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生态文明的空间建设:内涵、困境及纾解

2023-05-14刘衍峰

岭南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生活空间文明空间

赵 麑,刘衍峰

(华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600)

“在所谓‘现代’社会中,空间正在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1]558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2]31-32国土空间是维持人类生存与支撑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3]。根据主导功能不同,国土空间被分为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4]。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的历史课题,不仅要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的时间序列问题,而且要处理生产、生活、生态的空间配置问题。空间日益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要加快建设“三生空间”的系统布局,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空间基础。

一、内涵要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维度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一定的空间秩序为基础,没有空间效率,绿色生产效率难以保障;没有空间正义,生态正义无法实现。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全面而准确地认识空间的概念及运行要求。

(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概念

任何事物的演化秩序都内含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时间向度是指事物从过去、现在到未来的发展态势;空间向度是指由事物本身所占据的上下左右等位置、场所以及事物本身的大小、样态等立体化态势。时间和空间不是简单的运动的几何参量,而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基本秩序,是衡量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关键向量。空间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存在形式,既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前提,也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结果。空间具有丰富多样的形态,是生命的尺度,并直接影响人类社会的运行情况和发展走向。“空间结构可以拆解成为节点、网络、表面和流动等”[5]326,承载着资源、能源、商品、文化形式、温度等意义体系,形成复合生态系统的框架结构。空间、自然和社会不是主观臆想的逻辑组合,在元理论层次上具有统一性。任何一种实践活动都是对以往空间格局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对空间格局的重塑产生重要影响。

在劳动机制的作用下,人口、能源、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要素按照不同的位置、数量、排列、分布关系构成“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不同层次结构,形成具有复杂关联的共生系统。不同的空间结构转化为不同的功能属性,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生态的不同需求。新时代生态文明空间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根本条件,以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荣为最终价值旨归,以国土空间为载体,在自然地理范畴方面的统筹规划,在人口、能源、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空间配置和组合,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比例关系和分布结构,在生态环境承载力、开发程度和潜力等方面的评估与规划。新时代生态文明空间建设必须立足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共同演进的宏观视野,既要遵循自然环境的空间运行规律,着眼于人与人(社会)、人与自然等不同层次结构的耦合关系,全面把握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还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论域

空间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生性结构,长期以来主要以隐性在场的形式发挥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强化海洋生态空间保护、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等概念在党的施政纲领上频繁出现,构成生态文明空间的概念群。构建生态文明空间格局概念的提出意味着一种新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理路和解决方式,是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成果。新时代生态文明空间建设是一个复合性概念,融合了文明形式、社会形态、生态科学等多重规定。为了明晰新时代生态文明空间建设的能指与所指,必须廓清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认清生态危机的本质,完善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路和举措。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空间建设的重要维度,是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给资源、环境留下休养生息的空间。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构成内容,虽然不能代表完整的生态文明形态,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具体途径和必要环节。在概念层面,环境保护意在恢复自然界的原初状态,隐喻人类作为历史主体的优越性。在实践层面,环境保护更侧重事后治理,缺乏前瞻性的谋划和全局性的部署。相比而言,生态文明空间格局的内涵更广泛、层次更深远,包括体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绿色空间产品、技术体系、战略工程和自然环境,有利于节约自然和保护环境的评估制度、开发保护制度、用途管制制度、补偿制度和追责制度以及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观念等三个层面的内容。“生态文明不是关于秩序的药方,而是关于不同的社会安排的药方,关于这些社会之间及其与生物圈之间的精密复杂网络的安排的药方。”[6]7新时代生态文明空间建设是在文明的高度上对环境保护的空间统筹和部署,是对人与自然共生关系的更高层次统筹。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空间建设的必由之路是指,在处理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时,要统筹兼顾当代人与子孙后代的关系。从本质上看,可持续发展强调代际公平,既要维持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也要维护自然系统的可持续性。构建新时代生态文明空间建设,要求规范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统筹城乡、区域以及国家发展,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社会之间共生性秩序的合理化建构,诉求的是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公平正义以及和谐宜居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空间格局都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但是关注维度有所差异。构建新时代生态文明空间建设战略的提出,立足于民族国家、区域发展的物质边界,聚焦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局势,积极适应工业化、城镇化迅速发展的要求,围绕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绿色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海洋生态环境的开发和保护、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等时代命题和重大考验而展开,致力于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7]44。它以国土空间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考量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立体性关系,有利于全面认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多层次结构,进而形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立体性框架。总之,新时代生态文明空间建设是一个整体性的理论和实践架构形式,需要在更高层次、更广泛的角度上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出场

构建新时代生态文明空间建设战略的提出汲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致力于回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利于开拓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

根据空间的功能性质,可以将空间划分为生产、生活、生态等三方面内容,其中生产是满足人类需要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生活是指吃穿住用行、人类自身的生产以及精神交往等活动;生态则包括肉体组织、生命活动、自然基础、生态环境等内容。优化空间格局,即在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合理控制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发展规模和分布结构。具体来说,通过合理规划、压缩生产空间的规模,减少生产空间对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挤占,同时依据经济基础、地理条件、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的优化配置,实施一体化与多元化的双重战略,不断提高生产空间的集聚效应;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生活空间配置,为劳动主体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竭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反过来也会为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无限活力;通过严格控制生态空间红线,促进生态空间的自我更新、自我修复,保障生态系统运行的平衡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为生产发展、生活进步创造先决条件。总之,新时代生态文明空间建设代表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要求我们必须合理规划空间内容,控制和协调空间开发强度,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全面实现,进而维系人类社会的持续性。

新时代生态文明空间建设既是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也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之处。“社会主义的核心目标在本质上远远超出了提高劳动力的物质地位的诉求。它坚决地要求解放劳动力,并准许他们寻求普遍的、超越狭隘的物质性的目标。这就是要遵循自然界,而不是将其视为惰性物质(inert matter),分享它的生命。”[8]112因此,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意指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与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制度条件下秉持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思维方法,以差异、共生共荣的理念面对和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从野蛮走向开化,文明的开端从人与自然的分裂开始。从敬畏自然、征服自然到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共生共荣,人与自然从统一走向对立,从对立走向协调,在反思中向前推进。随着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空间格局重塑的重要性日益显性化,其价值追求逐渐被人类所认同。新时代生态文明空间建设与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最终价值追求是一致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高级的社会形态,不仅体现在发达的生产力、丰富的物质产品,而且体现在“生产的承担者同自然的关系以及他们互相之间的关系”[9]927。在任何时代,在一切社会形式、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人类都要和自然界相竞争,并在更高级的社会形式中呈现新的表现形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将逐步消除异化劳动产生的土壤,推崇和践行诚信友爱、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价值体系。尤其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对自然界的规律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能够自觉地约束自身的行为,将在最切合人类本质、最有利于自然持续繁荣的条件下进行物质变换。共产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致力于超越并取代资本主义,理应更有效地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和谐美丽的空间格局。与马克思的最初设想不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首先是在不发达或半发达国家确立的,而这些国家不具备解决生态问题的经济优势,更无法摆脱资本主义世界及其活动的外在压力。社会主义制度为生态文明空间建设创造了可能性,但不能保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绝对胜利。以空间格局的重塑为重要着力点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关系人类福祉、关系人类发展命运的重大命题,而命题本身的复杂性、尖锐性、广泛性决定了实践历程的曲折性。社会主义国家既要面对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冲突关系,还要超越资本逻辑和自身发展的内外局限。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彻底摒弃重占有的发展模式,扫除威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政治意图、经济体制、管理结构和价值观念。要从人类全局出发,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着手,在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发展制度方面进行全面革新。总之,新时代生态文明空间建设承接了生态文明的一般性释义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要求人类主动规制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调控生产、生活方式,增强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

二、现实困境: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危机

新时代生态文明空间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在洞察国际经验,透析具体国情的基础上所作出的正确决策,标志着党和国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认识实现了新的跨越。然而,因为起步较晚,我国生态文明空间建设在宏观规划层次和具体实践层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生产空间的结构和分布失衡

1.经济结构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仍然较为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经济结构的优化,积极推动动力转换,推进产业整体升级,效果持续显现。中国经济总体形势平稳向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重点任务扎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加快,金融业改革出现新突破,消费市场平稳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进出口贸易结构持续优化,逐步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改革开放40多年来,工业化与城镇化突飞猛进,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世界工厂”,不仅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而且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奠定了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然而,在现有的工业体系中,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仍然存在,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仍然占有较大比重,生态环境欠账很多,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冲突。经济发展处于中高速的发展阶段,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能源消费总量仍然持续增长,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状态尚未突破。工业产能利用率提高幅度有限,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趋强。2019年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剧,“逆全球化”升温,中美贸易摩擦继续发酵,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中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降幅收窄,节能降耗进入瓶颈期,表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压力不断增大。

2.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仍然持续。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空间布局调整:第一次是“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和三线建设时期(1964—1980)的沿海向内地转移战略,第二次是改革开放以来向东部地区倾斜的战略,第三次是以西部大开发为标志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10]552。三次空间调整战略都是以生产空间为中心,基本上是以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城市为点,以海岸线、长江沿岸为主轴,形成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东部、西部、东北、中部四大板块结构。“‘胡焕庸线’东南方43%的国土居住着全国94%左右的人口,以平原、水网、低山丘陵和喀斯特地貌为主,生态环境压力巨大”[11]。不仅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之间不协调,而且人均资源环境的占有量也是非常有限的。生产空间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优势互补程度不高,对周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东部地区拥有经济优先发展的成果,免费或低价享受生态环境的发展红利,却试图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代价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主要通过远距离运输运往东部,客观上加大了能源资源的物流损耗。区域布局失衡直接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权利与义务配置的公平性及空间效益的全面提升。总之,生产空间结构和分布失衡是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短板,威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连续性,必须在宏观、中观、微观等各个层次、各个环节进行系统调整。

(二)生活空间呈现物质化、分化趋势

生活空间的分化状态主要表现在城乡生活空间内部结构失序以及城乡之间比例失衡等方面。

1.城市生活空间无序扩张。从2011年城镇化人口首次超过50%(达到51.27%)[12]到2022年的65.2%[13],城市化进程保持高速发展。参照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曲线和城市化发展水平,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钢铁、水泥等产品的需求仍然很大。中国的城市主要表现为单中心聚焦,环形向外蔓延扩张,这种空间模式产业密集、人口集中,过于看重城市的物质性开发,低效率利用国土空间等自然资源,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城市的内部空间过于拥挤,给交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造成了困扰,城市的外围空间过于分散,不能有效地分担中心空间的压力。随着土地供应趋紧,低端粗放的城市扩张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精细化的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建设的新趋势。然而,受市场化思维的影响,一些城市过度追求城市的空间容积和效益,采用大拆大建的模式,进行同质化的更新改造,损伤了城市的文化血脉,破坏了城市生活的丰富气息。2019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旨在发挥城市群内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和辐射效应,推动中心城市产业高端化发展,从而为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14]。不仅有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成熟型城市群,而且还有一些轨道上的城市群、中西部城市群正在形成之中。

2.农村空间分散落后。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绘制了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为有序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依据。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农业生产要素趋向现代化,农业劳动力日趋老龄化,农村建设用地空置越来越严重,农村环境污染持续恶化,公共生活基础设施贫乏,垃圾存放、收集、处理系统难见实效,文教服务、通信服务、交通服务也比较落后。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产量、种类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成分更加复杂且难以回收。很多农民还在沿用过去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滞后,脏水乱泼、垃圾乱放、秸秆乱烧等问题仍然比较普遍。农田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畜禽粪便粪水随机排放,造成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和生态环境衰退,情况堪忧。总之,城市扩张、更新的失序及农村生活的分散落后严重地威胁着复合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增加了生态治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不利于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

电视是我们传统的接收信息的媒体方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媒体的诞生也给电视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样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电视传播信息的广度与速度虽然没法和网络新媒体相提并论,但网络新媒体信息太多太杂,存在好多虚假信息;相反,电视传播的信息可信度很高。所以,电视要想继续向前发展,则必须与网络技术融合,补缺自己的短处。

(三)生态空间保护与发展的质量不高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尽管中国的生态文明事业从蹒跚起步、艰难前行到取得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进展,但是生态环境建设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到来,生态系统质量仍未达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1.生态环境空间治理形势复杂。中国相继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意在重点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为保证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多项专项行动共同进行,多重举措同时并举,多地探索实行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等跨区域跨领域联动机制,旨在打造污染治理的立体防控体系。“2013年到2018年,全国3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下降26.8%,首批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下降41.7%。”[15]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存在分布不平衡、开发利用率过高、水质污染严重等问题。2013—2014年,在监测到的全国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水体比例由71.7%下降到71.2%。2015—2018年,全国地表水中的Ⅰ—Ⅲ类水体比例由64.5%上升到71.0%[16]。全国地表水监测的范围越来越广,水污染治理状况有所好转,大江大河干流水质稳步改善,劣Ⅴ类水体比例逐步下降。但是水资源质量回升幅度有限,且必须警惕出现反复的风险。土地是与人类生活关系最持久、最广泛的空间集合体,治理情况比较复杂。2009—2019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13亿亩,人均耕地下降至约1.36亩,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7]。我国国土辽阔,但是适宜耕种、生产建设的土地较少,耕地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另外,土壤污染、土壤侵蚀、土壤流失现象严重,土壤腐殖质逐年下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2014—2019年,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由9.97等提升到4.76等,但是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仍然很高[18]。从总体看,三大污染防治体系效果显著,但是污染程度仍然非常严重,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任务还很艰巨。

2.生态保护与修复任务艰巨。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十二部委联合印发了《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对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作出了系统部署,提出了森林、草原、荒漠等七大生态系统和防治水土流失、推进重点地区综合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十二项建设任务,旨在构筑“两屏三带一区多点”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骨架,努力建成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通过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2.96%;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全国已划定基本草原面积2亿多公顷;大力防治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保持“双减少”[19]。此外,湿地与河湖、农田、城市、海洋保护和修复取得积极进展,综合治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增强。当然,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虽然展现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改善程度、改善规模等方面的基础尚不稳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湿地萎缩和污染、森林质量效益较低,生态环境风险压力较大等问题仍然比较严峻,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实践指向:新时代生态文明空间困境的纾解之道

新时代生态文明空间建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空间关系问题,在功能结构方面主要表现为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关系问题。总结历史经验,生态文明空间格局的功能结构失衡是造成环境污染、灾害频发、能源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重要原因。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7]27

(一)生产空间集约高效发展

生产空间是自然生产力与社会历史活动的共同产物,在生态文明空间建设中处于决定性地位。良好的地理环境和区位往往能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多数的城市都是在河流的交汇处和天然港口地区发展起来的,因为只有在这些地区,中、长途的商业活动才是可能的”[20]76。当然,纯粹的自然界已走向隐退,现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区位因素等已经被或正在被社会实践活动所形塑。“空间里弥漫着社会关系;它不仅被社会关系支持,也生产社会关系和被社会关系所生产。”[21]48生产空间作为物质生产的载体形式以及组成部分,孕育着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与此同时,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自然生产力与社会实践活动相互作用、相互交织,使得生产空间的运行机制更加复杂化、多样化、系统化。生产空间的发展方式、内在结构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进而影响着生态文明空间格局的总体走向。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地球空间的复杂性、有限性更加彰显了生产空间的支配性地位。总之,基于生产空间属性考虑,既要尊重自然生产的基础性作用,更要规范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从而推动生产空间的合理发展。

1.促进生产场所、生产要素、生产过程的集约化发展。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要求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确处理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的关系。

从微观范畴来看,生产空间的集约化是指单个企业内部的生产空间集约化,包括生产过程、生产工具、生产产品、生产管理等方面的集约化。“对生产空间的合理组织对降低资本周转过程中的周转时间和成本至关重要。”[22]46促进生产过程的集约化是指,加强对仓储、加工、配送、流动空间的规范化管理,减少中间环节,优化企业内部的生产环节、生产工艺,提高空间单元的容量和效率。物化劳动表现为机组、工艺流程的空间组合,活劳动表现为劳动者之间的组织结构、协作形式。促进生产要素集约化是指,通过生产工具的复合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降低单位生产能力的体积和重量,从而节约物化劳动、活劳动的空间范围,进而精简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的空间结构。促进产品的集约化是指,将生态环保的理念融入产品的生命周期之中,通过产品功能、体积的集成化、一体化发展,减少对仓储空间、运输空间、回收空间的过多占用。促进生产空间的集约化发展,除了要优化机械、工艺、生产流程之外,还应加强管理体系、组织机构的空间重组。要加强对管理体系的标准化建设,压缩非生产性管理体系,减少中间性环节,提高办事效率。通过促进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关联融合,完善相应生产经营体制,压缩企业内部的生产空间。

从宏观范畴来看,生产空间的集约化是指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的集约化。区域生产空间集约化是指通过明确区域、产业之间的分工,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区域内部以及跨区域的生产空间合作。具体来说,要以经济带、经济圈、城市群为增长极,根据产品结构、生产流程和企业生产能力进行系统分工,以此促进生产的专业化、集成化、特色化,促进生产过程的立体化合作,提高区域生产的空间效益。这样,既可以减少同质化生产结构对土地、资源的空间占用,又可以形成群落效应、规模效应,从而提高生产空间的整体实力。总之,通过生产场所、生产要素、生产过程的多层次、多领域优化,促进生产空间的总体节约、总体优化,以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的目标。

2.促进自然能源、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集约化利用。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内含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过度损耗的要求,目的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生态环境创造休养生息的空间。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自然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转化为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场所。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改造规模大大增强。但是问题在于,大量的人工制造品并没有经过科学、严密的分析就投入生产,很多的生产工艺并不是最佳的,甚至存在较大的生态风险。“粗放扩大生产的结果,必然是浪费地使用自然资源,使环境污染和变坏的规模和强度增大,出现或加剧自然、物资和劳动资源的短缺,降低产品质量,削弱生态监督,破坏自然和生产系统再生产的正常条件。”[23]350随着能源资源的红利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自然界的边界效应越来越凸显。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生产空间的高效化,必须以自然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为主要参考因素。要以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自然能源与资源的存有量为限,合理优化产业结构、经济规模和发展模式;要重新评定生产成本,将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消耗纳入生产成本的考量之中,并给予合理的额度评定和现实支付;要提高单位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自然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要提高单位空间的生产能力、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从而降低单位生产空间的能耗和损耗,并从根本上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要合理优化生产环节、生产要素的空间格局,提高资源环境的空间承载力。同时,要减少生产空间的“三废”排放,促进生产空间的净化和生态化。要逐步缩小高污染、高排放、高消耗产业的空间范围,提高清洁生产、绿色生产、循环生产的覆盖面积;要排除万难,加强对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整体升级改造,对部分短期“三高”产业进行慎重保留、谨慎选址,对有可能撤销或替代选择的“三高”产业坚决淘汰;要大力发展低污染、低排放、高附加值的产业,积极支持环保性企业与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促进生产空间的内部循环和外部合作。或者通过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的方式,实现相关生产的空间集聚,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废物的循环利用。总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即通过促进生产过程各环节、各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优化组合和科学配置,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和降低生态环境损害的目标。

(二)促进生活空间宜居适度

生活空间是与狭义的生产(物质生产)相对应的领域,承载着大量的非物质生产活动。生活空间包括与历史相对应的现实生活领域,与动物生存相区别的人类生活领域,以及与政治共同体生活相对立的市民生活领域。生产空间对生活空间具有决定性作用,决定着生活空间的建构模式、建构特征。不过,生活空间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区别于专业性、高级化的场所。“日常生活平庸、琐碎、周而复始。然而,没有任何东西会比日常生活还深刻。”[24]276生活空间是各种活动的联系纽带、汇聚场所和日常基础,并以碎片化、不完整的形式表现总体联系的本来面目。而且,生活空间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生态问题的发源地,在繁琐细碎的联系背后隐藏着更深刻、更高级的内容,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居于极其重要的位置。生活空间是否宜居适度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尊严、健康和幸福。

1.以人为本建设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促进生活空间宜居适度,要满足人们物质文化方面的基本要求,维护人类的尊严、健康和幸福。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宜居适度生活空间的内在要求。强调生活空间的宜居适度,首先,确认生活空间的相对独立性。建设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并不否认生产空间的决定性地位。但是,这种生活空间是根据生存、个体或集体的生命意义组织起来的,而不是根据经济价值[25]23。它存在的意义既不是为了生产而生产,更不是为了生产而生活,而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需求。其次,强调生活空间的自主性。人民群众是日常生活消费与交往的主体,而不是被操纵的对象,因此,必须保障人民群众在消费与交往中的自主性。在生活空间中,人民群众能够感受到主体性的真实存在和全面性价值。最后,强调生活空间的丰富性。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视野下,建构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要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以人的幸福为最终目标,以人的满意度为基本评定标准。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应该具备住房、医疗、教育、卫生、交通等完备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以满足居民的生活起居需求;同时,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电影院、文化站、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厅等相应的公共设施,能够为居民提供多样、丰富而又优质的文化服务。

2.创建环境友好的宜居适度生活空间。促进生活空间宜居适度,也要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创造条件。衡量生活空间是否宜居适度,还必须容纳相应的生态化指标。现代生活空间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的。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对任何普遍利益和精神需求漠然处之,处在还没有社会、还没有生活、没有意识、没有活动的社会幼年时期”[9]97。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大量人口向城市汇集。2007年世界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农村人口,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市化水平仍然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城市成为现代生活空间的中心。在城市生活空间的建构过程中,人们消耗了大量能源,制造了大量垃圾,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系统与人居系统的友好关系,使能够吃上安全的食物、喝上干净的水的需求也无法得到有效满足。自然生态环境是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必须处理好生态系统与人居系统之间的关系。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是生态美好的空间结构,旨在为居民提供充足的绿地、林荫道、河流、湖泊、公园,使居民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饮用清洁的水源。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是节约协调的空间结构,意在形成居住面积适宜、住宅结构合理、建筑材料节约,各种环境、资源都能得到合理使用,各种废水、废物都得到有效处理的功能结构。

3.保持和谐稳定的宜居适度生活空间。促进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必须满足人民群众的安全需要,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视阈下,建构和谐稳定的生活空间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但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知识构成、道德素养、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在具体利益方面存在分歧。促进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必须使各种利益关系能够得到统筹协调,使各种矛盾冲突得到恰当处理和及时化解,并保障社会有机体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必须是社会交往获得普遍、全面、丰富发展的空间,要建立完善的公共安全预警机制和治理机制以维护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全;要有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健全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实现生活空间的合理分配和占有;要有广泛的社会交往平台、和睦的邻里关系、友爱互助的社会氛围,使居民形成积极的认同感、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要有充足、适宜的公共避难场所,一旦遇到灾害和公共安全风险,能快捷、有效地转移居民。

(三)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生态空间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动的必要基地,也是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得以运转的生态前提。生态空间以自然空间为基础,以社会实践为发展动力,体现人与自然的共生性。

1.促进健康发展的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健康的生态空间并不是完美或者免疫的,而是面临各种不适应症状或者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使生态系统能够及时恢复平衡。判断生态环境自身是否健康完整,要依据生态空间的构成、格局、功能等综合性指标。从空间构成来看,生态系统是由众多要素构成,要素的丰富性、多样性、差异性是形成健康空间格局的必要条件。每一个要素都与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密不可分,个体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差异性为生态系统的整体存在和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生态系统越多样复杂,它就越稳定。”[26]4需要创造条件维持单位空间内的生物种类和生物数量,保障稳定的生物出生率和死亡率,优化生物的年龄结构、体型结构以及分布结构,从而提高生态空间的自我恢复力,以应对各种不确定的侵蚀和破坏。从空间格局来看,维持各要素之间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相互协调、相互利用是构建健康空间秩序的主要依据。“共生性的互助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促进生态稳定和有机进化的主要因素。”[27]13通过维护生态系统内部营养结构的平衡和完整,保障生态组织结构的稳定和延续性,进而保持空间内部以及空间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通畅状态,可解决人、生物、环境关系中失衡、秩序紊乱等现象。

2.打造功能完整的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一个功能完整的生态空间,不但应当自身运行良好,而且能够满足人类持续发展的基本需求。其一,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是能够提供适宜的生态服务、生态产品的空间。生命运动每时每刻都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能量和信息,也就不难理解开采自然资源是物质生产的常态形式。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必须要有足够肥沃的农田播种粮食,有广阔的自然荒野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有广袤的森林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障空气质量,有清洁的河流湖泊海洋提供安全的水源等。其二,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能够及时消化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新陈代谢是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它不仅带来秩序,而且也造成紊乱。一个人一年之间所排泄的废物是他自身重量的许多倍。”[28]11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必须能够持续消纳人类的生理排泄物、生活垃圾和生产废物,保障生态循环的有序性,使大气污染、城市噪音、资源枯竭、土地沙漠化等各种环境问题得到综合治理,使各种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疾病能够得到有效遏制。其三,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是能够提供有效生态防护功能的空间。生态系统变化万千,既有和风细雨,也有异常现象,而自然灾害就是自然界的异常现象之一,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危害和破坏。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能够及时预防并减缓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的破坏性影响。

3.坚持以“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原则建设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不再过度强调生态保护区的经济附加值,而是坚持自然的基础性地位,将恢复自然的功能性设定为首要任务。空间资源在总量上是稀缺有限的,在布局上存在很多重叠区域。建设完善生态空间的关键在于处理好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而这也是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先决条件。“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人类作用在气候和大自然的结果将变得不可控制、无可挽回。”[29]39从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的广度和深度来看,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增多、生态空间的功能退化,坚持自然的基础性地位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现实性选择。只有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指导方针,才能为处理具体问题提供正确的指导方向,并保障生态保护的严格性和有效性。总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应该是生态系统功能完备、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能够满足人类对资源和环境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的美好生态需求。

猜你喜欢

生活空间文明空间
老年人生活空间的研究进展
生活空间与老年人不良健康结局的研究进展
请文明演绎
智己AIRO 流动的艺术品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徜徉云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