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芙蓉楼送辛渐》为例谈古诗的教学策略
2023-05-28莫根慧
莫根慧
诗言志,词传情。这是由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所决定的。而诗言志,并不会和盘托出,这是古诗文体特性所决定的。解读诗歌内在之志,就需要层层剥笋,经历百转千回。四年级下册《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诗人王昌龄既用环境描写渲染了不舍、孤独的送别伤感之情,又巧妙将人生志向蕴藏于送别诗之中。如何依循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规律,拨开云雾深入诗歌内核,体悟送别情韵之中所蕴藏的诗人之志呢?笔者以这首诗为例,谈谈在这一方面的尝试和思考。
一、链接生活,在预测中搭建基石
《芙蓉楼送辛渐》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言志。从景到志,一脉相承。学生也能够顺应诗人的表达思路理解古诗。教学时,教师在学生理解前两句诗的基础上,紧扣“寒雨”的清冷,让学生感受语言所营造的凄凉情境;从一个“孤”字,让学生初步感知诗人送别友人的孤寂之情。探寻诗歌写景语句中包含的真挚之情,在由“景”到“志”的转换过程中,增设“情”的黏合剂,为感受诗人内心之志奠定基础。
当学生从前两句描写景色的诗句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不舍、伤感之情时,教师可以趁此机会,将学生的思维向前推进:假如你是王昌龄,你会委托好友辛渐,向乡亲们转达哪些心里话?学生可以凭借生活的原始储备和对这首诗前两句的理解,应对这一问题。就有了下面的预测:有的学生请好友辛渐转达对家乡亲友的问候;有的学生则希望辛渐向家乡亲友表明,自己远在他乡生活得很好,让他们不要挂念;还有的学生希望辛渐能够传达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那这样的猜想和预测有用吗?起码有两点:其一,这些想象和预测是学生理解前两句诗大意和情感的自然倾吐,集中反映了学生前期学习的成果,便于教师及时、集中把握学情;其二,学生基于常态化的揣摩和预测,与王昌龄的真实表达形成矛盾冲突,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动力,在巨大落差中为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领悟诗人的真正志向埋下伏笔。
二、把握大意,在理解中明确方向
在学生形成猜想和预测后,教师可以直接呈现王昌龄的转达之言,即诗的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转达的内容在何处?人生志向又蕴藏在哪里呢?一切都在语言文字符号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打通“冰心”和“玉壶”的表面藩篱,直抵两种事物所指的真实意蕴。
从字面理解“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玉壶”,则是指晶莹剔透的容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这两种事物给自己带来了怎样的感受或体验。从理解意思到形成体验,这句话的教学就不再停留在最原始的信息表层,而是应该让学生感受“冰心”与“玉壶”的纯净、高雅,丰富学生的美感体验。此时,教师顺势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对后两句诗的大意进行梳理:辛渐啊辛渐,你回到家乡洛阳,如果亲朋好友向你问起我的近況,就请你一定要转告他们:“王昌龄的内心永远不改,依然和以前一样,就好像将一颗冰清玉洁的心灵,装在晶莹剔透的玉壶容器中一般。”
教学至此,学生究竟有了怎样的收获呢?主要在于理解了诗歌的基本大意和诗人的人生志向,为后续探寻志向、表达志向提供了支撑。但对于诗人之志的理解,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则是笼统的、模糊的,甚至是肤浅和生硬的。诗人以“冰心”和“玉壶”自喻,绝不仅仅在于展现两个事物的特质,这就凸显了古典诗歌借物喻人的表达特色,即物中有人,人中有物。那“冰心”和“玉壶”,究竟承载着怎样的象征性意味?诗人王昌龄又想通过这两个事物,展现自己怎样的人生志向呢?仅仅凭借诗歌现有的语言,是无法探寻诗人内心世界的。
三、资料介入,在拓展中了解缘由
诗歌所言之志,并不是凭空形成的,而是与诗人所处的时代、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当时的心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背景决定了诗篇。但仅仅凭借古诗的文字,无法还原诗人创作时的背景。因此,拓展相关的资料,让学生了解背景,就成为了一种必然。教师可以拓展以下资料:王昌龄曾在朝廷做官,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廉,却屡遭奸佞小人诋毁诬陷。后来被贬为江宁丞。他始终不肯向恶势力屈服,顽强斗争,直到“安史之乱”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终年不到六十岁。他一生壮志未酬,这首诗是他第二次遭贬时所作。但这些材料不能硬性、机械地塞给学生,而是要有机地渗透进学生的意识之中。因此,扣住资料和“冰心”“玉壶”之间的关联点,就成为了解诗词和利用这段资料的关键。
比如资料中,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廉等,展现了王昌龄坚韧不拔的高贵品质,正是诗人王昌龄“冰心”的直接体现;不肯向恶势力屈服,顽强斗争,更是表明了其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气节,与诗句中“在玉壶”遥相辉映。由此,学生对于诗句的理解,就不会停留在表层信息之中,而是将“冰心”和“玉壶”所包含的文化意蕴,融入到诗句的感知与理解过程中,从而搭建起与诗人对话的桥梁。
为此,学生对这两句诗进行解读:尽管屡次被贬,可诗人仍然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改变自己冰清玉洁的高尚品质。诗人以“冰心”和“玉壶”自喻,表明他有像冰一样清澈、玉一样纯洁的心。他不会因为在官场遭遇坎坷就改变气节,也有绝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决心。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扩展资料,了解到诗人创作的背景,实现了从字面意思向文化意蕴层面的转变。
四、角色置换,在互动中转化心声
通过教学,学生似乎已经窥探到蕴藏在诗句中的作者的人生志向。但理解不等于掌握,更不代表形成共鸣。学生只是从被动接受者的角度,吸收积累诗句表达的内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终究是客观的接受者,获取的认知也仅仅停留在轮廓、概念性的标签之中。这种掌握是硬性拼凑,并没有真正融入到学生的意识和心灵之中。为此,教师需要设置明确的倾诉对象,通过角色置换,让学生成为诗人王昌龄,将原本简洁文字中所蕴含的丰富价值,通过角色之间的对话展现出来。
教学中,学生可以扮演王昌龄,教师则扮演辛渐,通过语言交流,渲染角色之间的对话感。比如:“昌龄兄,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今天你就送到这里吧!马上我们就要分别了,你一定也非常想念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你还有什么话,要我带给他们吗?”看似简单的寒暄,却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首先,“昌龄兄”,凸显对话的角色,重在强化学生的角色认知,重塑诗人维度,明确自己倾吐的对象,便于学生直接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以对话交流的方式加以呈现。其次,通过语言描述,开辟了话语转达的通道,最终激发学生利用角色对话,进一步强化认知体验,在表达中内化和巩固对王昌龄人生志向的理解。
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不再局限于用概括性、简洁性的语言提炼人生志向,而是以鲜活的语言,将自己从诗歌中获取的内涵,用口语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情境下的对话用更加灵动而柔和的方式达成教学目的,实现了对诗歌内在的感知。
诗歌的语言简练,且具有较强的跳跃性,意欲展现的内容并不会直抒胸臆。教师要从诗歌内容的具体特点入手,设置不同的层次板块,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诗歌的语言,直抵文本的内核,助力学生言语实践能力高效提升,以柔性软着陆的方式,探寻诗歌的内在意蕴,把握诗人意欲表达的真实内涵。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城西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唐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