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在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23-05-30查小千
查小千
《好好学习》的著作者成甲在该书的推荐词中说:“拥有学习力的人,才拥有这个时代的终极竞争力。”针对自己的成功,他感叹道:“其实不管是主业还是副业,我都是在做同一件事——深入地思考问题,热情地分享经验,激发别人的潜能。”学习者都如此,身为教师的我们亦然!
然而,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三种声音常常萦绕在耳畔:“一是,虽然如此,但是……我们不得不为了帮助学生应试而教;二是,虽然如此,但是……我们有太多的内容要讲;三是,虽然如此,但是……这项工作太难,而且我也没有时间。”因此,有的人浅尝辄止,有的人画地为牢。“从宏观层面看,其问题主要表现在理念、技术和质量三个方面。”“其中,质量是最大的问题,其直接原因在于技术,根源则在于理念。”由此,我们可以很快找出备课效率不高的原因:1.教师的个人能力有待提升。身为知识的传授者,一些教师没有真正接受“终身学习”的理念。知识储备过少,备课的效率自然也就不高。2.时间分配不均。教师多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却忽视了对教学目标的设计。一些教师往往对教学的技巧更感兴趣,采用各种方法开展教学,却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比较草率,甚至照抄教学参考书上的目标。3.未设计作业或设计的作业不科学。在备课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不重视对作业的设计,一些教师则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联系得不紧密、不贴合学生的学情的作业,无法真正发挥出作业的作用。
为此,笔者以时间为线,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始终牢记“终身学习”的理念
张爱军老师说过:“备课是课堂教学的根基,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根基,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研究备课,就要通过发现和解决备课本身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进而提高教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然而,在具体的实操中,匆忙、割裂、重复、乃至漂移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是传统备课中的“硬伤”,也是经验主义者固步自封的后果。为此,我们需牢记“终身学习”的理念。
除了要按时学习与参加培训活动,教师还要不断地回顾已学的知识,并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老师,你为什么不再进步了》中谈到:“教育变革持续化,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层出不穷,教师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挑战,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教师的未成熟期在不断地被拉长。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面对海量的信息,得学会区分和筛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
比如,通过学习,我们可以转变传统的备课观念。一篇优秀的教学案往往都是经过教师深思熟虑,反复推敲,不断琢磨而形成的。因此,我们要尝试“二次备课”甚至“N+1”次备课。我们要抛弃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真正将带有书香墨香的东西融入自己的教学方案。享有“语文界的哥伦布”称号的名师程少堂在执教《锦瑟:中国诗歌美的“四个代表”》之前,充分调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了他们在预习中遇到的难题,精心设计了教学方案,以便切实帮助学生解决难题。这节课收到了无数好评。之所以会有这样好的效果,是因为程少堂老师在精心备课的同时还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如叶嘉莹的《迷人的诗谜——李商隐诗》、叶朗的《美学原理》等。如此认真地备课,又何愁得不到好评呢?名家都还在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作为普通教师,我们更应该牢记“终身学习”的理念,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合理分配教学的时间
任正非有言:“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中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完成的,让孩子学什么和怎么学才是最关键的。”我们处于瞬息万变的时代,应秉承教育者的初心,精心备课,帮助学生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使其成长为国之栋梁。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心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而设计的。我们要立足学情,设计出通俗易懂且指向性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其指向学生的学习,让教学过程可视化。这样,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才能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比如,针对《锦瑟》这首诗歌,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读懂诗歌的内涵,感受该诗的意境美,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探究诗歌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美,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明心启智。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认真思考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教学活动是无比鲜活的,即使你精心准备,也依然可能出现种种意外情况。在此,我们姑且将其称为“随机事件”。针对这种“随机事件”,我们需及时按下“暂停键”,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进行引导。因此,在备课时,我们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预估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情况,以便更好地应对。
三、科学地设计作业
王月芬在《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的序言中提到:“作业折射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专业能力;作业花费了教师、学生的大量时间,是导致学生学业出现差距的重要因素;作业也往往会成为学生是否喜欢一门学科、一位教師的重要原因。因此,作业是体现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需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科学地设计作业,调节好教与学之间的平衡,注重反思与改进。作业不一定是在课后完成的,也不一定要用纸和笔来完成。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布置一些小作业,如“说”的作业、“画”的作业、“演”的作业、“想”的作业等。比如,麦克·格尔森运用“可视化策略”,安排学生通过相互采访的方式,找出这堂课的学习重点,运用“新颖知识罗列法”,推动学生运用现有的知识来判断对错。这些看起来不像作业的作业,能真正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状态。
此外,在备课时,我们还要关注作业与作业之间的联系。比如,常规的作业一般可分为内向结构的作业(同一单元中密切相关的不同作业)、纵向结构的作业(不同课时里内容相似的作业)、横向结构的作业(不同学科同一时间段的作业)及其他结构的作业(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上彼此相关的作业),以增强学生的读者意识和文本意识。
总之,教师不是教学参考书的“搬运工”,不是教学理念的“传声筒”,不是某些课件的“复印机”。我们要重视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认真备课,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