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自己的课:一项持续的研究活动
2023-05-30贲友林
贲友林
摘要:听自己的课,不是听听而已,而应当以研究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要做到“听”“写”结合,要开展专题研究和持续研究。“听”“写”结合,即研究自己的课要“慢”一些。专题研究,即研究自己的课要“深”一些。持续研究,即研究自己的课要“久”一些。
关键词:听课;教学研究;专业发展
前段时间,在教室里听一节课。我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发现身边有个支架,支架上有一部手机。原来,上课教师在用手机把自己的课摄录下来。课后,我问上课教师:为什么要用手机把自己的课摄录下来?他有些腼腆地说:想看看自己的课堂。我追问:看什么呢?他告诉我:有空的时候,就回看上课的视频,看看自己上的课有什么问题,有什么需要改进与提高的地方。
我为这位教师的举措点赞!他的做法,也引发了我的思考。
说到听课,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听他人的课。的确,听他人的课可以学习、借鉴他们课堂中的做法。我以为,我们需要“向外看”,也需要“向内看”;需要听他人的课,也需要听自己的课。
为什么要听自己的课?
20世纪初,杜威就提出,教师必须学会用自己的思想和理智去行动。他强调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将自己的观察整合进教育理论,以及实现教育理论的更新与重建。他呼吁中小学教师既做教学知识的生产者,又做教学知识的消费者;既是课堂生活中的教师,也是课堂生活中的学生。[1]听自己的课,是让成为教师的我们重回学生的状态,让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统为一体,让日常教学与研究融合起来。
听自己的课,是以自己的课堂为观察、分析、思考、研究的对象,认识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听自己的课,我们可能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茫然无知。听自己的课,我们可以看到课堂中真实的自己,看到自己真实的课堂样态,分析教学实际与预设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存在怎样的差异。学生提出的问题、交流的想法,哪些是自己没有想到的?自己有没有很好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畅所欲言?有没有创设好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有没有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发言并给予合适的回应?……看自己的课堂,我们可以看到太多自己之前未能觉察到的东西。以课堂教学语言为例,回看自己的课堂教学视频,可能发现自己有一些口头禅,发现自己的语言不够简洁,发现自己表达的语气、腔调过于“表演味”等;可能发现某位学生发言之后,自己的评价语言中肯,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指导价值;可能发现课前精心设计的两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言自己说得很投入,学生却无动于衷……
听自己的课,是对教学行为背后所支持的教学信念的再审视。教学信念是教师所信奉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信念不同,其所实施的教学也就不同。教师的教学行为是由其所真实持有的教学信念支配的。有些教师觉得自己没有明确的教学信念,其实并不是没有,而是在潜意识中,没有清晰地觉察到。也就是说,教师真实的教学信念常以缄默状态左右着教师的教学行为。
在日常实践中不难发现,课改这么多年来,许多教师的教学理念虽然有一定的提高与改善,但往往还停留于口头言说中。其深层的教学理念还缺乏实质性转变,知行分离、言行脱节的现象还相当普遍,课堂教学行为“涛声依旧”。
教师的教学理念具有非常明显的保持现象,具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性”和“惰性”。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绝不是把课改所倡导的理念简单移植到头脑中,机械复制到纸面或教学行为中。有研究者曾指出,教学理念是跟随于而不是先行于行为而转变的。这表明,教学行为的转变与教学理念、教学信念的形成是双向互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此,教师需要做的、可能做的,就是立足平时的课堂,实实在在地实践,真真实实地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有转变,有怎样的转变,为何有转变。听自己的课,教师复盘真实的教学行为及其背后的真实想法,由表及里地梳理并重新认识自己也许还是很零碎的、很散乱的甚至还有错误隐藏其中的想法,对照“外在的观念”,建构“自我的观念”。教师对已经发生的教学活动、教学行为进行思考,是为了更加清晰明了地认识和把握已经发生的教学活动、教学行为,并由此产生新的思想认识。而这,是一个漫长与艰难的过程。
南京师范大学涂荣豹教授指出,研究教学,既要研究教学过程的实践问题,也要研究教学过程的认识问题,更应该经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2]听自己的课,不仅能更清晰、具体地认识自己的课怎么样,即“我是怎样做的”,也能更客观、理性地认识自己教學的想法是什么,即“我是怎样想的”。在此基础上,才可能思考与探索“我还可以怎样做”“怎样做可能会更好”。
如何听自己的课?
如果从提升听自己课的效益出发,一定不是“有空就听听、看看”这样简单化的操作。例如,在什么场景下回看自己的课堂视频,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在办公室等公开场域中听自己的课,是否会由于“他人的目光”而难以专注与持续?听自己的课,需要安全而自由的环境,这样才能静下心来沉浸到自己的课堂中。
听自己的课,不是听听而已,而应当以研究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
其一,“听”“写”结合,研究自己的课要“慢”一些。
从2002年起,我每天在上完课后会回顾课堂,凭借记忆,用文字记录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与表现,记录自己教学中的思考。参加一些教研活动时,主办方会将活动中的课堂摄录下来,于是,我就有了一些自己上课的视频。回看课堂视频,我看到更为完整的课堂,看到课堂中熟悉又陌生的自己。后来,我常常用录音笔等设备给自己的课录音,用手机摄录视频,从他人摄录走向自己摄录。2022年,我在教室里安装录课设备,每天的课堂,我都全程摄录下来,从间断摄录走向持续摄录。
摄录课堂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回看与回听是重要工作。就像统计活动,搜集数据仅仅是前半程活动,对数据进行分析、作出推理与判断是重要的后半程活动。对摄录的课堂视频,如果仅仅是看看、听听,缺失思考,对课堂的认识也就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而且,听课过程中生成的一些想法稍纵即逝,需要用文字记录下来。课,不仅要看、要听,更要反思。如何促进自己对课堂的反思?我在回看、回听自己课堂的过程中,会用文字将课堂记录下来。记录的内容包括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所有言语,黑板板书与屏幕呈现的内容,教学进程的重要情节、活动等。记录方式是不借助任何语音转换成文字的软件或小程序,每回看、回听视频中的一句话,就动手敲击电脑键盘,文字录入这一句话。这样缓慢的手工方式,把自己重置于当时的上课场景中,并还原上课过程中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把课堂视频转换成课堂教学文字实录的过程中,也记录下自己教学过程中的“第一想法”。动眼、动耳、动手、动脑相结合,在内心宁静的状态下反思真实的课堂教学,真实地反思课堂教学。
听自己的课,不是一听了之。“听”“写”结合,“慢”一些,以对自己课堂的认识与研究更“真”一些、“全”一些。“真”一些,即在听与写的过程中,更接近课堂对象本身,更可能抵达课堂教学真相。“全”一些,即在听与写的过程中,看到课堂全貌,看到课堂细节。
其二,专题研究,研究自己的课要“深”一些。
听自己的课,是发现课堂教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问题、推动教学改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听自己的课,促进教师对课堂的研究从自发走向自觉,也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发展走向研究型发展。
听自己的课,带着问题听课,带着研究的主题与项目听课,能让自己对课堂的研究更聚焦、更深入。也就是说,研究自己的课堂要“深”一些,即记录自己真实的课堂,反思自己真实的想法,让形成文字的过程成为聚焦自己教学的过程,成为与自己对话的过程,成为反思教学行为与教学信念的过程,成为不断敞亮自己、促进思考深入的过程。
涂荣豹教授把数学课堂教学分成若干系统,提出一个课堂分析框架:(1)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系统的分析;(2)教学生“学”系统的分析;(3)“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系统的分析;(4)问题结构系统的分析;(5)探究教学系统的分析;(6)启发引导系统的分析;(7)教学方法系统的分析;(8)解题教学系统的分析;(9)学生个性特征系统的分析;(10)教师教学活动系统的分析。[3]上述每个系统聚焦数学教学的某个侧面,有助于我们对课堂进行整体分析、局部分析与片段分析,也为我们选择与确定课堂研究主题和项目提供了重要的参照。
选择与确定课堂研究的主题与项目,也可以在听自己的课的过程中,关注自己印象深刻的、感兴趣的教学活动或有困惑与纠结的教学问题。
下面是我根据课堂视频整理的自己教学三年级“认识分数”的一个片段。
师(出示图1)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生把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这两份就是2/8。
(学生在正方形中画虚线,把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如图2。教师板书:2/8。)
生我认为还有一种方法。可以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先画“横着的”“竖着的”两条虚线,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再画“箭头”,表示将上面的涂色三角形移下来,如图3)把这个三角形移到下面,这样就是1/4。
生2/8=1/4。
师这种方法可以吗?
生(齐)可以。
生我觉得这两位同学的方法是一样的。第二种方法平移以后,也可以是28。
师他说的是“平移”。体会一下,这里图形的运动是什么?
(教师用手势示意图中上面的涂色三角形的运动过程。)
生(齐)旋转。
生两位同学的方法是差不多的。
师掌声送给他们。
(全班掌声。)
师刚才,第一位同学做完以后,有三位同学做了补充。第一位同学把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第二位同学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第三位同学看出这两种方法是有联系的:图形运动之后,也可以用1/4表示。第四位同学说,从图形中可以看出2/8=1/4。请把热烈掌声送给会补充发言的三位同学。
(全班掌声。)
在回看视频整理文字实录的过程中,我梳理了课堂中三位学生的补充发言。一是有不同的想法,可以补充发言;二是发现不同想法之间的联系,可以补充发言;三是在不同想法交流的过程中,生成新的想法,可以补充发言。课堂中,学生如何补充发言?我结合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做了梳理。这让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对学生如何补充发言进行指导,做到了“心中有谱”。
课堂中的发言,一位学生说完之后,其他学生接着说。如何接着说?我在以往的教学中并没有想过,更谈不上对学生有意识地指导了。回看视频、整理上述教学片段的过程中,我更主动地对“课堂互动”这一主题做了进一步思考:课堂中的互动,学生如何补充发言?如何“接着说”?我认识到,对于补充发言,教师要在课堂中结合学生的学习表现相机进行指导;而且,教师的指导需要在一节又一节课中持续进行,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当我把“课堂互动”“补充发言”作为关注点时,再去回看其他课堂视频,就对此多了一份有意关注与思考。我认识到,课堂中的表达,不仅表现为把自己的想法敞亮出来,还在于有思考地表达,不是简单地再现他人的想法,不是完全地“重复说”,一味地“重新说”,而是互动性地“接着说”。接着说,一是接着他人的想法“说”,二是接着自己原先的想法有“新说”。接着说,是对他人想法、自己原先想法的补充、修正、肯定、质疑、综述。这样的研究与发现,又转化成后续的课堂实践。“研”以致用,让听自己的课更有收获感。
其三,持续研究,研究自己的课要“久”一些。
听自己的课,带着更明确的教学研究目的,凭借自身视听等感官以及利用文字整理等辅助工具,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研究資料,再展开相应的研究。听自己的课,不是以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为目的,而是以对课堂教学的分析与研究为旨归。
研究自己的课堂,不可能通过听一节课、两节课就能发现、解决自己课堂中的问题。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也正如备课一样,需要久久为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教师也完全被这位教师的讲课吸引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下课之后,邻校的一位教师问这位历史教师花了多少时间备这节课,那位历史教师回答:“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4]于漪老师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备课、上课、听课,都是教师一辈子做的,一辈子学做的。教师一边上课,一边研究自己的教学。我们不妨给自己列一个计划:每周录、听自己的一节课。如果“每周一课”做不到,“每月一课”“每学期一课”总是可以的,重要的是在听自己的课的过程中持续地研究与改进。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5]苏霍姆林斯基还指出:“只有当学校领导人掌握了足够的事实”和“进行了足够的观察时,才能在教学和教育过程的这个领域里达到工作的高质量。”[6]对学校领导听课有如此要求,那教师听自己的课也应如此——“掌握足够的事实”和“进行足够的观察”。
随着教学技术与工具日新月异的发展,听自己的课,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成为一种很简单的操作。不过,如何听自己的课,过程不应“简”,方式也不应“单”。听自己的课,不仅仅要发现自己课堂中的不妥与不足,也要发现自己课堂教学的长处与优势;听自己的课,需要的不仅仅是批判,更重要的是建设;听自己的课,值得研究的,不仅有听自己课的内容,还有听自己课的目的、手段、方式与效益。
听自己的课,应当成为更多教师的自我安排,成为更多教师更自主的教学与研究活动。
参考文献:
[1] 安桂清.课例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6.
[2][3] 涂荣豹.数学教学设计原理的构建——教学生学会思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385,389391.
[4][5][6] 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7,12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