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健康教育对吞咽障碍合并构音障碍患者吞咽、语言康复训练的效果分析
2023-05-22夏小玲王修敏曹晓光茆丽邢娜娜
夏小玲 王修敏 曹晓光 茆丽 邢娜娜
吞咽障碍、构音障碍可由脑卒中等多种原因引起,约有20%~60%的脑卒中患者会有此类并发症,对患者摄食和营养吸收造成较大影响,一旦发生食物呛咳,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威胁生命安全[1]。吞咽与语言康复训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强化患者肌群力量、协调性感觉,有助于改善其进食困难及构音障碍情况,但训练内容缺乏针对性且教育模式死板,导致整体效果不理想[2]。引导式健康教育强调引导、激发患者潜能,提高其学习兴趣和意识,改善健康教育质量[3]。本研究旨在探讨引导式健康教育联合吞咽、语言康复训练对吞咽障碍合并构音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8月~2022年7月收治的66例吞咽障碍合并构音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3)与对照组(n=33),研究组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46~73 岁,平均63.60±5.21 岁,吞咽障碍原因:脑出血12 例、脑梗死9 例、颅脑创伤8 例、延髓麻痹4 例,构音障碍类型:失调型6例,迟缓型10例,痉挛型17例;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6例,年龄45~74岁,平均63.53±5.38岁,吞咽障碍原因:脑出血13例、脑梗死10例、颅脑创伤7例、延髓麻痹3 例,构音障碍类型:失调型7例,迟缓型11 例,痉挛型15 例。在上述基线资料上,两组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3年版)》[4]诊断标准;②均合并构音障碍;③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④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功能异常者;②合并视听功能障碍者;③合并口腔、咽喉、食管结构或功能异常者;④合并消化系统疾病者;⑤合并精神异常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吞咽、语言康复训练,进行口头健康教育,向患者说明吞咽障碍、构音障碍的病因、表现、康复训练方式等,强调相关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正确摄食,使其取半坐卧位,头颈部微向前倾,进食量由少至多,每餐进食时间≤40 min;吞咽、语言康复训练内容如下:①吞咽康复训练:使用冰冻后的棉签对患者口腔黏膜、咽壁、软腭、舌面等进行快速刷擦刺激,3 次/s,刺激3~5 s 后休息3~5 s,10 min/组,2次/d;指导患者深吸气、缓慢呼气,控制舌头进行上、下、左、右转动,使用舌尖抵住上方和下方牙齿,10 min/次,3次/d;以吸舌器、压舌板、振动棒等作为辅助工具,对患者进行主动、辅助或被动口腔器官运动练习,通过开口练习训练颞颌关节,使用压舌板或振动棒训练患者闭唇力量,使用吸舌器进行舌头牵引训练、抗阻训练,使用振动棒刷擦刺激患者软腭;指导患者进行空吞咽动作,练习缓慢咀嚼、吞咽流食或半流食,保持坐立姿态,头部持平。②语言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舌屈伸、唇部活动、鼓腮等器官训练,5次/d;指导患者从/a/开始训练发音,学会控制音量大小、轻重音语调,纠正并改善患者发音错误、不协调情况,30 min/次,1次/d;指导患者通过/b/、/m/、/p/、/u/等练习双唇音,通过/f/、/v/等练习唇齿音,10 min/次,1次/d。
研究组给予引导式健康教育联合吞咽、语言康复训练(同对照组),具体如下:①明确宣教内容:评估患者对吞咽障碍、构音障碍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健康教育重点、难点,结合患者的宣教需求确定总体宣教内容,将其制作成幻灯片、视频、图文手册等形式,为后续引导式健康教育做准备。②加强引导:向患者讲解吞咽障碍、构音障碍相关知识,引导患者思索如何进行康复训练,才能够促进吞咽、语言功能恢复;鼓励患者说明、演示自己想象的康复方案,暂不公布答案,且不对患者方案的正确性、可行性等进行评价;待患者演示完毕后,为其播放相关健康教育视频,引导患者分析自身想象与实际康复训练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使其正确认识到各项康复训练流程的执行方法、意义;宣教结束后,再次强调康复训练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提问引导,根据患者的回答评估其知识掌握程度,及时纠正错误,并对患者未理解的知识点进行再次说明。③家属引导:叮嘱患者家属关心、支持患者,由家属引导患者积极对抗疾病、认真学习相关知识,鼓励患者向家属分享自身学习体会和康复经验。两组干预时间均为4周。
1.4 观察指标
①吞咽功能:采用洼田饮水试验[5]评估,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饮用30 ml 温开水,1 次喝完且无呛咳,判定为I级;分2次及以上喝完且无呛咳,判定为Ⅱ级;1次喝完且发生呛咳,判定为Ⅲ级;分2次及以上喝完且发生呛咳,判定为Ⅳ级;频繁呛咳,无法喝完,判定为V级,等级越高,表明吞咽功能越差。②语言功能:干预前后采用Frenchay 构音障碍评定量表(frenchay dysarthria assessment,FDA)[6]评估,总分0~28分,得分越高,表明语言功能越差。③生活质量:干预前后采用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lowing quality of life,SWALQOL)[7]评估,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08~0.933,包含心理负担(2~10 分)、心理健康(5~25 分)、进食恐惧(4~20分)、进食时间(2~10分)、食物选择(2~10分)、食欲(3~15 分)、吞咽症状(14~70 分)、语言交流(2~10 分)、社会交往(5~25 分)、睡眠(2~10 分)、疲劳(3~15 分),总分44~220 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低。④不良事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过程中窒息、呛咳、噎食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语言功能、生活质量)用±s描述,行t检验,计数资料(不良事件)用率描述,行χ2检验,等级资料(吞咽功能)行秩和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吞咽功能更优(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吞咽功能比较[n(%)]
2.2 两组患者语言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语言功能(FD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 周后,两组评分均有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语言功能比较(±s,分)
表2 两组语言功能比较(±s,分)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例数(n)33 33 FDA t P干预前20.35±3.07 20.61±3.18 0.338 0.737干预后12.45±2.69*15.05±3.44*3.420 0.001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SWAL-QO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4 周后,两组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后干劳预9.23±1.59*7.68±1.35*4.269 0.000预疲前干6.02±1.51 6.18±1.26 0.467 0.642预后眠干7.65±1.38*6.12±1.55*4.235 0.000睡前4.53±1.37预4.60±1.22 0.219 0.827干后往预2.116 0.038交干17.14±3.15*15.27±3.98*会社前预干0.291 0.772 12.34±2.28 12.16±2.73流后预3.986 0.000交干6.86±1.21*5.73±1.09*言语前预干4.93±1.12 4.78±1.65 0.432 0.667后状预3.989 0.000症干46.75±5.58*41.43±5.25*咽前吞预0.246 0.806干29.56±4.03 29.81±4.22后预欲干11.36±2.05*9.87±2.68*2.537 0.014食前预7.11±1.29 0.226 0.822干7.04±1.23后择预3.283 0.002选干6.62±1.51*5.35±1.63*物前食预4.38±1.29 4.27±1.33 0.341 0.734干后间预时干7.15±1.62*5.89±1.43*3.350 0.001进食前预4.31±1.19 4.52±1.27 0.693 0.491干后惧预3.430 0.001恐干15.26±2.28*13.15±2.70*食进前预干0.484 0.630 10.02±2.76 10.34±2.61康后预2.053 0.044健干19.07±2.12*17.58±3.59*理心前预干0.274 0.785 13.23±2.67 13.39±2.04担后预负干6.28±1.57*5.45±1.03*2.539 0.014理心前预干4.69±1.22 4.53±1.25 0.526 0.601数33 33例别组组究组t P照研对
2.4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比较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03%)比对照组(24.24%)显著降低(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事件比较[n(%)]
3 讨论
吞咽障碍合并构音障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主要表现为易呛咳、不能够进食某些食物、食物长时间残留在口腔内难以下咽,该病可由神经功能缺损引起,脑卒中、延髓麻痹等基础性疾病均可导致吞咽困难[8]。由于摄食活动受限,吞咽障碍患者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并发症,部分患者伴有语言功能障碍,极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需尽早采取干预措施[9,10]。
吞咽、语言康复训练包括摄食指导、口腔肌群及颈部活动训练等,能够训练患者口腔器官功能,增强口咽部肌肉力度,同时改善各肌肉之间的协调性,降低患者吞咽难度,而且能够减少误吸、呛咳等情况发生,有助于患者顺利吞咽食物,保证每餐营养摄入,维持各项生理功能。还可改善患者构音障碍,使其准确地完成发音。在干预过程中,患者处于相对被动地位,导致其依从性偏低,整体干预效果较为局限[11,12]。引导式健康教育注重在宣教过程中引导患者思考、想象,使其变被动为主动,充分激发自身潜能和学习兴趣,同时促进患者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且将康复训练方案与患者自主想象的方案进行对比,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并记忆康复训练流程,牢记相关注意事项,积极配合指导[13]。
干预后研究组吞咽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前者更优。引导式健康教育联合吞咽、语言康复训练通过冰冻棉签刺激等措施诱发吞咽反射,提高患者软腭和咽部的敏感度,而且能够训练患者口腔器官,增强口咽部肌群力量、协调性,有助于患者顺利吞咽食物,从而改善吞咽功能[14]。研究组FDA评分(12.45±2.69分)与对照组(15.05±3.44 分)比较,前者更低。引导式健康教育联合吞咽、语言康复训练可充分训练患者发音的相关肌肉,协调唇、软腭、舌等部位的功能,使其配合完成发音训练,减轻患者构音异常现象,从而提高语言功能。本研究中,研究组SWAL-QOL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前者更高[15]。分析其原因,引导式健康教育联合吞咽、语言康复训练可提高患者对吞咽障碍的认知水平,使其正确意识到配合康复训练的必要性,从而积极配合干预,勇敢对抗疾病,减轻心理负担,促进患者吞咽功能和语言功能恢复,使其更好地完成摄食、语言交流等日常活动,改善自身营养状况和社会交往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16]。此外,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03%)与对照组(24.24%)比较,前者更低。引导式健康教育联合吞咽、语言康复训练对患者进行专业性指导,使其正确掌握康复训练和摄食技巧,改善吞咽困难情况,从而降低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引导式健康教育联合吞咽、语言康复训练用于吞咽障碍合并构音障碍患者,可促进吞咽功能、语言功能恢复,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