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双减”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校长的管理策略
2023-05-30马广荣
[摘 要] “双减”政策的实行为乡村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从不断创新和完善教育理念,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巡查考核课后服务,增强人文关怀,提升自身的素质和专业知识六个方面阐述了当前农村中小学校长管理工作的策略。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让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农村中小学校长的管理工作才能卓有成效。
[关键词] “雙减”;学校管理;教育质量;农村教学;减负
[作者简介]马广荣(1979— ),男,甘肃榆中人,榆中县清水驿学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小学学校管理及小学语文教学。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不是工业,把产品以固定的模式和流程批量生产出来;教育是农业,给予作物适当的土壤、养分和阳光,它们就能自己成长。”笔者深以为然。教育需要精耕细作,需要每一位教师更精、更细地钻研,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精讲、精练,科学设计分层作业,将重复刷题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双减”政策的出台,就是一次教育本质的回归。
落实“双减”政策,要始终把握好一条主线:“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农村学校落实“双减”政策,除了需要广大教职工的不懈努力,还需要校长熟悉当下农村学校的教育现状,及时发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应对。只有用科学有效的策略管理好学校,才能将“双减”政策落到实处。
一、革新教育观念,实现角色转变
管好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提高教育工作者思想觉悟,首要的是不断转变、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校长必须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切入点,不断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增强教育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尽快适应“双减”政策要求,实现学校育人角色的转变。农村中小学校长要引领学校教师切实增强为学生服务、对学生负责、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意识,努力实现由单纯的教育者向教育者与服务者的双重角色转变,使他们不断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落实“双减”政策,要坚持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教育教学的总体目标,积极回应社会和家长对课后延时等服务内容及其质量的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的休息权利,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缓解家长焦虑情绪。
1.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教育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课堂教学。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将单元知识点和课时教学目标顺利达成,是每一位教师的必备素养,也是“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在课前要深度挖掘教材,认真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务必使课堂教学精练、通透。
2.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充分发挥作业设计对课堂教学的检验作用和有效补充作用,学校应在作业设计上下一番功夫,目前可以考虑从四个维度设计作业,即基础作业、优化作业、拓展作业和实践作业。这样循序渐进的四个层次的作业设计,能够满足一个班级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复习巩固需求。作为目前较为成熟的作业分层设计,这四个维度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知识储备,能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真实水平完成学习任务,体验由易到难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既看得见目标,又不增加作业负担。
3.减轻作业负担,加强作业指导。为了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减少作业总量和总时长,农村中小学学生人数较少,可采取陪伴式课程和作业辅导模式,即在课堂上或其他课余时间,教师坐在学生旁边,耐心等待学生完成作业,有不会的习题,教师可以及时予以指导或讲解,而且还可以第一时间进行面批,既提高了学生作业完成效率,又便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吸纳情况,提高作业完成质量。
4.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学校应向家长提出倡议,由他们引导、督促学生放学后完成课堂上余下的书面作业,并进行必要的课后拓展,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提高综合素养。此外,学校还应鼓励家长每天将学生在家劳动的情况,参与文体活动的情况,通过照片、视频等形式发在家长微信群,促进了家校交流。当然,倡导家长督促不能与“双减”精神相悖,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和精神压力。学校还应与家长开展亲密合作,共同对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监督,控制使用时长,保护视力健康,防止沉迷网络。特殊情况下还应由家长出面与学生积极沟通,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三、搭建学习平台,助力教师成长
“双减”政策对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落后的教育理念和单一的学科教学已经不能满足课后延时服务的需求。农村中小学不具备外聘音体美教师和科学教师的条件,学校内部又缺少相应的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师资。对于这个问题,是裹足不前、得过且过,还是顺应时代潮流,紧跟教育革新的步伐,成为“双减”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校长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1.参加各级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方式。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是教师专业水平实现第二次成长和飞跃的重要途径。中小学校长要制定考核和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与信息技术、学科素养相关的一些线上、线下集中培训活动。同时,校长作为管理者,应对参加培训的教师提出“五个一”要求,即面向全校教师做好一次培训报告,上好一堂培训公开课,写好一份培训总结,写好一篇培训随笔,筛选一张培训照片。这些培训文件可存入教师的培训档案,作为他们专业成长的见证。这样,就可以有效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2.“走教制”是弥补农村学校音体美教师匮乏的有效途径。笔者在进行校长管理的过程中,将中心学校专业音体美教师“走教制”纳入教师职称考核和年终考核。中心学校专业音体美教师要承担本学区其他学校的部分体育和艺术教育任务,同时承担其他学校体育和艺术课教师的部分培训任务,利用观摩教学、集体评课、课后反思等活动促使其他学校的音体美教师掀起学习第二学科和第二专业的热潮。校长要积极整合并利用好中心学校的教育资源,配套相應的考核评价机制,将艺术教育、科学教育与文化学科教育并举,将二者的教学成果作为学校和学区评优评先的条件。实践证明,采取此类措施能够激发广大农村教师的学习热情,改善农村学校体育、艺术、科学等学科师资匮乏的状况。
3.集体教研是提高学校整体教研水平的重要手段。中心学校应做好综合计划,规定学区各学校集体教研时间,研究题目由学区教研员在每周公布或由学校自行拟定,然后由各学校教导主任填写教研策划表,包括教研内容、形式、方式、参加范围、预设情境等。“课后服务我们应该教什么、怎样教”“课后服务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联系”等都可作为研究题目,教师根据选定题目开展集体教研,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四、落实日常巡查,完善考评制度
学校要实行课后延时服务期间的校领导巡查考核制度,这是课后延时服务顺利实施和长远发展的有效保障。巡查内容包括门卫值班值守、清点各班人数、课程的规范实施、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课程的规范实施和学生的学习状态。
1.课程实施巡查。课后服务不是单纯的复习课,也不是单纯的作业辅导课。校长要按中央、省、市(区)关于落实“双减”的相关文件规范开展课后服务,制订相应的课程实施计划,合理、规范安排课程,并要求每一位教师严格按照计划要求落实服务内容。课后服务既要有辅导学生功课的对策,能够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实际困难,又要有调节学生身心健康的趣味性游戏和文体活动。通过课后服务,以活动促进艺术、科技、劳动等课程的良性发展,让学生学到技能,愉悦身心,提高综合素养。
2.作业辅导巡查。课后延时服务的核心在于“减”,而不在于“加”。一天的课程下来,学生大多已经进入疲乏状态,很难再接受新的课程内容。在巡查中如果发现有教师借此补授新课或集中复习做题,则视为不规范教学行为予以记录,作为日后考核的依据。教师应避免学生再次精神紧张、焦虑,要耐心辅导他们完成当天的作业,让每名学生卸下包袱,轻松愉悦地回到家中,家长也不用再为辅导孩子功课而增加额外负担。
3.开展活动考评。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活动来检验课程的实施效果和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情况。校长应做好规划,每学期要选择性开展2~3次歌咏、绘画、剪纸、航模制作、5人制足球比赛、亲子劳动等活动,既能活跃校园文化,使学校课后服务提质创优,又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加强家校联系,提高了学校的社会满意度。在这些活动中,学校须以制度促发展,以考核提质量,即对取得优胜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对任课教师或辅导教师做好考核记录;对课堂组织形式散漫,无实际教学内容,学生和家长意见较大的教师进行诫勉谈话,并计入考核档案。
五、增强人文关怀,树立良好榜样
农村中小学校长在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用平等的姿态和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如果出现问题,校长应该主动、耐心听取教师的想法和建议,在生活上主动关心教师,在业务上帮助教师提升,在工作上相互配合,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校长要鼓励教师在“双减”政策的落实中多做一些尝试和研究,对表现好的教师及时进行表扬,促使其再接再厉,并为其他教师树立学习榜样;对教师的疏漏和失误,校长应采取相应的帮扶措施,助力他们的专业成长。此外,校长在管理工作中,应该做到严于律己、敢为人先,做出表率。只有这样,校长才能管理好学校,使学校教育质量得到质的飞跃。
校长还应在日常教学中关心学生的生活。广大的农村中小学生,很多是留守儿童,校长要参与他们的晨诵、午读和课后延时服务,和学生一起读书、唱歌,参与体育锻炼,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情,使他们从中感受到像父母一样的关爱。
六、加强培训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农村中小学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负责人,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品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风气和教师的执教态度。因此,校长应注重提升自身修养和业务能力,不断学习、创新,并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
1.校长要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倡导者。校长要有超前的教育理念,要有恒心、耐心和信心,要有“博、雅、容、放”的气度。博,即渊博的知识;雅,指行为举止的儒雅得体;容,指对师生有容错和改错的雅量;放,即用人不疑,善于将手中的权力下放教学一线和管理一线,充分调动一线教师和干部的积极性。校长要引导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参与学校文化建设,通过制定规划、改革机构、培养人才、考核评价等管理手段来开展学校文化建设,努力实现出名师、育名生、办名校的目标。
2.校长要成为学校教育的学科带头人。因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校长更需要身体力行,承担相应的教学工作。因此,校长要会上课、上好课,为学科教学倾注心血,积极推动新教育实验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这就要求农村中小学校长要储备较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探索适合学校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校长才可以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专业指导,促进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的提升。
3.校长是先进办学经验的聆听者。学校校长要有开阔的眼界和虚心学习的态度,积极参加培训,考察学习名校办学经验。在学校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校长不仅要重视现代化校舍和教育设施的建设,更要重视独特校园文化的建设。只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校长在学校管理上,应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学习先进的办学思想,注重以人为本,充分利用各种机会,放下自己的身段,以同事、朋友的身份,和教师、学生、家长多接触、多沟通、多交流,倾听他们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让教师和学生在学校都有存在感和成就感,让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成就学校、成就师生,让教育回归初心。
参考文献
[1]张绍举.农村学校校长的管理素养和管理策略[J].辽宁教育,2018(6):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