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程内容结构化教学探究
2023-05-30朱镇勘
朱镇勘
摘 要:数学课程内容结构化教学属于全新的教学探索和实践,教师需要有优化、整合、反思的主观意识,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展开结构化建设,促使学生自然进入到数学思考过程当中。让学生在知识关联、问题解剖,以及实验探索当中获得更多学习启示,促使学生顺利构建数学学科知识结构,形成完善的数学认知链条。
关键词:初中数学;结构化;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03-0034-02
所谓结构化教学,又叫系统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特点有组织、有系统地安排学习环境、学习材料和学习程序,科学利用教学空间、教学设备、教学时间、教学手段,形成一种完善的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程当中进行结构化教学设置,需要从几个角度展开思考,知识结构、学习结构、教法结构、评价结构是教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目标追求,教师需要做统筹考量,为学生规划完善的学习体系,促使学生顺利进入深度思维环节,在创造性探索中建立数感认知基础。
一、构建知识结构要以本为本
数学知识具有系统性、逻辑性特点,教师需要有梳理传授的主观意识,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梳理、归结和总结为学生提供构建知识的便利条件,引导学生展开横向联系、纵向剖析,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构建需要以本为本,前者这个“本”是指教材内容,后面这个“本”是指宗旨和目标,教师需要发挥诸多作用,引导学生深入教材之中,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提炼和梳理,针对教学案例展开研学行动,最终形成连贯性、系统性知识体系。
如教学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整式的乘法”,教师先对学生认知基础做专业分析,在上册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数的运算、字母表示数、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这册教学中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法则等,这些知识的储备都为“整式的乘法”学习奠定了基础。教师在教学之初,先组织学生对旧知进行梳理和归结,要求学生通过演示操作一些数学题目,强化旧知的理解,为新知学习奠定基础。教师推出具体案例:光的速度约为3×105千米/秒,太阳光照射到地球的时间为5×102秒,如何计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学生利用旧知列出算式(3×105)×(5×102),教师引导学生集体进行计算操作,顺利完成计算操作。
二、构建学习结构要以学定教
学习结构构建应该是在知识构建基础上展开的高阶思维学习活动,教师需要把握学情展开教学设计,通过教学活动的关联性思考,促进学生知识的联系和内化。学生学习知识的关联性包括内部关联和外部关联,不管是内部关联还是外部关联,都需要教师有效衔接和引导,促使学生在主动思考当中,完成知识的对接和融合,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条。
在教学“平方差公式”时,教师先抛出一些多项式计算题目,要求学生在计算操作过程中归结出其中的规律,鼓励学生推导出平方差公式。学生开始计算例题,对多项式进行合并和计算,通过多次化简,归结出平方差公式及其特征:a2-b2=(a+b)(a-b)。为验证这个公式的普适性,教师鼓励学生自行列出一些多项式案例展开计算操作,逐渐掌握平方差公式及其特征要领。教师鼓励学生利用旧知先学,在计算之中归结其中的规律,然后推出平方差公式和其特征相关结论,为学生带来鲜活的学习经历和体验。以学定教,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从教学实践出发展开设计,针对学生认知基础进行具体引导,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的机会。学生利用学习机会完成知识结构建设,突出主体教育理念。
三、构建教法结构要以导辅思
教师的个人理论与教法应用是密切相关的,学生进入学习环节之后,教师需要做好必要的学情调研,针对学生学习实际推出更多有效的学法,为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提供有效帮助。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做出有效应对,给予学生更多学习指导,能够促进学生认知的成长,同时也能够完善教师的教法认知结构,形成完整的教法积累。
教学引导方法众多,教师需要做整合处理,以提升构建水平。如教学“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要求学生找出一些直线,并具体分析这些直线的位置关系。学生对生活中的直线现象比较熟悉,自然能够做出对应反应。教师拿出剪刀,让学生观察并说说在剪纸的时候,其对顶角大小变化有什么样的规律?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观察和思考,逐渐掌握了一些角的概念,对直线关系进行对应梳理。“余角”“补角”“对顶角相等”等,学生对这些概念进行归结内化,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构建评价结构要以练促学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专业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自我评价,学生之间对同伴的学习情况进行互动评价,都属于课堂评价体系内容。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评价学习,让课堂评价成为学生学习和反思的重要手段。课堂评价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评价构建知识结构,促进学科认知的内化,能够形成重要教学成长点。
教师执行教案效果如何,需要对学生接受实际做具体评估。如“平行线的特征”,教师先推出平行线判定公理和定理,让学生针对这些公理和定理设计课例,或者是训练教辅材料中的题目,对这些公理和定理进行验证推理。学生接受探索任务后,开始研究这些公理和定理内容,利用学具进行划线、思考和讨论,逐渐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然后进入习题设计环節。教师将学生设计出来的题目集中到一起,并组织学生对习题设计情况做点评。教师推出公理和定理验证任务为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环节创造良好条件。
在初中数学课程内容中渗透结构化教学,需要教师进行全面反思,从知识结构、学习结构、教法结构、评价结构等诸多方面展开教学探索,促进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数学实践过程当中,完成认知构建。学生对结构性学习存在诸多认知短板,教师需要做好教学总结和反思,推出更多适合的学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索当中成长学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