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情绪的主人
2023-05-30刘宇婷
一、个案概况
小融,男,9岁,是一位来自单亲家庭的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前期的疫情管控,学生均居家以线上课堂的方式进行学习。三年级新学期初,小融的行为表现明显与以往不同:情绪容易激动,脾气异常火爆,总是和老师对着干,逆反行为严重,同学们都对他避而远之。
在新学期开学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小融多次撕坏同学们的课本,在课堂上顶撞老师并对科任老师拳打脚踢,一言不合就在教室里暴走。学校通知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并进行精神状况评估,结果显示未出现异常。经与家长协商,学校建议家长暂时将孩子带回家中休息并进行心理疏导,待情绪稳定之后再返校就学。
作为小融所在班级的班主任,笔者曾与小融家长多次沟通,了解小融的家庭情况和日常生活表现,思考如何帮助小融走出心理困境,适应新学期的课堂节奏。
二、问题分析
1.问题切入
作为班主任,笔者对学生的家庭和在校情况都比较熟悉。因此,笔者主要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一是社会背景。学期前的疫情防控,孩子们在家里参与线上课堂的情景。二是小融的家庭生活环境。新学期初的校园生活节奏变化以及小融本人对周围环境所作出的反应及其背后的行为动机。需要注意的是,在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考察时,只有保持客观、准确以及严谨的调查习惯,才会为之后的问题解决提供正确的依据和判断。
2.社会背景
疫情防控是当下人民群众的普遍需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参与课堂的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1)居家化。学生在家中参与线上课堂教学,家庭和学校的氛围差异会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造成影响;(2)网络化。老师与学生不能面对面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师对学生具体行为和课堂的掌握情况;(3)自由化。相比于之前的在校课堂教学,线上教学会让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加自由,而这也意味着学生之前养成的课堂行为规范受到冲击。
3.生活背景
家庭生活环境:小融的爸爸和妈妈早年离异,目前和妈妈、外婆一起生活。小融本身有着较为严重的哮喘以及食物过敏体质。小融的妈妈作为家里的支柱,工作十分忙碌,这也造成妈妈对小融的学校生活和心理情况了解甚少,孩子的日常生活起居和学习主要由外婆负责。经了解,作为长辈,出于对孩子的爱护和关心,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外婆对小融一直持宽松态度。对于孩子的日常要求,外婆都是尽可能地满足。而在孩子犯错误时,外婆会对孩子拳脚相向并伴随言语侮辱。
在校生活环境:小融的在校生活和大多数的孩子一样,但是由于小融本身性格较为内向,又因为身体和家庭原因,有时小融会被同学开玩笑。此外,小融的课堂专注力不够,上课容易走神并做小动作。三年级新学期开始,课程和学习节奏发生变化,大部分学生的课堂状态已经有所转变,而小融的课堂状态仍然令人担忧。
个人行为表现:在以往的学期中,小融在校的表现一直平平,情绪较为平稳,而在经历了线上课堂和新学期返校开学后,小融的行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脾气暴躁,情绪激动,行为较为激进,这使得周围的同学对他逐渐疏远。虽然之前联系小融的家长了解相关情况对其进行疏导和教育,但是收效甚微。
4.问题分析
结合上述分析,我初步判断小融行为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由于长期居家生活,小融与其他同学交流较少,而新学期的返校和新学期学习节奏的变化,让他一时难以适应。二是在家庭生活中,小融的相关要求被尽可能地满足,这对他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小融的妈妈对其在校生活了解很少,使得小融认为母亲对其关心不够,为了博得母亲的关注而出现错误的认知和行为。三是由于小融的性格较为内向,自我认知偏差导致其内心情绪化、敏感化,易受到周围同学的话语或行为的影响。
三、辅导目标
1.帮助小融纠正“顺应”的认知心理,建立正确的认知观;
2.指导小融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学会接纳自身的不足,同时也让其了解自身优点,建立自信心;
3.训练小融学会恰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方式。
四、辅导过程
1.对症下药,建立正确的辅导观
“意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物质的反映。”马克思很早就提出了环境对人的塑造和影响的理论。针对小融在家庭生活中对于各项要求的习惯性满足,我们要从思想上对其进行教育,向他表明这样做的危害,必要时我们可以现身说法,尽量保持和小融站在同等的位置上交流,增進小融对交流者的信任感和亲近感。同时也要与家长说明这种做法的不利之处,适当给出家庭教育方面的建议,让小融的认知能够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是重要的一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需要家校双方的共同努力。
基于以上方法,笔者对小融进行了3次心理辅导。第一次笔者主要以安慰小融的情绪为主。受传统师生关系影响,小融与老师很难敞开心扉,小融需要一个心理上的亲近感和一个适应的过程;第二次辅导主要以提问为主,主要是了解小融对事情的看法,这样可以摸清学生的内心,并在这个过程中针对小融相关的疑问,适时进行解答和引导;第三次辅导主要是思想引导,针对小融对事物的看法与观点,适当予以引导,对于正向的价值观要予以肯定和鼓励,对于负向的价值观要予以引导和纠正。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列举了班级中与其家庭情况相似的其他学生的情况,向小融展示了不同的学生对待问题的不同做法以及导致的不同结果,并表示像小融这样的学生不止其一个人,帮助其建立内心的认同感和安全感。
2.深入内心,启蒙学生的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学生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第一步,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事物的行为反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笔者首先鼓励并肯定其优点,这是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的第一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优势和价值,这个过程伴随着学生对自己的认同与肯定。然后针对学生日常课堂和家庭生活中的不足之处,适当予以提醒和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互换,让学生切身感受不同角色下的心理活动和感受,丰富学生的心理经历。为此,笔者和小融进行了一个小活动,由笔者扮演同学A,小融扮演同学B,同学A脾气很坏,将同学B的铅笔折断。通过角色扮演,小融切实感受到了自己的坏脾气对别人的伤害,并对自己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控制情绪,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自我观察、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益。
3.环境引导,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
笔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学生的生活环境进行引导。第一是家庭环境,事实上,学生的家庭环境比校园环境更加重要,因为学校的作用是教书育人,而家庭环境则起到了言传身教的影响和作用。学生的行为和习惯很大程度上都会受父母及长辈的影响。为了培养小融正确的认知和良好的习惯,笔者曾经多次和小融的妈妈、外婆进行沟通,说明家庭环境对小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小融的妈妈负责小融的家庭教育和日常生活,对小融的关注度和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小融的行为习惯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笔者会时常向家长反馈小融的变化,增强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认可。
第二是校园环境,鼓励互帮互助行为,制止言语攻击的行为,对校园暴力零容忍,让学生能在校园中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认同。在日常的班级活动中,笔者也会适时对小融的表现予以肯定表扬,这不仅增强了小融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同时也改变了其他同学对小融的看法。大家对小融的认可有助于他更好地融入班级生活中。
五、辅导结果
通过多次辅导以及家校双方的共同努力,小融终于有了显著的变化,适应了新学期的课堂节奏,并且已经很好地融入班集体,交到了两位好朋友;在家里,亲子关系更加和谐。妈妈会抽出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更加关注孩子的内心。在新学期开学后,小融变得柔和、积极、乐观,上课爱举手发言,还能主动参与班级的活动。我深知,人的心理是需要刻意练习、长期训练的,这样才能巩固辅导的成果,辅导结束之后还要不断地持续跟进,逐渐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刘宇婷 辽宁省沈阳市岐山路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