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语文“思维力课堂”的“自”“胜”活动模型
2023-05-14杜新建
杜新建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思维发展与提升”列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致力于发展学生的筛选、提取、分析、判断、推理、想象等能力,帮助学生发展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深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可以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构建“思维力课堂”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中语文“思维力课堂”就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以提升学生思维力为重要教学目标,重视语文学科思维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堂。
一、“思维力课堂”的活动设计
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当引导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深度学习,“真实问题情境”离不开活动,“活动”源自老师的精心设计。学生思维力由低阶走向高阶,需通过活动引领。
“思维力课堂”的活动设计应遵循三个原则。
一是学科原则。首先应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应考虑适合语文学习的“情境”,考虑语言文字学习的特点;其次是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由低级到高级,依序开展,或是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基础有所侧重地开展活动。
二是主体原则。活动设计需尊重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成为活动设计的参与者、活动实施的主动者、活动效果的受益者、活动得失的评价者。老师是引领者,不能为了所谓的快速高效,而代替、包办、限制学生的思维过程。
三是迁移原则。学习目标有“保持”与“迁移”之分。如果活动仅是为了“保持”课堂教学内容,思维力就停留在“记忆”。目标致力于“迁移”,思维力就会有与高阶思维耦合的“分析、应用、评价、创造”。活动设计指向迁移,会让学生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思维力。
二、“思维力课堂”的活动模型
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需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厘清课堂活动的环节,由此形成活动模型。笔者在高中语文教学研究中设计了“思维力课堂”的活动模型,其基本环节是“自主研习,胜在质疑→自动合作,胜在解惑→自发展示,胜在集智→自觉总结,胜在得法”。
1.自主研习,胜在质疑
自主研习是指学生根据学习任务确定的学习目标,依次对活动方案中设计的各项活动进行自学,通过自学对头脑中的原有认知结构进行同化或顺应,形成初步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学生个体在积极、主动、独立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主动运用学习策略,独立思考,深入分析问题直至初步解决问题,在达成学习目标的同时,学生既获取了知识,发展了语文学习策略,还获得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有创造性的疑问,这样就会更加激起他们的探究欲、合作欲。
2.自动合作,胜在解惑
合作是课堂活动模型的重要环节,学习小组的合理配置与优化组合是合作的基础。面对自主研习中的“疑惑”,小组内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形成“互说”“互辩”“互教”“互学”的良性学习氛围。组内每个人为解决问题积极开动思维,出谋划策,想方设法,旨在“解惑”,解决自主研习中的问题。
如学习《五石之瓠》,学习小组的成员积极参与,主动担责。有学生专门负责解决文言词语的理解问题,有学生上网查找相关文献资料,还有学生专门收集整理其他学生的“成果”,进行分类汇总,分析梳理。同时,还对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展开讨论和探究,在小组内几乎解决了所有“疑惑”。对小组学习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后续学习活动中和其他小组共同探讨,直到最终问题的解决。
3.自发展示,胜在集智
自发展示,是自动合作后的较高阶段。展示的不仅是学生个人的研习成果,还有同伴、小组合作的成果,是跳出个人小圈子的外在呈现,是多人智力、智慧的集中展现。
如学习《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为解决“记念”还是“纪念”这个问题,学习小组展示了自己的研习、讨论结果。大家一致认为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与氛围中“记念”比“纪念”更贴合鲁迅的写作初衷。当有小组展示“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一标题的含义时,就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有的小组认为应该理解为“为了不忘却革命青年的流血牺牲,记住他们的英勇事迹,珍惜自由民主的来之不易”,有的小组认为应该理解为“为了忘却革命青年的牺牲,可以更好地投入战斗,完成先烈们的未竟事业”。两种观点的聚焦,两种思维的对举,加深了对文本的解读,产生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4.自觉总结,胜在得法
此环节中,学生要能根据自己、同伴、小组的学习情况,以及老师的指导,自觉地总结。总结自己的“得”,得到的阅读、鉴赏、分析能力等;总结自己的“失”,哪些方面的不全面、失误、错误,力争以后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第二次。
总结的关键内容是揭示阅读、鉴赏、分析的方法和规律,构建思维体系,结构化相关认知,利于以后解决同类或相似问题可用到的一种、几种通解通法,同时也是学习的自我完善。此环节要鼓励学生学会勾连和比较,在比较阅读、分析的过程,掌握语文学习的本质规律,形成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思维图式。
三、活动模型的实践价值
1.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活动模型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主动性会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利于学生自觉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能获得学习、思维的快乐。特别是大量的合作学习利于学生共同分析,探究对策,总结过程,利于把学习的主动之火越烧越旺。
2.对标深层次思维能力发展
活动模型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理性的眼光,指向理性思维的起点,再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独立理性思考的能力。而这种“理性”的深层次思维能力,助力学生形成一种独特的人格气质,增添勇于怀疑、主动扬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力量,成為一个理性高远的人。
3.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活动模型明确了语文课堂的活动环节、活动方法,也明确了学生的地位、作用。这就使得语文教师在备课、上课时要积极有序,确保心中有学生、有思维方法,让学生可在平稳发展的思维轨道上前行,从而减省不必要的环节,不断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