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量感教学的可视化策略探究
2023-05-30蓝淑芊周芷欣黄妙林叶舒
蓝淑芊 周芷欣 黄妙 林叶舒
[摘 要]量感是对事物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量感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之一,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可视化教学是利用一定的策略将教学内容进行展示,把抽象化为直观,使其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把握,这种教学方法十分适合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文章通过对当前小学数学量感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分析,探寻实施量感可视化教学的途径,以期对小学数学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有所帮助。
[关键词]量感;可视化教学;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007-9068(2023)02-0027-0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没有对量感进行具体描述,也没有明确教学目标,只是将“量感”列入“数感”范畴,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了“量感”这一数学核心素养,可见小学数学教育逐渐重视量感这一内容。量感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如估计物体的尺寸、质量,估计用时的长短,对度量单位的选取等。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希望通过探寻量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量感教学优化策略,以期增强学生对量的理解,提升学生对量的把握程度。
一、量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意识淡薄
量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估测能力的发展和数学思维的锻炼,能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但部分教师只注重学生对知识及解题技巧的掌握,而非学生量感能力的培养,更不曾关注学生的量感体验,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现象。
例如,在厘米和分米的转化中,教师没有让学生体会两者之间的关系,就直接告诉学生“1分米=10厘米”,生硬地让学生接受。这不但使学生理解困难,而且不利于学生量感的形成。在课堂交流中,当学生提出关于“量”方面的问题或是描述“量”出现错误时,如果教师忽视学生的错误,没有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导致学生不能准确描述“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对于量感教学的意识淡薄。
2.教学缺乏生活情境引导
计量单位的教学要依托现实,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认识“量”。小学生尚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量”的认识需要借助日常生活中实际事物的帮助,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此形成对不同“量”的感知,构建自身的量感体系。在量感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引入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量”,但也有赖于教师的合理设计。不过,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生活化引导,融入的生活元素较少,不会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素材,使得学生难以将日常事物与“量”进行联系及比对。因此,教师应合理利用教学场景中的事物来进行生活化的引导,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具有生活情境的数学问题,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不同的“量”,增强学生的体验,鼓励学生多观察和思考周边事物所蕴含的数学信息,不断强化学生的量感。
3.学评过程单一化
目前的量感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知识的讲授,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与沟通,导致学生思维固化。
例如,可直观呈现的量感教学(如长度、面积、克和千克等教学内容)因课时、进度等原因,多数教师仅利用多媒体演示图片,讲授知识。如教学“长度单位”时出示已有测量结果的图片:硬币,厚度为2毫米;橡皮擦,长度为4厘米;门,高度为2米……却忽视了这些直观呈现的“量”是可以通过可视化的教学过程建立的。量感教学中,课堂评价的单一化也在阻碍着学生量感的发展。课堂上,由于量感知识具有随机性、抽象性等特点,教师给学生的评价针对性不强,如“这位同学回答正确、很棒”,或者“回答不对,再好好想想”等缺乏针对性的评语,只能让学生死记知识,而不能让他们真正理解和感受“量”,更不能让他们建构清晰的关于“量”的表象。
二、量感可视化教学的策略
1.教学情境可视化,激发学生兴趣与共鸣
在量感教学中,教学情境可视化可谓是重中之重,这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认知习惯,便于学生理解和体会数学知识,还能增强课堂的真实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使学生在可视化的教学情境中形成对“量”的感性认知。教师可依据学生当前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学生身边的有用素材,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以实现量感可视化教学。
例如,在教学“单位估测”时,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在公园听到一个小朋友对他的妈妈讲,他手中的苹果重1千克,旁边的大树重50克。”学生听完都笑了起来。教师可以借机追问学生为什么笑,进而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小朋友话语里的错误之处。教师可以出示相关的物体图片,也可以让学生去抱抱大树、掂掂苹果,让学生感知千克与克的区别。当学生对苹果和大树的质量争论不休时,教师就要适时进行引导,让学生换个思路或是给学生提示,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进而理解千克和克。若学生达成一致意见,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便要进行肯定和总结。科学合理且带有生活元素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助于学生感受、理解“量”,还使学生懂得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量感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深度学习。例如,学生已经知道“1吨=1000千克”,并了解了三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大约是25千克。在此基础上,教师提问:“我们一个组有4个同学,4个同学就大约是100千克,也就是一个小组的同学重100千克,那么几个这样的小组大约重1吨呢?”于是学生带着问题开始计算、讨论,得出10个这样的小组大约重1吨。教师继续引导:“1吨大约等于40个三年级学生的体重。现在大家抱一抱自己的同学,看看你能抱起几个人,借此感受一下1吨有多重吧!”学生带着好奇心去抱自己的同学,从而理解了1吨大约有多重。
2.教学活动可视化,丰富量感体验
小学生量感的形成与其个人主观感受有着密切的联系,故学生要亲身体验、感悟、内化,才能形成自身的量感。而活动是学生建立量感的重要途径,它能让学生动手实践,深刻感受、理解抽象的“量”,并将其与身边的实际事物关联起来,懂得运用量感解决生活问题。基于此,教师应当开展可视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探索、体验和领悟“量”,从而在丰富多样、有层次的活动中获得感性体验,逐步发展自身的理性思维及量感。
要使教学活动可视化,教师可从数学实验和游戏化活动入手。从数学实验入手,教师可利用生活元素来培养学生的量感。例如,教师让一名学生分享自己的眼药水有多少毫升,学生表示其眼药水有16毫升,可以用较长一段时间。教师又问:“1毫升大约有多少滴呢?”在學生产生疑问时,教师让学生用教室的实验器材来开展滴水实验。在学生实验后,教师进行实验示范,告诉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如何解决,并尽量排除无关因素,最后得出1毫升水大约有20滴。接着,教师让学生将1毫升水倒在桌面上。学生观察后表示1毫升水倒在桌面时,大概像硬币那样大。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用手掂掂1毫升的水,感受1毫升的水的质量是怎么样的,让学生深刻地建立起1毫升的量感。
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化活动来深化学生的量感。例如,让每个学习小组利用米尺和日常物品进行“测量大比拼”游戏,游戏规则为:四人为一个小组,一人从箱子里随机抽取纸条,纸条上会写明该小组需要测量什么(如课桌、讲台的宽度等),一人负责拿米尺测量,一人负责检查,一人计时,汇报完成一次测量所用的时间;其余学生作为“考核官”。完成得又快又好的小组获胜,获胜的小组可获取积分,积分可以兑换奖品。比拼结束后,教师让“考核官”来“挑骨头”——指出每个小组在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测量方式、长度单位的选择等,并提出改进方式。最后教师统一进行评价。在这样的游戏化活动中,每位学生都有参与感和体验感,从而在角色扮演中深化量感。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既能对毫米、厘米、米形成一定的认知,构建其自身的量感,还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无论是教学实验还是游戏化活动,教师都可以利用微课视频、教室场景及实物等资源,实现教学活动可视化,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方式来促进学生观察、分析、理解、对比,为学生充分形成量感创造有利条件。上述数学实验和游戏就融入了可视化的资源,比如日常实物、教室场景等,这些是真真实实地摆在学生面前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像上述实验和游戏,可以利用3D模型来向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有带长度单位和容量单位的物品,特别是难以搬到课堂的实物,这一技术可以很好地将这些实物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些物品的“量”,丰富其量感体验。
3.教学运用可视化,强化量化意识
量感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教师应使某些抽象知识更形象化、直观化,给学生以更清晰的表象。在进行量感可视化教学时,借助直观的数学表象有助于学生理解,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象的产生又与学生所处的环境、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例如,教学“面积、体积单位”时,可引导学生用手比画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而对于一些不方便在校内进行的活动,可安排在课后完成,如让学生在往返学校的路上感受1千米要走多少步,从而建立1千米的表象。初步建立了计量单位的表象后,再通过想象类比不断深化自身对计量单位的认识。如在用手比画1平方厘米后,引导学生闭眼想象2平方厘米、3平方厘米……在想象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发展自身的量感。接着,教师又可以启发学生把类比这一数学思想应用于量感的积累中。比如要估量五层楼有多高,一开始会觉得无从下手,但先估一层,再估五层,就容易估计出五层楼的高度。因此,在估测时,教师应先引导学生估一层楼的高度,约为3米,再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思想估计五层楼的高度,进而得出五层楼高约15米。上述的量感应用广泛存在于生活中,教师应重视可视化综合实践教学设计,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可视化量感实践活动设计,不断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
4.教学评价多元化,促进量感发展
多元化教学评价注重评价内容、方式及手段的多元化,实质上是对学生潜能及学业成就进行综合的评价,从而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并促进学生量感的发展。在教学形式上,教师要改变过去重结果的评价方式,把结果与过程结合起来进行评价。由于量感具有抽象性,教师可以在口头评价的基础上关注教学过程的评价。如在“克与千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谁称得又快又准”的游戏让学生先估计物体的质量,接着让学生亲自称物体的质量,以检验其估测结果。此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应仅仅是学生回答正确与否,还应注重评价学生估计质量的思路。如在估测四个苹果的质量时,教师可评价:“这位同学知道一包盐的质量为500克,他在掂四个苹果时发现其与一包盐的质量差不多,因此估计四个苹果的质量也为500克。这种从已知的物品质量出发,通过类比判断另一个物品的质量的思想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对学生而言,量感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既要关注知识层面,也要关注量感形成的思维过程以及量感的具体运用,并最终指向学生量感的发展。如在“谁称得又快又准”的游戏过程中,教师可在学生回答后提出“你是如何估计这件物品的质量?可以和同学们分享吗?”等问题,不断把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想法暴露出来,并纠正其中存在的错误。
量感的建立是个体感知的建立,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都不相同,教师要制订差异化评价标准,使用不同“尺子”对不同学生进行衡量。与此同时,教师的点评要力求针对性强、导向性强、激励性强。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杨冬菊.学生量感培养的教学策略:以小学“计量单位”教学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18,31(4):76-78.
[3] 郁亚红.基于体验式教学的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策略[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1(10):25-26.
[4] 蔡伶俐.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量感”的有效策略[J].天津教育,2022(12):17-19.
[5] 陆瑜.小学数学量感可视化教学的多元实践[J].新教育,2022(2):51-52.
[6] 韩富春,许春雨,宋建成.关于多元化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评价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8(13):15-16.
[7] 梁培斌.数学实验赋予儿童“量感”以生长的力量[J].江苏教育研究,2017(Z4):99-103.
【本文系肇庆学院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小学教育师范生量感游戏体验式教学的研究”(项目编号:202210580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编 吴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