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项目式作业设计策略
2023-05-22方小凤谢伟婷
方小凤 谢伟婷
摘 要 项目式作业设计应从编织概念网络来构建作业指南,营造真实情境促进迁移运用,依托具体任务锻炼语言实践能力,设计相联的任务作业,搭建学习支架,激发学生自主,重视反省性作业等方面出发,有效构建中学语文作业的实践体系。
关键词 中学语文 项目式作业 设计特征 学习任务群
项目式作业是教师以项目为载体,关注真实情境,依托具体任務来诊断与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估手段。它不仅仅是某种知识的落实与任务的完成,而是将真实生活与知识学习联络起来的交互活动,既具有传统作业的诸多特点,如能锤炼学习者的意志,促使学习者形成自律、遵循规范等积极心理品质,又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呈现为真实体验性、任务实践性、学生主体性、过程多元性等特点。在落实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过程中,项目式作业设计是语文作业设计改革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尝试。
一、编织概念网络,构建作业指南
项目式作业有系统整体性的特点,因而教师首先要有系统开发的作业理念。“不是零敲碎打,而是经年累月,作为一个网络来开发。我们应该把‘练习作为一个系统来开发,借以形成学校课程的一种‘练习的总体框架。”[1]语文项目式作业设计首先可以概念性知识为主要内容来构建系统。概念性知识可分为宏观的概念性知识、中观的概念性知识和微观的概念性知识。宏观的概念性知识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已有归纳,如文学类阅读与写作、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等18个学习任务群。中观的概念性知识是在宏观概念体系下提炼出语文学科不同体裁特征等概念知识。
如何提取中观的学科概念性知识,必须编织概念网络,可以采取自下而上的概念提取方式,从细碎的知识点出发,一层层聚焦上升,找到适合的上位概念;或者采取自上而下的概念提取方式,从宏观概念出发,一层层分裂下移,找到适合的概念。
以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主题“人与自然”。依据自下而上提取概念的顺序,首先通过阅读单元导语和学习提示,提取关于“朗读、想象、比喻、拟人、情感”等知识点。“朗读、想象”是读者借以感受情景关系的方法,属于过程与方法维度。而“比喻、拟人”属于作者用以表达情景关系的修辞手法,属于知识与能力维度。“激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是学生领会情景关系后,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提升的内容。综上所述,这些要素都围绕着情景关系、人与自然的概念性知识而展开,因此这些知识点可以整合上升到 “情景关系”的中观层次的概念性知识中。若依据自上而下的捕捉概念的顺序,首先概览本单元的选文,可以识别出这一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结合教材并对这一任务群进行向下分裂,可以确定中观的概念性知识是“情景关系”。 抓住“情景关系”的中观概念性知识,能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带动碎片化知识点的学习。
项目式作业设计在选择概念性知识又不能过于宏观,这样不利于学生把握,也不能过于微观,这样就与碎片化的知识点无异了,应该选择中观的概念性知识。如中观概念性知识“新闻与通讯”阅读与写作,从而确定作业指向点,完成一次新闻与通讯的写作,加深认识新闻与通讯文体的特点。这个中观概念性知识还可以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它可以与其他概念性知识一起构成一个知识网络系统。
选择中观的概念性知识作为作业设计的起点,并不代表微观的概念性知识完全弃之不用,否则所建立的知识网络就会是空架子。那么,将微观的概念性知识形成一个前后相联的网络,将之统一在中观概念性知识网络之中,建立有联系、真实、有指向的作业网络系统。
二、营造真实情境,促进迁移运用
项目式学习的作业必须营造真实情境,真实的情境为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提供了条件,这是锻炼考查学生迁移运用能力的一种作业形态。
教师可以利用社会资源,以现实的社会生活为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如撰写春联活动,将创作春联、书写春联与贴春联的过程拍照记录。春联迎春是春节的传统习俗,与家人一起创作春联,以此设计真实的作业活动,既有情境又有现实意义,将对联学习活动运用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对对联知识的现实运用。
教师也可以创造虚拟的情境。在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项目式作业设计中,教师设置了“你是一个旅游公众号的运营者,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你的家乡游玩,让自己的家乡不为人知的美被更多的人发现,最近你打算以自己的家乡为旅游推荐地撰写一篇文章”的情境。课标要求:能借助不同媒介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学习发现美和创造美,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公众号让学生在互联网上表达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美,为学生表达自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推文的撰写过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阅读文本、表达自我的兴趣。通过公众号推文撰写,在锻炼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最后,分享公众号推文,实现跨媒介的语言表达与交流。这一情境的创设,连接语文和生活,融合学科认知、个人体验和社会生活情境,让学生真切感受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真实既指学生自身的真实生活体验,也指学科的认知体验,还指社会生活情境。作业的设计有时应关注社会生活情境的作业设计,它超越了学生个体的经验,需要扮演某个领域的专家或调查者等去探索与寻求事物的真相,得出最后的研究答案。这一情境是社会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但学生不一定经历过,但它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考察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由此可知,项目式学习所指的真实并不一定是生活真实,它应包含语文知识的真实、运用语文能力和语文思维的真实。学生必须明白自己所学的知识和世界是存在联系的,并且知道自己现在所学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是可以迁移的,这就是所谓所学知识的真实和所运用思维方式的真实,这也是情境真实的关键所在。
三、依托具体任务,锻炼语言实践能力
项目式学习不同于传统的作业,它以具体的任务,带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学习任务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任务的设置必须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业设计也应强化实践性的特点。“教师应该更多地考虑设计与其课程性质相匹配的作业,比如小课题研究、专题探究性作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这些作业能充分实现一般课堂教学中不易涉及的实践性、合作性、交际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素养的培育,有助于发展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应用与迁移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2]使学生在做中学,任务可以是虚拟的真实,但是任务对实践能力的锻炼一定要是真实的。第二,任务还应根据语文学科课程的性质,基于言语实践的立场,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广阔的生活为情境,设计能够锻炼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任务。第三,任务的设置还应关注任务之间的关联性,多个任务能够聚合成一个系统的项目。第四,任务的设置应注意完成的时长,一般是中长时作业,它不同于一次就能完成的作业,它的显著特点是周期长。但中长时作业绝不仅仅只是时间的延长,如果它只是时间上的要求,语文作业中常布置的“美词美句摘抄”大多是持续一学期,甚至是一直延续的作业形式。而项目式学习理念下所设计的中长时作业,它还具备其他的特点,是以项目问题为载体,“并非针对零散的知识点,而更多的是指向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在作业的形式上,往往是以问题、项目或表现性任务为载体。”[3]它具有情境性特点,尽管作业内容是相同的,但每次面对的情境又在发生变化,因而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又能培养学生的坚持不懈的品质,更能促使学生构建系统知识的智慧树。
以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该单元的项目式作業依托“旅游推文撰写”的项目,以语言实践为基础,并将推文撰写分为“美文美读,音频留声”、“梦绘图景,寻找图片”、“特写拍照,语言描述”、“观察生活、推荐家乡”四个任务,每个任务层层递进、紧密相连,当学生完成前三个任务,并整合梳理,最后有效完成推文撰写任务。
四、搭建学习支架,提供有效指导
学习者要完成作业,在解决问题或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难题,此时教师需要适时向学习者提供有效的帮助,为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获得学习智慧提供有效的指引。在项目式学习中,有研究表明学习支架是在线环境下项目化学习的重要干预手段,是实现学习者认知图式建构与自动化的有效途径。因而,语文项目式作业设计应巧借学习支架,合理搭建有效的学习支架,为学习者完成挑战性学习任务提供桥梁,引发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支架的分类繁多,语文项目式作业设计更关注语文学科内容,应依据项目式学习的任务特点、学科具体内容与学习者的学习特征来设计学习支架。可以设计策略型支架、学习资源支架、评价型支架等,借助外部资源支架,突出内部资源支架,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比如必修上册的《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布置“探索劳动精神”的“劳动小报”作业,要求访谈自己身边的劳动者开始,记载劳动人物档案,展现人物风貌。策略型支架包括优秀小报的小样,劳动人物档案示范、人物通讯撰写优秀示例等。学习资源支架包括身边劳动人物视频等,评价型支架包括需要提供成果制作的评价标准,包括访谈任务标准,人物档案梳理标准、人物通讯写作标准和小报编排标准等。学习支架的提供,为学生有效完成有意义的学习提供各项支持,为项目的完成提供可操作可实施的正确方向。
五、重视反思作业,强化过程改进
在进行语文项目式作业设计中,还需要注意反思性作业的设计。所谓“反思性作业”,是基于学生作业完成并订正后,对自身作业的问题及过程进行自觉反思的作业,比如错题分析,对错因探查思考,对问题进行反思分析,并对此学习活动进行思维的描述等。在项目学习推进过程中,可能认识会出现偏差,上次项目式作业完成错误或者不够理想,则需要学生进行反省。有反省性作业进行推进,学生的思维会由上次作业内容的困惑出发去观察,寻找资料,并提出解决的方案,由此形成新的作业方案。因而反思性作业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变得更清晰,“思维开始于困惑的、困难的或混乱的情境;思维的结尾是清晰的、一致的、确定的情境。”[4]由此,反思性作业的设计,强化了过程的优化,促进项目活动开展的有效推进,从而能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六、尊重主体差异,激发学生自主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作业设计应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作业设计的优化与实践,既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方针,也应遵循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性差异的教育原则。”[5]项目式作业重在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具有探究性,“要求学生以独立自主或合作讨论为学习形式,运用操作、猜想、分析、实验、推理、归纳、发现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6]在项目式学习作业开始前,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允许学生选择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己“点单”。 “可以设计听、读、演、说等口头实践类作业,与纸笔作业相结合,立体、全方位地展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与成果。”[7]
如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教师设置了多元活动,要求学生走近自然,留心观察,还要求学生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语言实践。在任务一和任务二中,要求学生选择喜欢的、有所感悟的文段进行分享赏析,并没有按照统一的要求让学生选择同样的文段,做出同样的解读。在项目式作业过程中,依然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段进行想象,并用语言描绘出想象的图景,体现了在项目式作业过程中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最后,让学生以自己的家乡作为旅游推荐地进行推送宣传,要求学生用心观察,从生活中就地取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阶段性任务组合成项目式作业完成的整个过程,教师在对项目式作业结果进行评价的同时,也会关注到项目式作业完成的全过程,在作业中看到学生的个性,促使评价更加人性化。在展评中,学生也会作为评价主体对自我和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充分尊重学生在项目式作业中的主体性。
[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基于项目式学习的中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3B17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减负背后的思考[N],光明日报,2013-08-28.
[2]章新其.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作业设计[J],语文建设,2021(21)
[3]方 臻、夏雪梅.作业设计 基于学生心理机制的学习反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67.
[4][美]约翰 杜威 著,姜文闵 译.我们怎样思维 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93.
[5]王学男、赵江山.“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的多维视野和优化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
[6]张 丰.学习设计与作业设计:融汇“教”“学”全过程[J],人民教育,2019(23)
[7]王彤彦.语文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反思[J],中学语文教学,2022(1)
[作者通联:方小凤,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谢伟婷,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