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原则、机制及实践路径

2023-05-14

岭南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话语时代思想

李 阳

(中共肇庆市委党校,广东 肇庆 526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1]15。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党的思想引领力显著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既是党的领导力的重要维度,也是党的思想建设的现实抓手,更是党在全部理论教育和宣传思想工作中引领社会舆论能力的集中体现。特别是进入全媒体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加注重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1]44。这充分表明全媒体已然成为我们党凝聚思想共识、释放引领效能的新空间新场域。因此,亟须对全媒体时代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有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系统探究,重点厘清其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着力完善其运行过程中的保障机制、科学建构其具体实践中的有效进路,以形成党在全媒体时代提升思想引领力的基本遵循,从而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最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一、全媒体时代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基本原则

原则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论反应,是人们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的依据和准则。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和“全媒体”的关系也可以说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命运共同体。全媒体时代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在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中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就是要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坚持人民至上相结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坚持党性原则的鲜明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属性决定了其指引的政治方向,从来都是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目的导向高度一致的,是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政治要求高度一致的,因而也与坚持人民至上的实践导向高度一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2]183。全媒体时代的今天,坚持正确鲜明的政治方向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首要任务,必须强化党管媒体,保持政治定力,增强大局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宣传观,坚守党性原则,把握鲜明舆论导向,做好正面宣传工作,自觉做到一心为党,对党忠诚。与此同时,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还要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舆论导向。要深入社会大众,深刻了解基层,主动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群众最不理解的地方去,到工作最难开展的地方去,在坚持面的全面覆盖、线的精准指导基础上,注意将主要精力放到重点工作上,激发媒体舆论工作的蓬勃生机。可以说,党性是人民性的前提保障,人民性是党性的最终归宿。全媒体时代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就是要在宣传党的思想理论实践中旗帜鲜明讲政治,以回应民众关切,以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着力点和落脚点,结合全媒体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号召引领群众,紧密团结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凝聚智慧与力量,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绚丽华章。

(二)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相一致

统一思想与多元思想既相互矛盾又紧密联系。没有思想的多样化就无法凸出凝聚思想共识的重要性,反过来说,思想统一并非是消除多元思想,而是在主流社会意识的统领下,达到“主体与主导思想间的‘视域融合’及自觉接纳”[3]。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要处理好“一与多”的辩证关系。首先,全媒体时代提升思想引领力领域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一方面,要严把内容关,从源头上对传播者加强管理,强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贯彻落实,敢于同种种错误思想作斗争;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全媒体传播机制,加大对各类媒介的监督力度,加强对网络上影响较大的自媒体、论坛等的文明引导,及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其不良影响。其次,提升思想引领力还要注重多样发展。允许思想文化领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满足公众不同层次的思想文化需求。一是要以开放的姿态和发展的眼光,正确看待并合理吸收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取得的所有优秀成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性,与吸收其他学科和领域的多样化思想并不矛盾,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多种思潮的良性存在,有助于解放思想,促进交流,推陈出新,对于社会大局稳定和高质量发展也大有裨益。二是要创新思想传播的方式载体,增强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吸引力,全媒体的迅猛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传播带来了新机遇,扩充了崭新的传播渠道。因此,应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效融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发挥各自优势,从而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合力。

(三)内容为王和方式新颖相支撑

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首先就要解决“以什么内容来引领”的问题。特别是进入全媒体时代,如何使党的思想引领力得以形神兼具,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坚持做到“内容为王”,向广大人民群众传递有思想高度和专业深度的优质思想理论内容,更要借助现代化媒体信息技术,运用多种新颖方式增强现实温度,才能全力释放出党的先进思想所具有的独特理论魅力和强大真理力量,切实抓住党在全媒体时代提升思想引领力的关键所在。一方面,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要坚持内容为王原则。一是思想理论内容要弘扬主旋律正能量,即让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底色的思想内容走进公众视野,不断壮大红色地带,积极转化灰色地带,尽量减少黑色地带,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二是思想理论内容要贴地气讲实效,“生产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导向的信息内容,提升内容质量,扩大内容池。”[4]这集中体现在对内容素材的选取上要拉近与民众的距离,聚焦人民群众切实关心的热点问题,用真情打动人,用真诚感染人,从而调动广大群众主观能动性参与其中,不断提升思想宣传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要坚持方式新颖原则。要借力数字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现实机遇,运用多样新颖的方式增强党的创新理论的吸引力。一是做到传播平台载体新颖,借助算法精准的大数据技术,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网络直播、小程序等话语载体,运用多元新颖的传播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凝心聚力,统一共识。二是做到话语表达方式新颖,善于用通俗易懂、亲切自然和健康向上的网络流行语言,用简洁易懂和图像符号化的表达,把学术话语转化为生活语言,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流行语言。用新颖的方式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这样才能凝聚民心、凝聚合力,让党的创新理论内在于心、外化于行。

(四)斗争性与和谐性相结合

进入全媒体时代,纷繁多元的思想文化交融交流日益频繁,它们在对话传播过程中,尽管彼此交流互鉴、协调共存,但亦存在相互交锋、碰撞对抗,因而意识形态领域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暗涌。这无疑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斗争性与和谐性相统一的原则来引领广大民众。可以说,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过程,实质上就是强调要同错误思想进行斗争批判、对正确思想加以团结和谐,最终达成以科学的理论凝聚引领社会大众思想的过程。一方面,坚持斗争性原则必须对一切危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良思想意识进行坚决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种文化思潮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中不断涌现,给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带来一定威胁。特别是全媒体背景下,各类媒介形态和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形势日趋严峻,这要求我们必须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斗争中敢于亮剑,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有鲜明的态度、坚定的立场、敢于站在风口浪尖上进行斗争。”[5]195通过“有理有利有节开展舆论斗争”[6]105,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巩固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另一方面,坚持和谐性原则要以团结对话的方式引领多元思想的转化发展。马克思曾指出,人们的精神世界绝不应该只有一种存在形式。这表明思想意识的多元化是合理且必要的,不同的思想文化都以一定的客观实际为根源,是对现实生活的理性认知,反映了人们的社会心理,是时代发展的指示器,我们没有理由不听取不同的声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7]168为此,积极汲取、借鉴多种优秀的精神明文明成果,夯实体现中国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主流思想舆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并形塑发展变化的思想观念,这是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重要旨归。

二、全媒体时代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机制保障

全媒体时代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需要结合新的变化,聚焦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进行多维度的布局与规划,实施整体性的统筹与协调,充分发挥出融合全媒体时代境域的运行机制效能,从而确保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一)优化引领要素的主体协同机制

当前,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实践中还存在着不同主体要素各自为战的情况。特别是进入全媒体时代以来,这种情况更加突显,表明了全媒体对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主体的作用发挥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必须依托党和政府的顶层设计,契合全媒体时代的技术革新,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以强化各层级主体要素的协同配合,提升各层级主体的综合素质与媒介素养,引导其进行思维能力与业务水平的整体升级,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优势合力,不断优化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工作的发展进程。具体而言,就要全力构建各层级主体协同发力的传播模式。尽管进入全媒体时代,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但各层级主体依然是决定其建设效果的主导性要素。因而,构建各层级主体协同发力的传播模式无疑也是优化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机制的现实途径。毕竟,在全媒体时代语境下,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不再仅仅是靠党政机关或党员干部的职务行为,而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借助全媒体技术在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网中宣传党的思想理论,以间接从事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具体工作。所以,应着力推动各层级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加强各层级主体之间的协同配合,进而发挥不同层级主体的协同优势,通过“政府主导、媒介引导、民众参与”的传播模式,促进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要素的合力集聚。一要依靠线上与线下的联合。积极发挥网络媒体的重要作用,并使其与线下媒体形成宣传联动效应,真正深入到各个网络社区与媒体平台当中,融入到网民的圈子和团体中去,做到党的思想理论宣传“不能靠一个腔调、一种风格包打天下”[8]75,“对网上热点问题,要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对思想认识问题要解疑释惑,及时引导”[8]76。唯有如此,才能使党的思想理论宣传在线上线下形成无缝衔接,进而为全媒体时代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构筑涵盖虚拟与现实双重空间的最大“同心圆”。二要推动官方与民间的共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2]206,以实现各个社会组织、社会成员的大联动。进言之,就是要在官方媒体的统筹协调下,注重吸纳拥护党的思想路线的网络意见领袖,使其成为民间舆论场域中的信息交换中心,充分发挥其专业性、社会性和公共性的优势,打通官媒和网媒之间的桥梁,回应广大民众的问题和焦虑,引导他们的思想和行动,进而弥补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中广度和深度的不足。

(二)提升引领质量的内容创新机制

内容上的创新是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质量的核心因素。内容能否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的社会需求,能否满足广大民众的现实诉求和心理期待,决定了党的思想引领力能否发挥其应有作用。换言之,进入全媒体时代,无论是社会信息传播还是思想文化传播,其坚持内容为王的本质规律没有变。为此,必须加快建立能够适应全媒体时代的高质量内容创新机制,使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在内容和表达上都能够契合时代发展、环境变迁和民众需求,在立足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实际需要的基础之上,紧密依托新媒体的技术升级把握广大民众的话语偏好,既充分发挥内容创新的优势,又注重内容选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做到以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情怀的产品涵养人心,推出更多有价值含量的爆款产品抓牢用户,从而由内向外地推动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第一,党的思想引领力的内容创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基石。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不断汲取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基础上进行内容创新,真正植根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气派,才能有利于广大民众的理解和认同。第二,党的思想引领力的内容创新必须积极适应时代主题的发展变化。全媒体时代的今天,也是“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9]216,在这样的历史时期,党的思想引领力内容也应及时创新完善,认真思考如何增强其与国家战略的契合性,以服务于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切实让党的思想理论成为“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内在支柱,转化为“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10]739,进而充分发挥出党的思想引领力现实价值和指导功能。第三,党的思想引领力的内容创新必须有效衔接社会现实实践。这主要体现在不断强化问题意识。毕竟,“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11]14。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全媒体“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做到在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方面均有所侧重。对内传播,我们更加侧重以“四个自信”的深度阐释来引导广大民众增强“四个意识”。对外传播,则要注重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出中国智慧,塑造好新时代的中国形象,从而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的现实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

(三)增强引领效力的资源整合机制

全媒体时代,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既面临着全新的媒介环境和舆论生态,同时也有着更加丰富的资源和更为坚实的基础。但是,如何高度整合这些资源并加以利用来提高党的思想引领效力,这就需要我们从体制机制入手,重点在打造全媒体平台、实现各媒介的资源共享、技术融通等方面下狠功夫。一要打造互联互通的全媒体平台。伴随着全媒体的迅猛发展,各式各样的媒介应用层出不穷,各个媒介平台之间的信息流动更加开放自由且彼此的沟通协作也更加密切频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总体趋势日益凸显。但与此同时,广大受众的需求也日渐呈现出多样化、分众化的发展态势。因此,唯有以更大力度对各类资源平台进行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强大合力,使其布局更加合理、优势双向互补、产生联动效应,才能真正把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都纳入到相应平台的影响范围当中,以保证党的思想引领效力。二要实现各类媒介资源的全面共享。不同的媒介平台掌握着各自不同的信息资源、文化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并且能够依靠各自的独特资源优势来获取生存与发展空间。这就意味着,要增强全媒体时代党的思想引领效力的资源整合机制,最关键的环节就在于要创造条件发挥各媒介平台资源优势的同时,又可以打破各媒介平台之间的资源壁垒,突破某种单一媒介平台资源的同质化限制,以实现不同媒介平台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为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工作汇聚资源合力。进言之,就是要着重调整过去条块分割的传播体系,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甚至跨行业的媒体集团建设,使得各级媒体单位能够互相抱团、彼此借力、功能互补,打破固有的思维认知,共同使用并开发媒介资源,形成以主流媒体为主导、以其他媒介形态为补充的全媒体传播模式,强化各层级媒体平台的协同运作,才能大力推动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效果得到全面提升。三要强化各级技术资源的协调融合。全媒体时代党的思想引领力能否发挥实际效用与媒介技术的发展升级密不可分。作为党的理论传播为内核的思想引领力建设工作也必须顺应全媒体时代发展要求,通过推动官方主流媒体与各大众传媒之间的技术联动来支撑全媒体传播矩阵。关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也特别强调,“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12]355,主流媒体必须以更加敏锐的触觉坚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技术来推出自己的新媒体产品,始终使自身走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最前沿,进而在移动媒体场域中重塑话语权。总言之,增强引领效力的资源整合机制旨在主动顺应媒介融合发展大势,综合运用好信息革命成果和各项资源优势,从技术应用层面切实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成效和水平。

(四)保障引领长效的反馈评价机制

进入全媒体时代,数字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思想传播格局的深度变革,使得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要取得实效、形成长效,必须进行体制机制上的升级,在原有基础上着力畅通传播主体与广大民众之间的互动交流,并依据二者之间的有序互动,进一步完善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实践,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反馈评价体制,才能有力保障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工作有效运行。具体而言:一要依托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规范和拓展民众的表达渠道。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之一,其必然以政治属性为第一属性。这就决定了即便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全媒体时代,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工作仍然要以党和国家为主导,通过自上而下的单向方式、遵循重宣传轻互动、重灌输轻反馈的模式来进行思想理论传播。但必须看到,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传播主体对传播受众的反馈有所忽略的现象。因此,作为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顶层设计者,必须要为规范和拓展民众的表达渠道创造条件,鼓励人们通过全媒体平台表达自身需求,针对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等提出独到意见,切实提高广大民众参与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其就关涉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现实问题进行公开、理性、有序的讨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广大民众的首创精神,并使其与传播主体形成良性互动,才能不断推进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收获长效。二要依托全媒体时代的技术支持,促进民众表达渠道的更加畅通、精细。伴随着全媒体技术的发展普及,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受众群体也在全面扩大,依托各层级媒体平台接触和关注党的思想理论的主要群体绝不局限于党政机关、教育系统、科研机构等精英群体,而是扩展到整个社会层面,并且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主要群体。所以,面对受众对象的文化程度、生活环境、职业特征等各不相同,相应地党在思想引领力建设实践中也应有所区别。即言之,对待精英群体,要更加侧重于对党的思想理论的科学性与系统性进行深度阐释和学术解析,而对于普通民众则要注重将宏大的、抽象的党的思想理论转化成接地气的生活话语及现实故事,通过分众化、定制化的传播来精准对接受众,才能切实提高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感召力和有效性。

三、全媒体时代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路径建构

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媒体时代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任何时候中国共产党都要保持强大的思想引领力,这样才能凝魂聚气,汇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伟力。根据全媒体时代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程序环节、面临的突出问题,须着力在壮大新型主流媒体、注重传播话语变革、拓展思想传播渠道和加强传播对象精准供给等方面下功夫。

(一)壮大新型主流媒体以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

新的时代条件下,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深刻变化,壮大新型主流媒体,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头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紧做好顶层设计,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成新型主流媒体,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8]13这就要求,必须深刻把握全媒体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各类媒介的深度融合为抓手,着力优化内容供给、坚持技术创新应用,使新型主流媒体具备强大的传播力、公信力与凝聚力。一要推出高品质的内容供给。高品质内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保障,也是增强媒体传播能力的核心,优质的内容永远是舆论场当中的“硬通货”。新型主流媒体担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统一共识、凝心聚魂、形成合力的重任,具有权威的传播渠道,专业化的从业人员和规范化的采编流程等内容产出优势。因此,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推出有影响、有内涵、有情感的高品质内容。一方面要修炼好“内功”,新型主流媒体应着眼于提高眼力、笔力和脚力,在信息内容制作与传播环节下功夫,不断丰富内容样式,创新传播话语表达,积极拓展信息传播载体,从而激发共鸣,牢牢占据价值引导、思想引领的信息传播制高点。另一方面,要挖掘权威性的深度内容。新型主流媒体应围绕和挖掘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设置专题,引导有关问题舆论走向,积极寻求有效对策,才能不断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二要聚焦技术应用创新。新型主流媒体要顺应全媒体时代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发展变革,顺应信息传播智能化、平台化、互动化等趋势,坚持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内容制作、传播与反馈等环节。一是在传播内容生产方面,新型主流媒体要利用大数据、5G、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内容编写、信息材料梳理、内容审核与动态监测等流程统一化和整体化,从而推动信息的单次采集、多元制作与全媒体传输。二是在传播内容分发与反馈方面,新型主流媒体要以信息受众为中心,结合生物传感技术获得精确的用户画像,及时了解掌握用户的兴趣特征及心理预期,满足愈发差异化、细分化的用户需求,破除原有传播方式的路径束缚,从而改善用户的信息接受体验,扩充主流价值观念影响力版图。总之,壮大新型主流媒体,应遵循全媒体传播的发展规律,强化移动互联网思维,打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需要的现代传播体系,进一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只有这样,才能夯实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根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舆论支持,对全社会产生持久强烈的思想引领效应。

(二)注重传播话语变革以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

全媒体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面临前所未见的数字信息高度发展新形势,而话语作为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信息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13],不仅可以呈现出思想意蕴,更能转化为精神力量。适合的话语可以团结、鼓舞和引领民众,相反,则会引起人们的排斥和抵触,对于全媒体时代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而言,要积极运用数字信息的发展成果,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策略变革传播话语,来实现提升话语引领力的目标。一要不断丰富思想理论传播话语体系,提升话语创新力。要摒弃墨守成规的宣教话语和呆板生硬的叙述方式,吸收各类流行语,尤其是那些凸显时代特征的政治话语进行适当的语境再造,这样既能将政治流行语充分宣传贯彻,又能将其契合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1]18,习近平总书记以实际行动说出诸多“接地气”的政治流行语,使党的政治话语在不同的场合和语境中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更加展现出其话语力量。比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在多个不同场合对其进行了阐述,但依照不同的场合、对象和语境,在具体表达上又有创新,如谈到中外关系提出“中非命运共同体”“中欧命运共同体”等,在谈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时,提出“生态共同体”“人与自然共同体”等。总的来说,对各类流行语的消化吸纳,对提升党的思想理论话语号召力大有裨益。二要变革思想理论传播话语内容,提升话语说服力。传播话语的变革不是以新的话语完全取代旧的话语,话语内容的创新也不是舍弃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进行肆意创造,而是使话语内容反映现实生活,从而缩短认知距离。进一步而言,全媒体时代党的思想引领力必须根植于人民群众,官媒官网官报等主流媒介要将群众“想听的”与党“想表达的”有效统一,使党的先进理论与人们的心声相结合,让人民群众在悦目娱心的信息传播环境中感受党的思想理论熏陶。此外,还须变革思想理论传播话语表达方式,提升话语影响力。不仅要注重提升话语的表达技巧,将单纯的文字表述转换为图文并茂或是音频、视频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增强话语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拉进与信息接收者的沟通距离,实现提升宣传教育实效的目的。还要注重创新传播手段,在叙事方式上用轻松活泼的形式进行宣传,倡导运用“轻传播”来提升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传播效果,从而使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

(三)加强传播对象精准供给以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

全媒体时代更加需要党着眼于全媒体传播格局、把握好全媒体发展规律,从供给和需求双重向度出发,既要借力全媒体这一立体多样的现代传播体系,更要高度关注受众群体的不同层次与不同需求,结合其分众化和垂直化特点,注重全媒体传播与受众对象的深度融合,最终以强大的精准化供给实现党的思想引领力的明显跃升。一要遵循全媒体发展规律,精准定位传播对象层次。全体党员无疑是党的思想引领的基础对象,而广大民众则是党的思想引领的根本对象。这就意味着党在进行思想引领过程中必须遵循全媒体传播规律,精准定位不同对象的层次,进一步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以适应不同受众的理解能力与认知水平来进行层级化、差异化的思想传播,才能切实提升引领效能。具体来说,对于具有榜样示范作用的党员干部,在思想引领的现实实践中,既是引领的主要客体,又是引领主体中的中坚力量,因而必须确保其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上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全媒体传播空间中面对多元化思潮的侵袭能自觉保持思想定力,自觉认同党的先进思想,真正实现主客体从思想到行动的高度统一。那么,对于最广泛的受众对象即人民群众,由于生活环境、职业特征、文化程度等存在差别,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力和关注点也存在差异,相应地党在进行思想引领过程中就必须做到有所区别。换句话说,全媒体的优势就在于能够与广大用户建立起全新的连接,高效整合不同受众对象的关注内容,迅速把握其具体特征,从而精准定位其所属层次,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分众化传播提供基础参考。二要运用全媒体信息技术,精准满足传播对象需求。不可否认,全媒体正是凭借其先进技术的内核支撑,充分运用技术创新来实现信息的多样形态与表达、做到多终端的分发与触达、完成智能化生产与精准化推送,最终形成面向传播对象个性化需求所达成的有效价值满足,从而强化思想引领效果。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全媒体技术能够实现对海量信息数据的分析运用,以精准掌握并满足受众对象的总体倾向性需求,但这种满足仍然是相对的,即无法满足每一个对象的个性化需求。换句话说,不同受众对象对思想信息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而全媒体技术可以通过人工智能、优化算法等实现定制化的传播、互动与反馈,既能高度契合受众对象的接受习惯,又能最大程度满足其个性需求,牢牢占领宣传思想工作主阵地,切实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

(四)拓展思想传播渠道以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

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是思想引领的对象,而串联主客体之间的就是党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引领所依托的各类思想传播渠道。这些传播渠道不仅构成党向社会成员发出思想引领的载体,而且直接决定了思想引领力的广度、深度、范围和效果等。鉴于此,要让全媒体时代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取得良好效果,必须拓展思想传播渠道从而增强思想传播动员效能。一要发挥党委宣传部门的宣传主阵地作用。党委宣传部门负责党的大政方针和理论政策的宣传与解读,在组织号召群众、动员引领群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庞大完善的宣传部门成为我们党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也是中国共产党提升思想引领力的显著政治优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只有经由各层级的党委宣传机构才能传递到社会成员之中。因此,必须做到“党管宣传”,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部门的全面领导。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宣传机构具有高度的政治自觉,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统一部署,把党中央的最新指示精神讲深、讲透。与此同时,还应依据实际工作需要对各级宣传机构组织体系进行自我调整和部门精简,使其成为一个协调有序、高效有力的宣传阵地。二要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引领功能。新媒体平台消融了媒体介质之间,不同地域、行政体系甚至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壁垒,积极运用新媒体平台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对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同媒体特别是新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懂得新媒体传播规律,用好新媒体平台。”[14]137通过多元化的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极大丰富了党的思想传播形式,多样化的形式也规避了单纯依靠上传下达的文件与会议进行思想传达的现象,有效增强了思想引领的渗透力、影响力与感染力。这就需要不断提高新媒体平台方便群众、服务公共事务的能力。像相关的信息查询业务、电子政务业务和咨询推送业务等,在为民提供便捷,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获得民众更多的理解与认可,又在人民群众的认可中不断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三要通过社会纪念活动,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通过举行重大社会纪念活动,传播主流价值观念可以对社会多元文化思潮起到引领的作用,有助于形成最大价值同心圆,强化动员凝聚效应,提升社会成员的向心力。一方面要对纪念活动进行主题凝练,充分展现其中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如此,人们才能感同身受,提高认同度;另一方面要借力全媒体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纪念活动。进一步说,我们不仅要根据不同主题和纪念对象的差异化来开展不同类型的纪念活动,如重大事件的纪念、重要人物的纪念、重要节日的纪念等,更要充分利用全媒体的全程、全息、全效、全员的强大优势来开展社会纪念活动,如实现线上线下的同步直播、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广大民众的实时互动等,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社会纪念活动的凝聚引导作用,从而助推党的思想引领力得到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话语时代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