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建设路径研究

2023-05-21陈秀春

文教资料 2023年4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高校信息化

陈秀春

摘 要: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力地促进了高校“教”与“学”的角色转换,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造英语专业课程群势在必行。本文围绕当前高校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建设的路径,即完善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建设的顶层设计,形成“以生为本”的共同体体系;加强“互联网+语言”的深度融合教学内容设计,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构建“特色化、多元化”的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提升网络课程群的教学效果;建设“多模态+多媒体+多环境”的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网络学习氛围;利用“电子档案袋+诊断性评价”等手段,构建立体的、智慧的考核体系。

关键词:信息化 高校 英语专业 网络课程群

为了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高校英语建设需要突破传统模式,不能局限于一门传统基础课程的建设,而是要发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拓展知识的作用,构建多元化、应用化和综合化的课程集群。与传统课程设置不同,高校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的建设是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纽带,基于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设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形成的在线英语课程集群,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互联网课程的育人作用,培育更多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

一、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

(1)“互联网+”时代对高校英语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与此相关的行业规模迅速扩展。“互联网+”的相关概念也在不断地升级,机器翻译、语音识别、深度学习等相关语言技术的应用取得了重大进展。[1]时代对高校英语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高校英语专业必须与行业发展接轨,建设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培育更多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人才。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跨境电商增长迅速,需要从业者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日常职场交际过程呈现动态化、多模态、即时性以及碎片化的特点,要求英语专业人才具备较高的英语运用能力,尤为重要的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依托互联网的英语交际能力,单一化的英语课程体系已经很难满足需要。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设计,高校需要积极建设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培育更多具备“互联网+”素质的英语专业人才来满足时代的新需求、适应时代的新变化。

(2)信息技术引领作用能够促进“教”与“学”的角色转换。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现代教育理念的变革有深远的影响,现代教育理念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还要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信息技术引领下,高校英语课程改革不应局限于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还要建设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提升学生的情感意识、探究能力以及人文素养,从而实现促进学生终身学习的目的。在信息时代,学习的主体从“教”向“学”发生转移,“教”与“学”的角色发生了转换[2],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但是教师作为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能够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制定和学习效果的提升产生巨大影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资源,自由选择学习内容,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同时,教师通过大数据平台,及时监测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估,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的效率。在信息技术的引领下,高校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的建设将更加高效,“教”与“学”的角色转换将极大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造高校英语专业课程群势在必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英语学习的方式,不再仅依赖纸质材料和传统媒体,而是引入了更多先进的自然语言技术,如机器翻译、语义检索、语音识别等,为高校英语专业课程群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首先,大量的在线电子资源为英语专业课程群建设提供了支持,如电子书、音频、视频、百科全书等。其次,网络电话、电子邮件、论坛等为学生提供了仿真或者全真的职场工作环境,便于学生在实战演练当中提升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最后,多样化的外语学习网站、App(小程序)、Mooc(慕课)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平台支撑。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英语专业课程群的相关资源。因此,高校要顺应互联网发展的趋势,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当前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高校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发挥“线上”学习的优势,提升高校英语教学的效果。

二、当前高校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建设存在的问题

(1)课程群建设的顶层设计不足,信息化教学的主体、客体、载体缺乏深度融合。当前,高校英语建设专业网络课程群建设,存在缺乏统一规划和系统性设计的问题。教师在进行专业网络课程群的内容设计时,往往过于注重案例的分析[3],缺乏体系设计,很难从全局统一规划课程群建设,造成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建设缺乏系统性。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专业网络课程群所选择的内容存在与线下课程衔接不畅的问题,线上板块和线下板块的内容无法整合,知识传递的交互性尚有欠缺;另一方面,教学方向过于分散,一些教学活动在线上线下重复进行,而另一些教学活动却存在严重缺失,陷入做“无用功”的局面,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信息化教学的主体不仅包括学校的教师,还包括企业及其他参与教学的主体。教学载体包括各类智慧教学素材、模块和其他资源。教学客体包括校内学生和其他受众。当高校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建设缺乏顶层设计时,教学活动呈现明显的散乱状态,信息化教学的主体、客体、载体缺乏深度融合,不仅师生之间建立的交互融通模式不够全面,而且行业企业参与信息化教学的思路不够明确。

(2)对网络课程群建设内容的挖掘度有待提升,内容深度构建不足。在信息化背景下,部分高校教师过于强调互联网工具的运用,忽视了对课程群建设内容的深度挖掘。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工具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师开始重视信息化工具的使用,在建設课程群时熟练使用这类工具的同时却忽视了信息化工具和现有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在内容和技术的挖掘上相对浅显,缺少深度融合;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课程群的建设内容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部分教师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将教学重点放在短时间内能够出成效的方法上,如答题规律、应试技巧等,导致学生在学习课程群内容时很难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出现依赖应试规律的心理,最终造成课程群整体建设成效不佳。同时,课程群还存在内容与岗位发展变化不同步的现象,课程群的内容深度构建严重不足。

(3)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不足,难以提升教学效果。当前,英语专业的网络课程教学模式仍然存在创新程度欠缺的问题,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其中,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很难发挥线上平台的教学优势,甚至将线下教学形式原封不动地搬到线上,使线上教学流于形式,造成网络课程资源的浪费。部分英语教师的网络课程仅局限于用PPT(幻灯片)展示替代传统纸质教材,以视频内容代替课堂演示,在方法层面缺乏创新,导致学生在参与网络课程时积极性较差。此外,网络课程中的师生互动还停留在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的浅层次互动,双方协作探究等新的互动形式尚未开发,很难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

(4)忽视网络课堂的教学环境建设,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目前高校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的建设将重点放在资源建设方面,对于网络课堂教学环境的建设不够重视。在实施网络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英语教师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和内化。高校英语教师更多采用对教材当中的语言范本进行讲解的方式来启发学生,通过对话交流来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却忽视了对教学环境的建设,很难营造一种积极探索的学习氛围。并且,部分学生还存在“等、靠、要”的心理,不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与教师的互动偏少,学习动机无法激活,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

(5)网络课程群的考核方式单一化,难以对学习者进行全方位评价。当前,部分高校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的考核方式与线下课程一致,采用课后测验的方式,仅由线下测验改成了线上测验。这种单一化的考核方式缺乏对于学习过程的评价,使得考核结果仅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很难全面反映学生线上学习的整体情况。此外,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由多门课程构成,每门课程的考核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缺乏统一的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教师很难判断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

三、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建设的路径

(1)完善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建设的顶层设计,形成“以生为本”的共同体体系。首先,明确高校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建设的理念,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高校建设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的初衷是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地学习英语知识、提升自身的英语素养。因此,高校在网络课程群建设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出发开展工作。其次,要明确高校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的建设目标。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内的每门课程都要与建设目标相对应,确保能够提升学生相关的素养和能力,向着共同的方向努力。再次,高校要制定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的建设规划,将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相结合,在制度层面强调课程群建设的重要性,为课程群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最后,明确建设高校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的主体,形成“以生为本”的共同体体系,通过信息化教学“主体、客体、载体”的深度融合,形成多元联动、产教融合的网络教学共同体。[4]打造智慧教学环境,由学校和企业作为双向保障,汇集各类资源,形成教学、管理、评估为一体的智能教学平台。

(2)加强“互联网+语言”的深度融合教学内容设计,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教学内容设计是高校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建设的重要一环,关系着整个课程群架构的完整性。对此,高校要基于“互联网+语言”的深度融合来深化教学内容设计。“互联网+语言”即在互联网平台开拓英语语言能力提升的通道,推动学生利用线上平台提升自身的英语基础和语言能力。首先,结合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实际需求,打造一体化网络教学平台,包括英语基础测试、一对一答疑解惑、学习脉络梳理、英语词汇和常用句整合等,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促进学生英语基础的进一步提升。其次,发挥互联网的交际功能,开辟英语基础技能——“听说读写”四个板块之间相互串联的交流项目。教师将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作为项目的设计基础,鼓励学生参与到线上英语交流和对话当中。交流的主题可以由项目提供,也可以由学生自行规定,最终服务于学生英语对话能力的提升这一根本目标。最后,语言功能的提升仅依靠互联网平台中的学生自主学习是很难实现的,还需要教师组织线上模拟训练和实践。对此,教师可以将训练重点放在英语对话、口语翻译等板块,突出职业岗位当中经常涉及的交际场景,为学生日后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教师还可利用互联网平台创设一些英语学习的App,将相关的资源分享在App中,便于学生利用资源进行突破,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

(3)构建“特色化、多元化”的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提升网络课程群的教学效果。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衍生出“互联网+教育”的新理念。高校教师要基于互联网技术来积极探索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依托互联网教学平台,通过师生共建的方式构建“特色化、多元化”的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提升网络课程群的教学效果。

首先,高校围绕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内的每门课程,开发在线课堂、微课和手机课堂,通过网络平台,指导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及时调整自身的学习进度,主动完成课后练习和相关测验,构建多元化的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及时互动与交流,寓教于乐,避免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实现语言学习效率的提升。其次,高校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教学辅导,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最后,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内部校园网络、数字图书馆和多媒体平台,鼓励学生展开自主探究活动,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英语阅读活动,以此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内化知识,赋予学生自由探索的权利,不断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4)建设“多模态+多媒体+多环境”的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网络学习氛围。高校加强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建设,要重视教学环境的建设,积极构建多模态(Multi-modal)、多媒体(Multi-media)、多环境(Multi-enviroment)的教学环境。首先,营造多模态的教学环境。网络课堂需要依靠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模态信息,让学生在多模态环境当中进行语言练习,开展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利用线上资源进行英语故事的讲解,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其次,打造多媒体教学环境。利用慕课、手机App、自媒体等多种媒体来支持网络课堂,鼓励教师进行原创教学视频的制作,并引入其他院校的优质教学视频,有效延伸网络课堂;通过各类可视化工具让学生的思路可视化,明确学生的学习思路;通过游戏化、项目化的教学环境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构建多环境的教学情境。要对网络课堂进行适当的延展,积极开展与英语学习相关的社会实践、竞赛、社团等,让学生在多种环境下提升自身应用英语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

(5)利用“电子档案袋+诊断性评价”等手段,构建立体的、智慧的考核体系。高校在英语网络课程群建设的过程中,要将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考核的最终目标,借助互联网工具,兼顾终结性考核与形成性考核,通过利用“电子档案袋+诊断性评价”等手段,形成立体化、智慧化的考核体系。首先,为每位学生建立电子档案袋,留存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性资料。如小组讨论情况、作业、合作探究成果、英语短剧、英语故事等,关注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当中付出的努力,提升学生的成就感,电子档案袋内的材料也可作为平时分数计入每门课程的总成绩。其次,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实施诊断性评价,增加对学生网络课堂学习的课前、课中、课后的诊断性评价,以便师生进行教和学的持续性改进;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共享性优势,实现师生互评、小组互评以及校内互评等多元化的诊断性评价。

四、结语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开展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建设,需要从共同体体系建设、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模式革新、教学环境建设以及考核形式变革等方面发力,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育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慧芬.“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群“O2O”混合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9(10):95-99.

[2] 潘玥.“互联网+”背景下英语课程群與电化教材的创意建设和探索——以镇江高专混合式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为例[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4):127-131.

[3] 何培芬.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群网络教学共同体构建范式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21(2):124-128.

[4] 杨正林.O2O混合教学在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群建设中的实现[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4):224-228.

基金项目:2021年广东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广州华立学院翻译课程教研室” (粤教高函〔2021〕29号),2022年度成都游憩环境技术研究院开放性课题项目“高校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2YQKF0708)。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高校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