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学生的声音
2023-05-30张晶
张晶
[摘 要]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不但要考虑教什么,更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充分研究怎样教。“角的初步认识”一课,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顺应学生的心理需要,捕捉学生数学认知的动态生成,以适切的情境引入概念,以丰富的体验促进学生认识概念,以自主探索拓展概念内涵,以特殊素材深化学生对概念的认知。
[关键词]角的初步认识;选择;悦纳;顺应;捕捉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02-0081-03
“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起始课,旨在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本特征,能正确识别角和直观判断角的大小。教学目标定位于“初步”,以“识别”和“直观判断”加以描述,常给人错觉“这节课不难上”。其实,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上的角却是对实际物体形状抽象和概括的结果,两者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教学的难度。
近期,一位青年教师在执教这节课时就遇到了几个问题。其一,教师以“你在生活中见过角吗?”导入新课,学生列举出的桌角、墙角与这节课要研究的角内涵不同,难以利用这些素材引入新知。其二,学生需要借助指角、做角等活动感知角的特点,但两次学习活动都不顺利:指角环节,教师多次示范指角的方法后学生仍频频出错,学生学习热情大大降低;做角环节,学生只顾玩角,不按要求参与探究,教师教学很被动。
怎样引入概念更有效?“指角”本是认识角的途径,为何成为阻碍?“做角”环节如何兼顾教学需要和学生需要?
一、选择性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适切的情境引入概念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几何经验,这对他们认识和理解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经验不是万能的,有的经验对新知学习有正向帮助,有的经验则会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学生知道的羊角、牛角在数学上并不能称为角;桌角、墙角与现阶段要研究的平面角内涵不同。因此,从现实情境中引出角必须十分谨慎,避免生活中的一些“角”干扰学生对数学上角的表象的形成。
仔细研读教材会发现,教材提供的主题图是两位学生做手工的场景,图中的三角尺、纸工袋、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纸片都是比较薄的物品,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研究其面上的特点,进而发现和认识角。作为教师,就要用好这样的主题情境,而不宜盲目地从广泛的生活题材切入,避免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素材干扰。
【教学片段1】
师(出示教材图,图略):小菲和小轩是好朋友,今天他们一起来做手工。在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略)
师:这幅图里藏着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图形朋友,就是角。仔细观察,哪些物品的面上有角?
在情境图中,学生容易发现许多物体面上都有角,自然地抽象出这节课要研究的平面上的角。这些角有大有小、形态各异,为学生提炼角的本质特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相比从生活中的例子导入,这样的设计更具有针对性。在例题教学后,也不宜组织学生匆忙回到实际生活中指认角,因为生活中的角多样而复杂,学生尚不具备足够的认知和分析能力来做出清晰的判定。如果要遵循“生活—数学—生活”的路径,可以对角的素材做出限定,如仿照主题情境,为学生准备一些面上有角而厚度小的实际物品,如红领巾、信封、快递袋等,便于学生利用现有的认识做出辨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悦纳学生的原有认知,以丰富的体验促进概念形成
建构主义认为,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个体数学认知结构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是从不完善走向完善,从模糊走向清晰的自主建构的过程。利用主题图展开教学时,学生能很快发现许多物体的面上都有角,但“指角”时,有的学生只指角的顶点,有的学生只指两条边之间的区域。这表明,学生对角的认识是模糊的。以此为生长点,许多教师会采用示范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先学会指角,再将数学角抽象出来,但这种处理方式可能会大大消减学生对角的兴趣。
“指角”的方法实则反映了角的静态定义。角是由有公共顶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几何对象。“指角”时,一般先指两条射线的公共顶点,再从顶点出发依次指出两条射线。这种表达比较复杂,蕴含顺序与方向,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掌握,势必形成紧张的学习心理。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需要,放慢教学的脚步,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以活动促进学生的感知与发现,建构正确的空间形式和关系。
【教学片段2】
师:大家刚才指的地方确实都有角。可指角的时候,很多人指的都是一个点,角就是一个点吗?
生1:角不是一个点。
生2:指角的时候,还要指出这两条线。(学生指出了某一个角的两条边)
生3(一边说,一边在两边之间画上一条弧线):角在这里。
师:这些同学说的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进一步认識角。
1.摸角
师:拿出你的三角尺,我们先来摸一个角。先摸摸这儿,什么感觉?再顺着摸,什么感觉?(学生答略)
2.指角
师:指角的时候,不但要指出这个尖尖的地方,还要从这个尖尖的地方向外顺着指。(课件动态演示)
师:你带来的物品的面上有角吗?指给大家看。
3.描角
师:要把角从物体的表面上“请”下来,该怎么办?
生4:把角剪下来。
生5:把角描下来。
师: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描角的。
师:请你从刚才找到的角中选取一个,在学习单上描出这个角。
4.提炼特征
师(展示学生描出的角):这些角有的开口朝左,有的开口朝右,形状也不完全相同,可为什么它们都叫作角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6:它们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
生7:它们都有两条边。
生8:两条边都是直直的。
师:同学们太善于观察了。原来,这些图形都有共同之处,请同学们借助学习单进行自学。
生9:尖尖的地方在数学上称为顶点,两条直直的线称为角的边。
师: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在图形的认识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感知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点以及这两类图形的关联,引导学生经历图形的抽象过程,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在抽象角的过程中,教师安排了多次操作活动,有力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通过“摸角”,学生获得了“尖尖的”“直直的”的物理感受,为揭示顶点和边的抽象概念奠定感性基础;通过观察教师“指角”、多媒体演示、生生互相“指角”的方式,学生了解了角的基本结构;“描角”,启发学生将生活中的角抽象成数学角,亲身经历将图形从实物上抽离的过程;最后,比较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使学生的视角都集中在角的形状和结构上,从而形成对角的概括性认识。
三、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以自主探索丰富概念内涵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他们容易被活动的、鲜艳的、新颖的、有趣的事物所吸引。作为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合理地呈现学习素材和安排教学活动。
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学生不但需要通过“摸角”“指角”等活动感知角的静态特征,还要通过制作活动角获得对角的“动态”体验。很多教师在这个环节都是先放手让学生“做角”,再带领学生研究“怎样把手中的角变大或变小?能做一个比这个角(固定一个角)更大或更小的角吗?”。结果发现,刚做出来的活动角让学生觉得很新奇,许多学生都在玩角,根本没有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因此,兼顾教学需要和儿童的心理需求是十分有必要的。
【教学片段3】
师:用2根硬纸条和1个图钉,想办法做一个角。做完角的同学可以先玩一玩这个角,看看有什么发现。
师:想一想,两根硬纸条相当于角的什么?图钉呢?
生1:两根硬纸条相当于角的两条边,图钉相当于角的顶点。
师:在玩角的时候,你有什么发现?
生2:我发现我做的角可以动。
生3:角可以变大,也可以变小。
师:怎样将角变大?
生4:把两根硬纸条往外拉。
生5:两边打开,角就大了。
师:怎样将角变小?
生6:把两根硬纸条往里面收,角就变小了。
师:角是有大有小的。开口大,角就大;开口小,角就小。
教师给足空间让学生自己做角、玩角,借助问题“可以先玩一玩这个角,看看有什么发现?”促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而不是由教师“牵着走”。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又使學生在从“玩”中自然地产生新的认识,可谓一举两得。在制作活动角的过程中,教师走近学生,听到学生的声音“我的角可以变大变小”“这样拉,角就可以变大了”……可见,学生对活动角的好奇心和现有的认知能力足以指引他们自主发现。顺应学生的心理需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才是破解教学被动局面的有效方式。
四、捕捉学生的动态生成,以特殊素材深化概念认知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他们带着各自的经验、知识、思维能力、思考习惯走入课堂,这决定了他们所参与的学习活动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来自学生的信息,积极回应学生出现的问题,使课堂生成成为新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服务。
在玩活动角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将两边的开口拉得比较大,就可能出现平角。因为平角“长相特殊”,学生常常“不识庐山真面目”,认为它不是一个角。对此,有的教师采取回避态度,认为平角是以后要学习的概念,现在认识它还太早。其实,概念虽超前,但“这个角是不是角?”却是这节课可以回答的问题,而且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素材。通过对平角的辨析,能够更鲜明地揭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加深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
【教学片段4】
师(出示一个固定角):你能变出比这个角更大的角吗?
生1:一条边不动,另一条边向外打开。
生2:两条边都向外打开。
师(出示一个周角):有同学变出了一个这样的角,有同学说它不是角,你认为呢?
生3:这不是一个角,它只是一条线。
生4:它是一个角,它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师:它的顶点和边在哪里,你能指一指吗?
师:现在大家怎么想?它是一个角吗?
生5:它是一个角,它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生6:它是个特别的角,它的两条边在一起了(同一条直线上了)。
师:它是一个角,(边指边说)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一条边,这是角的另一条边,角就在这里。只不过它比较特殊,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以后大家就会知道,这样的角叫“平角”。
“平角”的出现,打破了学生的认知平衡。最初,有不少学生认为这个图形不是角,因为形状和之前看到的角不同。但很快就有学生借助刚刚学过的角的特征进行理性思辨,认识到“虽然两根硬纸条的位置很特殊,但它们作为两条边,也是直直的,而且有一个公共的顶点,符合角的特征,因此它就是一个角”。在质疑、讨论中,学生对角的表象有了更为丰富的感知,对角的本质属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通过逻辑推理、语言表达实现了思维进阶,进一步发展了空间观念。
综上,教学不能仅从教的角度来设计,还应该从学生学的角度去思考。教师只有对学情有了充分的了解,才懂得要选择性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才发现源自学生的富有价值的动态生成,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促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
数学课堂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的,作为教师,了解学生是我们的必修课。就像成尚荣先生说的那样,“教学是一个研究的过程,研究的核心应该是儿童。教师不能只研究教学,也不能只研究技术,而应该研究儿童,研究儿童怎样学习。”秉承这样的理念,我们会继续前行,在儿童的教育之路上不断探索,努力为学生奉献更多适合他们的数学课堂!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