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与长三角一体化主要城市经济联系强度研究
2023-05-14任彩云
□ 任彩云
无锡位于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区域核心位置,是长三角一体化六大枢纽城市之一。2022 年以2.37 万亿元的工业总产值、1.49万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再次巩固了其长三角核心区经济重镇地位。长三角一体化对于无锡而言,既面临对接上海高端资源、促进城市协同联动、形成放大集聚效应的重大发展机遇,又面临破除思维定势、摆脱路径依赖、在合作与竞争中实现更好发展的重大现实考验。研究无锡如何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加强与长三角一体化主要城市的空间经济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现状
2023 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 周年。五年来,三省一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各扬所长、共荣共赢,不断推动“蓝图规划”变为“现实画卷”。
(一)经济发展持续引领
在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增加的大环境下,长三角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全国经济稳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18 年以来,27 个中心城市GDP 占全国的比重始终保持在20%以上;GDP 万亿城市从6 个提升至8 个,数量占到全国的1/3。2022 年,27 个中心城市GDP 合计达25.05 万亿元,总量占到全国的20.7%。面对内外部的多重压力挑战,长三角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同比增速均值为3.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5 个百分点。五年来,无锡GDP 总量持续列长三角中心城市第6 位,占27 城GDP 的比重从2018 年的5.90%提升至2022 年的5.93%,占比稳中有增,无锡对长三角经济发展贡献度不断提高。
(二)对外开放水平更高
作为外向型经济的代表区域,五年来,长三角外贸进出口规模不断跨越新台阶。2022 年,27 个中心城市进出口总额达14.55 万亿元,比2018 年增长35.5%,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4.6%。其中,上海口岸的进出口总额达4.19万亿元,口岸贸易额稳居世界城市首位。长三角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不仅体现在贸易规模上,更体现在稳步扩大的制度型开放上。例如,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目前已累计吸引超500余家各类总部企业和机构集聚,2022 年全域生产总值高达2.69 万亿元。2018—2020 年,无锡进出口总额规模位居长三角中心城市的第4 位,2021 年开始被杭州超越,位次后移一位,占27 城的比重从2018 年 的5.74% 降 至2022 年 的5.07%,略低于经济总量占比。
(三)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长三角城市群的优势产业集中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汽车、纺织服装等领域,且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城市群近年来在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也取得不俗成就。资料显示:长三角集成电路营收占到全国60%以上,全国超3000 家与生物技术、制药相关的企业,近一半位于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在全国占比约为1/3,企业数在全国占比约三成。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全国每3 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1 辆产自长三角地区。此外,长三角的储能产业一体化建设也在不断推进,相关储能企业数量占到全国的四成。近年来无锡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持续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建设。2022 年已纳入统计监测的12 个“465”现代产业集群营业收入总计1.62 万亿元,其中2 个产业集群规模超2000 亿元;6 个产业集群规模超过1000 亿元,各产业集群均在稳步发展。
(四)互联互通加速构建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交通运输是互联互通的重要引擎。陆上交通方面,2022 年长三角高铁营业总里程超过6700 公里,约占全国的16%,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间基本实现城际铁路1 至1.5 小时快速通达。水上交通方面,世界级的港口群正在加速构建。以上海、宁波舟山港为核心,南京、杭州、苏州等16 个港口为骨干,其他港口共同发展的港口群总体格局基本形成。空中交通方面,长三角地区41 个城市里已建成机场23 座,另有9 座正在规划建设中,远超粤港澳和京津冀地区。2022 年长三角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占全国的比重约为38%,机场货邮吞吐量占全国的比重约为35%,旅客吞吐量占全国的比重约为18%。作为长三角的几何中心,无锡正在加速构建综合交通内联外畅“一张网”,致力于实现长三角交通发展一体化。2021 年底,苏锡常南部高速无锡段太湖隧道正式通车,S341省道(宜马快通)、江阴南沿江高速铁路也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这都将进一步拉近苏南地区县市与上海、南京的时空距离,以“苏锡常”小圈融入“长三角”大圈,对促进苏南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经济联系强度实证分析
受牛顿力学的万有引力定律启发,学界多用引力模型来测算某一城市与周边城市的经济联系情况。本文所研究的无锡与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也是基于引力模型,并结合实际对模型进行科学修正,计算无锡与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数值越大,联系越强)。此外,引入克鲁格曼指数分布,用于测算地区之间三次产业结构的差异度(数值介于0—2 之间,且数值越大,说明城市之间产业结构的差异也越大)。测算结果显示:
(一)从经济联系强度排序来看
在两个时间维度下,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无锡与26城的经济联系强度五年里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联系强度城市排序未变,总体来看依然与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的重点城市经济联系相对紧密。其中,与苏州经济联系最为紧密;受限于交通距离,与距离最远的舟山联系较弱。经济联系强度前10 位城市区域分布为江苏5 城、浙江4城及上海。与安徽板块经济联系整体偏弱,尤其与安庆、铜陵、池州等地,这些城市经济体量不大,加之与无锡距离较远,经济联系强度相对较小。
(二)从经济联系强度增长情况来看
相比于2018 年,2022 年无锡与26 城经济联系强度同比增长均值为53.7%。联系强度增长最快的两地分别是滁州(86.2%)和安庆(75.9%),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城市经济体量基数小、发展上升空间大所致。联系强度增长最慢的两地分别是苏州(34.9%)和上海(36.7%),主要是由于这些城市经济基数达到一定规模后增长速度放缓所致。由此可见,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城市群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无锡与外省城市经济联系有所增强,与浙江、安徽经济体量较小的城市还有很大的经济合作空间。
(三)从主要城市间的克鲁格曼指数来看
无锡与上海、杭州之间的克鲁格曼指数较高,分别达到0.4694、0.3445,表明无锡与这些城市之间的三次产业分工程度较高,专业化程度和互补性较强,可能产生较强的经济联系。无锡与合肥、南京的克鲁格曼指数也相对较高,表明这些城市与无锡的三次产业分工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经济联系。而无锡与苏州、常州、宁波的克鲁格曼指数较低,表明这些城市与无锡的三次产业分工差异不明显,尤其是与苏州的克鲁格曼指数仅为0.0048,说明两地产业结构的差异度极低,产业同构性很强,具有较强的竞争性。
| 无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不足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党中央赋予的重大责任。无锡作为长三角核心区域、苏南都市圈的重要城市,近年来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一重要战略使命,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跑出了无锡“加速度”,然而一些不可回避的短板也在制约着无锡更深层次的融入。
(一)区域经济联系强度不平衡
近年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加速实施,无锡与长三角城市群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分区域来看,协同推进还不够,板块间不平衡问题突出,与省内省外长三角一体化主要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分化严重。2022年无锡与上海经济联系强度为4289.11,与省内7 城经济联系强度均值为3564.48,与浙江8 城经济联系强度均值为437.05,与安徽8 城经济联系强度均值为101.51。27 个中心城市涵盖了各等级规模的城市,安徽板块除了合肥外,缺少能够支持和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的次中心城市以及发展基础较好的中小城市。受交通和地形等影响,无锡与西向、东南向远距离省外城市产业分工协作还不够深入。
(二)产业同构性过高而互补性不够
产业结构趋同会使区域整体联动效应的发挥受到极大抑制,各地无法发挥出比较优势,难以形成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从而降低区域整体经济效益。无锡与长三角中心区22 城克鲁格曼指数介于0—0.2之间,表明长三角产业结构相似度高,这会导致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和过度竞争等现象出现,从而制约产品和要素的合理流动。于无锡而言,与苏州产业结构相似指数为0.0048,与常州为0.0283,产业同质化现象很严重,难以形成优势互补;在吸收上海溢出资源方面,又不敌苏州、南通;与浙江、安徽主要城市之间尚未实现长期协作关系,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无锡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三)产业转移承接配套能力待提高
一体化发展是高质量的协同推进,而非某个城市的单打独斗。无锡作为长三角经济重镇,产业基础十分雄厚,拥有高端装备、纺织服装、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产业集群打造方面无锡仍需继续发力。作为上海大都市圈战略支点城市,不提高配套服务能力,就难以在承接上海的外溢资源中占据优势。由于无锡经济增长仍较多依赖传统产业,且产业链、产业配套体系不完善,所承接的产业转移仍多为中低端产业或产业链的低附加值环节,难以实现以“龙头”带“配套”、以“配套”引“龙头”,这对于无锡打造产业集群、推进协同发展等都是极其不利的。
(四)跨区域交流合作体制机制不完善
虽然无锡紧扣国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江苏实施方案,第一时间出台了《无锡市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 年)》,但总体来看,无锡融入长三角制度一体化建设要滞后于要素一体化建设进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无锡与其他城市的合作交流。此外,无锡与长三角区域产业协作体制机制缺位,产业转移园区共建有些还停留在战略层面,面对下行的经济形势和不可预期的收益,地方政府之间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合作也因此陷入困境。
| 无锡全方位融入长三角相关建议
全方位融入长三角的关键在于如何在新一轮城市合作与竞争中抢占先机。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无锡要将自身“不可多得”的优势转换为“不可替代”的竞争力。本文结合引力模型影响因素,从发展质量、产业布局、交通网络等方面提出建议。
(一)加强区域协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提高站位,主动对接,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深化交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锻长补短,精诚合作,结合长三角三省一市定位与优势,“走出去”汲取无锡可以借鉴的长处,锚准定位,精准发力,例如学习上海、苏州园区建设方面先进经验,学习南京现代服务业建设方面经验,学习杭州数字经济培育方面先进经验,学习合肥科创名城建设方面先进经验等。
(二)升级产业结构,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从全产业链布局来看,无锡传统优势产业大多强在中游制造,而上下游环节相对薄弱,因此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支持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市场链的高端攀升。加快推动“465”现代产业集群建设,紧紧围绕物联网、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全力以赴打造更具有引领力的地标性产业集群。同时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资源集聚力强的产业园区,以强大的“无锡制造”吸引上下游产业链集聚无锡,并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强化产业跨区域合作。
(三)主动示范引领,健全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设
构建协同发展的现代城市体系,要着力构建一体化市场环境,例如加强与其他地区的政策协调,切实解决当前各地政策衔接问题。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探索实现更多手续异地可办。着力推动各类创新型园区和特色功能平台、服务平台、共享平台建设,健全完善技术交易、科技信息服务等中介服务体系,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太湖湾科创带和长三角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人才跨地市、跨区域、跨学科的共用共享。
(四)加强交通建设,打造长三角综合交通枢纽区
围绕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城市定位,加快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统筹推进“双联双提”,加快高速公路“四路共建”,打造“铁、公、水、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充分利用已建成的交通网络,优化交通物流空间布局,提升苏南快递产业园发展水平,携手打造苏南临空经济示范区,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区域主要城市的联系,加密人流、物流等经济往来,进一步增强无锡交通枢纽城市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