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蚕桑文化的渊源及其发展探析
2023-05-26汪洋
汪洋
内容摘要:蜀地一直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被誉为“中国第一大粮仓”。其蚕桑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从蜀国未立到如今的四川,蚕桑文化一直在“天府之国”的土地上蓬勃的繁育着,其中蜀绣精巧的技艺及精致的绣品就是蜀地蚕桑文化所孕育的最好结晶。本文试从文献入手,溯源蜀地蚕桑文化,传承与挖掘丝绸之路历史的深厚积淀。
关键词:蜀地 蚕桑 蜀锦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数千年悠长历史文化的文韵古国,广阔肥沃的平地以及雨热同期的优越气候资源,催生农耕文明的发展。黄梅戏《天仙配》中的唱到:“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侧面说明中国古代一直是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式,农桑并重的小农经济。“田、蚕、耕、织”是奠定我国古代农耕生活的重要基石,蚕桑文化则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传地区人群覆盖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乃至全国,范围之广,足以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而蜀地从族名的缘起就与蚕桑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之其天然优越的地理环境,极其适合养蚕植桑,所以孕育了底蕴丰富的蚕桑文化并结出了灿烂的果实。本文从基础文献入手,辅之以考古资料,清晰溯源蜀地的蚕桑文化,并对其的发展、结晶做一个简短的概述。
一.蜀地和蚕桑文化的渊源
农耕乃衣食之源、人类文明之根。在《易·系辞下》中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孔颖达疏曰:“垂衣裳者,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衣丝麻布帛,所作衣裳其制长大,故云垂衣裳也。”[1]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2]《山海经》作“雷祖”、《史记》作“嫘祖”,《世本》作“纍祖”,其都是代指的黄帝正妃,袁珂在《山海经校注》中认为“雷祖”即“嫘祖”。
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纍”字本义就有治丝、始蚕、织绸之意,而“祖”又有起源、始祖之意,加之嫘祖为黄帝正妃,可以判断出黄帝、嫘祖与蚕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中国的考古历程中,曾出土过大量的蚕桑制品,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一件木耜、六十四件骨耜、四件石耜等,在长江下游的浙江吴兴钱山漾发现了新石器晚期的残绢片,目前考古学界已经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我国丝绸的起源是龙山时代,且能够确切证明龙山时代的早期时期就是黄帝时代。[3]基于此,笔者认为在我国黄帝时代,我们的先祖就已经开始养蚕制衣了。
据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卷三中记载了黄帝和嫘祖共生育了两个儿子,长子是玄嚣,次子叫昌意,而黄帝为自己的次子昌意聘娶了蜀山氏的女子昌仆为妻,昌意和昌仆共同孕养了一个儿子叫颛顼。由此可知,蜀地与嫘祖之间一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颛顼作为黄帝和嫘祖之孙,被分封在蜀地后,开启了自己及其族人漫长的生存和迁徙之旅。
《山海经·海内经》对蜀地优渥的地理资源和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有过记载:“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即成都平原),后稷葬焉。其城方三百里,盖天地之中,素女所出也,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爱有百兽,相群爰处。此草也,冬夏不死。”[4]《华阳国志》卷三中描写到蜀地瓜果、渔田、桑、漆、麻、苧等物资非常充沛,由此可知,蜀地地理位置优越,拥有土地肥沃、地势平坦的平原,温暖湿润的气候,充足的水资源,适宜种植瓜果和百谷,桑、漆、麻、苧等物资都很丰富,可以推断蜀地在当时是农业经济较为发达,人民生活较为幸福和谐的地区之一,所以颛顼在蜀地将先祖黄帝的养蚕手艺和本领继承并发扬光大是非常顺利成章的事情。
蜀地蚕桑文化的渊源还可以从其民间流传的蚕桑神话传说得到进一步佐证,童恩正先生在《古代的巴蜀》一书中,转述了一个在蜀地非常流行的蚕化生的传说即马头娘的故事,此说又见于杜光庭的《仙传拾遗》、干宝的《搜神记》,这个蚕化生的传说在许多志怪小说中均有记载,流传度较广,该故事发生在古代高辛帝时代,此时,“蜀地未立君长”说明故事发生在蜀地还没有君王的时候,历史非常久远,而故事中披马皮的女子就是蜀地的本土蚕神马头娘,由此可以推断出蜀地的蚕桑文化时代久远,拥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并且蜀地还拥有充满自己地域特色的蚕桑神文化。
蜀地与蚕桑的渊源可以从“蜀”这个族名开始研究,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虫部》中解释“蜀”字为“葵中蚕”,其甲骨文形像有大眼睛的虫子,本义指蛾蝶类的幼虫,即野蚕,后写作“蠋(zhú)”,韩非子的《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记载“蠋”是一种让人看了就害怕甚至惊悚的类似“蚕”的毒虫:“鳣似蛇,蚕似蠋。人见蛇则惊骇,见蠋则毛起。然而妇人拾蚕,渔者握鳣,利之所在,则忘其所恶,皆为孟、贲。”[5]由此可以推断出“蜀”字的本义应该与这种动物“野蚕”有关。而将“野蚕”一种虫子来作为自己部族的族名,想必古蜀人的生活应该与野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蜀地的蚕桑神
1.蚕丛
说起蜀地的蚕桑神,就不得不提蜀国先王蚕丛。唐代李白在脍炙人口的《蜀道难》中曾感慨蜀地的历史悠久:“而来四万八千岁”,还提及了蜀地的先王:“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胡定在《四川总志》其序言《叙蜀志》中提及蚕丛:“蜀古蚕丛氏之国也,蚕丛盖高阳氏之苗裔。”[6]由此可推斷,蚕丛是高阳氏颛顼的后裔,也就是黄帝与嫘祖的后人。他是蜀地的开国君主,或者说是巴、蜀两个部落的首领。
前蜀冯鉴的《续事始·蜀蚕市》中记载:“蚕丛氏自立,王蜀,教人蚕桑,作金蚕数千头,每岁之首,出金头蚕以给民一,蚕民所养之蚕必繁孳。罢即归蚕于王,巡境内所止之处,民则成市,蜀人因其遗事,每年春置蚕市也。”[7]由此可知,蜀地的先王蚕丛教蜀地子民进行蚕桑活动,子民聚集在蚕丛的身边,那么蚕丛的“丛”字应该就有聚集的意思。蚕丛大力推崇养蚕活动,甚至举办了“蚕市”,给蜀地子民带来了富裕的生活,深受人民的爱戴,从人化神,拥有了神格,又因其经常身着青衣,故被蜀人尊称为“青衣神”。
《华阳国志·蜀志》提及到蜀侯蚕丛“其目纵”,这里的华阳国志描述了蜀王蚕丛的模样,“其目纵”又是什么意思呢?古人称东西为“横”,南北为“纵”,那么纵就有竖的意思,“其目纵”就可以将其理解为蚕丛两只眼睛一上一下,或者说是蚕丛拥有第三只眼睛,位于两个眼睛之上?而如今三星堆考古遗址中挖掘出来的三星堆人形面具,也非常有意思,面具中人耳朵和眼睛都特别大,好似长了顺风耳和千里眼一样,那么蚕丛的“其目纵”是否可以理解为三星堆人形面具的那样,眼睛特别大,大到瞳孔都突出于眼球之上。加之蚕丛大力推崇蚕桑活动,蚕也有一双白白的突出的大眼睛,笔者推断为蚕丛和蚕长得相似,或者蚕丛非常推崇蚕,将蚕的形象当作了当时蚕丛一族的图腾?而无论怎样说,蚕丛作为蜀地的君主,带领族人养蚕种桑,将蜀地与蚕桑的关系联系得更加紧密,进一步发展了蜀地的蚕桑文化。
2.马头娘
蚕马神话最早出现于三国吴人张俨的《太古蚕马记》,今已不可见,《搜神记》卷十四中记载《女化蚕》较为丰富详实,可供参考:
寻旧说云: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家无余人,唯有一男一女,牡马一匹,女亲养之。穷居幽处思念其父,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马既承此言,乃绝缰而去,径至父所。父见马惊喜,因取而乘之。马望所自来,悲鸣不已。父曰:“此马无事如此,我家得无有故乎?”亟乘以归。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刍养。马不肯食,每见女出入,辄喜怒奋击,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必为是故。父曰:“勿言,恐辱家门。且莫出入。”于是伏弩射杀之曝皮于庭。父行。女与邻女于皮所戏,以足蹙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言未及竟,马皮蹷然而起,卷女以行。邻女忙怕,不敢救之,走告其父。父还求索,已出失之。后经数日,得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其茧纶理厚大异于常蚕,邻妇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因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由斯百姓竞种之。今世所养是也。言桑蚕者,是古蚕之余类也。[8]
据记载的故事可知马头娘本为民间的一个普通女性,因为父母悔婚,自己被马掳走,化而为蚕。又因马头娘所栖息的桑树其茧纶理厚大异于寻常的蚕茧,住在旁边的邻居妇女将蚕取而养之,结果收获了数倍的蚕丝。所以当地的百姓竞相争种桑树。而后世的百姓所养的桑蚕,相传都是当时马头娘所孕育古蚕的后代。马头娘以保佑蚕桑农业繁盛,因此被人们所供奉,拥有了神格,成为了马明菩萨即蚕神。
宋代《太平广记》卷四七九中“蚕女”条引《原化传拾遗》云:“蚕女旧迹,今在(蜀)广汉。今家(冢)在什邡、绵竹、德阳三县界,每岁祈蚕者,四方云集。宫观诸化,塑女子之像,披马皮,谓之马头娘,以祈蚕桑焉。”清代黄廷桂纂修、张晋生編纂的《(雍正)四川通志》认为马头娘的墓地应该是在如今的什邡、绵竹、徳阳三县界之内,清同治十三年修《德阳县志》卷二三中记载,在四川省德阳市景福乡还拥有蚕女庙(又名蚕姑庙),在县西四十里通江镇水浒,列朝屡建,屡圯于水,至今仅一小丛祠焉。又在卷三六描述了蚕女墓,在县西二十里石亭寺侧,今为水所啮,仅存祠宇。
这些文献为蚕马神话增添了现实依据,凸显了蚕神马头娘在蜀地民众心中占有重要地位,人民自发修建蚕女庙,庙宇在解放前尚有庙绘壁画16幅,有“强冠肆虐”、“老翁被虏”、“名驹赴难”等,内容大抵皆蚕马神话的演述,体现出蜀地蚕桑文化的神话传说版本多,流传度广,民众信服程度高。
三.蜀地蚕市与蜀锦
1.前蜀冯鉴描写的蜀地蚕市非常热闹,即使在蚕丛逝后,蜀人也会每年春天置蚕市,北宋黄休复的在其《茅亭客话》中记载:“蜀有蚕市。每年正月至三月,州城及属县循环一十五处。耆旧相传:古蚕丛氏为蜀主,民无定居,随蚕丛所在致市居。此其遗风也。又蚕将兴,以为名也。因是货蚕农之具,及花木、果草、药什物。”[9]由此可知,在蚕丛退位后的蜀地依旧保持着开展蚕市的习惯,蚕桑活动开展得如此频繁,更加提高蜀地民众对于蚕丝的认识和加工程度。《华阳国志·巴志》记载:“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我们可以明确知道远在西周时,巴、蜀两国的国主就已经向周王朝进贡本国精美的蚕桑制品。春秋战国时,四川的蚕桑业已达到一定的规模,成都百花潭出土的战国铜壶上的采桑图,完全可以证实当时蜀地的蚕桑生产已经十分繁盛了。
2.蜀锦
蚕桑活动如此繁盛,必然会催生出以蚕丝为料的织品,蜀锦由此应运而生。蜀绣,又名“川绣”,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蜀地地区带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享有“蜀中之宝”的美誉。汉代蜀郡成都人杨雄在《蜀都赋》中写道:“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尔乃其人,自造奇锦。发文扬彩,转代无穷。”[10]赋中杨雄将蜀锦的色彩鲜丽着重渲染,赞扬其工艺精巧细致。
在三国蜀汉时期,成都就因为色彩丰富、工艺精美的蜀锦出名。西晋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公元211年刘备入成都,取府库藏锦分别赏赐诸葛亮、关羽、张飞和法正等每人一千匹。可见当时的蜀锦十分美丽,价值贵重,可以用来当作君主给开国功臣的馈赠礼物。相传诸葛亮非常重视耕织,他居住之地在城南双流的葛陌,高居丞相的他却亲自下田种桑八百株,以激励军民。他还在军中特别强调:“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由此可见蜀锦在蜀汉王朝的经济、军事等活动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贩售蜀锦成为了当时蜀汉王朝的重要财政收入。
蜀汉王朝还特别设立“锦官”这一职务及建立“锦官城”来保护蜀锦生产,随着蜀锦越来越有名,“锦官城”也越来越被世人所熟知,渐渐地人们就把成都称之为“锦官城”。濯锦之江称为“锦江”,买卖蜀锦的集市称为“锦市”,织锦工人居住的地方称为“锦里”,官员住处称为“锦官驿”,也可见蜀锦对当时蜀地的重要成都及当时蜀地织锦之盛状。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那么古籍中的“锦官城”到底在如今成都的什么方位呢?晋代常璩的《华阳国志》中指出:从夷里桥直走,在大路的西边有一座城,这就是汉时的锦官城。东晋的李膺所著的《益州记》中也提及锦城:“锦城在益州南,笮桥东,流江南岸,昔蜀时故锦官处也,号锦里,城墉(指城墙)犹在。”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出古时的“锦官城”应该在如今成都南河岸上百花潭一带。
在新疆楼兰,考古学家们发现了汉代的蜀绣织锦,织锦图案以动物纹样为主体,布上绣有以“长乐明光”四字,寄寓吉祥之意,其针脚疏密有致,织锦色彩富丽。还有近些年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的汉代蜀锦,颜色鲜艳,还织有日月、云朵、孔雀、仙鹤、辟邪和虎的纹样,彩锦上还绣了八个篆体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期盼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这些蜀绣文物都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永远璀璨的明星。
农耕乃衣食之源、人类文明之根,“田、蚕、耕、织”则就是组成我国古代农耕生活的重要基石。蚕桑文化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天府之国”的蜀地,蚕桑文化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从黄帝嫘祖时期开始,随后代代相传,蜀地蚕神文明和蜀锦则是蚕桑文化在蜀地孕育的两颗耀眼的明珠!
参考文献
[1]《周易注疏》[M],(三国)王弼注,(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清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本,第255页。
[2](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赵生群修订:《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0页。
[3]段渝,冯永德:《中国丝绸起源时代考古之见》[J],四川蚕业,2014,(02)。
[4]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445页。
[5](战国)韩非子著,(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说林下》[M],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86页。
[6](明)虞怀忠修,郭棐纂:《(万历)四川总志》,明万历刻本,第52页。
[7](五代前蜀)冯鉴:《续事始·蜀蚕市》引唐杜光庭《仙传拾遗》,(五代前蜀)冯鉴《续事始》,收入(明)陶宗仪:《说郛三种》[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15页。
[8](晉)干宝撰,陶潜撰,曹光甫、王根林校点:《搜神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16页。
[9](宋)黄休复《茅亭客话》卷八,清光绪琳琅密室丛书本,第33页。
[10](汉)杨雄《蜀都赋》,收入于(清)黄廷桂纂修、张晋生编纂《(雍正)四川通志》卷二十八下,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628页。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