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视域下传承传统文化的研究
2023-05-14陈冬霞
陈冬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设计中要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活动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继承并发展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但是传统文化内容繁多,种类丰富,很难直接灌输知识,故此需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逐步吸收了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构筑学习任务群模式,将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和课文结合在一起,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他们不仅能继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更能提升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链接式,分析逻辑结构
链接式学习任务群是指设置环环相扣的任务,让任务体现出一定的逻辑性,学生能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地探究知识,并合理进行知识建构,这样就能让他们提升学习效果。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让难度逐步提升,进而合理构筑整个学习任务群的活动。
“借景抒情”是古诗词创作中常常运用的手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观沧海》都用了借景抒情。教师在设计这个单元的任务时,要考虑相关语文要素,设计读写结合的链接式任务群。任务一为比较阅读,分析这几篇作品所写的景物有什么不同,诗歌各自有什么特点。该任务能让学生获得初步感知,了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景物。任务二为说说这几篇作品展现的感情色彩是否一致,自己有什么独特的想法。这个任务让学生关注借景抒情这个知识点,并初步总结归纳该写作手法。任务三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景物,说说在不同情感下观察到的景物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试着用文字写出情感的差异。该任务让学生自主创作,真正掌握借景抒情的方法。这样的任务群体现出了链条的特点,彼此環环相扣,让学生逐步提升阅读、写作综合能力。
教师可以按照先阅读理解再总结归纳,再拓展阅读,读写结合的方式设计链接式活动。学生能在阅读中积累、吸收语文知识,并在自主写作中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逐步提升语言能力,真正掌握相关语文要素。
二、辐射式,发散思维空间
辐射式任务群是指围绕某一个中心让学生拓展思维,自主联系其他与之相关的问题。在该任务群中,学生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问题,他们根据自己的不同理解,各自找到不同的切入点深度探究,然后再将彼此的观点结合起来,起到由点到面拓展的效果。
《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都是经典的说明文,且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特点。教师不妨组织辐射式任务群探索活动,让他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探究,全面了解中国建筑美。如有的学生可以从说明文的格式入手对比阅读,分析它们的结构特点。有的学生可以从说明文的种类入手拓展阅读其他作品,然后进行总结归纳。还有的学生可以从语言特点入手,分析怎样写出准确又生动的作品。学生从结构、内容、语言、表现手法等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围绕“说明文”这个中心点辐射开,参与到自主探究中,他们的思维更具有开放性。最后教师还要让学生总结归纳,聚焦彼此的看法,对演讲稿形成全面、系统的看法。
由于不同的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所以他们理解作品、分析作品的角度也各不相同。辐射式任务群给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发散思维,再整合彼此的想法,这样就能更全面地理解各种不同的文体。
三、树状式,深化理解能力
树状式任务群是指根据组群和任务往不同的方向持续地发展,能深化学生的理解和探索能力,提升他们的思维和鉴赏能力。树状式任务群的特点是每一个支线都具有一定的发散性,要辐射出几条线索,要深入几层,学生都可以自由选择,因此能很好地锻炼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陋室铭》《爱莲说》《小石潭记》等文章都体现了“托物言志”的特点,展现了古人的高洁精神,体现了传统文化。教师可以设计树状式学习任务群,让学生自主探索。在任务一中,学生阅读这几篇文章,并说出它们写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任务二、任务三都从任务一辐射出来,但是探讨的角度不一样,任务二围绕课本展开,让学生思考“物”和“情感、志向”之间有什么共同处,任务三让学生拓展阅读,总结不同的事物可以代表怎样的品德。从任务二,又可以辐射出两个不同的探究角度,它们都和课本阅读有关,一是了解课文作者的生活状况、时代背景,思考他为何创作这样的文章,二是思考自己是否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感受,能否写出类似的作品。从任务三也可以辐射出两个附加问题,都和拓展阅读有关,一是思考不同物象在不同作品中是否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二是自己是否能选择一些独特的物象象征特定精神,且和自己读过的所有文章都不一样。
采用树状式学习任务群能让学生整合学习内容,开展言语实践,围绕特定主题进行不同深度、不同层次的探究。能力不同的学生探索的层次、深度各不相同,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因材施教的效果。
四、聚焦式,开展深度探究
聚焦式是指一开始让学生分析若干问题,然后再将这些问题整合起来,深入探究某个主题。这个方法能让学生拓展思考,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此后再让他们聚焦思维,让探究逐步深入。
《范进中举》《孔乙己》等课文都展现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为了让学生能本着扬弃的态度,辩证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教师设计了聚焦式任务群,围绕“古代文人面面观”主题自主探究。在任务一中,学生可以阅读课文,并自主阅读课外展现古代文人形象的作品,说说自己读到了哪些文人形象,分别列出各种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形象,如范进是痴迷功名、走火入魔的形象,孔乙己是思想受毒害、懒惰成性的文人等。在任务二中,学生要拓展思考,分析文人丑恶面貌的形成原因是什么,进而了解封建科举制度的形成、发展,认识到它一开始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但是渐渐地成了腐朽的象征。在任务三中,学生要思考《范进中举》《孔乙己》等作品的作者为何要写范进、孔乙己等人物,其意图是什么,进而理解讽刺现实的写作目的。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到在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需要谨慎对待,同时他们也认识到中国自古就有一些进步的文人,认识到了社会发展的不足之处,并用讽刺现实的手法表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体现了他们追求进步、崇尚光明的思想。
聚焦式任务群是辐射式任务群逆向思考的结果,它们分别锻炼了学生的整合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将它们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发散思考、聚焦分析,这样能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果能设计一些和传承传统文化有关的任务群活动,则能让学生将语言、知识、技能、情感、文化修养等内容多方面、多层次地结合在一起,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提升阅读能力。同时,设置任务群也能优化教学结构,合理安排各种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情景化、系统化地学习。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能仁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