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故事: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困境破解
2023-05-14王家骏
王家骏
古诗词作为中华古典文化的瑰宝,其形式风雅独特,内容绚烂多彩,情感百转千回,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和载体。小学生学好古诗词,既是时代呼唤文化自信的现实需求,也是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提高审美情趣的必由之路。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困境解析
(一)教学内容固化
多年以来,受限于应试教育,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关注的是学生对古诗内容的背诵、翻译,古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也是平时反复默写的。这样的教学内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但对于帮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古诗内容,感悟作者内心世界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引发了学生对于古诗学习的畏难情绪。
(二)教学模式僵化
大多教师仍然沿用着明诗题、认诗人、解诗意、悟诗情的教学模式。诚然,这种模式自有其教学板块清晰、教学节奏明快的优点,但是教师的古诗词教学环节也被其所限制,丧失了自身的教学创造力,导致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填鸭式”“满堂灌”的现象仍然大行其道。
(三)教学目的浅显化
目前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对于感悟诗人内心世界、体悟诗人思想感情的教学目的,达成度往往是不高的。古诗词作者与小学生之间存在着时间与空间的鸿沟,想要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诗词,感悟诗人内心,需要教师搭建好两者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而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大多教师仍然只是照本宣科地让学生读读、背背、记记,目标只停留在“知识与技能”这一维度上,至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维度的教学,往往被教师所忽略和淡化。
二、讲好故事的价值发掘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讲故事是发展儿童品格的自然方式,因为故事是用吸引而非强迫的力量来教育人,每个人都曾被好故事激起过强烈的情感。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可以发现,小学生特别爱听故事,当教师讲故事的时候,几乎每个孩子都是异常专注且认真的。此时的他们,与平时听讲时动不动就开小差、做小动作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因此,如果在新授古诗时,教师以诗人的生平故事为基础,再结合作者创作时自身所处的时代背景来讲故事,就能够帮助学生进入一个较为专注的思维状态,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二)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小学生往往對于学习古诗有畏难情绪。如果这时以故事来导入,再结合古诗来读,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授《石灰吟》时,如果教师能够以忠臣于谦的生平来讲个故事,那么教学效果想必是截然不同的。
(三)联结学生与诗人的情感
脍炙人口的古诗词穿越千百年,与现代的儿童不期而遇。如何让这些未经世事的孩童,更好地去感受作者们的内心,激发自己的思考,获得真实的古诗学习体验,建立属于自己的审美情趣,一直是教师们孜孜不倦所追求的。在教授古诗词时,如果能够讲好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拉近作者与学生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
三、讲好故事的策略建构
(一)讲故事的选材与时机要因诗制宜
1.讲故事的选材要因诗制宜
教师在讲故事之前,要对作者的生平故事进行筛选。如果故事选择不当,那么在教学时反而会成为掣肘,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此,教师要选取最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的故事进行讲述。
比如在教授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如果仅仅讲王安石是一个政治家、改革家,打击大地主和大官僚,希望实现富国强兵的故事,那么学生在学习时,还以为王安石在创作这首诗时是十分向往进京做官的,是踌躇满志,想大展拳脚的。但实际上,此时的王安石已经年过半百,被两度罢相了,他对朝政已是心灰意冷。历经朝堂多年风雨的他,早已不是年少时那个摩拳擦掌,想要大展宏图的他了,这次再被启用,他的内心是为难的,迷茫的。教师讲到这个故事背景,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诗句中的“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还”字。因为这个字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王安石对家乡的深深留恋与不舍,突出了作者内心的真实想法。
2.讲故事的时机要因诗制宜
面对不同的诗人、不同的诗歌、不同的情感表达,教师在讲故事的时机选择上应当是灵活机动的。
比如,在教授《悯农二首》时,当教师带领学生理解了古诗内容之后,让学生感受诗人情感时,学生肯定会认为,作者李绅是一个关心民众疾苦、同情农民的好人形象。因为无论是“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还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的诗句学生从字面上就可以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是对农民的深深怜悯。像这样的古诗,适合把故事放在课堂末尾来讲,因为学生直观从诗句感受到的意思和作者后来实际的为人其实是有非常大的反转与冲突的。
教师可以讲述作者李绅在后来为官、身居高位之后,实际上是一个横征暴敛、施行暴政的酷吏。在他治下的农民,有很多都不堪忍受他的盘剥,纷纷逃离。而他却不以为意,认为逃走的农民正如谷物上的碎糠一般,不值得留下。随后,他将自己骄奢淫逸、浮夸浪费的生活过得更加奢靡无度。当老师在课堂的后期,插入作者李绅这样的故事时,学生必然大吃一惊。这时,教师就可以适时地点拨学生,引导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不仅要从文章里看作者说了什么,更要看他在历史上做了什么,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作者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辩证看待人与事的能力。
(二)讲故事的形式与层次要灵活多样
1.讲故事的形式要灵活多样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更多的要把讲故事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无论是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发展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角度出发,学生都显然更加适合作为讲述故事的主角。
一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收集信息的能力。在试行一段时间古诗学习中讲故事的教学流程后,教师就可以布置让学生讲故事的预习任务和拓展任务。在之后的上课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的需求,在合适的时机,请学生将自己预习的与本课古诗相关的成果,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表达出来。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尝试开拓更加多样的形式来丰富学生对于古代诗歌和古代诗人的认识。比如以主题沙龙的形式来开展交流活动,让学生在课前进行一定的资料收集,再根据主题的内容,来讲述所了解到的故事。在主题设置上,教师可以用边塞诗、咏物诗、山水田园诗、思乡诗、托物言志诗这样的主题进行分类,也可以是“诗仙、诗魔、诗圣、诗鬼、诗佛”大聚会这样的主题分类。教师不妨听取学生的意见,选取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主题,开展主题沙龙活动。
2.讲故事的层次要灵活多样
小学阶段,有些诗人的作品是不止一次出现的,比如李白、王安石、王维、苏轼、白居易等。他们的人生际遇是变幻莫测、跌宕起伏的。那么,教师在这六年的古诗词教学中,进行故事化教学时就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讲述故事时,应当根据不同学段的学情层次来讲述故事,低年段的学生需要听的故事是简单易懂、情节一波三折的;而中高年段的学生根据学习需要,可能听的故事就需要更加富有内涵和思考价值。第二,讲述故事时,对作者的人物形象的构建要有层次。古诗词的作者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在人生的不同时间也展现着不同的精神面貌,而这些精神面貌在他们的作品中也多有呈现。
比如,常以乐观豁达示人的苏轼,却也有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悼亡诗中的惆怅悲伤。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结合不同的古诗,在小学六年中有序安排讲述不同古诗背后的故事,帮助学生去感知更加丰富、多面、立体的诗人形象。
(三)讲故事要回归语文学习的本质
1.教师应当留有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时间
在讲述故事时,教師不必将每一个故事都讲得特别完整,只需要讲述的故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感悟学习本课内容即可。一方面受限于课堂教学时间,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不妨在布置作业时,请学生再去收集相关的资料,将老师没有讲完的故事,在下次上课时,请同学补充完整。
比如在教授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教师可以讲述此诗创作于杜甫听闻长达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结束时,内心无比喜悦而作。教师可以简单地讲述下安史之乱的背景,以及杜甫所受的颠沛流离之苦。而“安史之乱”当中的细节,以及可以拓展的“三吏”“三别”都可以留给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课后去自主学习,留待下一堂课时由学生互相交流和补充。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通过学生的共同叙述、相互补充,既可以培养学生倾听他人、表达自我的能力,也可以达到学生视野的不断交融与超越的目的。
2.教师应当留有想象练笔的空间
写作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古诗的朗读,讲究古诗的翻译以及诗人情感表达的体会,但很少利用古诗来进行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其实,古诗学习也是学生倾听诗人心声、表达个人见解的好机会。
比如在教授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教师可以介绍李白与孟浩然的莫逆之交、彼此之间十分欣赏的故事背景。甚至诗仙李白曾以“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来表达自己对孟浩然的欣赏与推崇之情。那么,当李白看着孟浩然乘坐的小船消失在天际之时,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可以试着让学生写一写。也可以将这首诗与《赠汪伦》进行比较阅读,一首是送别他人,一首是被他人送别,李白的心境和体会是否有不同呢?也可以试着让学生写一写。
3.讲故事应当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情趣
古诗词本身具有其独特的节奏之美、画面之美、意境之美。讲故事应当为学生感悟诗歌之美而服务。
比如在教授《长相思》这一首词时,教师可以讲述作者纳兰性德出身于豪门世家,又是皇上的贴身侍卫,他的身份是高贵的,征战之心是不像寻常百姓子弟那般坚毅且坚决的。因此,在离京之后,他的内心对于家乡的眷恋,对于家人的思念是异常浓重且深厚的。在铺垫好这样的背景之后,教师可以适时组织学生诵读诗歌中的“山一程,水一程”,和“风一更,雪一更”,体会“一程”与“一更”这两个词语的反复手法,感受诗歌本身的节奏之美、诵读之美。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思贤实验小学语文教师。