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教”走向“学”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3-05-28吉守益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3年4期
关键词:风趣大拇指丰子恺

吉守益

教是为了更好地学。教师的教如果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这样的教是没有意义的。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意义,建构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走向“学”,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有意义的学习。笔者以《手指》教学为例,从“教”走向“学”来建构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一、体验为先:用提问设计提升学生课堂学习能力

建构有意义的学习经历,让学生在体验学习内容中学会思考。如在《手指》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欣赏丰子恺的漫画开始,注重学生的体验、理解与表达,为文字的学习做好铺垫。图与文相得益彰,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初步感受到了丰子恺语言的幽默风趣。

如何让课堂提问提升学生学习的体验呢?

在教学中,我进行了这样有效的尝试。在第一次教学中,我出示了丰子恺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漫画,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更多地聚焦于画面的内容,零散地表述画面的内容,没有表达自己的感受。

生:我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在给凳子穿鞋子。

生:我看到了一幅画面中间有一个凳子。

生:我看到了一双颜色不一样的鞋子。

……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你看到了什么”这样陈述事实的问题是简单的。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学生都在捕捉着画面的内容,表达着自己看到的内容,没有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第二次教学中,我优化了教学设计,注重了学生的体验,出示漫画,请学生好好观察这些漫画,问学生:“你感受到了什么呢?从哪儿看出来的呢?”

这是个具有主观发散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到画面中,把自己的理解融入到画面中,更加尊重学生的表达感受。

生:我感觉这幅画面非常有趣,小女孩特别有童趣,把自己的袜子穿在了凳子上。

生:我不仅觉得画面有趣,还觉得这个女孩很有爱心,可能她觉得凳子也需要穿袜子。

生:我觉得第二幅图中的文字“蜘蛛想洗澡”,看着文字和图片,感觉漫画特别幽默。

……

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学生的体验是在自我的观察中慢慢生长出来的,他们感受到了漫画的幽默,也感受到了图与文的相映成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注重自我的獨特体验,不断深入理解漫画的独特表达。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重点要引导学生说说感受是什么。在学生说完自我的感受后,再寻找到支撑自我感受的语言和画面。这样的体验式学习,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理解、表达,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经历着自我创造的学习。

因此,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加注重课堂提问的设计,除了事实性问题的提问之外,要更多关注学生学习的感受,要通过有效的提问把学生拉入学习的场域,激发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唤醒学生思维认知的升级。

二、确定内容:优化学习内容的选择与创生

在第一次教学《手指》时,我着力进行了第3~5自然段的教学,引导学生对描写五指的自然段进行了逐一的学习。在深入研读课文的过程中,整个教学看似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深度的学习,但学习完总感觉看似面面俱到,其实面面不到。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一个自然段接着一个自然段地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推进中,其实都是教师的“教”在主导着,学生都是在被动地接受学习。

该怎么优化教学的内容呢?确定适切的学习内容有助于学生在课堂有效的时间里高效学习,防止课堂教学内容的面面俱到。在《手指》这课的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感受丰子恺漫画式语言的幽默风趣,并进行迁移运用。在这个教学目标的引领下,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选择与创生。将课文描写大拇指的第2自然段作为教学的重点,通过对第2自然段语言文字的品析,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语言的幽默风趣,具体感知作者写大拇指的姿态和性格运用了拟人、排比等手法。

此外,教学的内容如何有效创生呢?在走进文本之前,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作者丰子恺的漫画,在欣赏漫画时,让学生感受作者漫画式的表达。这样的赏析为语言文字的品析做了很好的铺垫,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丰子恺漫画式语言的表达风格。在漫画的熏陶以及语言文字的品析下,让学生运用语言进行创作。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从漫画入手,引导学生赏析,进行了教学内容的选择。

首先,欣赏漫画,感受风趣。出示丰子恺漫画《脚踏车》《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蜘蛛想洗澡》《蚂蚁搬家》等漫画,让学生通过体验式的欣赏,初步感受作者漫画式的表达。

其次,再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寻找趣味。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聚焦第2自然段的学习,习得学习方法后,再延伸到默读第3~5自然段,请学生想一想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幽默风趣,圈画批注后和同桌讨论。

最后,练笔写趣,内化语言。让文本发挥例子的功能,用练笔来内化语言的习得,让学生的学习更有获得感。

在这样层层深入的设计中,让学生的学习经历了画面的感知,文字的品析,方法的习得,到最后练笔的创生,不断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生,让学生经历有意义的学习。

三、聚焦方法:实现学习方法的习得与运用

有意义的学习重视探究方法与探究精神。教学《手指》一课时,如何让学生学有所得呢?一开始,我定位在让学生学习丰子恺漫画式的表达,那就是用幽默的语言去进行表达。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发现运用幽默的表现手法表达,对于成人来说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是五年级的学生。

在后来的教学中,我以第2自然段大拇指的描写为突破点:“作者在描写大拇指的时候,写了哪些方面呢?”学生在研读的过程中发现作者抓住了大拇指的姿态和性格来写。以姿态描写为例,作者围绕大拇指算不上美展开,具体写了大拇指的身体、头、构造三个方面。学生觉得风趣幽默的写法在于作者描写大拇指的词语,如“矮而胖”“大而肥”等词语,形象、有趣地写出了大拇指的憨态可掬的形象。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突出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因为在作者的眼里,大拇指就是一个可爱有趣的人的形象。当对作者描写的语言文字进行这样解读的时候,幽默风趣就落实在了具体的文字细节上。

当学生对描写大拇指姿态的语言细细品味之后,对大拇指的性格描写理解得就水到渠成了。在学生体会语言幽默风趣的同时,学生发现在这一自然段描写中,作者写出了大拇指的任劳任怨的形象。作者又是怎么表现这一形象的呢?学生发现了一连串表示动作“扶”“抵”“按”“顶”“翻”“揿”等词语,写出了大拇指的辛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了作者使用排比、举例子等写出了大拇指的辛劳。在朗读中学生体会到了语言富有的节奏感以及大拇指的默默付出,更有作者对大拇指的赞美。教学完这一自然段之后,学生自主总结了学法,体会到了丰子恺幽默风趣的表现手法的内涵。

从“教”走“向”学,让学生经历有意义的学习。在学生品味了大拇指的语言,并习得了学习的方法后,教师要善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请学生带着学习任务,默读第3~5自然段,想一想可以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幽默风趣,圈画批注后和同桌讨论。

在这样的学习任务引领下,学生运用之前的学习方法,充分开展自主学习,思考第2~5这4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不断激发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创造。在同桌的讨论、互动中,学生相互学习,不断加深理解,习得方法。随后以五官为重点,组织学生进行练笔。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从学生的练笔情况来看,学生不断升华对丰子恺漫画式语言的理解,习得了语言的密码,加深了方法的学习。从“教”走向“学”,“让学”于学生,关注学生的体验、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共同建构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经历,让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科技城西渚实验小学校)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风趣大拇指丰子恺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罗翔——一名幽默风趣的法学老师
丰子恺的“人”和“文”
大拇指的作用
我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雅痞新风趣
朋友
为什么人的大拇指只有两节?
邵毅霞:挥毫得畅,风趣巧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