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项目式研学实践
——以“竹博士爱研学”暑期活动为例
2023-05-26冯铭琰
◎冯铭琰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具有鲜明实践性的课程,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应局限于校园、课堂,而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丰富的实践体验中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因此,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课标)建议通过研学旅行等方式,引领学生走向社会,增进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增强爱国情感。实践中,我们将项目式学习引入研学旅行,基于“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单元(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学习,开展了“竹博士爱研学”项目式研学。这一创新尝试赋予研学鲜明的主题目标和任务,成为了学生难忘的实践经历。
一、厘清项目学习目标,以“家国情怀”统领研学过程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包括“我们当地的风俗”“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家乡的喜与忧”三个内容。着重从家乡的文化形态、家乡发展变化两个角度,引领学生认识、了解家乡文化,让学生展开社会性学习,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学会理性看待家乡的发展,并能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积极参与家乡建设。根据课标的内容要求,本单元涉及国情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主题,教学提示可通过观察、社会调查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家乡发展,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初步树立生态文明意识,领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1]指向政治认同素养培养,着重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这一单元强调社会性学习,强调引领学生走进社区、家乡具象化地了解民情、社情、国情。这要求教学基于课标和教材逻辑框架“整合课外活动,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良性互动”[2]。
基于此,我们结合暑期夏令营活动,依托班委会组织学生走进衢州市七里乡开展研学旅行。依托当地丰富的竹文化资源,以“家国情怀”为价值引领,设计了“竹博士爱研学”项目式研学任务(见表1):
表1 “竹博士爱研学”项目式研学目标
任务1:“竹子知多星”。重在认识竹这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植物,了解与竹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任务2:“入林新发现”。通过竹林实地观察、采访砍竹师傅、亲身体验砍竹等方式,了解竹子的特性及对环境的保护作用,并了解当地环境状况,初步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任务3:“百‘变’竹子”。借助手工制作、绘画设计等创造性地加工、创编竹制品,进一步增强对竹子的认识,增强竹乡认同感;
任务4:“‘竹’够精彩宣传会”。借助竹宣传策划,引领学生关注竹乡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进一步激发对家乡、祖国热爱之情。
四个任务从认识、了解到发现、理解,进而认同和宣传,促进学生逐步树立生态意识,增强对家乡、祖国的热爱之情,厚积家国情怀。
二、提供项目学习支架,以“沉浸体验”深化研学探究
项目式学习强调为学生创设真实情境,并通过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架促进其展开深入探究。“竹博士爱研学”使用了思维导图和学习单等支架,促进学生浸入研学情境,不断在体验中触发美好情感。
1.借助思维导图,建构地方文化认知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和思维工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碎片进行整理和总结,在理清思路的同时也强化了思维逻辑。借助思维导图,学生逐一解决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将逐渐建构对地方文化的清晰认知。
在“竹子知多星”任务探究中,学生积极搜寻竹资料,分组了解竹子的品种、用途,有关竹子的文人画作、诗文、格言等。竹子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感佩不已。教师通过提供思维导图框架(见图1),鼓励学生梳理竹文化的主要类目,从而系统认识、理解竹文化。
图1 竹文化思维导图框架
由此,学生分“竹分类、竹生长、竹特点、竹妙用、竹品质、竹故事、竹诗句、竹乐曲”,设计《竹·百科》手册目录,分组完成内容编写、手绘记录。同时,学生积极采访当地村民,希望更深入地了解竹。有一位同学就是七里当地人,向同学们介绍了爷爷口耳相传的当地习俗。如“挖笋不破坏竹根,保护竹鞭和笋芽”是以竹为生的山里人的共同约定。爷爷还告诫他:竹子长在山里,根根生得笔直。人要像竹子一样,活得有气节、有韧劲。随着任务的完成,越来越丰富、厚实的《竹·百科》彰显了学生对当地民俗文化的深入了解和认知的系统建构体系,热爱竹文化、热爱家乡的情感油然而生。
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入林新发现”任务中,扮演“砍竹人”,走进当地砍竹师傅的工作。砍竹师傅熟练、利落的动作和有条不紊的分工让学生不时惊叹,但是,面对眼前的茂林修竹,如何选竹?几人砍伐?用什么搬运?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在正式体验砍竹前,教师带领学生罗列这些问题,借助树状思维导图和砍竹师傅的讲解指点,梳理解决方法并分配任务。学生深刻体会到这些维护竹林生态环境平衡的砍竹师傅工作职责之重。看似简单的砍竹,却有这么多门道,学生对当地的竹文化和竹生态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生态文明意识自然走进了学生心中。
2.借助任务单提示,深化地方文化体认
在本单元诸如“我们当地的风俗”教学中,学生往往停留在对本地习俗相关知识的显性认识上,难以激发其热爱之情。究其原因,大部分学生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新杭州人”,缺乏对杭州本地风俗习惯的认识和理解。课前资料收集,课堂交流讨论等虽然能加深知识学习,但难以真正触动其内心的理解和认同。
而国情教育主题研学则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生动的地方文化情境,成为触发其生态意识、爱家爱国情感的契机。在百“变”竹子任务探究中,我们为学生提供了简明的任务单(见表2),提示学生研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回忆在竹乡见到的竹工艺品,从中挖掘新创意、创编新作品。
表2 百“变”竹子任务单
学生借助任务单的指引,将合作绘制新的竹制品的示意图,并撰写设计说明。以此通过画和写等表达方式,深化学生对竹乡文化的理解,在创新中激发热爱之情。例如,有小组提出了“竹风铃”的制作创意,通过测算确定竹风铃的尺寸,绘制平面视图并配上了装饰草稿图。组员一起动脑动手,将一段段竹筒变成了精美的装饰工艺品。学生自己的创意表达着对竹文化的理解和对竹乡的热爱和深情厚意。
三、创新项目成果展评,以“过程回顾”厚积家国情怀
此次项目式研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体验性,其评价尤其注重观察、记录学生在学习、实践、创作等活动中的行为和态度,并借助成果展示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爱乡爱国情感,深化素养发展。
1.强化过程表现,引领素养发展
项目式学习内容是开放的,指向“可能性”。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的感悟和经验在难以用唯一的标准来评价。因此,我们依据研学活动目标量身定制评价量单。“竹”够精彩宣传会任务是立足其他三个任务而设计的展评活动。根据学生项目研学活动的多样表现和学习成果,我们聚焦沟通、表达、评价、创新等能力和合作意识等确定了评价项目和内容(见表3)。
表3 “竹”够精彩宣传活动评价单
评定内容以本单元政治认同为指引,在深化学生的家国情怀的同时,指引学生浸入项目探究过程,促进健全人格、道德修养和责任意识等素养的发展。
项目结束后,将通过自评、小组互评、带队老师评价、参与活动其他体验人员评价等多维主体评价,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反思自己在项目式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
2.注重多元展评,深化家国情怀
“竹博士爱研学”项目式研学的成果性评价遵循其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采用撰写报告、发表感言等方式,引导学生全面总结活动收获、评定活动效果;同时,采用实物展示、视频演绎、手绘册等多种形式汇报学习成果。以丰富的展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回顾、反思探究过程,进一步深化家国情怀。
在“竹”够精彩宣传会任务中,各小组纷纷展示了自己的创意竹制品,精巧的创意和特性讲解,生动传递着对竹文化的热爱和强烈的生态意识。有小组在带队老师的帮助下制作了精美的宣传片,带领同学重走竹林蹊径领略大自然的清幽,通过航拍俯瞰竹海壮美的全貌。立体生动的画面让学生神往不已,许多学生表示乡风光令人留恋,自己都舍不得离开。学生的内心再次深受触动,真切感受到竹乡魅力,激发了对家乡和祖国大美山河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