可以借鉴国际经验,由事前监督转变为事后监督。

(三)丰富捐赠形式,完善非货币捐赠的配套措施

在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除了传统的现金捐赠,还有实物捐赠、无形资产捐赠、不动产捐赠等新型捐赠方式。而且,从近期的抗洪救灾、疫情防控可看出,物资捐赠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比货币资金更加有用。但是,由于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对非货币性捐赠的扣税没有明确规定,且对其价值的认定也不清晰。所以我国需要尽快完善针对非货币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更好地满足捐献的企业和受赠的慈善组织的需求。逐步建立独立的第三方非货币资产捐赠评估组织,建立标准的非货币性捐赠价值评估方案,在此基础上给予与货币捐赠同水平的税收激励政策。

(四)加强慈善捐赠行业的监管

税收优惠政策是为了鼓励企业多进行慈善捐赠,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但也有部分企业利用该政策偷税逃税,要坚决杜绝“捐款门”“循环捐”等行为乱象和企业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偷税逃税的恶劣事件再次出现,要不断加强对慈善捐赠行业的监管措施。

除了对企业捐赠行为进行监管,受贈方的慈善组织也要接受监管。慈善组织应该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清晰反映组织的收入与支出。也可以借鉴国际经验,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负责对慈善组织管理情况的监管,不定期审查其财务状况和费用支出情况,制定处罚措施,防止慈善组织的腐败行为。

参考文献:

[1]   李贞,莫松奇,袁晋芳.公共危机事件下我国慈善捐赠机制的完善——基于税收激励的视角[J].新疆财经,2021,(1):42-48.

[2]   曲顺兰,王丛,崔红霞.国外慈善捐赠税收激励政策取向及我国优惠政策的完善[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6,(5):100-111.

[3]   Schwarta R. A.Corporate Philanthropic Cntribution[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68,(3):479-497.

[4]   Sugin L.Rhetoric and Reality in the Tax Law of Charity[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6,(2).

[5]   刘艺琳.企业慈善捐赠动机视角下我国企业慈善捐赠税收扣除制度的完善[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4):35-41.

[6]   Carol M. Sánchez.Motives for Corporate Philanthropy in El Salvador:Altruism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0,

(4).

[7]   李卫华.疫情防控期间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在企业中的财税处理分析——基于企业捐赠方面[J].会计师,2021,(2):125-126.

[8]   朱金凤,黄丹丹,张坦.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慈善捐赠的激励效应研究[J].会计之友,2020,(15):55-60.

[9]   吴良海,刘琼霞,胡芳芳.税收立法、公益性捐赠与企业绩效[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1):110-117.

[10]   朱迎春,靳东升.企业公益捐赠税收政策研究[J].税务研究,2016,(8):34-37.

[11]   胥玲,王冬婷.我国公益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研究——基于華为无形资产捐赠案例的分析[J].财政科学,2021,(12):109-116.

[责任编辑   白   雪]

猜你喜欢

税收优惠完善建议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税收政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美国鼓励研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浅析民事保全和先于执行程序中协助执行人异议
再议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完善
我国消费者冷静期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支持西部大开发的税收政策选择
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