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祝福》中祥林嫂悲惨命运的书写

2023-05-26王若裕

文学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悲剧命运祝福祥林嫂

王若裕

内容摘要:鲁迅先生的《祝福》描写了大量的民俗文化事项,其中“祝福”民俗体现了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为祥林嫂的命运奠定了悲剧基调,“抢亲”是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转折点,“捐门槛”等信仰民俗是压垮祥林嫂的最后一根稻草,从这些民俗文化中看到了祥林嫂悲剧的一生。

关键词:鲁迅 民俗文化 《祝福》 祥林嫂 悲剧命运

1924年,鲁迅先生创造了《祝福》这篇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个离开故乡的知识分子“我”在鲁四老爷家里准备过“祝福”时,见证了四叔家先前的女仆祥林嫂死亡的悲剧。《祝福》塑造了祥林嫂这一悲剧形象,鲁迅先生在对祥林嫂这样的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劳动人民表达深深的同情时,也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无情的披露和批判。小说中描写了大量的民俗文化,本文将民俗文化的视角探讨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一.岁时节日民俗——“祝福”:奠定悲剧基调

小说开篇就描写了鲁镇举行“祝福”仪式的情景,“祝福”原是浙江绍兴一带的风俗,是当地一年中最为隆重的祭典,以祭神祭祖、祈年求福为主要内容,非常庄严肃穆,一定在深夜举行,不允许妇女参加。“福礼”是“祝福”祭典前的准备工作,文中对此进行了细致的描述:“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地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古今小说·任孝子烈性为神》:“虔备三牲福礼。”中国传统祭祀的习俗就包括准备“三牲”——猪、牛、羊或其他三牲。从文中我们可以发现此处四叔家供奉三牲福礼是鸡、鹅、猪。值得一提的是,准备祭祀所用物品的都是女人,比如做福礼,比如五更天就起床将“福礼”陈列好,点上香烛,这些辛苦的事情都是女人在做,但是在正式祭祀的时候,拜的人只限于男人。这就体现了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且从祥林嫂的称呼来看也可以体现这一点。关于祥林嫂的姓名,没有人知道,只知道“中人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就姓卫了”。在中国封建社会,女子要遵守“三从四德”的行为规范,民间也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俗语,且纵观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留下姓名的女子少之又少,大多都是只留下姓氏,封建时代的妇女大多只有姓而没有名,但男性却可以有名有姓,且女子出嫁后,大多要在自己的姓前冠上丈夫的姓。即使民国初期封建制度已被废除,封建文化残余还有留存,男尊女卑的思想并未得到扫除。

民俗文化本就是一个时代思想的反映,处于统治地位的正统文化思想总能够对那个时代的民俗文化产生影响,尤其是经过了几千年封建君主专制影响的男权社会,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妇女的摧残非常严重:从“三从四德”到“男尊女卑”,从“三寸金莲”到“贞节牌坊”,这些都充满了中国妇女的血泪。在男权话语权占主导地位的整个封建社会里,女性只能成为男性的附属品,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已经深入骨髓,所以许多民俗文化也受到相应的影响,例如女人吃饭不能上桌,族谱中不记录女性,包括“祝福”中只有男性有资格参与祭拜,女性只能烧火打杂,不能参与祭拜。在这种思想长久地浸润下,人们潜意识里已经认为男尊女卑是常态,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将这种思想奉为圭臬。这也为后文祥林嫂被抢亲的遭遇埋下了伏笔,同时也奠定了祥林嫂的悲剧基调。

二.婚姻礼仪民俗——抢亲:命运的转折

文中描述了祥林嫂的两段婚姻经历,这反映了当时的婚姻礼仪民俗,这也是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转折点。

祥林嫂的第一段婚姻,她的丈夫比她小十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我们不难推测出祥林嫂可能是从小被夫家买来的童养媳,童养媳,又称“待年媳”“养媳”,就是由婆家养育女婴、幼女,待到成年正式结婚。这些童养媳一般都会比男方大年纪,可以照顾未婚夫,家庭地位非常低。童养媳在清代几乎成为普遍的现象,当时的旧中国还没有完全抛弃掉封建糟粕。文中描述祥林嫂手腳麻利、做事勤快,大概也是她在夫家不断劳作的生活所致。

祥林嫂的第二段婚姻是从被她婆婆来鲁镇将她绑回去开始的,祥林嫂的婆婆不顾祥林嫂的意愿强行将她卖给别人,小说中是这样描述的:“她婆婆来抓她回去的时候,是早已许给了贺家墺的贺老六的,所以回家之后不几天,也就装在花轿里抬去了。” “这有什么依不依。一一闹是谁也总要闹一闹的,只要用绳子一抽,塞在花桥里,抬到男家,捺上花冠,拜堂,关上房门,就完事了……”由此可见,祥林嫂是被迫抢去成婚的,这反映了抢亲的习俗。抢亲,旧指抢劫妇女成婚或指由掠夺婚姻遗迹形成的某些边远地区的一种风俗。清朝末年甚至是民国初期,浙江绍兴一带抢亲习俗还十分流行,因为如果明媒正娶的话,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所以为了省时省钱,媒人会瞒着女方,和男方商定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方法,趁女方外出淘米或洗菜时,冷不防把她抢入船舱中,捆上绳子,嘴里塞上棉絮,飞快地把船摇走。[1]祥林嫂的婆婆为何要讲她嫁给偏远深山的贺老六,因为她的小儿子结婚需要聘礼,男方的聘礼实际上就是女方的身价,这表明女子在宗法制父权统治下的家庭里,被当作商品买卖。而聘礼本该当作女子的嫁妆,祥林嫂的婆婆却将它据为己有,这说明当时社会宗法观念非常重,祥林嫂作为儿媳只能听从婆婆。不能有自主的想法。

祥林嫂之所以来鲁镇做工,是因其丈夫英年早逝,祥林嫂作为一个寡妇,本也是个苦难人,文中两次描写到祥林嫂的穿着,“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祥林嫂两次来到鲁镇做工都是这样的穿着,“白头绳”和“月白背心”是丧服的一种,在中国传统文化,穿白色丧服及戴孝是葬礼的一个典型习俗,而月白背心,则是绍兴本地丧服的一种,这表明了她的寡妇身份。文中描述鲁四老爷听到祥林嫂是寡妇时“皱了皱眉”,内心十分嫌弃她的寡妇身份,且祥林嫂二嫁后再次成为寡妇,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厌恶更深,甚至不允许她碰任何与祭祀有关的东西。为何寡妇会遭人嫌弃和讨厌呢?我们也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俗文化也会随之演变。先秦至隋唐时期,女子地位较高,寡妇再嫁是常事,甚至汉朝时许多人以娶寡妇为荣,最典型的例子是卓文君在17岁时成为了寡妇,但是依旧可以再婚嫁给司马相如。而到了宋明清时期,在宋明理学的盛行下,女子地位急剧下降,尤其是明清时期寡妇再嫁基本上是行不通的,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女子命硬克死了丈夫,寡妇是不吉利的。“人咸目为不祥人,以为其夫主之魂魄,常随妇身,又娶之者,必受其祟,故辄弃置不顾,无人再娶”也可以说明。

通过分析,我们已经知道祥林嫂是童养媳出身,她是没有娘家的,所以当她第一任丈夫去世后,她逃出来来到鲁镇做工,最后却被她婆婆绑回去,这说明她没有娘家为她撑腰,她婆婆对她命运的安排有极大的权力。在封建文化的影响下,在三从四德的禁锢中,女子被要求对丈夫从一而终,明清时期,有因寡妇不再嫁,为死去的丈夫守洁,政府会赐予她贞节牌坊,以表示对她守洁的肯定。祥林嫂第一次守寡,没有再嫁,鲁四老爷虽是“皱眉”,但也不是不能接受,对祥林嫂并没有太多歧视。而当祥林嫂的婆婆为了给自己儿子凑彩礼钱,违背祥林嫂的意愿强行将她嫁给贺老六时,祥林嫂的命运转折点就在于此。祥林嫂本也默默接受了嫁给贺老六的命运,也打算和丈夫、孩子好好过日子,可惜天有不测风云,随着丈夫、儿子的相继离世,祥林嫂再一次变成“光身”。当再次成为寡妇的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鲁四老爷因家中缺乏干事利索的女仆把她留下,却暗地里告诫四婶:“这种人虽然可怜,但是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的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菜,只好自己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态度,鲁四老爷作为封建文化的卫道士,在他眼中,祥林嫂确实可怜,但也确实伤风败俗,确实不洁不祥,所谓封建礼教“吃人”正在于此。祥林嫂死了丈夫,在世俗眼里她是不祥之身,因为按照当时的说法,祥林嫂是个克夫命,而再嫁之后又守寡,不仅不祥,而且成了不洁之身,成为了鲁四老爷口中的“谬种”,因为传统文化认为“一女不能侍二夫”。因此,抢亲这一民俗祥林嫂命运的转折点,如果没有被婆婆逼着再嫁,没有被抢亲,或许祥林嫂能在鲁四老爷家安安心心地做工,终老一身,但厄难总找苦命人,祥林嫂的命运由此转折。

三.信仰民俗——捐门槛:致命的打击

文中的“我”拜访朋友后在河边遇到祥林嫂,祥林嫂问“我”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有没有地狱,在“我”回答也许有的时候,祥林嫂的眼神都亮了。且文中的柳妈也对祥林嫂说:“你将来到阴司去……,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这反映出来当时社会的民众之间有一个普遍的信仰,他们相信这世上有鬼神。祥林嫂正是在这种信仰的影响下,才会对自己可能会在地狱、阴间中遭受的事情产生深深的恐惧,当柳妈告诉她:“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祥林嫂毫不犹豫地去捐了,同时这也是对祥林嫂致命的打击。

祥林嫂出身穷苦家庭,但是她勤劳肯干、任劳任怨,生活给她一点甜,她就会感到满足。在第二次成为寡妇之后,儿子的去世对祥林嫂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来到鲁镇后,鲁四老爷不让她碰祭品,周围邻里将她的受害经历当作谈资,柳妈说她有罪,文中是这样描述的:“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在柳妈这些眼里,祥林嫂是有罪的,祥林嫂也这样认为,所以当柳妈劝她去土地庙里捐门槛时,她便省吃俭用地去准备捐门槛的费用。祥林嫂是愿意赎罪的,当她捐了门槛之后神清气爽,她觉得自己已经赎罪了,可冬至祭祖时,四婶还是不让她碰祭器,她对祥林嫂发出了三次震耳欲聋的“阻止”:“‘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地说。”“‘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地说。”“‘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语气一次比一次急切,最后一次四婶甚至连祥林嫂的名字都来不及叫就急切地阻止她,祥林嫂就是在这三次慌忙地说话声中不断地被提醒自己是个克夫克子、不贞不洁的人,即使祥林嫂已经通过捐门槛来赎罪了,却依然没有触碰祭器地资格,得不到大家的认可,这是她精神崩溃的致命一击。于是她问“我”人死后有没有魂灵,祥林嫂内心是相信有的,在那个人人都认为有神明、灵魂的社会里,她是不敢提出质疑的。她希望死后她的灵魂能够见到她儿子阿毛,但又不希望死后被两任丈夫抢,于是她在这样愚昧的信仰中,矛盾挣扎,最后死去。一个民族的觉醒,是要看千千万万个底层劳动者、妇女和儿童是否觉醒,显然,祥林嫂曾经对这不公的命运也反抗过,但她的反抗没有跳脱出她的信仰,所以她不能称之为觉醒者。

鲁迅创作《祝福》的出发点,是为了改造国民性,是为了唤醒千千万万个麻木不仁的中国人,希望民众们醒过来与封建旧势力做抗争,与封建旧思想旧礼教做斗争,这其中对于民俗的描写就是鲁迅先生改造国民性的立足点。小说中的鲁四老爷、四婶、柳妈、祥林嫂的婆婆以及镇上的人他们都是麻木不仁、愚昧不堪的代表,他们一起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对于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他们或许有人同情,但更多的是对她的嫌弃和厌恶,在固有的思想中将另一个受害者推向更加悲惨的深渊。而祥林嫂在这样的迫害和摧残中变得不人不鬼,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精神崩溃,想要反抗自己却也迷失在封建礼教的精神禁锢中。鲁迅先生不仅批判了麻木的看客们,也批判了祥林嫂的迷信、软弱,批判了他们集体的国民性弱点,同时也同情他们,并希望能够救赎他们。《祝福》中涉及到的民俗意象大多带有封建性、落后性,因为当时的社会处于落后状态,所反映出来的民俗事项也是如此愚昧。例如“祝福”反映的男尊女卑思想,“抢亲”习俗中把女性当作物品的思想,对地狱、阴司感到恐惧的神权迷信思想等,这些陋俗和它造就的民族劣根性,正是鲁迅鞭笞的痛点。

当然,一个时代的民俗文化是当时社会正统思想的反映,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归根结底还是封建思想,父权、神权、族权的压迫,一个弱女子怎么承受得住?其次就是社会上的人大多麻木冷酷,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反对一切新学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坚定地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对祥林嫂的寡妇身份极度厌恶。刘妈是个吃斋念佛的人,对祥林嫂的遭遇颇为同情,但在封建思想的毒害下,她也将祥林嫂视为不祥、不洁之人,她原本想给祥林嫂出主意,寻求赎罪的方法,没想到却成了压垮祥林嫂的最后一根稻草,把祥林嫂推向更加悲惨的深渊。镇上的人们麻木不仁,将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祥林嫂一个勤劳肯干、安你分守己的人一生禁锢于封建礼教之中,她所遭受的一切都只因她是個寡妇,文中没有出现任何“吃人”的字眼,却处处在“吃人”,因此,对传统文化和封建文化的反思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时代的民俗文化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思想文化,《祝福》中这些丰富的民俗事项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礼俗观念、愚昧迷信思想,承载着鲁迅先生对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的猛烈抨击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的反思。《祝福》仍在,国人当从中勉励自省,阅读《祝福》,应从中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中华民族的赤诚情怀。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19.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顾红亚.浅论《祝福》中的民俗文化及其悲剧性建构.鲁迅研究月刊,2007,08,页18-21.

[4]廖悰.一个分界点,四处死胡同——深入分析《祝福》中祥林嫂的心理及其变化[J].语文建设,2008,(01):50-51+49.

[5]薛淑敏.鲁迅小说的民俗意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6]邢玉梅.鲁迅与民俗文化[D].辽宁师范大学,2010.

注 释

[1]顾红亚.浅论《祝福》中的民俗文化及其悲剧性建构鲁迅研究月刊,2007,08,页18-21.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悲剧命运祝福祥林嫂
深挖文本
——祥林嫂的悲剧原因解读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论《白鹿原》中三位女性的悲剧命运
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命运
从女性独立人格缺失出发,解读《祝福》的悲剧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成因分析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