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美好生活观的基本内容、实现路径与当代价值

2023-05-30孙丽

关键词:手稿异化本质

孙丽

摘 要:美好生活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学界尤为关注的课题之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的一篇包含哲学、经济学以及共产主义学说的综合性著作,其思想丰富、内容深刻。《手稿》中不管是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揭露、对异化劳动的生动阐述,还是对物质和精神深受折磨的工人的深刻同情,其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马克思对人本身的深切关怀,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理想状态的渴望,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马克思深刻的美好生活观。重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回顾《手稿》中马克思对未来美好生活蓝图的描绘,为当代中国探寻实现美好生活之路提供了现实参考。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美好生活思想;异化劳动

作者简介:孫丽(1996- ),女,四川通江人,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也多次提到人民生活,“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1],这些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真实关切。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其初心便相伴而生。人民幸福与民族独立与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也是我党始终追求和不懈奋斗的目标与使命。在新时代,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时期中,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因此,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应当成为中国共产党为之不懈努力和奋斗的关键。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人类美好生活进行了初步构建,为我们正确认识和追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生活提供了理论基础。系统梳理《手稿》中美好生活观的基本内容,探析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深挖马克思美好生活观的当代价值对我国未来实现美好生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手稿》中美好生活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在《手稿》中通过对私有制与分工造成异化劳动的无情批判,表现出对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幸人们的同情,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美好思想,构建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理想远景。

(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善于打破旧世界,才能创造新世界。马克思在《手稿》中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批判,指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和工人都处于一种不幸福的状态,只有通过对旧世界即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才能找出其产生苦难的根源所在,从而构建出未来美好的生活图景,找到实现美好生活的途径。

第一,对私有制与分工造成异化劳动的批判。首先,马克思认为私有制和劳动分工是造成异化劳动的原因。“在私有制的统治下,积累就是资本在少数人手中的集聚”[2]24。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内在本质,私有财产不过是异化劳动的外在表现。其次,人类发展过程中至资本主义社会都存在普遍异化,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及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异化劳动愈演愈烈。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分别是:一是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二是劳动行为与劳动者相异化;三是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四是人与人相异化。从自然界到人及人的活动都异化了,都反对自身、成为自身的异己力量了。异化劳动通过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把它变成了片面的生产、强制的生产、自发的生产。作为类存在物,人的实践和理论活动本来都有比动物更加广阔的空间。可是一旦肉体生存被设定为唯一目的,那就是把动物的本能活动的一个方面设定为全部生活的目的。众所周知,动物本能的实现使动物感到快乐,所以趋乐避苦就成为动物的本能活动的特点。可是人类连这种快乐的权利都丧失了。只有肉体生存本身才是目的,其余都是手段。人的生命活动是类生活,在异化劳动的条件下这只是意味着,类生活成为单纯的肉体存在的手段。

第二,对资本主义社会饱受折磨工人的同情。首先,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幸福具有普遍性。在当时的情况下,资本家和工人都感受到不幸福。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和资本家同样苦恼,工人是为他的生存而苦恼,资本家则是为他的死钱财的赢利而苦恼[2]8。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死的物质对人的完全统治。一方面,资本家为了追逐更多的利润而被资本裹挟,资本家不能决定自己的逐利状态,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资本家要么持续保持资本增殖,维持其资本家的地位,要么破产从而沦为工人阶级。因此,在资本的裹挟下,资本家只能保持疯狂追求利润的状态。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与工业的发展,工人的生活处境更加艰难。由于资本家对工人的疯狂压榨,工人持续处于绝对贫困的生活状态,工人的工资仅仅是使工人能够养家糊口并使工人种族不致死绝的费用[2]6。其次,工人被物化为追求资本的工具。劳动工人已经完全丧失了作为人的尊严与地位,丧失了人的本质,工人已经沦为资本家疯狂逐利的工具。随着工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被贬低为机器……根据事物的本性和一致的经验,这种连续不断的单调的活动无论对于精神还是对于肉体都同样有害[2]15。劳动不再是出于自愿的。工人在劳动中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2]50。人的能力片面单一,人的精神生活极度匮乏,身体上与精神上的双重折磨使工人已经无法作为人而存在,只是单纯的作为工人身份而存在。

(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构建

我们从马克思的《手稿》可以剖析出丰富的对美好生活构建的思想,美好生活是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是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一,美好生活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首先,物质生活是实现美好生活的物质支撑。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充足的物质生活资料。马克思在其著作中从未否定物质财富的必要性,在马克思后来的著作中也从未忽视过生产力的重要性,并且认为在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中也必须保证充足的物质生活资料。其次,精神生活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内在动力。吃、喝、生殖,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加以抽象,使这些机能脱离人的其他活动领域并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2]51。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思维,人可以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最后,美好生活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统一。人的需要表现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条件下,人只有牺牲自己的肉体和精神才能满足其物质需要,工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被贬低为机器,处于此状态的人毫无精神享受可言。为此,马克思提出人想要在精神方面自由的发展,他们首先必须有能够进行精神创造和精神享受的时间[2]14。在不损害物质生活舒适的情况下,给精神创造和精神享受提供的余暇也就增加一倍……[2]15因此,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加强精神建设,创造出人们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以满足人们精神创造与精神享受的需要。

第二,美好生活是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首先,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无自由可言。一方面,无论社会财富处于何种状态,工人最后的结局都是劳动过度或是饿死、沦为资本的奴隶。工人的物质生活都难以保障,更不可能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是人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需要的一种手段[2]52。其次,一个具有人的本质而存在的人有多种需要。连野蛮人、动物都还有猎捕、运动等的需要,有和同类交往的需要[2]119。我们已经看到,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2]117。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处于现实社会中的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处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们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难以达到。最后,美好生活就是要现实的人摆脱无法满足自己需要,相反,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状态。在美好生活中,人能充分的发展,人处于自由的状态,平等的地位。人能在自觉自愿的活动中充分证明自己的创造力与实现自己的主体价值,能够尽情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另外,劳动也不仅仅是生存的唯一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人通过脚踏实地地劳动,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对人类和谐发展的展望

从《手稿》中马克思认为美好生活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只有达到和谐发展的状态,人类才算是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第一,美好生活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首先,人的存在离不开自然界。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2]103。一方面,自然界是人无机的身体。自然界为人的生存提供所需要的生活資料,即维持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的物质,人类从肉体方面来说是靠无机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2]52。另一方面,没有自然界,人类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给人们的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生产产品的原料。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存在。其次,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52。自然界无法脱离人的实践而单独存在。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界。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2]79。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人能够能动的改造自然界并创造历史。最后,实践将人与自然联系在一起,自然界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人与自然的理想状态是达到和谐统一。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2]80。人与自然界不能互相分离,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美好生活是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一方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社会向前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另一方面,社会的和谐发展也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与资本家、工人与工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产生了异化,甚至工人与工人之间也存在恶性竞争,异化劳动,人与社会的关系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这种关系也制约着人的发展,同时也使社会处于停滞不前的糟糕状态。我们作为社会中存在的现实的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才是良性、正常的社会状态。首先,个体是社会存在物。人不仅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但更为重要的人是现实的社会存在物,人是处于社会中的人。其次,社会是人与自然完成的本质统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最后,人与社会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互为前提的。社会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而人的发展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有当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和谐的,人的本质才不会被异化,人才会有条件有能力去追求自身更多更好的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不能互相分离的。人的发展还需要不断协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使人与社会的关系处于相对和谐与平稳的状态。当然,如果个体不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那么社会的发展也就不是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人与社会相互促进,同历史相向而行,我们不能抛开社会只谈人的发展,也不可以只顾人的发展而忽略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只有当人和社会和谐发展、共同发展才是发展的理想状态。

二、《手稿》中美好生活观的实现路径

美好生活需要现实的人的生活,需要现实的人来实现,人是美好生活的主体,美好生活的最终目的也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当然,美好生活不是凭空想象的,与宗教生活存在本质差别,需要人通过其实践活动,对私有财产进行积极扬弃,消除异化,实现人的解放,最终达到共产主义。

(一)美好生活的主体:现实的人

首先,黑格尔认为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因此,人的本质的全部异化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2]100。其次,费尔巴哈在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上超越了黑格尔,不过也有其局限性。费尔巴哈对人的理解只是一种抽象的理解,只看到了人是自然意义上的人。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单个所固有的抽象物,只看到人的抽象意义。实际上费尔巴哈是离开人的历史发展进程,离开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来考察人,只能把人看成是超阶级、超社会的抽象的人,事实上这种孤立的抽象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最后,马克思认为人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实实在在的社会存在。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观点加以纠正,认为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人的本质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的经济、政治、思想等各种关系的总和,在阶级社会中,则集中表现为阶级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是自然的动物,而是社会的动物,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性,不是他的自然性,而是它的社会性。换言之,人们为了生存,必须从事物质生产,而为了进行生产活动,又必须结成一定关系。正是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着人的本质。如果离开了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就不能正确地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不仅把宗教还原到人的存在,而且还还原到极为具体的人的社会存在,这也体现了马克思对黑格尔与费尔巴哈认识质的超越。

(二)美好生活的途径:实践

首先,要实现美好生活需要通过对异化劳动积极扬弃。我们要将劳动这项活动回归到合乎人的本质的劳动,因此,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作为对人的生命的占有,是对一切异化的积极扬弃,从而是人从宗教、家庭、国家等等向自己的人的存在即社会的存在的复归[2]79。对异化的扬弃只有通过付诸实行的共产主义才能完成消灭私有财产,共产主义是扬弃了私有财产的积极表现[2]75。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我价值。其次,必须通过实践实现人的解放。在《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只有消灭私有财产,消灭奴役制,人类社会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只有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才能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异化劳动,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从私有财产和奴役制中解放出来“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来表现的”[2]58,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与《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也明确指出了人要通过实践,将所有的工人阶级联合起来,通过革命,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私有制的统治,才能实现工人的解放,工人只能自己解放自身,从而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三)美好生活的必然:共产主义

首先,共产主义是现实的。共产主义与宗教有其本质区别,宗教是虚幻的,共产主义是现实的,是可以通过人们的实践而实现的。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揭露了宗教的虚幻性。宗教就反映出人的异化,在其认知中真实与虚幻显然有着本末之倒置。由于人的本质在现实中被扭曲,不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宗教则使人的本质“在幻想中”得以实现。其次,“劳动异化”是“宗教异化”的根源与基础。他认为宗教不过是“虚幻的花朵”。宗教只是虚幻的太阳,并不能给人带来一丝温暖,而人才是自己的太阳,真理的此岸世界消失以后,人应该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用彻底的革命实现自我解放。其次,共产主义是人本质的复归。马克思认为,在资产阶级社会,无产阶级是没有尊严的、不受尊重的,这是由于资产阶级将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无产阶级只会不断受压迫,从最基本的经济关系上到政治领域,在蔓延到文化领域,在这样的社会中,无产阶级是无法获得自由,更不能得到全面发展,这样的“人”只能被称作“异化人”。马克思是立足于现实的人来对世界历史问题进行研究的,他认为,全人类的解放将会是世界历史的最终归宿,也就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会彻底推翻私有制,让公有制取而代之,人类才能消除异己的力量,跨越必然王国的限制达到自由王国,来构建自由人的联合体。共产主义是人本质的复归,是人本质的现实的生成,共产主义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

三、《手稿》中美好生活观的当代价值

《手稿》距今已经过去179年,但是《手稿》中马克思深刻的美好生活思想对当代我国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目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了美好生活而奋斗至今仍在路上。

(一)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人民,并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一方面,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无论在什么时代,人民群众都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生产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当论及物质生产发展条件下群众日益自觉参加社会历史活动的必然性时,就已经指出,人民群众才是创造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实践主体。同时,在历史的发展和演变的进程当中,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又是创造历史和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在新时代,党和国家始终把人的全面发展置于发展的核心,从教育、医疗、住房、工作以及社会保障等多方面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变化,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从“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到“以人为本”,再到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写入党章,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认识不断深化。另一方面,要坚持人民至上原则。在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等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活动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为人民群众谋福利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为广大人民谋利益视为不变的初心。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始终处于生命共同体的状态,是密不可分、命运与共的。在新时代的发展历程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前人“以人为本”的治国方式的基础,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提高到国家发展的基本方略的高度。

(二)前提:促进物质条件发展

马克思认为,要想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就必须通过革命手段,使无产阶级掌握政权。要想彻底消灭资产阶级,从他们手中夺取政权,最基本的也就是最根本的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当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才能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暴政、废除私有制、消灭剥削,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也只有在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日益美好的基础上,人们才会、才能去追求更高的发展条件和精神生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要做到的。马克思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4]49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党一直遵循优先发展经济的规律,在不同时代作出不同的调整。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经济已经从追求速度增长的阶段转向了追求质量的阶段,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根据现阶段我国經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立足于我国发展全局,党和国家做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策略。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经济发展同样也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种上升不是简单的线性运动,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必须转向质的飞越,我国经济发展必须遵循这一规律。我们必须要保证人民发展机会平等,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另外要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指引:践行和谐发展理念

首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一味地追求物质财富,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物质生产资料,违背了自然存在的客观规律,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滥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片面性导致自然生态结构失衡,人与自然产生异化,甚至导致了人们生活环境的极度恶化。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5]的著名论断。接着又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6]。这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超越。党的十九大直截了当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新时代,我们更要始终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文明保护的关系,坚定不移地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其次,树立人类生态文明共同体理念。马克思、恩格斯所构想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一个群体,其组织形式是共产主义社会。与阶级对立的国家和民族不同,在这里,敌我矛盾、对抗性的矛盾都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人民内部矛盾以及非对抗性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球疫情爆发的今天,我们更能切身体会到全世界的人们紧密生活紧密相连,我们应该树立人类生态文明共同体理念。

四、小结

通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分析,剖析了马克思美好生活思想的主要内容,未来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以及其思想真理的当代价值,美好生活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马克思的美好生活观给我国实现美好生活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努力方向。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不动摇,全体中华儿女要为了实现美好生活而不断奋斗,在确保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要践行和谐发展理念,正确对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人类社会和谐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4]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5] 习近平.生态性則文明兴——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J].求是,2003(13):42.

[6] 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求是,2019(3):4-19.

猜你喜欢

手稿异化本质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丢失的手稿
回归本质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童年的本质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