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社团活动开展的有效途径探索
2023-05-30陈维银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有效推动下,小学社团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社团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更能以其丰富的活动内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端正其学习态度,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同时也为特色校园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为此,学校与教师要重视完善小学社团活动的开展途径,开发多元化的小学社团活动项目,并以科学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推动学生个性化目标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社团活动;开展途径;探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甘肃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社团活动开展现状调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1]GHB044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维银(1980—),男,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兴平小学。
小学生步入校园生活后,会对校园内的事物与活动产生极大的探索兴趣,并在兴趣形成后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学校及教师要利用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在开学初期,就要确定好社团活动项目以及具体开展流程,以此科学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感兴趣的社团活动中,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方向和学习动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社团活动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以及语言行为表现力等都有积极影响。因此,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完善小学社团活动开展的途径,营造良好的社团活动氛围,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一、构建完善的社团活动管理制度
构建完善的社团管理制度,是确保小学社团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有制度才有好的约束,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约束学生在社团中的言行活动,确保其可以端正参与社团活动的学习态度,积极传播社团正能量。一般情况下,学校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具体完善社团管理制度。第一,改变科任教师对社团活动的偏见。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大部分教师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在校时间为学生增加学习的机会,教师的教育出发点是好的,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的课余时间,限制了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此,教师需要转变观念,积极推动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并根据班级学生特点,有效引导学生参与适合的社团,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建议班级中书写能力一般的学生参与书法社团,督促其学习基础书写方法;而针对班级中较为活跃的学生,教师可以建议其参与围棋社团,培养其稳重性。第二,重视与其他学校建立联合教学机制,以分享的方式学习先进的社团管理制度,以此完善自身的社团管理制度。丰富的社团开展经验可以拓宽社团的开展路径,提升社团开设的整体效果,强化教师的社团管理经验等[1]。第三,构建完善的社团管理制度后,教师也要重视积极落实社团活动并检验实际开展效果。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并获得良好体验后,教师要重视完善并细化社团考核制度,以此保持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获得良好的社团开展效果。例如,教师需重视社团基本管理制度、社团成员遵从守则以及社团成员档案管理制度等。第四,形成系统的社团资料管理档案。不同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体会和收获各不相同,通过建立系统的社团资料管理档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留社团活动开展的相关资料,能够为以后社团活动优化做好基础性管理工作。此外,对社团资料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保存,一是以纸质的档案袋形式,二是以电子形式的档案,这样可以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便捷性,能够提升下一次社团活动开展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第五,确保社团活动目标和效果保持一致性。这是小学社团活动开展的关键问题。社团活动只有确定了目标,学生才会朝着目标共同努力。例如,书法社团开展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习标准的运笔方法,并端坐在课桌前静心完成教师布置的书写练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练习了写字,又磨炼了心智。以具体的目标为活动方向,才能确定具体的执行方案,最终实现社团活动目标,助力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发展。
二、开展多元化小学社团活动项目
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实践,这是社团活动开设的重要目的。社团活动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在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小学生都喜好新奇的、趣味性十足的活动,社团活动的开展要与学习有别,不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从课堂学习转移到社团学习的错觉。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对社团活动项目进行系统的整理,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一般情况下,社团活动的开展形式多种多样,但适合小学生开展的社团活动大致可归为四类[2]。第一类,与学习相关,但与学习有别的社团活动。这样的社团活动开设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究精神,以此助力其形成初步的科学意识,培养其综合素养。例如,在学习与科学有关的知识时,学生的课堂表现非常积极,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后开设科学社团,以科学试验箱为依托,让学生进行多次的化学、物理以及机械实验,丰富学生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学习能力,培养其科学素养。第二类,实践类社团活动。小记者社团、编辑社团等都是非常适合在小学阶段开设的实践类社团。这样的社团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例如,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到科技馆参观,在活动结束后,由小记者社团和编辑社团共同完成采访和调查任务,收集部分学生的参观体验,以此写出观后体验,并在学校广播站播讲,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的参观体验,另一方面也能夠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观察力。第三类,体育运动类的社团活动。这一类的社团活动是素质教育及“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较为受欢迎的社团活动项目,其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够锻炼学生身体,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体育观。如跳绳、乒乓球等社团活动适合女生参与,篮球、足球等社团活动适合男生参与。相比于男生而言,女生对体育类社团活动的参与性较低,学校及教师要重视开展多种适合女生参与的社团活动,调动女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第四类,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团活动项目。这类社团项目主要为弘扬地方传统特色文化而开设,需要学校从本地实际情况考虑,完善特色活动开设的流程,以此有效传承地方特色,培养学生的爱国、爱乡之心。
三、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实践
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进入学校生活,对学校的认知还保持在“学校就是学习的地方”。这是由于小学生年龄普遍较小,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学习观,因此对学校开设的社团活动存在一定的误解,当教师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社团进行活动学习时,学生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基于此,教师要将社团的意义和开展流程向学生讲解清楚,使其对社团有更深入的了解,以此做出客观的判断,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活动。学校与教师要意识到社团活动开展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以及社团活动目的的实现是以学生的参与为基础的,只有学生积极并主动地参与社团活动实践,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才能帮助学生拓展认知视野,发现更广阔的学习天地,最终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心态,迎接未来[3]。例如,在开学初期,教师可以就社团活动为主题开设一个短暂的班会,其主旨是向学生介绍社团的理念和趣味特点,这样,学生的兴趣会被激发,进而主动与教师讨论社团的开展项目、开展时间、地点以及内容等相关事项。主题班会结束后,教师再就开学的相关事宜与学生展开进一步的交流,在社团活动的铺垫下,学生对其他事物的认知、接受力也在增强,学生会将假期时养成的懒散习惯收起,积极乐观地参与到学习与社团活动实践中去,并获得良好的体验。
四、注重小学社团活动的成果展示
当学生对社团活动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被激发后,在社团活动管理制度的约束下,学校每日都正常进行社团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增加其知识储备,学生能够从中体会不一样的快乐学习感。社团活动的重点不仅是过程的体验,还要重视成果的展示。在展示成果时,每个社团应该按照自身的特色选择合适的展示方式。成果展示不仅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能升华学生的内在情感,体现特色校园文化。因此,学校与教师要重视结合各社团活动项目的特点,制订合适的社团活动成果展示方案,加深学生对社团活动的喜爱。一般情况下,社团活动成果的展示可以从两方面开展。一是可以在校园文化中体现社团活动成果。例如,学校的校园文化多通过黑板报、宣传板以及广播等途径展示,而这些展示方式同样可以融合社团活动的成果。如书法社团的成果可以展示在校园文明宣传标语中,美术社团成果可以展示在宣传板报中,小记者社团成果可以展示在校园广播中。这样的社团活动成果展示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可以在节日庆祝活动中展示社团活动成果。例如,在中秋节、六一儿童节以及春季秋季运动会等节日活动中举办校园庆祝活动,将篮球社团、足球社团、乒乓球社团以及武术社团等体育类活动与节日活动相结合展示成果;将架子鼓社团、吉他社团以及舞蹈社团的活动成果在校园艺术节、特色活动节等校园活动中展示。当学生的社团活动成果被有效展示后,学生的个人成就感将会被激发,在以后的社团活动中他们也能够做到积极表现,并将这种认真学习的态度带到文化课学习中,以此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五、科学的评价机制
小学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从最开始的社团管理制度的构建完善,到社团活动项目的研究确定,再到学生社团活动成果的有效展示,都是小学社团活动开展的有效体现。但这时的社团活动并没有结束,教师还需要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来激发学生继续参与社团活动的信心。社团活动的成果展示机会并不多,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其对一项事物的学习难以保持长久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重视以科学的评价机制督促学生继续参加社团活动。当学生认识到社团活动内容丰富,种类多样,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社团活动的内容也会随之增加,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时,学生就会始终保持一颗上进之心,发现更多学习的美好。例如,在书法社团活动中,教师要重视收集学生在社团中的练习笔记,将其整理保存在学生的个人社团活动档案中,并做好日期标记。与此同时,教师要重视在社团中开展书法竞赛活动,并对每一次的活动进行科学评价。评价时,教师的态度要公正,以科学的、鼓励式的评价方法对每一篇书法作品进行评价。同时,针对同一名学生,教师需要将其多次的书法练习作品进行比较,找出学生的进步点,对其进行表扬鼓励,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进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书法社团活动的学习中。对于学生书法书写中还存在的不足,教师也要重视指出的方式,最好是以平和的语气鼓励学生,让学生多在耐心、细心、技巧方面下功夫。社团活动评价中,最重要的是教师不能有批判性的语言和语气出现,因为教师的言语不仅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会给其他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不利于学生之间友爱地交往。
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及学习能力特点等开展确实可行的社团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更能在社团开展的过程中向学生传递学习正能量,促使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端正学习态度,积极面对遇到的現实问题,并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完善社团活动管理制度,开展多元化的社团活动项目,定期做好阶段性的社团活动成果展示,并以科学的评价机制促使学生继续参与社团活动,以此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昌龄.创新策略,探索小学社团活动的有效开展[J].新课程,2022(08):26.
[2]柳晓斐.学校社团活动的提质增效策略探究[J].知识文库,2021(17):187-189.
[3]张有秀.小学社团活动开展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21(38):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